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朝 正文

历史上周亚夫是什么人物?汉景帝为什么要杀周亚夫?

扫码手机浏览

周亚夫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西汉开国功臣、以诛诸吕安刘氏而闻名的绛侯周勃病死,朝廷以其子周胜之承袭了他的爵位。但是,周胜之袭爵后不久即因杀人而被判处死罪,其封国也被取消。又过了一年,汉文帝为使周勃的勋爵有人继承,便在他的儿子当中选了一位贤能有才的人封为条侯。这个人就是当时正任河内郡太守的周亚夫。

周亚夫是因其父周勃的功勋而封侯袭爵的,但他却并非纨袴子弟。他以后所以能够出将入相,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完全是靠了自己的功劳和才能。

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冬,匈奴大举侵犯西汉的北部边境。匈奴骑兵分为两路,每一路3万多人马,分别入侵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和上郡(今陕西榆林南)。匈奴骑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云中和上郡的官吏、百姓死伤惨重,烽火警报直达甘泉(今陕西淳化西北之甘泉山)和长安(汉都城,今陕西西安附近),一时人心恐惧,京师震动。

为抵御匈奴骑兵的侵袭并保证首都长安的安全,汉文帝调兵遣将,分头布防。他命令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率军驻扎在飞狐口(今河北涞源北),以巩固赵(西汉封国之一)之边防; 命令原楚相苏意为将军,率军驻扎在句注山(今山西代县北),以巩固代之边防; 命令将军张武率军驻扎在北地郡(今甘肃庆阳西北),以巩固京师西北之边防。然后,又以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 屯兵长安西之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 以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屯兵长安北之棘门(今陕西咸阳东北);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屯兵长安东之霸上(今陕西西安东)。以上3支军队,从北、西、东三个方向拱卫京师,以确保京师免受匈奴骑兵的袭击。

为鼓励军队的士气,待各军布防完毕之后,汉文帝亲自带人到各部驻地慰劳将士。他先到了霸上。霸上的驻军,营门大开,将军刘礼,毕恭毕敬,亲率部下出营远迎,而文帝的车驾、随从则长驱直入,毫无阻拦。劳军完毕之后,文帝又带着人马由霸上到了棘门。棘门守将徐厉,同样是恭恭敬敬地打开营门,往来迎送,无丝毫警戒。最后,文帝带着随从们来到了细柳。细柳营与上述两地的驻军全然不同,但见将士们个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箭上弦,刀出鞘,戒备森严。文帝的先遣人员到达后,见营门紧闭,营内寂静无声,便大喊道: “天子马上就到!”把守军营大门的都尉回答说: “周将军有令: ‘军中只听将军之令,不听天子之诏。’”过了不大一会儿,文帝也到了,但守门都尉还是不开营门。于是,文帝便派身边的随从拿着他的符节说: “皇帝要进营劳军。”守门都尉报告了周亚夫,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车驾刚刚进入营门,守门都尉又对文帝的随从们说: “周将军有规定,军营中不准车马奔驰。”于是,文帝和随从们只好拉紧缰绳,勒住马匹,缓缓而行。文帝前行不远,只见周亚夫顶盔挂甲,腰悬长剑,威风凛凛地站在大帐门外,向文帝双手作揖,说: “臣甲胄在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向皇上行军礼。”文帝听罢,大为感动,立即站了起来,靠着车前的横木,俯身向周亚夫答礼,并说: “皇帝向周将军致敬并表示慰劳。”劳军完毕,文帝便带随从们离开细柳,取道回宫。

走出军营大门,随从大臣们无不感到惊骇,认为周亚夫如此对待皇帝,实在是傲慢无礼。然而,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少有的贤明君主,对皇帝的威严并不那么看重。相反,他倒从这件事上看出了周亚夫的治军才干。因此,他赞叹不已,对大臣们说: “啊! 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呢。先前霸上、棘门两地的驻军,简直如同小孩子闹着玩一样,如果遭到突然袭击,他们的将军肯定会因此而被敌人俘虏。至于周亚夫的军队,敌人岂敢轻易去侵犯他们?”

一个多月后,调往飞狐口、句注山和北地郡的汉军相继到达指定的位置。然而,入侵的匈奴骑兵已经闻讯远遁。汉军也不想出塞追击,因而就此罢兵,解除了警备。但是,细柳驻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的景象,却在文帝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治军有方的周亚夫,使他久久难以忘怀。不久之后,他即任命周亚夫为中尉,让周亚夫负责京师的治安工作。

汉文帝于后元七年(前157)去世。临终之时,他特地对太子刘启说: “以后国家如有急难之事,周亚夫是一个可以担当大任、统率军队的人才。”文帝死后,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景帝谨遵父命,即位后不久便开始重用周亚夫,提升他为车骑将军。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西汉王朝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同姓王武装叛乱——七国之乱。

叛乱王国以吴为首。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兄刘仲之子。刘邦讨伐淮南王英布时,刘濞年仅20岁。年轻有为,曾担任骑兵将领。英布被消灭后,刘邦因为自己的儿子尚小,便立刘濞为吴王,以求加强刘家天下的统治。吴国所辖地面相当广大,范围大致在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江西、福建一带。吴王叛乱,蓄谋已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是: 文帝时,吴王的儿子与太子刘启博弈(古代一种类似下棋的游戏),因相争而被太子用博局(相当于棋盘)打死。从此,刘濞遂与朝廷结怨,20多年不到京师朝见。原因之二是: 吴王所辖之地,不仅广大,而且有铜铁渔盐之利,经济实力十分雄厚,刘濞因此而渐生骄心,又由骄心渐生不臣之心。但是,最直接的原因,是朝廷因惧于诸侯王国实力的不断膨胀而谋行削藩之策。削藩之议,起于贾谊与晁错,文帝时即已开始实行,有些王国的封地已陆续被削。削藩之策的实行,目的在于维护汉王朝中央政权的统治,但这却直接危害了诸侯王国的利益,从而引起了他的不满。景帝前元三年(前154)春,朝廷谋削吴之会稽、豫章二郡,刘濞得知这一消息后,遂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齐王刘将闾、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济北王刘志、赵王刘遂共9个同姓诸侯国,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一同起兵。但起事之后,齐王刘将闾悔而背盟,济北王刘志被其郎中令劫持,两国均未出兵,实际参与叛乱的诸侯国是7个,所以史称“七国之乱”。

汉景帝获悉叛乱爆发,急忙派兵前去镇压。这时,他想起了文帝临终时的遗嘱,于是便拜周亚夫为太尉,率36位将军往击吴、楚; 派曲周侯郦商击赵,将军栾布击齐; 然后,又任命窦婴为大将军,屯兵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一方面监视伐赵伐齐的汉军,一方面也作为诸军的策应。这期间,景帝受袁盎的挑拨,杀死了主张削藩的晁错,希图吴、楚能因此退兵。但是,刘濞向以东帝自居,此时既已举兵造反,当然不肯轻易罢兵。景帝始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不过是刘濞谋反的一个借口,其本意是要推翻他的统治,自己取而代之。既然和解无望,景帝只好专意用兵,只是白白地冤杀了一个忠于朝廷的智囊人物晁错。

刘濞谋反之始,下令国人年龄在14岁到63岁者,一律从征,共得20多万人。他从吴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出兵,向西渡过淮河,与楚联兵一处,首先攻破梁之棘壁(今河南宁陵西南约70里),杀死梁军数万人。初战告捷,吴、楚军士气大振,乘胜而进,兵锋甚锐。梁王刘武派将军韩安国、张羽率兵迎击,大败而回。刘武只好退守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刘武是景帝刘启的同母弟,因而拼死守城,不肯稍让,吴、楚军一时难以攻破,战争遂呈胶着状态。

鉴于这种情况,周亚夫向景帝建议说: “吴、楚之兵剽悍轻锐,难以与其争锋,我以为应暂时舍弃梁国不顾,而以奇兵截断吴、楚军之粮道,如此才可将叛军制服。”于是,周亚夫便乘六乘传车出发,前往荥阳与窦婴会师。当他行至霸上(今陕西西安东)时,一位名叫赵涉的人在路上拦住他说: “吴王刘濞,一向富足,多年来收养亡命之徒,以准备谋反。现在,他知道将军已经上路,必然会派人埋伏在殽山至渑池之间的险要去处,以便中途袭击您。再说,军事行动崇尚神秘。您为什么不从这里向右,走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出武关(今陕西商南南),由武关直抵洛阳(今河南洛阳)呢?如此,不过多费一二天的时间,即可顺利到达洛阳。然后,您控制洛阳武库,击鼓出兵,反叛的诸侯就会以为您是从天而降。”

周亚夫见赵涉说得很有道理,便掉头向南,改走蓝田、武关,从而顺利抵达洛阳。抵达洛阳后,周亚夫找到了当地的著名侠客剧孟,很是高兴,说: “七国谋反,我乘传车到这里,竟然如此顺利。原以为那些造反的诸侯已经得到了剧孟的帮助,想不到剧孟根本没有为他们所动。吴、楚等国举大事而不求剧孟帮助,我料定他们不可能有所作为。现在,我只要据住荥阳,荥阳以东就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了。”随后,他立即派兵搜索殽山、渑池一带,果然抓到了刘濞派遣的伏兵。为表彰赵涉的功劳,周亚夫提升他为护军。

控制了洛阳武库之后,周亚夫继续东进,与窦婴及各路平叛汉军会师荥阳。荥阳位于今河南境内,北近黄河,南靠嵩山山脉,与广武、敖仓相犄角,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军控制了荥阳,就使得吴、楚无法与东方各国和北方的赵国会合,从而使自己处于一种十分有利的战略位置。接着,周亚夫按既定计划,由窦婴坐镇荥阳,自己则率军向东南进至淮阳(今河南淮阳),并找到了他父亲当年的老部下邓都尉,向邓都尉问计。邓都尉说: “吴兵战斗力很强,难以与之争锋; 而楚兵则剽悍轻疾,不能打持久之仗。现在为您考虑,最好是引兵向东北占领昌邑(今山东乡西约40里),将梁暂且舍弃与吴。这样,吴必然会尽一切力量攻梁。而您则深沟高垒,不与敌战,却派一支轻骑兵前去淮泗口(泗水与淮水交汇处,今江苏洪泽湖区),截断吴之粮道。吴攻梁久而不下,就会兵力疲惫,粮食不继。这时,您全力以赴,趁吴之疲惫,必然会将其击败。”邓都尉的计策,与周亚夫最初的打算不谋而合。于是,周亚夫率军直趋昌邑,在昌邑城南筑垒坚守,然后派弓高侯韩颓当率奇兵前往淮泗口断吴军水运粮道。

吴、楚军对梁都睢阳频频发动攻击,攻势十分猛烈。梁军几乎无法支持,便派人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一方面要坚持原定的作战计划,一方面也要牵制已经占领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和城阳(今山东莒县)、兵力达10万之众的吴将周丘,以使之不敢向西,因而不肯发兵。梁王刘武又派人前往长安,向汉景帝控告周亚夫。景帝便派使者要求亚夫出兵救梁,但亚夫仍然不肯奉诏。由此,梁王对周亚夫恨之入骨,景帝也大为不满。梁军与吴、楚兵相持,虽然屡屡败北,几乎到了力不能支的地步,但是,他们的两位将军张羽和韩安国,一个勇于力战,一个持重善守,相互配合,也曾几度击败吴、楚叛军,从而使睢阳城得到了保全。

吴、楚屯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就想绕过睢阳,向西进兵,但他们又怕梁军乘机断其后路,于是便改朝昌邑方向用兵,以与周亚夫所率汉军主力决战。这时,吴、楚军由于粮道被断,粮食渐乏,士卒饥疲,因而屡屡挑战,以求拼死一搏,侥幸取胜。但是,周亚夫面对吴、楚军的百般挑战,无动于衷,照旧持重坚守,不肯出兵。吴、楚军无法,便采取声东击西之计,明里派出大队士兵去进攻汉军营垒的东南角,而暗里却准备以精兵袭击汉军营垒的西北角。周亚夫看破了敌军的诡计,表面上不动声色,暗里则偷偷地加强了西北角的防守力量。不大一会儿,吴、楚军果然以精锐部队从西北方向前去袭击汉军营垒。但是,由于汉军早有准备,吴、楚军遭到迎头痛击,大败而回。

吴、楚军求战不得,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由于缺粮,许多士兵被饿死,士气非常低落,叛逃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刘濞无奈,只好率军退走。周亚夫见时机已到,遂派精兵追击,吴、楚军大败溃逃。吴王刘濞,丢下军队不顾,仅率帐下壮士数千人趁夜逃走。楚王刘戊见大势已去,自杀而死。叛军失去统帅,一片混乱,纷纷向汉军投降。刘濞收聚败散之兵,尚有一万多人。他渡过淮河,逃往丹徒(今江苏镇江东),随后又向东联结东越族,以求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朝廷获知这一情况,便派人以厚利收买东越人,让东越人除掉刘濞。这时,由于汉军已经大获全胜,东越人当然不肯为了刘濞而得罪汉王朝。因此,他们便设计欺骗刘濞,在他出来慰劳部队时乘机将其杀死,并割下他的首级,派人飞送汉军。

再说吴将周丘,在城阳得知吴、楚军败溃的消息,急忙引兵朝下邳方向撤退,途中疽发于背而死。至此,吴、楚谋反不过三个月,即彻底失败。汉军诸将无不佩服周亚夫高超的用兵谋略。

吴、楚两国被击灭后,在汉军的强大压力下,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赵王以及齐王,或畏罪自杀,或投降被诛,相继被除。只有济北王刘志未被治罪,仅以徙封于菑川了事。

吴、楚谋反之初,吴王以田禄伯为大将军。田禄伯对吴王说: “吴、楚合兵后向西进攻,必须有一支奇兵。如果没有奇兵,将很难成功。请大王允许我带5万人马,沿江、淮而上,攻占淮南(今安徽寿县东北)、长沙(今湖南长沙),然后入武关,与大王在长安会师。”武关正是周亚夫前往洛阳的必由之路,如被叛军抢先通过,长安就非常危险了。但是,吴太子认为,分兵会削弱吴军的力量,而且也不宜随便把兵权交给别人。由于太子的反对,吴王刘濞便没有采纳田禄伯的计策。吴国有一位姓桓的少年将军也向吴王献计说: “吴以步兵居多,步兵利于在险隘山地作战; 汉以车兵、骑兵居多,车骑兵利于在平坦开阔之地作战。因此,希望大王出兵后沿途不要急于攻城略地,而要迅速向西,去夺取洛阳的武库和敖仓(今河南荥阳北)的粮食,然后依山靠河,守住险要之地,指挥各诸侯国与汉军抗衡。这样,我军虽然没有攻入函谷关(洛阳西入长安的重要关隘),但天下大势却完全可以因此而定了。现在,大王如果沿途攻城夺邑,进军缓慢,汉军的车骑兵就会迅速通过险隘之地,进入梁、楚一带的开阔平原。到那时,我们的事情可就危险了。”吴王以此征求老将们的意见,老将们都说:“年轻人贪功求胜心切,只能让他去冲锋陷阵,却不能让他谋划大计。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深谋远虑!”于是,吴王也没有采纳桓将军的建议。由此可见,吴王虽有野心,却并不懂得军事,而且也不善于用人,根本无法与有胆识有智谋且从谏如流的周亚夫相比。所以,他最终败在周亚夫手里也就不足为怪了。

平定七国之乱后,周亚夫回到京师仍任太尉之职。汉景帝前元七年(前150),丞相陶青被免职,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这时,景帝对周亚夫还是十分器重的。但是,周亚夫为人耿直倔强,不善变通,更不会逢迎媚上,常常犯颜直谏,因而渐渐地失去了景帝的信任。

就在周亚夫刚刚担任丞相这一年,景帝打算废黜太子,将其降为临江王,而改立刘彻为太子。周亚夫和窦婴都表示强烈反对。从此,景帝开始疏远周亚夫。梁王刘武,因为当年七国之乱时,周亚夫始终不肯发兵救援他,故而事后不断地在其母窦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窦太后免不了要把这些话告诉景帝,这自然很容易勾起景帝昔日对周亚夫的不满,从而使他更加厌恶周亚夫。

景帝中元三年(前147),窦太后要求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景帝说: “请让我和丞相商量一下。”亚夫对景帝说: “当年,高祖有约: ‘不是刘氏家族的人不得封王,没有功劳的人不得封侯,谁不遵守这个盟约,天下的人要共同讨伐他。’王信虽是皇后的哥哥,但他没有功劳。如果封他为侯,就是违背了高祖的盟约。”景帝听后心中虽然不快,却也不便说什么,因而只好默然不语。此后不久,匈奴王徐卢等5人前来投降,景帝想一律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他匈奴人效法。周亚夫对景帝说: “这些人背叛了自己的君主向陛下投降,而陛下却封他们为侯,那样以后您还怎么责罚那些不守节操的臣子呢?”应当说,周亚夫的这个意见是尖锐而中肯的,也表现了他对汉朝廷和景帝本人的一片忠诚之心,但景帝却听不进去,竟说: “丞相的建议不可用。”仍然坚持将徐卢等人全部封侯。周亚夫见景帝不听自己的意见,遂借口有病,从此不再出席朝廷会议。而景帝则因亚夫老是不肯屈从自己,心中早已对其非常不满。于是,他便趁这个机会,顺水推舟,以周亚夫患病为借口,免掉了他的丞相职务。

后元元年(前143),景帝召周亚夫入宫,并且赐以饮食,但却在亚夫面前只放了一大块囫囵熟肉,不仅没有切开,而且连筷子也没准备。周亚夫心中自然很感不平,就让主持宴会的人去取筷子。景帝看着周亚夫颔首笑道: “这都是我的意思,难道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吗?”亚夫连忙免冠谢罪。景帝说了声: “起来吧!”亚夫遂立起身匆匆出宫而去。景帝看着周亚夫走出宫去之后,自言自语地说道: “如此心怀不满的人,将来是不能给太子当臣子的。”这说明,景帝此时已有杀害亚夫之意。

上述事件过后不久,周亚夫的儿子为了替父亲准备死后的陪葬用品,从工官尚方令那里买了500件专供皇室用的甲楯。他雇了人搬运,却又不给人家工钱。搬运的人知道这件事是违法的,因而一怒之下告发了周亚夫的儿子,并且牵连到了周亚夫本人。景帝看了告发书以后,就交待下面的人加以审问。但是,审问时周亚夫闭口不言。审问的人什么口供也没有得到,便把这一情况报告了景帝。景帝说: “我用不着他招供。”说完,立即命令廷尉逮捕周亚夫并进行审判。廷尉便派人前去逮捕周亚夫。亚夫想自杀,他的夫人急忙拦住了他。亚夫被捕后,廷尉知道景帝是要置亚夫于死地,所以在审问时肆意为其罗织罪名。他问周亚夫道: “君侯为什么要造反呢?”亚夫答道: “我所买的东西,都是陪葬用品,怎能说是要造反呢?”廷尉道: “君侯纵然不反于地上,也是要反于地下!”说完,便命人对周亚夫用刑。周亚夫十分气愤,至死不肯服罪,并且以绝食抗议这一陷害。绝食5天后,这位曾为维护汉王朝统一局面立下不世之功的一代名将,终于口吐鲜血而死。周亚夫死后不久,景帝很快就取消了他的封国,并且同时封王皇后之兄王信为盖侯。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原创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1.117.224.231:1009/hanchao/2020078166.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