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从其远东战略利益出发,不仅在经济上、军事上全面援助中国的抗战,而且在政治上承认并努力使中国成为一个大国,有意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但从美国为实现其远东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实际行动来看,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地位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为此,宋子文以蒋介石驻美“私人代表”和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双重身份在华盛顿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力争美国支持中国早日收复缅甸,力争中国参加盟国军事指挥机构,他为此付出的外交努力虽因诸多原因未能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抗战,自应予以肯定。
一 努力争取美国支持中国收复缅甸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总战略是“欧洲第一,大西洋第一”〔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5)》(下册),伊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第461~462页。。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来看,避免两线作战,首先集中力量在欧洲击败法西斯德国,无疑是正确的战略决策。从这一总战略出发,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战略目标首先是打败日本,进而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权威;其次是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美英等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战场在美国的远东战略构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至少到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为止,中国在美国的远东战略考虑中一直被当做进攻日本的基地。正如战时曾任美国驻重庆的外交官戴维斯在其回忆录中所说的,“把中国视为击败日本的决定性基地这一概念,一直保持到1943年下半年”。〔美〕约翰·戴维斯:《抓住龙尾——戴维斯在华回忆录》,罗清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224页。
美国虽然认识到中国抗战的重要性,但从实现其远东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实际行动来看,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地位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突出地表现在:中国战区被置于一个辅助性战场的地位上;配备给中国战区的人力(美军)和物资极为有限;作为太平洋战场的主要盟国之一,中国被排挤于盟国联合参谋长会议(Combined Chiefs of Staff)和军需品分配委员会(Munitions Assignment Board)等重要的军事领导机构之外。而这些恰恰成了引发战时中美矛盾(美蒋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战区是根据1941年12月22日至1942年1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及其参谋长们在华盛顿召开的“阿卡迪亚”会议的决定成立的,由中、美、英三国代表组成“联合作战计划参谋部”秦孝仪主编《战时外交》(3),第97~98页。,蒋介石任战区最高统帅,美国的史迪威将军任参谋长。原来“与蒋介石的想法多少有些相同的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相信,中国战区也许不久就会成为对日作战的主要战区,既有地面作战,又成为空中进攻的基地”,但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认为,“这种在中国和通过中国行动的可能性是比较有限的”。〔美〕赫伯特·菲斯:《中国的纠葛》,林海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第17页。后来的事实验证了马歇尔的观点。开罗会议前后,美军在太平洋上取得了制海权和制空权,苏联许诺欧洲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中国战场在美国对日战略中的地位趋于下降,战争已不再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目标了。连史汀生也不得不承认:“在英美总战略中,对德作战居第一位,位居第二的是横跨太平洋对日本岛国的大规模‘陆海空’行动。中缅印战区处于可怜的第三位。”Henry Stimson and Mc George Bundy,On Active Service in Peace and War(New York:Harper and Brothers,1948),p.528.
抗战初期,为了保障国际援华物资特别是战争物资的输入补给,中国政府同英国政府商定:修筑从中国昆明至缅甸腊戍的滇缅公路,全长715英里,其中中国境内600英里由中方负责修筑,缅甸境内115英里由缅方负责修筑,工程限一年内完成。参见时广东、冀伯祥《中国远征军史》,重庆出版社,1994,第20~21页。1938年12月1日,滇缅公路正式通车,被西方人称为“公路建筑史上一项史诗般的壮举”。Arthur N. Young,China and the Helping Hand 1937-1945(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p.51.美国宣布中国可获得租借援助后,美国租借援华物资先由海路运抵仰光,再由铁路转运到腊戍,最后经滇缅公路运往昆明、重庆。滇缅公路对中国政府维持大后方经济,稳定战场形势,支持抗战起了重要的作用。自1940年9月日军占领越南北部、切断中越公路和滇越铁路至1942年4月日军占领缅甸期间,滇缅公路是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陆上通道。在抗战时期通过国际运输线输入中国的100多万吨物资中,滇缅公路运输量占40%。陶子厚:《抗战时期的西南运输总处》,《民国档案》1996年第2期;时广东、冀伯祥:《中国远征军史》,第17页。
蒋介石对于英美忽视中国战区的做法是极为不满的。1942年4月17日,蒋介石在视察缅甸前线后向丘吉尔呼吁:“缅甸战区不应被视为次要战区,因为它是指挥整个远东战争的基础。如果缅甸丧失,就为日本威胁印度扫清道路;通往中国的运输线和交通线就会被切断;这块对日地面作战的基地就会丧失。”〔美〕赫伯特·菲斯:《中国的纠葛》,第37页。就在蒋介石视察缅甸前线不久后的同月,日军占领缅甸,滇缅公路被切断,美国租借援华物资的运输因而受到阻隔,于中国抗战甚为不利。蒋介石希望美英派遣大批飞机和地面部队来华,协助中国收复缅甸,重新打通滇缅公路。但由于美国“在尽力支持各地的清单中宁可把中国排列在将近最后的位置,而不愿为了加紧对它的营救而危害生死攸关的军事形势”〔美〕赫伯特·菲斯:《中国的纠葛》,第46页。,这就极大地限制了美国为中缅印战区提供人力和物资支援的数量。1942年底,在英国和北非的美军为34.7万人,在太平洋战区的美军为35万人,而部署在中缅印战区的美军仅仅1.7万人。〔美〕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王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55页。就物资而言,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李海上将指出:“事实上,1942年我们对中国的援助是极少的。”〔美〕威廉·李海:《我在现场》,马登阁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第127页。1942年5、6、7月,通过“驼峰”1942年,经宋子文与美方接洽,美国空军开辟的一条新的援华空中运输线。因飞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从空中俯瞰,山脉犹如驼峰,故称“驼峰”空运,西方人称之为“这是全部战争中,最艰苦的供应工作”。它是抗战中后期中国获取国际援助特别是美国租借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空运到达中国的物资分别只有80、106、73吨。〔美〕赫伯特·菲斯:《中国的纠葛》,第47页。
蒋介石认为,争取美国支持中国尽早收复缅甸,是衡量美国是否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表现,他决定通过自己的驻美“私人代表”兼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在华盛顿展开积极交涉。1942年5月15日,宋子文致电蒋介石,建议蒋介石致函罗斯福和丘吉尔,要求:“(甲)英、美即派大批飞机来华助战;(乙)英、美、华速策划雨季后反攻缅甸,夺回仰光,恢复中国之国际路线。”秦孝仪主编《战时外交》(3),第142页。6月16日,宋子文晤访史汀生,建议派遣美军赴印度帮助中国克复缅甸,史汀生“颇为心动”,宋子文乃于当日致电蒋介石,称“打通缅甸为我异日反攻之先决条件,此举且更能于战后应付英国及苏联,似有相当价值”。秦孝仪主编《战时外交》(3),第602页。6月29日,蒋介石又通过其美国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向美国提出“维持中国战区所必需的三项最低要求”:派遣三个美国陆军师赴印度,协同中国军队收复缅甸;自8月起,作战飞机增加至500架;自8月起,“驼峰”空运量每月至少达5000吨。7月1日,宋子文再次拜晤史汀生,要求美方满足蒋介石的三项要求。秦孝仪主编《战时外交》(3),第175页。
宋子文在华盛顿的不遗余力终于感动了罗斯福。7月2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内称“我重新向你保证,美国和我们的盟国确实把中国当作我们共同作战努力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把维持中国战区看作为击败我们共同敌人的一种必须完成的急迫事情”,并答应设法将“驼峰”空运量增加到每月5000吨,并尽快运去500架战斗机。〔美〕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下册),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译,商务印书馆,1980,第198页。
1943年1月,美英首脑及其参谋长们举行了卡萨布兰卡会议,制定了中、美、英于11月发动缅甸战役的计划(代号“安纳吉姆行动”)。5月17日,宋子文在华盛顿出席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向联合参谋长们陈述了他的意见,重申进行缅甸行动的必要性,请求立即进行大规模的空中运输”。他在会上强调:“美英如不履行卡萨布兰卡会议许下的诺言,不仅中国人心绝望而瓦解,而且盟国亦因无中国基地而无法消灭日寇。”U.S.Department of State,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1943,The Conference at Washington and Quebec(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6),pp.87-91.
5月21日,宋子文在华盛顿参加太平洋军事会议,再次呼吁美英执行收复缅甸的计划,并在会上与丘吉尔发生了“尖锐冲突”。《顾维钧回忆录》第5分册,中华书局,1987,第314页。8月,宋子文在美英首脑及其参谋长们举行的魁北克会议上,“介绍了中国面临的困难局面”,并在会上由于宋子文的力争,罗斯福和美国参谋长们“坚持英美中联合对缅甸发动进攻,以支持中国的对日作战”,美英还“同意应迅速加强中国的空军和地面部队的力量,增加从印度跨越喜马拉雅山至中国的空中运输,向中国政府运送更多的军用物资”〔美〕威廉·李海:《我在现场》,第185~187页。。
可是,在争取美国支持中国收复缅甸的交涉中,宋子文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英国态度十分消极,重设障碍,百般刁难。罗斯福和美国军方虽力主反攻缅甸,但基于“欧洲第一”的总战略,常常向英国妥协和让步,结果攻缅战役一拖再拖,作战计划三改四变,以致最后蜕变为规模甚小的缅北战役,直到1945年1月中美联军才收复缅北,但此时缅甸的战略意义已黯然失色了。
对于美英在收复缅甸问题上的真实意图,宋子文进行了深刻的揭露:“整个事情实际都在围绕一种意图进行,他们都想自己付出最小的代价来进行这场战役。美国可以进军,但希望英国也全力以赴。英国人可以同意计划,条件是美国须肯于肩负重担,尤其是海军增援……首相和总统都是政治家。他们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搪塞起来八面玲珑。那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否则他们不会有今天。”《顾维钧回忆录》第5分册,第316~317页。
二 努力争取中国参加盟国军事指挥机构
联合参谋长会议和军需品分配委员会是根据美英“阿卡迪亚”会议的决定,于1942年1月成立的盟军两个重要的军事机构,前者由美英两国参谋长联合组成,地点设在华盛顿,每星期五举行一次会议,以协商和确定盟国的战略、指挥、军事行动和后勤供应等重大问题,实际上是战时盟国的最高决策和指挥机构。后者根据联合参谋长会议的指示,决定美英两国战争物资的分配,下设华盛顿和伦敦两个分会,因美国军需品生产多于英国,故华盛顿委员会的作用远大于伦敦委员会。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5)》,重庆出版社,1993,第262页;〔美〕威廉·李海:《我在现场》,第110~111页。
中国是美英在远东的主要盟国,但联合参谋长会议和军需品分配委员会均无中国代表参加,蒋介石认为这是对中国战略地位的轻视。1942年3月,蒋介石指示中国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熊式辉将军,力争中国参加这两个机构。4月19日,蒋介石电令宋子文向罗斯福呼吁:“如果英美参谋团联席会议与物资分配之机构不能扩大,使中国得以参加,则中国在此战争中,只是一种工具而已。甘地告予谓英美对于东方民族,总未尝以平等相待。英美迄今不许中国参加C.C.S.(即联合参谋长会议——引者)就是一例。我们在作战中所受之遭遇已经如此,则在战后和平会议席上,又当如何?”接蒋介石电后,宋子文立即与美方进行交涉。在向罗斯福转呈蒋介石此电时,宋子文加上附笺:“蒋委员长深觉伊对于有关中国前途之战略决定,竟至完全隔膜,例如远东攻势应否自澳洲入手,或应由缅甸开始;印度洋应采何种战略?中印缅空军运输应如何处理?凡此皆系有关中国命运之决定,而蒋委员长竟被置于旁观者之列。”(注:梁敬:《史迪威事件》,(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第65~66页。)
军需品分配委员会成立后,美国曾多次经由各种渠道向宋子文和中国政府提出,此后援华租借物资的申请、分配及转运,在美国方面由该委员会批准,在中国方面概交美国驻华军事使团及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负责。对此,宋子文甚为不满,并对美方提出移交租借援华物资控制权的要求采取了拖延态度。
6月26日,宋子文在致蒋介石电文中指出,罗斯福总统准备派遣特使居里赴中国进行有关“解释”工作,“此行殊可不必,中国所急切需要者为实际行动之援助……空言何补,徒劳往返而已”;他要求蒋介石授权自己集中办理有关申请军援事宜,“为国家计,所陈各事,似以一切由文(即宋子文——引者)代表相机交涉为宜,我方步骤齐一,缓急轻重,权衡得当,或可望稍有实效”。秦孝仪主编《战时外交》(3),第165页。7月23日,宋子文就史迪威职权问题拜谒罗斯福总统,罗斯福向他表示:“关于租借法案事,此后一切由君代表蒋委员长,霍布金(即霍普金斯——引者)代表余,在华盛顿共同解决。”秦孝仪主编《战时外交》(3),第612页。
8月1日,宋子文致电蒋介石:“密呈委座钧鉴:卅电敬悉。
(一)以前租借物资在装船离美时,其所有权即归我国,负印、华运输责任之韦洛将军曾声称,未得钧座同意之前,租借物资决不拨给他方。
(二)最近美军部改变办法,其援华租借物资提单改用美驻印军需处名义,所有权之转让华方,须在史梯威交货之后,惟万一援华物资拨给他方,仍须先由美军械分配委员会之决定,此项办法文并未予以同意。
(三)近来军部虽叠称援华货品不拟拨交其他友军应用,但在新颁办法之下,拨让货品并不须我同意,故文对此项办法极不满意,现正在向总统及军部最高当局商洽中,居里适在渝,请并将钧座意见嘱其转达总统为叩。”秦孝仪主编《战时外交》(1),第505页。
尽管宋子文采取了拖延和抵制,最后还是不得不把租借援华物资的控制权交了出去。此后,宋子文与罗斯福、国务卿赫尔、霍普金斯等进行了频繁交涉,继续努力争取中国参加联合参谋长会议和军需品分配委员会。1943年5月15日,宋子文致信霍普金斯,要求参加美英首脑与军方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亲爱的哈里,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曾讨论过远东问题,但中国代表未被邀请与会商议;只是在会议作出了决定之后,才通知中国政府的。目前举行的会议将讨论对日作战问题,我希望被要求赴会,这样就可与蒋委员长保持联系。如果您能落实此事,我将参加会议。致礼,宋子文。”U.S.Department of State,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1943,The Conference at Washington and Quebec,pp.288-289.
宋子文的外交努力,终于打动了美国人的心。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李海说:“宋(子文)是个精明能干的人,他很有说服力地阐明了他的观点。看来他的确在为自己的国家尽一切努力。”〔美〕威廉·李海:《我在现场》,第126页。经宋子文据理力争,美英终于同意宋子文参加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上,宋子文“力促实现两项要求:(1)立即对侵入中国的日军发动空中攻势,(2)进军收复缅甸”,并强调美英若不履行协议,“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将认为已被盟国抛弃”。《顾维钧回忆录》第5分册,第315~316页。宋子文又一次得到了罗斯福的支持,罗斯福强调,这次会议的首要目的是“解决业已处于严重困难中的印度—缅甸—中国战场”,并向宋子文保证,美英将在冬季执行进攻缅甸的计划。〔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5)》(下册),第567页。
8月14~24日,罗斯福、丘吉尔及其参谋长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军事会议。8月18日,宋子文在访问英国后抵达华盛顿的当天会晤赫尔,向他提出“中国应参加会议,以实现四大国的一致”。宋子文在给赫尔的信中说,中国政府以前多次要求参加盟国间讨论作战方案和战后和平的一切机构,但均遭拒绝;中国政府甚至未被邀请对与中国关系极为重大的问题提出意见和方案,即使给了听取意见的机会,也不让中国发言人参加辩论和作出决定。宋子文要求,在现有的一切共同机构和联合机构中,如军需品分配委员会,中国应“具有与其他国家同等的资格”;“盟国间新机构的建立应有中国的同等代表,以保证协调行动,实现共同的决定”。U. S. Department of State,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42,China(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6),pp.92-96.对此,时人撰文指出,在魁北克会议中,罗斯福、丘吉尔把重庆置于不重要之地位,“这不仅叫出席魁北克会谈的宋子文倒抽一口冷气,连重庆的‘大公报’也对英美轻视重庆发出‘不平’之鸣了”。郭秀峰:《魁北克会谈与重庆》,《中央导报》(周刊)第4卷第10期(1943年10月10日)。
在宋子文努力争取下,美英不得不同意宋子文赶赴魁北克,参加了8月23~24日最后两天的会议。《新华日报》为此以《宋外长到魁北克》为题发表短评,对宋子文的努力予以肯定:“在丘罗会谈将告结束的时候,刚从英国回到华府的宋外长,风尘仆仆,又将赶到魁北克去参加。这是表示魁北克的英美会议,我们也终于获得一席参加之地,也是表示魁北克会议终于谈到了太平洋作战问题……关于对日寇作战的问题,我们向盟友应该说和能够说的话,实在说得太多了,千言万语,可以用十六个大字包括:对日寇要快快进攻,对中国要多多援助。”《新华日报》1943年8月23日。
9月2日,宋子文访晤赫尔,再次强烈要求中国参加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和军需品分配委员会。U. S. Department of State,ed.,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42,China,p.110.9月15日,宋子文在向罗斯福递交的一份关于中缅印战区的新计划中,重申了这一要求。〔美〕巴巴拉·塔奇曼:《逆风沙——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汪溪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第511页。
尽管宋子文为争取中国参加联合参谋长会议和军需品分配委员会不遗余力,但终究未能如愿以偿。美英之所以拒绝中国的要求,据美国学者菲斯概括,主要有如下理由:第一,“如果把中国作为平等的一员包括在这些委员会中,那就几乎无法拒绝给苏联以同等的地位”,这样会使彼此之间难以取得“一致意见”和“保持工作上的协调”,何况苏联尚未与日本交战。第二,“西欧各国都在接受美英的决定,它们不希望中国能决定它们的命运”。第三,盟国“不敢相信中国有能力保守它们计划和行动的重要秘密”,在美英看来,“答应中国的要求会严重危害整个战争的进行,这是唯一可能作出的决定”。〔美〕赫伯特·菲斯:《中国的纠葛》,第110~111页。其实,美英的真正理由,正如宋子文所分析的,是“因为他们认为远东战区仅居次要地位,影响不了别处的主要战场,也起不了决定性作用”。《顾维钧回忆录》第5分册,第315页。
三 简要的结论
外交是讲究利害关系的,正如基辛格指出,外交是一种务实的艺术,不是宣播道义的表演。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不是取决于中国的需要……而是取决于美国自身的利益和美国人对自身利益的判断”。耿云志:《胡适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208页。况且那时的美国是一个强国、富国,而中国是一个弱国、穷国,这就决定了中国无法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建成的抗日同盟中享有与美国同等的地位。美国领导人不仅在援华问题上反复权衡利弊、讨价还价并附加条件,表现出一种“施舍者”的优越感,而且在处理涉及中国的政治、战略问题时,把中国当成一个“二等”盟国看待,“从一开始就不以平等对待中国”。郭荣赵:《珍珠港事变前美国援华的真相(1940年~1941年12月)》,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29辑,(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特别是当远东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美国领导人更多地从政治的角度来思考和审视中国战场,对中国的军事援助自然被置于次要地位了。正因如此,宋子文争取美国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外交努力,难以收到明显的成效。但宋子文所为,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抗战,自应予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