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兵法谋略 正文

张良与黄石公《三略》的兵法权谋

扫码手机浏览

张良与黄石公《三略

张良,字子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家五世为韩王相。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二十岁的张良雇一力士行刺秦始皇未遂。此后乃更名换姓,亡匿于下邳(今江苏邳县)。后来,在那里遇一自称“黄石即我”的老人,得《太公兵法》一书。相传此书即流传迄今的《黄石公三略》。在以后的反秦起义和楚汉战争中,张良就是以这部兵书为军事指导,扶助汉高祖刘邦取得政权的。

《黄石公三略》中如同其他古代兵书那样,掺杂有后人的思想是不可避免的。但其中主要内容还是可信的,所以它自宋代即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受到历代军事家、政治家的重视。“三略”,即上中下三篇谋略,根据《史记》所载,它是由黄石公保存的西周姜太公《太公兵法》入今日所见版本约3800余字。作为兵书,《三略》的显著特点是偏重于阐述政略,与《孙子》等偏重于讲军略有所不同。从形式上看,书中往往引用古代军谚和兵书中的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如书中频繁出现的“军谶曰”、“军势曰”等句式,就属于这种情况。从内容上看,作者非常注重对君臣关系道理的阐发:上略中讲到将帅与部下的关系,中略讲到国君与将帅的关系,下略则更进一步讲到国君与文武大臣的关系。兹将三略内容分述如下。

1.上略:中对将帅与部下关系的阐述。上略共有2100余字,占全书一半以上内容,并从以下几方面重点阐述了将帅与部下关系的重要性。其一,将帅要懂得“通志于众”的道理,要使全体官兵明确,他们是为着一个崇高思想——“志”而作战。如此,将帅方能调动部下积极性,无往不胜。其二,将帅对部下要根据其所长,适当发挥其作用,使柔、刚、弱、强四类人都各尽所能,作到“兼此四者,而制其宜。”作者还把详察部下心理视为“军国之要”,他把部下又分为:危者、惧者、叛者、冤者、诉者、卑者、强者、故者、贪者、欲者、畏者、谋者、谗者、毁者、反者、横者、满者、归者、服者、降者等20种,并逐一提出了驾御他们的相应办法。其三,将帅要赏惩分明。就奖赏而言,作者认为:“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把礼和禄作为精神和物质的重要奖赏手段,作者非常推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军谚。就惩罚而言,作者认为治军要严,否则“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其四,将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作到军谚所言:“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其五,作者在上略的最后,一连排比了十条军谚,指出将帅们在处理与部下关系时的兵家十诫,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将帅能去奸佞而用贤人。

2.中略:对国君与将帅关系的阐述。中略是对上略内容的延伸,着重谈的是国君与武将的关系,其中不乏精辟之处,为历代封建君臣所推崇。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人主“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人臣深晓中略,则能全功保身。”其主要观点如下:其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作者引用古兵书语,认为“出军行师,将在自专。”如果将帅进退均由国君操纵“则功难成。”其二,君臣双方都应重视自身道德与威严的树立。认为,国君无德则“臣叛”,无威则“失权”;臣下无德则无以“事君”,无威则“国弱”,但“威多”也要身败名裂。其三,国君光有道德还不够,必须兼施以“权变”之术。认为,不用计策,“无以决嫌定疑”;不施诡道,“无以破奸息寇”;没有阴谋,“无以成功”。其四,战争之后必须收回将帅兵权。认为,“夫高鸟死,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但作者进一步解释说,“亡者,非丧其身也。”不过夺其权力而已,同时要给与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3.下略:对国君与文武大臣关系的阐述。作者自己讲:“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所以,人主“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所谓“明贼贤之咎”,正是下略的主要内容,讲的就是君臣关系,其大致内容如下。其一,“佚政多忠臣,劳政多怨民。”认为,国君若好大喜功,施政烦苛必激起民怨,民怨则君臣不和;相反,如实行清静政治,会招揽更多忠臣。其二,政令严肃。认为“邪臣”得势,原因在于国君政令失当。其三,惩恶扬善,即国君必须“知去就之节。”认为,用贤臣则邪臣惧,用邪臣“则贤臣毙”。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

http://1.117.224.231:1009/bingfa/20200331.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