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巴西 正文

巴西废奴运动

扫码手机浏览

巴西废奴运动

十九世纪初叶,拉丁美洲独立战争胜利后,拉美各国相继宣布废除奴隶制,但巴西的奴隶制度却一直延续到1888年,成了西半球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国家。巴西人民为废除这一罪恶制度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废奴运动与当时蓬勃兴起的共和运动连成一起,相互促进。随着奴隶制的废除,巴西共和国应运而生。

奴隶制度的形成

1500年巴西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后,奴隶制度便被移植到南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在西印度群岛,印第安人被消灭后,主要是贩运、奴役黑人;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西属殖民地,一般是奴役印第安人。巴西的奴隶制度有别于上述两个地区,它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期主要奴役印第安人,后期主要奴役非洲黑人。

从殖民初期至十六世纪末叶,葡萄牙人主要驱使印第安人从事奴隶劳动。“发现”巴西之时,葡萄牙国内仅150万人。殖民者正忙于掠夺印度和远东的财富,因而很难从宗主国动员更多的人去开发葡属美洲。这样,居住在巴西大地上的300万印第安人自然成了殖民者奴役的对象。

1531年,葡萄牙驻巴西的第一个军政长官马丁·阿丰索·德索扎派出80多人组成的“深入队”进内地搜寻黄,沿途袭击印第安人村落,并将捕捉的印第安人押至沿海地区为奴。以圣维森特殖民据点为基地的被称为“保罗人”的殖民者群起效尤,纷纷组成“班德拉队”①,进内地捕捉印第安人,并强迫他们在甘蔗种植园从事奴隶劳动。在印第安人的血汗和尸骨上,奠定了葡属美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殖民者的捕奴活动遭到了土著部落的拚死反抗。被捉到的印第安人因种植园的繁重劳动大量死亡。在种植园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葡萄牙殖民者只得转而贩运、驱使非洲黑人。这样,巴西奴隶制的主要阶段即奴役非洲黑人的阶段便开始了。

西方殖民者是“贩卖人类血肉”②的老手。巴西最早是1516年贩进黑奴的,由官方钦准大量贩进黑奴,则以1539年为肇端。当年,在伯南布哥领主的“奏折”上,葡王若昂三世正式批准巴西领主可从几内亚获得奴隶。巴西黑奴的数目增长很快,到十六世纪末已占沿海开拓地区总人口的1/4,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印第安人成了主要的生产者。据统计,1575—1650年间,仅安哥拉一地就向巴西运送了38万5千奴隶。在十七世纪,贩运到巴西的黑奴达80万人。十八世纪初“黄金热”兴起,奴隶贸易达到高峰,每年进入巴西的黑奴高达5万人。奴隶制时期输入巴西的黑奴总数有300万至1,500万等各种估计。有人根据文献资料和一些特别纪录,对各种估计做了比较,推算出截止到1850年废除奴隶贸易时为止,进入巴西的非洲黑人总数为683万。

黑人对巴西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1711年,游历过巴西的一位意大利神父若奥·安杜亚尼这样写道:“奴隶是种植园主的手足,没有他们,在巴西就不可能创造、保存或增加任何一点财富,糖坊也开不起来。”在整个殖民时期,奴隶制度是巴西种植园的根基。巴西种植业和采矿业完全依靠奴隶们的血汗发展起来。

在黑暗的奴隶制度下,黑人受尽了压榨和摧残。巴西种植园主声称对待奴隶只须三个“P”字,即葡萄牙语“一片棉布(pano)”、“一块面包(pao)”、“一根棍子(pau)”。棉布用来遮羞,面包维持生命,棍子则用以驱使黑奴干活。一位目击者谈到, “黑人象牛马一样被铁链锁着,从早到晚劳动,常因很小的差错被投入火炉烧死。平常不仅被木棍打、石头锤,有时还被捆绑起来,鞭打后用尖刀把皮肉割开,在伤口上涂上盐和柠檬汁……妇女也一样受鞭笞,黑奴妇女怀孕后往往流产”。

在种植园里,盛行所谓“鳕鱼鞭”①、“九日斋”②,黑人常常死于鞭下或饿死。在矿区,“奴隶的双脚在雨季总是浸在泥水里,他们还经常冒着被崩落的岩石砸死或被塌方的泥土活埋的危险。他们的劳动苦得很,得不到片刻的喘息时间”。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黑人的死亡率极高。黑奴劳动的平均年限只有7年。

黑人来到巴西后,为争取生存和自由,同奴隶主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们焚烧种植园,杀死监工和种植园主,结伙逃进深山野林。黑人的反抗,以1630—1697年在伯南布哥地区发生的由逃奴堡组成的“帕尔马雷斯共和国”最为著名。数万黑人在黑奴甘加·赞比的领导下,击退殖民军队的多次围剿,坚持斗争长达半个多世纪,在巴西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黑人奴隶的斗争,是对巴西奴隶制度的猛烈冲击。不过,总的说来,这些斗争一般属于自发性的。由于时代的局限,黑人并没有提出反对整个奴隶制度的明确目标。只是到了十八世纪下半叶,当资产阶级先进思潮开始传入巴西时,奴隶制度才被作为一种反动、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而遭到有识之士的谴责。巴西的废奴运动才逐步开展起来。

废奴运动的发轫

十八世纪初叶,巴西出现黄金热,1720—1770年间,约产黄金1,047,500公斤,钻石300万克拉。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纺织、造船、炼铁、皮革等手工工场成批建立。1760年棉花第一次出口,1770年咖啡首次运销国外。1796年,巴西在各葡属殖民地输入葡萄牙的商品总值中占85%。“黄金热”时期,巴西人口迅速增加,从原来的20—30万增到200万,十九世纪初又发展到300万,开始超过了宗主国的人口。

通过留学欧洲的巴西青年,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思想和共和、自由思想开始在巴西流传。1757年,巴伊亚一位神父曼努埃尔·里贝罗·罗莎在他写的《赎回埃及人》一文中,提出要给予奴隶的子女以自由。这是在巴西第一次提出废奴主张。1789年,巴西独立先驱蒂拉登特斯组织反葡暴动,密谋者的纲领中包含有逐步废奴的内容。1798年,巴伊亚发生“裁缝革命”①,其领导人鲁卡斯·丹达斯抗议对有色人种的奴役。他说:“为了能自由地呼吸,我们需要共和国……等共和国一成立,大家就一律平等了。”可见,废奴运动从发轫阶段就与共和思想产生了共鸣。由于当局的残酷镇压,这些废奴主张根本无法实现。

1808年,葡王室因躲避拿破仑大军而移跸巴西,强化了巴西的奴隶制度。在1808—1819年间,有68万黑奴运入巴西。与此同时,葡王室还下令将博托库德族印第安人整部落地变为奴隶。这样,到1816年,巴西335万人口中,就有奴隶193万,占全国人口的68.5%。

奴隶制的发展引起巴西进步阶层的强烈不满。1817年,巴西激进的独立运动分子伊波利托·达·科斯塔在伦敦出版的《巴西邮报》上著文,向全世界揭露巴西奴隶制的黑暗。1817年3月6日,在巴西东北部爆发了殖民时期最大的起义——伯南布哥土生白人起义,起义者赶走葡籍省长和官员,降下葡国旗,宣布成立共和国,实行出版自由,取消等级制度和特权,提倡世俗教育。起义领导人还宣布临时革命政府“希望解放奴隶,不允许奴隶制继续下去”。黑人积极投入了这场斗争。1806年在巴伊亚省,1807、1809、1813年在圣保罗省都爆发了黑奴起义。但黑人的斗争与自由民中民主阶层的斗争未能汇合起来,无法从根本上动摇殖民统治和奴隶制度。

1822年9月7日,巴西宣布独立。但是,奴隶制度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种植园主逐渐取代葡萄牙人占据了国家机构中最重要的职位。他们不仅丝毫不想触动奴隶制度,反而加紧了贩奴活动。独立后一段时间,每年有2—3万黑奴贩入巴西,1846年后,每年上升到5万人。据统计,1820—1850年,运到巴西的奴隶有100多万。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巴西进入“咖啡时代”,咖啡种植业迅速发展。到四十年代,咖啡成了巴西出口的第一项产品,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3.8%。当时,巴西咖啡占世界咖啡总产量的40%,成了向世界市场提供咖啡最多的国家。在咖啡种植业的带动下,工商业有很大发展。1847年,巴西开办了第一家大型造船厂。到1850年,巴西已有纺织、采盐、制铁、食品等50家工业企业。1849—1850年,巴西共出口橡胶879吨。

日益扩大的种植园经济与巴西国内劳动力不足形成了尖锐矛盾。当时奴隶制经济的规模在世界范围日益缩小,世界奴隶贸易也在减少,用扩大非洲奴隶贸易的办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已不可能。从1847年起,最有进取心的庄园主开始以“合同制”、“日工资制”这些雇佣劳动形式引进欧洲侨民,取代奴隶劳动。这是巴西奴隶制生产关系进入解体阶段的明显标志。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从十九世纪中叶起,巴西开始产生工业资产阶级。他们对自由雇佣劳动的需求,与仍然在种植园中起主要作用的奴隶劳动发生了冲突。废奴思想开始在白人的民主阶层中逐渐传播开来。

站在第一线的,首先是黑人奴隶。从1826年开始,巴伊亚省每年都爆发黑奴起义。1830年,萨尔瓦多市的起义黑人夺取了军火库并武装起来,同警察部队进行了殊死的战斗。1833—1839年,巴拉省的黑人参加了“卡巴诺斯”①共和运动,不少卡巴诺斯队伍宣布解放奴隶。黑人的斗争和起义引起了奴隶主的极大恐惧。到十九世纪中叶,东北部经济衰退地区的一些种植园主也开始对奴隶贸易不感兴趣了。

1833年,牙买加等英属殖民地废除奴隶制后,英属西印度殖民地面临着使用奴隶劳动的巴西蔗糖业的竞争。为了保障英属殖民地种植园主的利润,英国加紧反对巴西奴隶贸易。1845年,英巴条约中关于英国有权搜查有贩奴嫌疑的巴西船只的规定已经期满。当巴西拒绝承认这一规定继续有效时,1845年8月8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亚伯丁法案”②,授权英国海军扣留在任何海口的巴西贩奴船只。在大西洋上横冲直撞的英国军舰,对巴西的奴隶贸易造成了很大威胁。

在巴西民主阶层的舆论压力和黑人斗争不断增强的情况下,1850年9月14日,巴西政府公布了冠以司法部长姓氏的《欧德比奥·德·克罗斯法》,宣布自该日起禁止奴隶贸易,违者严惩。

废奴运动走向高潮

奴隶贸易的终止,预示着奴隶制度行将瓦解。这是废奴主义者的一大胜利。从此,废奴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了。但是,巴西君主制政府和种植园主为了保护其奴隶主特权,采取一切手段延缓奴隶制的崩溃,为此不惜利用对外战争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

巴西帝国对邻国乌拉圭素怀并吞野心,以建立奴隶制大庄园。1862年,代表东南部种植园奴隶主利益的自由进步党①人上台。他们支持南里约格兰德省的大庄园主侵入乌拉圭领土并把该国自由民变为奴隶。当时,有些巴西大庄园主在乌拉圭建立了自己的种植园,拥有1万多名奴隶。1864年,自由进步党政府派军队入侵乌拉圭,11月12日,巴拉圭借口其安全受到威胁,向巴西宣战。其后,阿根廷以巴拉圭军队未经允许擅自通过其领土为由,向巴拉圭宣战。后来,乌拉圭转到巴西和阿根廷一边共同对巴拉圭战争。这就是美洲历史上最残酷的“巴拉圭战争”(1864—1870年)。

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巴西军队大量减员,在补进特赦罪犯后仍感兵员不足,巴西政府不得不把数千奴隶变为自由民充军。尽管在战争期间获得解放的奴隶人数比例很小,但奴隶出身的士兵同穷苦自由民士兵到已经废奴的邻国①作战,对接受和传播废奴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

巴拉圭战争使巴西奴隶制度出现了裂缝。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胜利结束,400万黑奴获得了解放,这个消息极大鼓舞着巴西黑人奴隶和民主阶层的废奴斗志。

从六十年代末开始,巴西逐渐出现废奴协会,这是废奴运动普遍高涨的重要标志。废奴运动的高涨是以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显著发展为社会经济前提的。

废除奴隶贸易后,巴西出现了所谓“工业革新”,资本主义工业获得长足的进展。直到1850年,巴西总共只有50家工业企业,雇有3千工人。“此后10年间,巴西新建了62家工业企业,14家银行,3家贷款银行,20家轮船公司, 8家矿山开采公司,3家城市交通公司, 2家煤气公司和8家铁路企业。”铁路和电报线路的增长速度也很快。1864年,铁路通车里程为475公里,10年后即达1,801公里。1864年电报线长度是187公里,10年后扩大到6,286公里。外贸增长也很可观,在1846—1847财政年度,出口总额为52,449贡托②,到1858—1859财政年度,即高达106,805贡托。从1860年开始,巴西外贸稳步出超。

当奴隶劳动逐渐被排除在工业之外的时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在继续向农业生产领域渗透,大多数新建的种植园是靠雇佣劳动耕种的。在这种背景下,移民人数激增。五十年代迁入巴西的移民约为10万人,七十年代增加到20万,到八十年代,移民数目已达45万3千人。来到巴西的欧洲移民大多数补充了巴西的农民队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生产急剧发展所需的劳力。

带有雇佣劳动性质的合同制、日工资制大大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巴西农业首先是咖啡种植业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发展。三十年代,咖啡的年平均产量是100万袋,到五十年代即废除奴隶贸易的第一个10年间,年平均产量上升到260万袋,六十年代达350万袋。从十九世纪中叶起,棉花、橡胶的出口也大大增加。仅六十年代的10年,棉花出口以重量计算增长了3倍,以价值计算则增长了6倍。四十年代10年中,巴西共出口橡胶879吨,从六十年代末期开始,每年出口橡胶已超过5千吨。

工农业生产的增长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巴西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势力不断加强,他们已经敢于向君主政体和奴隶制度公开挑战了。六十年代末,巴西各地纷纷建立了废奴协会。废奴主义者著书立说,大造舆论,对把废奴思想变为广泛的群众运动起了积极作用。

1867年,废奴主义史学家佩尔迪冈·马德罗的《巴西的奴隶制》出版。该书详细地叙述了印第安人和黑人被奴役的历史。作者谴责所有奴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措施都是野蛮暴行,并揭露了天主教会的伪善和凶残,指出“福音书后面是大炮和刺刀”,教士们“带给黑人和印第安人这些不幸者的是奴隶制度”。巴尔博扎在《奴隶解放论》一书中也谴责了奴隶制,主张尽早废除这一罪恶制度。

马德罗和巴尔博扎虽然没有提出用革命的方式解放奴隶,但他们对奴隶制的谴责和尽早废除奴隶制的主张,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废奴协会的带动下,一大批手工业者、小商人、律师、记者、工程师、农村贫民及陆海军士兵投入了废奴运动。从此,巴西的废奴运动在全国普遍高涨起来。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自由民民主阶层的废奴运动与黑人的解放斗争开始结合起来。废奴协会成立后,建立了黑奴赎身基金,广泛展开援救黑奴的活动。黑人自由民和黑白混血种人废奴主义者在废奴协会中起着联系黑人的桥梁作用。他们之中涌现了一些反奴隶制度的活跃人物,如法学家路易斯·加马、新闻记者若泽·德·帕特罗西尼奥等。由于他们的活动,许多黑奴得以逃出种植园,奴隶主惨无人道地折磨奴隶的无数事实被揭露出来。1879年,奴隶主的代表要求政府制订新的惩罚奴隶的法律。由于废奴协会的反对,奴隶主阶级的这一阴谋未能得逞。在废奴协会的领导下,圣保罗的铁路工人把大批逃奴运到远方,渔民们也用自己的小船援救黑奴。1884年,塞阿腊省当局企图把逃到该省的黑奴运回南方。渔民们用带蓬渔筏堵住海港出口,迫使当局同意解放这些黑奴。

第二,废奴运动带动了共和运动的兴起,废除奴隶制和建立共和政体的社会力量开始融合。当时,许多废奴主义者认识到,君主政体是奴隶制的蔽障,要废除奴隶制,必须改变巴西的政体制度。共和主义者也知道,奴隶制是君主专制的根基,要建立共和政体就必须摧毁奴隶制。1868年,共和运动活动家雷吉纳尔多·博卡尤瓦出版《农业危机》一书。他认为巴西的进步与自由劳动密不可分,奴隶制必然灭亡,与奴隶制相依为命的君主制度也必将崩溃。“废奴”和“共和”这两种思想的结合,使得许多废奴运动参与者同时也是共和俱乐部成员,许多共和主义者同时又是废奴运动的积极分子。

废奴运动的领导权掌握在大资产阶级温和派手中,其头面人物首推若阿金·纳布科(1849—1910年)。纳布科出生于宫廷大臣的家庭,青年时代曾到英国和美国攻读法律,与英国废奴组织有所接触。1878年回国后,当选为伯南布哥省议员。由于纳布科写的《废奴论》影响很大,他逐渐成了废奴运动的思想领袖。纳布科在这部著作中,指出了黑奴们为争取自身解放所进行的长期斗争,赞扬了奴隶们在争取巴西独立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谴责了佩德罗二世在半个世纪的统治期间保持奴隶制度的做法。纳布科还痛斥天主教会在巴西历史发展中维护封建专制和奴隶制度的罪恶行径。他把巴西的奴隶制度视为整个民族的一大耻辱,说:“在南美大陆拉普拉塔流域各国人民普遍享受自由和共和制度的时候,巴西保持的奴隶制度是在全体巴西人民中间的污垢。”

1871年9月28日,国民大会通过了《新生儿自由法》,规定该法颁布后,“凡女奴所生之子女皆为自由民”。1885年9月28日,议会又制订了《60岁黑奴自由法》,宣布解放年满60岁以上的奴隶。这纯粹是奴隶主阶级玩弄的一场骗局。因为年满60的黑奴,早已衰竭不堪,奴隶主要释放这些人,实际上是丢掉“包袱”。

奴隶制的废除

以1880年全国性的废奴协会成立为标志,巴西废奴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因素造成的。

首先,在自由民各先进阶层思想影响下,黑人的斗争更有组织性。逃亡,是黑人长期采用的主要斗争形式。七十年代,黑人建立了更多的逃奴堡。这些逃奴堡一般还只是黑奴的藏身之所,不能达到彻底解放的根本目的。但在八十年代,巴西出现了新型的逃奴堡,其中以圣多斯港附近的雅巴卡拉逃奴堡最为著名。黑人建起了茅舍,开辟了种植园,组织手工业生产以解决衣食问题。他们还组织起武装队伍以保卫自己的生存。黑奴按资产阶级的民主方式在这里建立了雅巴卡拉共和国,推选黑人金蒂诺·德·拉瑟达为共和国总统。他们联合各阶层的废奴主义者坚持斗争,直到奴隶制被废除为止。雅巴卡拉共和国的黑人斗争敲响了巴西奴隶制的丧钟。

其次,废奴运动形成了自由的中心,废奴主义者的宣传更加深入人心。六十至七十年代,各省成立了许多废奴协会,基本上是分散活动。1880年首都里约热内卢新成立两个协会后,情况便大大改观了。两协会中,一个是新闻记者、黑人若泽·德·帕特罗西尼奥领导的中央解放协会,另一个是众议员纳布科领导的巴西反奴隶制斗争协会。这两个组织成立后,创办报纸、刊物,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1881年,中央解放协会创办机关刊物《幻影报》。1886年,新的废奴运动报纸《国家报》问世。1886年创办的《里约城报》,对动员首都人民投入废奴运动起了很大作用。在上述两个协会的组织下,里约热内卢举行了一系列废奴会议,许多自由职业者、商人、记者、演员、画家以及官吏和士兵成了废奴积极分子。

为了协调力量,1883年5月,国内各废奴协会的代表联合成立了巴西废奴主义同盟,选出了由12人组成的执委会和由23人组成的理事会。巴西废奴运动有了统一的中心,这是废奴运动取得胜利的有力保证。从此援救黑人的活动更广泛,更有组织。

最后,君主制最重要的支柱——军队,拒绝再为保护奴隶制效劳,这是废奴运动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因素。八十年代废奴运动高涨后,废奴思想也开始在中、下级军官中传播开来。1884年,帝国政府指责炮兵学校盛会欢迎塞阿腊省废奴协会领导人,遭到了校长马杜雷拉中校的反驳。1887年, 驻圣保罗的一支部队,公开拒绝追捕逃奴。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对废奴的态度也影响到了一些高级军官。1887年10月,军队首脑组成的军事俱乐部发表声明,代表军队拒绝参加任何镇压逃奴的行动。这是对巴西奴隶制度的致命一击。

1887年,巴西皇帝佩德罗二世赴欧就医,废奴运动犹如决堤春潮。1888年初,废奴主义者在各大城市组织了群众性的示威游行。在人民的压力下,3月10日上台的新内阁制订了一个局部释奴的新法案。5月3日,当议会开始审理此案时,废奴主义者包围了议会大厦,强烈要求立即废除奴隶制。5月8日,议会通过了立即无条件废除奴隶制的法令。5月13日,摄政佩德罗二世的女儿伊莎贝拉公主签署了这项法令。公主签字时使用的是废奴主义者送给她的一支金笔,这项法令在巴西史上被称为“金律法”。金律法只有两项条款:“一、宣告废除巴西奴隶制;二、一切与此抵触的法令宣告无效。”根据这项法令,当时巴西的72万奴隶全部获得解放。从此,巴西的奴隶制度寿终正寝。

巴西奴隶制的废除使西半球的奴隶们经过4个世纪的被压迫、被奴役之后,终于全部挣脱了奴隶制的镣铐。如果不算地球上个别角落尚存的宗法式奴隶制的话,可以说,巴西奴隶制的废除,宣告了世界性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的彻底灭亡。

废奴运动的胜利为共和政体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在人民群众包括奴隶们的推动下,巴西资产阶级联合自由派地主,同王室封建势力作斗争。1889年5月,全国共和派在圣保罗召开大会,资产阶级共和运动领导人金蒂诺·博卡尤瓦当选为全国共和党主席。6月,帝国最后一届政府成立。新政府提出了扩大选举权、改革立法机构、保障信仰自由、鼓励信贷等内容的改革方案,但遭议会否决。 7月14日,首都及其他城市组织了要求推翻帝制的示威游行,并同警察发生冲突。11月11日,共和派领导人在陆军首脑曼努埃尔·德奥多罗·丰塞卡元帅家里聚会,决定11月20日起义。11月13日,风传政府将逮捕德奥多罗并将组建国民警备队取代军队。共和派决定提前动手。13日晚,驻在圣克里斯托旺的两个团,宣布不再服从政府,并向首都进发。15日,德奥多罗与康斯坦特率领这两个团队开进陆军部,逮捕了帝国政府的所有阁员。当晚,首都共和派自发地示威游行。若泽·德·帕特罗西尼奥等年轻的共和派聚集到市议会,宣布巴西共和国的诞生。两天后,佩德罗二世被逐回欧洲。

废奴运动和共和运动是巴西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了独立运动没有完成的任务,摧毁了奴隶制度和君主政体。从此,巴西资产阶级在国内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翻帝制和埋葬奴隶制的斗争,促进了巴西人民民族意识的发展,标志着巴西资产阶级民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奴隶制的崩溃和君主政体的垮台,消除了巴西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从此,巴西的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南美第一大国”巴西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德奥多罗元帅于1889年11月15日宣布成立共和国

注释

① 班德拉队即捕奴队。班德拉是葡文“旗帜”的译音。各捕奴队均有队旗,时称班德拉。

②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545页。

① 一鞭打下,黑奴身上顿时显现一条形似鳕鱼的鞭痕,故名。

② 连续9天不给犯有“过失”的黑人吃晚饭。

① 因其领导人中有2人是裁缝,参与者又多为下层工匠,故有此称谓。

① 指住茅屋的穷人。

② 亚伯丁为英国外交大臣。

①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巴西有两个主要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它们根据皇帝的旨意轮流执政。1862年,部分保守党人同自由党右派联合组成自由进步党。

① 1842—1844年巴拉圭已解放了黑奴。

② 巴西货币单位,当时1贡托约合500美元。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原创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1.117.224.231:1009/baxi/2020078381.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