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

流浪地球观后感爱护地球作文范文

发布日期:2022-04-07 13:37:49

《流浪地球》确实是一部成功的科幻电影,特效水平、剧情设计足以与好莱坞的影片所媲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流浪地球观后感,欢迎查阅!

流浪地球观后感1

《流浪地球》就是大刘的短篇科幻作品合集,但是不要因为短篇而小看它,大刘雄浑的想象力在短篇里一样展现的淋漓尽致。

全书8个故事,当中有关联的有两个,虽然它们因为篇幅和架构的原因,比不上三体的气势磅礴,但是短小有短小的好处,很多时候它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后味反而更浓。

以书中我最喜欢的《乡村教师》为例,小说开篇非同寻常,你不会以为这是一个科幻小说,你肯定会以为这是一个现实小说,反映在穷乡僻壤的地区的教育问题,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可敬老师,看到了熟悉的愚昧村民,要不是这本书明明确确的就是大刘署名,我真的怀疑我是不是拿错了——当然,从一半开始,风转急下的剧情突然让人了解了大刘这样安排的用心,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类绝不是什么进化完美的生物,但是人类的发展动力,人类传承的制度虽然低效,但是却是可敬的,如果没有乡村教师最后的坚持,也许文明都会自此消失,这种戏剧的安排,其实很有意思,让紧张感保持到了最后一刻。同时,这部作品又是反映现实的,它不仅反映了人性,也反映了一些大刘关注的现实,大刘的作品不同于其它作品的最大差别,就是大刘不是信马由缰的想象乱飞,大刘的作品一定是以现实和人性为基础的幻想,幻想可以满天飞,但是没有基础的沉积,那样的作品并不会打动人,也自然不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我想这正应了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刘的科幻作品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另外几部作品《中国的太阳》以农民工为主角,出发点和特别,最后的主旨也很特别,是一种对纯经济论的反驳。《流浪地球》则是典型的在极端危机之下,对人类本身命运和人性的拷问。大刘最擅长的估计就是这种手法。而《镜子》更是一部关注腐-败问题的作品,当然是以科幻的角度。其它几部作品也是各有侧重。

诚挚向诸位推荐,如果你还有幻想的话。

流浪地球观后感2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一听到这句话,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先不说电影的情节怎么样,可能看过原著的不是太多。我是在上学时在图书馆偶然发现的这部小说,当时就被它的书名所吸引,于是就读了起来,原著的篇幅不长,我大概用了两个多小时把它看完,读完之后深深的被大刘的脑洞所折服,同时对里面涉及的物理学、天文学名词很有感触,看来大刘不愧是一名理工男。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部小说的读后感:

首先和电影一样,交代了流浪地球计划的起因,由于太阳氦闪,太阳系将不复存在,人类的救赎计划起初分为“地球”与“飞船”两派,最终因“飞船派”无法支撑完整与庞大而又稳定的生态系统而被抛弃。读到这里就可以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也是我对大刘脑洞所折服的原因。看过《星际穿越》等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可能都清楚,当地球不适合生存时,他们会选择乘坐飞船去寻找新的家园,但这却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几年、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飞船上的燃料与给养再多,毕竟有限,所以飞船上的人们只能通过休眠来减少给养消耗,茫茫太空,旅途艰险,即使通过“引力弹弓加速”、“虫洞”等方式成功的到达目的地,但还得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新的家园,会不会适合人类居住,人类不可能一直呆在空间狭小的飞船里,就像《星际穿越》的剧情一样,人类派出去的12位宇航员,分12路去12个目的地行星,这是一个孤单且没有回程的绝望旅行,人类在等待多年后,只有三个目的地行星发来信息,其他的9位却消逝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于是人类又派出第二批人员,对这三颗行星进行再次探测,同样是没有返程的旅行。当他们通过“虫洞”到达这三颗目的地行星附近时,却发现他们有两颗是在“黑洞”旁边,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可以知道,那里的时间将会变得很慢,在那里,一个小时等于地球上的7年。当他们到达第一颗行星后,却发现二十多年前出发的飞船刚被这颗星球上的超级潮汐所吞噬,他们也在经历一次超级潮汐后发动机进水,为躲避第二次超级潮汐,只能用燃料将水喷出,在回到轨道空间站时却发现时间变慢已严重超出他们的预期,一块来的同伴已经老去了27岁,同时意味着地球上也已经历了27个春秋,而对于他们只是经历了1个小时而已。他们现在还要面对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由于燃料不足,剩下的两颗星球他们只能二选一,结果他们选择了一个连大气都可以冰冻的星球,原来第一批来这颗星球的人,无法忍受孤单的寂寞,不甘心一个人在这里消逝,故意发出错误的信息,引诱后面的人前来拯救。电影毕竟是电影,最终叛变的人付出代价,主人公飘入“黑洞”奇迹般的进入五维空间该写历史,最终得救。但是现实没有那么多得巧合与奇迹。所以说“飞船派”是行不通的。而选择“地球派”的《流浪地球》,则是脑洞大开,35亿人带着地球通过行星发动机变轨,人们进入地下城,拥有足够完整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不用担心燃料和给养。人们也不要休眠,可以随时规避旅途的风险。这个脑洞大开想法,标新立异于其他好莱坞大片,真可谓“神来之笔”。这其中也包含了中国的“守土情结”与“愚公精神”,还有中国“人定胜天”的坚强斗志。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化底蕴的不同。

同样面对滔天的洪水,西方神话里使用“诺亚方舟”进行逃生,而中国则是“大禹治水”保天下平安。西方的末世,是“诸神的黄昏”,而中国则是“女娲补天”,中国的文化里没有逃避、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没有抛弃,有的却是“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当然还有包容。即使观念不同、信仰不同,只要在中国,都能“求同存异”实现大同,比如一座庙里不仅有“佛”,还有“道”和“儒”,中国的道观也是这样和平共处。小说中的主人公通过参加奥运会和一名日本女子结婚生子,即使最后立场不同,但也没影响两人的情感。而西方却是“十字军东征”以及现在的五次“中东战争”。

正是文化理念与底蕴的不同,才有了大刘这一“神来之笔”,除了这些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小说中还体现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成不必在我”以及“靳柯刺秦、慷慨赴死”的不怕牺牲以及大无畏精神。“流浪地球”不是一两代人可以完成的,那是计划耗时2500年,100代人的千年大计,小说结尾更是呼应这一点,当叛军打着“还我阳光”的口号处死联合政府高层而高歌时,太阳发生了氦闪,人们处死了拯救自己的人们,这是极大地讽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正是联合政府高层为了后代、为了地球的希望而功成不必在我、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一直延续的关键所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相信真理的人们一贯坚持,流浪地球计划才有希望。人类才有可能到达新的家园。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轻言放弃,一定要记得选择希望。

流浪地球观后感3

不怕牺牲,追寻希望

《流浪地球》是最近刚上映的影片,主要讲述了为免除地球的毁灭,使地球上的物种摆脱灭绝的命运,人们团结一心,实施了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的壮举,然而流浪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那是生与死的离别,有许多人为了让地球不被毁灭而牺牲了。这不仅是一场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战役,更是整个地球存活与消亡的一扇门,只有一些人牺牲了,才能让整个人类文明更好的繁衍下去。

太阳天天照耀着我们,可你未曾想过,如果太阳不断膨胀,整个太阳系该怎么办,我们只好进行迁徙,离开太阳系。为此,人类用了所有财产建造了1万个行星发动机和1万座地下城。但地下城的名额有限,只能通过抽签来决定谁有资格进入地下城,剩下的人只好去做救援工作,他们在长达2500年的迁徙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解决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人生命的流逝。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地球迁徙终于成获得了成功。

有一名身为父亲的宇航员,他在人类生死攸关的那一刻,决定驾驶载满燃料的宇宙空间站冲向了木星。——撞击引发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能让地球改变毁灭的命运!他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地球上万亿的生命。他在最后的一刻,与地球上的孩子进行了通话,互道诀别。相信这一刻足以让观影者动容作文//wWw.ZuoWenwang.Net/。当然,除了要勇于牺牲,我们还要抓住每个希望,在最后一关头,目前最高级的人工智能机器“莫丝”判断出人类再怎么努力,一切也只是徒劳,只剩七天的时间了,地球就会毁灭,人类文明将会消失。许多人就放弃了,也有人想掏出手枪自尽,但一位初三女生鼓励大家要一起努力,抓住了希望就不要放弃。不管是牺牲还是什么,我们只要团结,总会成功的。各国救援队听了这段话。开始恢复了信心。抓住最后一丝小小的希望,大家一起拯救了地球。

有些人在深入困境时,对于出现的希望,还未尝试就把它给否定掉了,连一点机会也不留给自己,虽然有时候靠希望的指引并不百分百正确。但我们为何不去尝试一下呢?在灾难中,有些看似毫无作用的人牺牲了,但正因为他们的牺牲才能让更多人活下去,无论最后有没有成功,人类的历史都会铭记他们的付出。

当一个团队,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陷入困境,没有出路时,我们就相信希望吧,它可能是我们唯一活下去的办法,与其在那里坐以待毙,不如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哪怕是一丝希望,我们也要紧紧抓住他。在总要有人牺牲时,我们也要挺身而出,与其自取灭亡,不如为他人做出贡献,让更多人赖以生存下去,即使你不复存在了,你也可以在他人的心中永远活着。

流浪地球观后感4

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将地球家园推离太阳系轨道往半人马星系去,历时2500年,100代人。这时候人们会发现,除了生存和生命本身,其余对功名利禄、出人头地的追求都无甚意味。事业上摆人一道的权谋,业务上觥筹交错的应和,锱铢必较的算计,低头哈腰的唯诺,套路和苟且,职位和金钱都不再值得耗费思虑。就连爱情都无意价值,亲情也可随意舍弃,人生价值的排列,仅仅在于去往逃生通道路上的那条长长队列的先后。

而人类的可悲,在于对生命的感悟,非不能置之死地而后得,只有在悬崖处勒住马辔,看见碎石自马蹄处坠入无尽不见底的深渊的那一刻、那一刹,才能突然体会到了生命的分量,才能在人生的圆饼图上把它从一轮新月,瞬间标注成了一个圆盘。

但还好,生活、生命的意义,会在炼狱时顿悟,也会在天堂里发现。

看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如果置身隔绝凡尘的世外桃源,亦会豁然开朗,看向远方。亦会不再拘泥那些看似重值千鼎,实则轻如鸿毛的尘事,而是着眼人类不过短短几十载寿命的本身。

新西兰就是这样的世外桃源。忘却其他,返璞归真。《桃花源记》所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道生活,无顾功名,大概与此无异。

太阳系的毁灭不过文笔杜撰,无法有切肤之感受。而新西兰之旅,则可有身体力行之亲历。置身其中,才会发现“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不再是一种戏谑,而是值得频频点头。

描述一个国家,无非美景、美食、风土、人文。但我觉得这些都不足赘述,只总结为这是一个尚“有问津者”的桃花源,是一个可以了解什么是生活、生命,什么是人类、社会的地方。

足以。

流浪地球观后感5

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大刘石破天惊的逃亡之法——将地球作为宇宙飞船,这也是这篇小说最为吸引人之处。大刘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宏大的科幻框架,基本视角是整个地球,并借用这个故事再次(同《三体》)揭示了人性本源中的恶。此外,我想,大刘更想向读者展示的是对于星空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思考。放眼人类世界,每个人类个体可能都会以自己是某个团体的一份子而骄傲,或者觉得自己举足轻重。放眼整个地球,人类整体俨然已经成为了地球的主宰,掌控着这个行星的命运。然而,立足于整个太阳系,地球已经相当渺小,更不用说人类了。即使是在太阳系,人类的命运也承受着相当多的可能威胁,包括小行星撞击,太阳的不稳定性(太阳辐射和地球臭氧层空洞)等等——这些威胁对于现在的人类,几乎每一个都是致命的。再放眼到整个直径10万光年的银河系,太阳也只不过是其猎户旋臂中一颗无比普通的恒星。是的,人类真的很渺小——渺小到无法将我们存在的迹象告知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生命。我想,大刘的很多科幻小说,包括《流浪地球》,都是在强调这一点,就是我们的渺小。

只有认识到了目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力,才能更好地懂得敬畏——敬畏生命,敬畏科学,敬畏宇宙。这种敬畏能成为我们发展科技,探索未知进而突破局限的动力。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仰望星空——看到繁星闪烁的星空,看到璀璨的银河,无垠的宇宙,反观自身的渺小。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我们熟悉的太阳的氦闪迟早会到来。虽然目前最为成功的恒星模型预言这将是几十亿年之后的事情,但是科学自有其独特性,这也可能是由于人类认知局限导致的错误理论。我个人倒是很好奇,如果《流浪地球》中的太阳氦闪真的发生,人来该何去何从。人类命运变化的影响因素确实是太多了,但是我想,应对所有这些可能发生的巨变的最好方式便是,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渺小,怀揣着敬畏之心,努力地探索未知,发展科学技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祝福文案、优美、早安励志说说、西游记观后心得、生日说说、坚强、开学第一课心得、一句话、培训、军训、《、口号、心疼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