实时新闻:

《围城》读后感800字5篇

发布日期:2022-04-08 15:19:51

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了抨击,包括对上海洋化商埠的腐败堕落、对内地农村的落后闭塞,对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现象的讥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围城读后感,欢迎查阅!

围城读后感1

《围城》是钱先生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小说充盈,兼以理胜于情,是小说中的宋诗。

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本书的主人公方鸿渐本来不知道有“围城”之说,然而,当他听人说到“围城”,并且经过后来的坎坷,便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想法。”“围城”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一种心理意态的巧妙把捉。“围城”所描绘的,乃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环。

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是从自以为天佑神助开始,而从意识到造化弄人结束。《围城》中时起时伏,处处申说的,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经常是事将成矣而毁即随之,浪抛心力而已。许多人终身处于“围城”境遇而不察,因此,“围城”完全可以作为人类身处困境、屡遭挫折的象征。钱锺书先生旁观浮生,思虑沉潜;指点世态,寄慨遥深,以形而下示形而上,使读者对人生恍然如有所知。本书风格幽默,妙譬可人,读之颇可领略汉语文字的丰赡粹美。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围城”困境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妄的,这看起来好像很有点悲观,但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一如钱钟书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义得以被认识和承认,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的无止境而义无反顾,不再堕入虚无。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钱钟书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读《围城》不能像读一般小说那样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了,如果那样的话,《围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

围城读后感2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苏小姐在饭桌上的一次小小炫耀,作者也借此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可是在城外的人进不去,在城内的人又出不来,想出去的人出不去,想进去的人又进不了。因此闹出了不少啼笑皆非的闹剧。

钱老灵活的将幽默和讽刺融合在一起,亦庄亦谐,或侧或正或反,嬉笑挑弄,将诙谐的锋刃刺向所谓的无毛两足动物,给我映像特别深的是方翁记日记写自传,煞费苦心,煞有其事好让后人看到他的得意之作,作者将他的封建乡绅的自大,鄙陋,极尽讽刺挖苦,可以这么说围城中的芸芸众生,都是作者调侃挖苦的对象,方鸿渐买文凭,高松年大谈聘请不出名的教授等,我想唯一没被讽刺的应该就是唐晓芙吧,她是一个天真烂漫,敢爱敢恨的女子,方鸿渐却阴差阳错的与她失之交臂,读来令我惋惜。

主人公在不一样的城中进进出出,他出了苏唐的爱情之城,又历经艰辛进了三闾大学这座钩心斗角的城,他敌不过工于心计的高松年,适应不了尔虞我诈,又灰溜溜的逃离这座城,面对的是更复杂的社会之城,善良软弱的方鸿渐有小聪明却没本事,落得个受朋友赵新眉的施舍,只能永远的被困在城中。

哎!可悲!可怜!可恨!

究竟是谁造了这座城?又有谁能突破这座城的束缚,去寻找更广阔的天空,这是围城带给我的思考。

现在的我也在这样一座城中,家人,老师,朋友是城中的一份子,有时候学业的沉重会让我喘不过气来,会想让我逃离这座城,可是一看到那些山区的孩子踏着春天的步伐走进简陋的课堂,我就不忍心放弃在城中学习的机会。以前有同学千方百计地离开这座城,进入到了纷繁错杂的社会这座大城中,没有预想的那么自由快乐轻松,他面对的是来自各方的压力,这时他才懊悔,可是他却再也进不去学校了。

人就是这样,不断的想要去追求城外的东西,追求到了却又不满足和厌烦,其间交织着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 进还是出,选择权都在于你。

一部《围城》,说尽了人生丑态,让我在漫画式的幽默中品味到了作品的内涵,还是那句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读后感3

作者把人性的虚荣讽刺得淋漓尽致。对于大学教授,他们借着兵灾来吹嘘:汪处厚得意地宣扬他南京的房子;陆子潇流露出战前有两三个女人抢着嫁他;李梅亭在上海补筑洋房;方鸿渐也把故乡老宅放大了好几倍……
“日本人烧了许多空中楼阁的房子,占领了许多乌托邦的产业,破坏了许多单相思的姻缘”。对于方鸿渐的两个弟媳,则是开了自己嫁装的虚账,调查孙柔嘉的陪嫁。人物形象是那么鲜明。

当我读完全文后,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感到意犹未尽,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这样都“结束”了吗?对于主人公的故事,对于整个《围城》,让人去细细地思索、静静地品味、慢慢地鉴赏。全文最后一句话:“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苍凉与变迁吗?

读完《围城》,从主人公精彩而又独特的故事前后,我看到了作者所表达的人性和表现的哲理,以及作者在文中生动传神的描述。笔者认为,这些精髓需要我们去理解、去意会、去感悟……

围城读后感4

陆建德:钱锺书先生是特别有创作才能的人。刚才周主编也讲到,比如说他创作《围城》的情况,他在1940年的时候开始创作,当时在上海创作。郑振铎先生是1949年我们文学所成立以后的首任所长,《围城》在郑先生编的杂志上发。后来到了1947年的时候出了单行本。

钱锺书先生写作能力特别强,他当时在清华大学三、四年级读书,读外文系,那时候他写的一些评论非常锐利,一点不客气,我觉得他写的短评非常好。他毕业以后到上海教书,他父亲当时也在那边。那个时候他年纪轻,写的评论有虎虎生气,之后一些作品的创作的特点已经显现出来了。

浙江文艺出版社大概90年代末出过一本钱锺书散文选还是散文集,把这些短的评论这些都收进去了。那个时候我觉得钱先生一方面学问挺好,懂多国语言,另外一方面他的中国传统文字的根底特别好,在古文字还有古典文学方面的修养是超乎常人的,再加上他无比勤奋。他的笔记也是惊人的,我们有时候觉得他是天才、特别聪明,一方面凭脑子,一方面凭勤奋。他做了大量的笔记,他的中文笔记、外文笔记很多,洋洋大观,我们可以看得出钱先生的学术生涯背后的东西,很多在笔记里都可以看到。

我当时写过他早期的评论,我就觉得很奇怪,他的人情世故极其练达,为什么这么讲呢?作为年轻诗人你可以凭着你的激情写出一首好诗来,凭着你的纯洁性。但是写一部小说,凭着心地纯良是写不出来的,我不是说钱先生心地不纯良,钱先生对人心这种具像的东西非常熟悉,这个我觉得是了不起的。写小说,钱先生并不是纯粹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带来的经验,他大量的人世间的知识其实是来源于他的小说阅读、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的阅读。

我们现在说的中国古典名著钱先生很熟悉,各种各样的杂书他看得也特别多,我就觉得钱锺书先生跟现在很多研究外国文学的人是不太一样。我们经常说要读经典,钱锺书先生也是这样。我们认为比较熟知的名人经典他也会看,中国的俗小说他也会看看得津津有味,看得连吃饭睡觉都忘了。外国的通俗小说他也阅读,所以他阅读的速度是极快的,再加上他用笔很勤,把大量读的东西记录下来,最后就集成了一个宝库,这个宝库还不光是文学训练方面,还牵涉到人世,人和人的交往。

我自己在看《围城》时候,也是津津有味。我96年回国,很快过了一、两年《围城》就拍成连续剧,现在的连续剧,大家的兴趣点比较分散,那个时候兴趣点相对比较单一、集中,所以收视率就特别高,钱锺书和杨绛先生也因此一下子就闻名全国。当时黄蜀芹导演的这个《围城》连续剧是特别有名,各个角色演绎的都特别好。

钱锺书先生写的时候是在40年抗战接近结束的时候,但是他自己其实是有在大学里面教学的经验的,他到西南联大去过,后来到了上海,到了上海他很快遵父命,他的父亲钱老先生是比较老派的人,他写过《中国文学史》,他写《中国文学史》不涉及中国现代文学,不会涉及钱锺书也就是他儿子写的东西。钱老先生比较老派,那时候他在浙江大学教过书,后来到现在的湖南师范大学,那个时候他们在湖南,因为日军入侵,后来到长沙,就是现在湖南师范大学的前身。钱老先生是一个严父,我们如果去看钱锺书小时候的回忆或者是杨绛先生的回忆,钱锺书先生有时候吃的苦挺多的,他经常挨打,我为我们的文化感到遗憾,这不是好习惯。钱锺书先生挨打,但却造就了他强大的、和善的、有爱意的灵魂,也有的孩子挨打以后灵魂特别扭曲然后变成社会的灾害。我们看马家爵小时候的身世非常的坎坷,受过太多的冤屈自己不能消化,最终走上与社会为敌的路。

钱锺书先生小时候受过很多苦,他把这些苦变成正能量。他自己读书是有偏颇的,他特别喜欢中国的文字、文学,他到清华读的是外文系,这个我特别强调一下,我在外文所工作的时候,钱锺书先生是从外文所借调到中国文学研究所去编《宋诗选注》,外文所这些人的中文都特别好,千万不要觉得外文所的人只会说外文,完全不是这样。外国文学研究所的人在文学创作方面要比中国文学研究所强。

围城读后感5

从出版到现在,这本书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累计发行了一千多万册,最近几年每一个版本加起来,我们的年销也到了一百万册,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经典的魅力,说明了它的吸引力。我觉得在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家里,语言经得起仔细地逐句推敲的,一个是鲁迅、一个就是钱锺书。鲁迅的语言和钱锺书的语言不一样,他们都是从中国传统汉语里面走出来的,他们有非常好的古汉语的功底,鲁迅的语言是凝练干净,钱先生的语言是幽默丰富,经得起每句每句仔细地推敲。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不一定注意到这个细节。赵辛楣和方鸿渐分手以后,他们在香港相会的时候,赵辛楣此时已经有一个女朋友,方鸿渐就要看她的照片,然后他让饭店跑堂的侍者把他的衣服拿来,把钱夹子拿出来,原文这么说的“开矿似的发掘了半天”才把小照片找出来,就是这样的一些语言细节。我觉得大家看《围城》可能会比较累,因为里面夹杂了很多含意丰富的细节和文史典故。

这部小说,被称为“新《儒林外史》”,大家知道中国古代写知识分子小说的代表作是《儒林外史》,钱先生这部《围城》秉承了《儒林外史》的讽刺的基调,《儒林外史》有非常丰富的讽刺性。我曾经闹过一个笑话,书里写到一个乡村小庙里,和尚煮牛肉面的情节,当时我看不懂这个细节,我觉得这个写的有悖常理,我请教邓绍基先生,我说和尚怎么会下牛肉面呢?他说这就是乡村里面的和尚不守戒律的一个表现。这些细节都有一定的讽刺在里面,但当时我是没有看懂的。

《围城》里面这样的内容很多,里面中典、西典都有,语言有很多东西需要你去仔细地挖掘。钱先生对于文学语言的比喻有一个评价,他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色,如果说《围城》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除了讽刺以外我觉得最核心的特点就是语言的比喻性。有人统计出来有600多个比喻,我觉得不止,明的暗的包括每一句形容里面细节性的东西非常非常多。所以这是钱先生语言的特点,不仅仅在小说里面,他平时生活中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的《宋诗选注》,《前言》里面他讲唐诗和宋诗的区别,唐诗里描写的爱情到了宋诗里就消失了,被转移到了词里面,他用了一句话说:在封建礼教眼开眼闭的监视下,那种公然走私的爱情……

在写学术论文的时候,也用了大量的比喻,这是他写作的特点。所以欣赏《围城》这部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特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友谊、2020世界地球日、下雨说说、大国崛起观后感、诗句、朗读者观看心得、立春节气、七夕节祝福语、开学第一课心得、幽默、财务管理心得、法制教育个人心得、母亲节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