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空间》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艾伦·佩姬等主演的动作、冒险、科幻片,该片主要讲述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造梦师,带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艾伦·佩姬扮演的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中盗取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盗梦空间观后感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盗梦空间观后感心得体会1
只有到达这种“失神顏真赤苦悶”般搜肠刮肚思索的境地,你才能够说你是真正地融入了《盗梦空间》的世界;相信我,只要你还有一点点好奇心,你都会不由自主地一头栽进去的,问题是你会在什么时候选取放下——或者说——“懂得”放下。
因为,对于电影的全面欣赏,要求我们既能“融进去”,还能“跳出来”,适当的“难得糊涂”是值得鼓励的。况且,如果诺兰仅仅是满足于设置迷宫来困住观众,那本片还是脱不了机巧的嫌疑,电影也会显得过于注重形式与结构而缺乏丰满的感觉。《盗梦空间》在情节细节上带给的,的确是个能够令人沉迷的结构;但正因为如此,它也相当于故意设置了一种全盘把握的障碍:它让你执着于将巅峰的“99”变成完满的“100”,不少影迷将超多的精力花在对结尾的完美解释上,以为是在追寻某个经常“雄躯巨震”的老师所提的“逝去的一”;其实,过分执着,也可能因为那个“一”而变得“一叶障目”。所谓“逝去的一”的终极奥义,就在“逝去”二字:你得感悟到“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正因为留有“1”这个口子,才有无限想象空间;这种创造无限想象空间的思维本身,才是那“逝去的一”。
按照这种思路,在适当的时候,不妨跳出诺兰构造的电影资料,将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你会体会到诺兰以往没有表现出来、或者没有表现如此充分的元素——情感。更为关键的是,他让你无论怎样构建自我对剧情逻辑的解释,都会发现无法绕开感情这个核心。大致说来,片中有三种爱,一种奠定了整个过程的经验前提(没有这个,“种梦行动”之多重梦境的设定就无法完成,同时过程也不会变的如此复杂与紧张),另一种则是促成种梦行动得以发生的动机,还有一种,则是完成行动所能利用的最佳心理逻辑;单单是看似作为利用道具展现第三种情感,其曲折与细腻的程度,也令人既拍案叫绝又心有戚戚焉。
而且,当你发现绕来绕去,始终都得绕回男主角的内心隐痛时,你也会逐渐体会到片中的他为什么无法释怀的心境,这时候,你才会意识到,电影在剧情结构上的超复杂细致设定,还不止是让电影显得很吸引人这么肤浅,而是在创造一种与表现资料“同质化”的体验:你能够解不开纷繁复杂的线索,但你会更加认同影片的情感主线;在适当的时候,你或者因为找到了自圆其说的解释而释然;或者因为领悟到所有这一切都但是是因为那段难舍的爱而感动,至于这种爱引起的是怎样的行动过程,对你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或者,你两种体验都能感受到,你能够清晰地分辨它们但你可能不愿意那样做,因为在资料、形式、风格与结构上能如此完美融合的感觉,是一个影迷梦寐以求的终极体验。是的,《盗梦空间》的情感核心,毕竟不像“心灵鸡汤”类影片那样容易把握,它需要你在欣赏编导玩弄观众预期的过程中去体会隐含的好处。一部分观众,可能喜欢直击人心的东东,不太愿意要经历一番曲折琢磨之后才能有所触动。可我个人认为,历经头脑风暴的情感,才是真正萦绕缠绵的。因为你想过,辨别过,才能筛选到真正有价值的。
盗梦空间观后感心得体会2
《盗梦空间》(Inception)是部“山寨片”——如果仅仅看它的硬件设定的话。能够说,入梦”的硬件条件,让一切“硬科幻”迷们抓狂;那个让大伙一齐做梦的机器(梦机,以下简称“焖鸡”),电影从未解释过其原理,也没有什么复杂的物理结构,要不是出此刻本片中,你很可能意味那只是一套普通的医疗仪器;大家“连根线就能进入一个合梦时空”的设定,让你想到小时候玩过家家时用易拉罐作电话的情形。但是,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设备可行性,根本就不是影片的重点;硬件设定,对于类似本片的幻想故事而言,只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硬科幻迷们可能认为这之间区别很大很严肃,但对讲故事而言,一切都只是个由头而已。就像牛顿同学的“第一推动力”,玄是玄了点,但丝毫不能掩盖在那个前提下他整个力学体系的光辉。同理,诺兰哥哥只但是以这个“能够一齐做梦”的机器为契机,来讲一个情感、意识与心理的复杂而美妙的故事。当我们理解硬件设定上“无中生有”的假设之后,《盗梦空间》的创意听起来还是“有点悬”:像这种在硬件层次无视科学基础,转而以感情为核心,底下还搞些心灵救赎之类东东的架构,很有可能制造出三俗的玩意儿,比如《蝴蝶效应》(ButterflyEffect)之流。不是说玩“心灵鸡汤
”必须很廉价,而是说如果那样的感情表现得太直白而且用重复的手法不断强调(类似“不断回到过去拯救”之类的桥段),就会显得很腻歪,连带着想要表达的感情都无聊起来;反过来,如果有足够复杂微妙的外壳包裹想要表达的感情、能让观众费尽心思才能体会到那个感情核心的乐趣以及成就感,这样的欣赏心理过程才会更超值,而且也更能展示编导的技能。对我而言,这样一个精妙的过程就应是“有追求的”电影该表现的重点,而诺兰哥哥(ChristopherNolan)的《盗梦空间》恰恰是一部将“1”拓展成“99”的完美案例。
盗梦空间观后感心得体会3
梦中梦自有梦中梦,谁说梦中没有梦?今天,这部电影就让你知道梦中也有梦,而且还不止一个,同时也让你怀疑自己的智商。
《盗梦空间》这部电影讲述了柯布和他的团队,穿梭于各个梦境盗取别人的机密、财富的故事。
这部电影是一部非常好看、创新的电影(别人说的),自己看什么都看不懂,就看他们,刷、刷、刷弄来弄去,最后回来,我看得自己眼睛都有幻影了。看完后我大脑“砰”的一下短路了——一片空白,大量信息飞一样地奔入我的脑中,使人头痛欲裂,却又无法解答,真想马上拿出手机看电影解析。天呢!地呢!太难看懂了!我这IQ只有50的小脑子,快炸了!所以这部电影你要IQ300才能观看,不然——会短路!
使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便是柯布了。他应该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筑梦师,可因为妻子不能再筑梦。他给团队请的筑梦师的入队条件也太变态了吧!两分钟内画一个迷宫!我估计那名新筑梦师的第一反应便是——大哥,你逗我呢!不过她也真是奇葩,还真给画出来了,好像还是一个圆形的。更可怕的是后面的梦境,被改的简直就像哪位大师画出来的不可能的图形一样。比方说:你正在上楼梯,却去到了二楼的墙壁上,这个墙壁却又连着隔壁房间的天花板……Oh大哥,逗我玩呢?眼睛都看瞎了。
这已经很牛了,但更让人琢磨不透的还是结尾。
他到底有没有回到现实世界中?我认为是的,他回来了,虽然他可以用陀螺来辨别,但最后这个导演不给面子,搞事情,不多留个几秒看看陀螺到底倒了没。所以我们必须另找线索——戒指。没错,就是戒指!他这个东西在梦境中是出现的,但在现实中是消失的。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特别的道具可以明辨现实,可好像又不是,可又很纳闷——那既然有了这个戒指又何必要用陀螺呢?
看完后的我甚至感觉,自己的世界也不真实了……想让别人踢我一脚。
盗梦空间观后感心得体会4
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被誉为“当今好莱坞最具王者气质的天才级导演”,在短短十二年间创造了六部电影的神话。他的片子看得不多,因为太辛苦。情节扑朔、逻辑复杂、主调阴暗,让人连喘息都紧张局促。
今年,诺兰又拍了一部堪称好莱坞最难懂的电影———《盗梦空间》。一如既往的精密纷繁,诡异怪诞,难以理解。诺兰用钢筋水泥浇铸成迷宫,虚幻与现实,梦境和回忆,阴谋与爱情,迷失或挣扎……阴晴变幻,盘根错节,相互胶着。在你以为总算清醒时,仍深陷其中,甚至滑入更深一层的梦境。
其实,电影的情节大纲并不复杂,剥去层层外衣,我们可以清楚地拎出它的母题———回归。以穿越梦境窃取潜意识商业机密为生的大盗柯布被政府以谋杀妻子的罪名通缉,一心想与孩子团聚的他积极寻找回家之路,因此接下日本富商齐藤提出的意识植入的艰巨任务,带着自己的盗梦团队踏入了一个没有回头路的深沉梦境。
如此简单的一个故事,却被天才导演诺兰讲述得复杂无比又扣人心弦。他娴熟地运用叙事技巧,把原本平铺直叙的故事揉成一团,翻来倒去,在不同的时空穿梭跳跃,让你云里雾里地跟随故事一路发展。
这个有着缜密逻辑结构的重叠梦境究竟有几层?在这里我们不去细究也细究不了,不如放弃思考,单纯享受影片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心情。作为一部好莱坞商业大片,《盗梦空间》叙事非常流畅,节奏感极好,画面构图也足够宏大震撼:巨大而空旷的水泥钢筋城市、迷宫般永远看不到尽头的回廊、行色匆匆擦肩而过的阴郁冷漠的人群;巴黎街头纸片般纷飞的爆炸、摩天大楼诡异地轰然倒塌,车辆在空中怪谲地逆行;柯布与妻子构筑的鳞次栉比的梦幻世界,在转瞬间层层坍塌倾入大海,宛若世界末日;酒店走廊全方位360度来回旋转,亚瑟与意识防护者在失重的空间翻滚搏斗,有如黑色海藻般缠绕蜿蜒……诺兰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向我们呈现极具震撼力的视觉效果。
某位著名影评人在微博上说,影片出完字幕后,会响起陀螺倒下的声音。很多人信了,于是在剧终时不肯离场,执着于所谓的“终极音效”。结果没有人听到。其实我们不必如此纠结。这个世界很混沌,梦境能够欺骗我们,只因它比残酷的现实更加温暖。结尾处柯布在机场取行李的时候,一脸茫然无措的表情———所有的惊心动魄都恍若隔世。对于曾经沧海的人来说,回归平淡才是最美妙的人生。当柯布最终看到孩子可爱的笑脸,与孩子流泪相拥的时候,梦境还是现实,又有什么关系呢?
《盗梦空间》很好看,但它真正的魅力在于无论梦境或现实多么凶险,都会有些温暖让你感动。明知妻子已经逝世,柯布却在潜意识中竭力模糊现实与梦境的界线。辗转万千风景,有些伤痛是无法泯灭的,有些记忆是无法消褪的,有些人是无法释怀的。因此电影中不时穿插闪回温馨浪漫的过往,柯布时常莫名涌现的痛苦幻觉,他内心所有的郁结始于爱情也终于爱情。他们手牵手,走过熟悉的街道、沙滩,走在专属于两人的记忆时空里,一起从花样年华走到垂暮之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大抵如此。它与人类生死存亡的宏伟命题无关,只关乎个人的小迷失、小情爱与小幸福。
走不出梦境,回不到现实,爱要多深才能足够,心有多痛你不会懂。所有的悲怆、愧疚和深情,细若游丝却震撼无比,如剑一般直达内心,让人感动唏嘘。推开岁月的门,许多年华渐次搁浅,很多时光流离失所。有种真爱,超越时空,无始无终的永恒,名叫至死不渝。
盗梦空间观后感心得体会5
本片中的梦境,实际上是参杂进了潜意识的人为之梦,主角以及其同伴们潜入别人的梦境,盗取他们潜意识下的秘密。同时,他们也能植入意念进入别人的潜意识,从而彻底改变这个人的一生。
剧中有个场景,很多的人被注射镇静剂后,长时间的成眠于梦中。每天对他们的唤醒,于他们而言则是做梦。因为他们已经把梦境当作现实,而现实本身却成了梦境。很像《黑客帝国》,活在一个意识的世界中,真实——不过是头脑中的影像而已。现实中我们孤立无助,似乎只是某些人的附庸。梦中我们是思绪的焦点,可以达到梦想的彼端。游走在感知的边缘,亦真亦幻。
当主角与他的妻子,在梦的边缘数十年的停留后,已经完全分不出现实与梦境的区别。只有做梦的人在梦中死去,才能从梦中醒来。于是主角和妻子选择了卧轨自杀。而主角的妻子,却在返回现实后,仍深深的怀疑现实也是梦的一层,最终自杀身亡。无边的梦境,竟是无穷的痛苦。当梦俨然成为现实,也便不再拥有真实。
人生虚空大梦,转眼韶华白首。一觉醒来,一切仿佛曾经来过,又模糊不清。我们走过的岁月,我们执着过的一切,都汇入了我们的意识,潜藏在了梦的深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它们曾有喜怒哀乐,我们带着各自的记忆,汇于现实——这个共享的“梦境”。谁是世间的醒者?思绪无穷,梦境无穷,意识,也许才是这个世间的本真,一切的源泉。只是我们以为物质才是基础而已。
梦在继续,生活也在继续。梦中之梦,你是否也在其中,却依旧浑然不知?
关于盗梦空间的观后感8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