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元二年(前87)二月,71岁的汉武帝撒手人寰,他年仅8岁的小儿子刘弗陵承嗣大位,是为昭帝。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受遗诏辅政,国事无大小,全由霍光决断。他是帝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霍光有个心腹,姓杨名敞,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在大司马大将军府担任军司马,是个千石的属吏,颇受霍光赏识。不久杨敞被提升为大司农,职司财赋,位列九卿。杨敞这次提升,遭到许多人非议,说他没有什么功劳,仅靠大司马大将军的厚爱而得到这个位子。
杨敞当上大司农不久,朝廷中便出了乱子。
受遗诏辅佐昭帝的,除霍光外,还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丞相田千秋。金日磾不久病死,田千秋谨小慎微,实际上掌权的是霍光、上官桀和桑弘羊。上官桀与霍光是儿女亲家,他儿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儿。因为这层关系,上官桀的权势仅次于霍光,霍光休假,上官桀便全权处理政务。上官安有个女儿,年方6岁,想靠岳父、父亲的权势让她当上皇后,霍光觉得外孙女太小,没有答应。上官安便通过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使女儿入宫成为皇后。事后,他央求岳父官封丁外人,霍光未准。上官桀、上官安父子见霍光不给他们情面,极为不满; 鄂邑长公主闻悉霍光不肯官封情夫,也极为怨恨,与上官父子密谋除掉霍光。御史大夫桑弘羊是武帝朝的权臣,他自以为论资历、才干都在霍光之上,但他的权势不仅低于霍光,也不如上官桀; 在政见上,他与霍光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在始元六年(前81)二月的“盐铁会议”上,他与霍光的拥护者就盐铁官营、对匈奴的和战、德治与法治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他力主盐铁官营,征伐匈奴,推行法治,而霍光的拥护者则主张废止盐铁官营,与匈奴和亲,力行德治。结果,桑弘羊失利。愤懑之下,他也参与了上官桀父子、鄂邑长公主的阴谋。他们担心势力不够,又联络了燕王刘旦,许诺干掉霍光后,废除昭帝,立刘旦为帝。
经过密谋,他们先让刘旦上疏,诬告霍光图谋不轨,年14岁的昭帝识破了他们的诡计。他们决定铤而走险,由鄂邑长公主出面,宴请霍光,乘机将他杀死。不料事不机密,被代理稻田使者燕仓发觉——他儿子是鄂邑长公主的家臣,从儿子那里获悉长公主等人的阴谋。稻田使者是大司农的属官,燕仓向上司杨敞密报了鄂邑长公主的阴谋。杨敞胆小怕事,不敢揭发,便假装有病,难以动身,转告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毫不迟疑地向昭帝、霍光告发,霍光马上采取行动,逮杀上官桀父子、桑弘羊,抄家灭族; 鄂邑长公主、刘旦畏罪自杀。
霍光严厉惩治与这场未遂政变有关的人。杨敞临阵胆怯,犹豫,本应惩处,但因他是霍光的亲信,免遭处罚,仍做他的大司农。
霍光对杨敞仍十分信任,倚为心腹。
未遂政变后的第四年,即元凤四年(前77)二月,杨敞升任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佐丞相王訢掌司法。
第二年十二月,丞相王訢病死。翌年十一月,杨敞被任命为丞相,封安平侯。
第二年夏四月,21岁的汉昭帝病死于未央宫。昭帝没有子嗣,霍光与公卿大臣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是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刘髆是武帝李夫人所生。刘贺即帝位27天便开始过着荒淫的生活,霍光大为失望,与车骑将军张安石密议,决定废掉刘贺,拥立武帝曾孙刘询。霍光让大司农田延年去向杨敞通报,杨敞惶恐,汗流浃背,不知说什么是好,杨敞夫人在一边也急得出了一身冷汗。田延年去更衣,她急忙跑到杨敞身边,对他说: “这是国家大事,今大将军主意已定,让大司农来通告,您若不赶快赞同,与大将军同心同德,犹豫不决,会先杀了您的!”田延年回来,杨敞和夫人向他表明心迹,愿追随大司马大将军,共废刘贺,拥立刘询。于是,霍光让杨敞领衔上疏上官皇太后,即霍光的外孙女,废刘贺,拥立刘询,是为宣帝。
汉宣帝即位一个月,杨敞便病死了,宣帝追谥“敬侯”。
杨敞的妻子是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迁是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创始人,他的皇皇130卷的《史记》,不仅是一部流芳百世的史学巨著,且是部不朽的文学杰作。司马迁的女儿嫁给杨敞后,生儿子杨恽,后来病死,杨敞又续娶。
杨恽从小便诵习外公留下的《史记》,从中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当时《史记》还鲜为人知,到汉宣帝君临天下时,杨恽才把它公诸于世。在《史记》的传播上,杨恽立了一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