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言兵事疏》与赵充国《屯田制羌疏》
自汉高祖刘邦摆脱平城之围后,西汉统治者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是“和亲”仍不能阻止匈奴对西汉边境的袭扰,于是汉文帝时,太子家令晁错上《言兵事疏》。晁错在上疏中,认真地总结了西汉以来抗击匈奴袭扰的经验教训,客观地分析了当时汉匈双方军力对比,探索了对匈奴作战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思想,指出战胜匈奴是完全有把握的。晁错的上疏,是西汉以来对匈奴战略思想的一次大的转变,它主要包括有如下内容。其一,汉匈军力对比。首先,他认为匈奴有三大特长是汉军所不如的:(1)匈奴军马“上下山阪,出入溪涧”,其行动迅速敏捷,汉军不如;(2)匈奴骑兵“险道倾仄,且驰且射”,善于骑射,汉军不如;(3)匈奴兵耐饥渴疲劳,汉军不如。
其次,他提出了汉军较比匈奴的五大优势:(1)平原车战,匈奴不如;(2)劲弩长戟,匈奴弓箭不如;(3)混编军阵,匈奴不能阻挡;(4)材官骑射,匈奴革甲木楣不能抵御;(5)下马肉搏,匈奴不敌。如此,晁错认为“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战胜匈奴是完全有把握的。
其二,“以蛮夷攻蛮夷”。晁错在分析了战胜匈奴的可能性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怎样战胜匈奴的方法,即以夷兵、汉兵“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之策:(1)当时有羌胡数千人降汉,晁错认为他们风俗习惯、作战方式与匈奴相同,可令汉将统帅此夷兵驻守要塞险阻之地;(2)在平原之地则仍以汉兵“轻车材官制之。”晁错认为汉夷并用守边防,乃抵御匈奴入侵的“万全之术”,汉文帝对此十分赏识。另外晁错在上疏中还十分强调了将帅的作用,认为“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晁错进而提出了对匈奴战争取胜所必需的三项条件,即“得地形”,“卒服习”和“器用利”。这些思想在当时是十分深刻的。
军队屯田是始创于西汉的一项重要国防措施。国家以驻屯兵士务农,保证军粮自给。军队有警则战,无事则耕,“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既可省去转运徭役,又能开垦边疆国土。对军队屯田最先予以详细论述的,当是西汉宣帝时,后将军赵充国所上的《屯田制羌疏》。
宣帝时,西羌诸部北徙,遮断西域商路,骚扰西汉边境城邑。神爵元年(前61),赵充国率军驱逐先零羌渡湟水而走,又得各部羌人降者万余人。根据此形势,赵充国认为与其大兵围剿,不如“罢骑兵屯田,以待其敝。”于是上《屯田制羌疏》,其主要思想如下:
其一,主张守备,反对出兵。在如何对待边境羌人侵扰的问题上,当时朝臣多主张坚决出兵征伐,而赵充国则持反对态度,认为“羌虏易以计破,难用兵碎(猝)。”他提出罢骑兵而置屯田之士的主张,认为:(1)变出兵讨伐为屯田守备,屯田卒有警则战,平时耕作,羌人见汉军有长期屯戍之意,必瓦解而去,此为“不战而自破之册(策)也。”(2)大兵一出,远征讨伐,既不能灭绝羌人,也无法避其在边境骚扰;同时还必然削弱对匈奴、乌桓等其他边患的防御能力。况且汉朝“今久转运烦费”,以大量徭役、军费“以赡一隅”,实为不便。
其二,具体分析了屯田的十二大军事意义:(1)以士兵屯田,既可“以为武备”,又可“因田致谷”,军威与垦边并行;(2)使羌人不得占有肥饶之地,以致贫困而内乱;(3)边地居民亦可安心田作,“不失农业”;(4)军马一月之食相当于屯田卒一年口粮,罢骑士可节省大笔军费;(5)至春天以所节省之作战士卒,漕运军粮至边境,以扬军威;(6)屯田卒农闲时还可修缮邮亭,充实金城;(7)汉军出征,未必获胜,不出,则羌人游荡于“风寒之地”,终不免“霜露疾疫”之患,汉军可“坐得必胜”;(8)汉军避免了征战死伤之患;(9)士兵屯田既不失军威,又不会因征战中的失误,给对方以可乘之机;(10)也不会激起居于河南羌人的反叛;(11)治理边境交通,以此控制西域;(12)既节省大量军费,又减轻徭役。这就是赵充国所言,“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赵充国这一“屯田制羌”主张的理论基础是他的“慎战”思想和“贵谋而贱战”思想,他认为“兵势,国之大事”,故“不可不慎”。用兵的最高境界在于,“用谋”,“帝王之兵,在于全胜”,必须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和原则,赵充国才能在对羌问题上提出正确的战略方针和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