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朝 正文

东汉赵熹是怎样的人?赵熹人物历史评价?

扫码手机浏览

赵熹

赵熹,字伯阳,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宛县是南阳郡的郡府所在地,在历史上也是座名城,人才济济,名人辈出。出自这方水土的赵熹,既刚正侠烈,又不乏文人的风流。他来到人世间的时候,立国200多年的西汉王朝已走到穷途末路,权臣王莽乘机经营自己的势力,不久,便代汉而立,国号为“新”。不过,远在西安的宫廷政变并没有影响赵熹的学业,他勤奋好学,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年纪不大,立身行事便颇有大家风范。

他刚满15岁那年,堂兄被人无端杀死了,那位堂兄既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兄弟,赵熹就挺身而出,自愿替他报仇。他头头是道地向亲友和族中兄弟讲了自己的打算,说得大伙儿群情激愤,纷纷表示决不袖手旁观,一定要做赵熹的帮手。他们一群人呼呼啦啦直奔仇人家,万万没想到,仇人正卧病在床,手无缚鸡之力。赵熹的亲友乐得省力,三下五除二,马上就把那人绑了起来。看着仇人虚弱无力,一副听天由命、任人摆布的样子,赵熹顿生恻隐之心,思量了好一会儿,便叫人释放了他。众人莫名其妙,赵熹解释说: “他不仁,我不义。他杀了我堂兄,我就应该替堂兄报仇。但是趁人家生病来报仇,不是有仁义的人干的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暂且容他几天。”那人大为感动,趴在地上连连磕头谢罪,赵熹见他真心悔过,就告诉他: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你要是真心改过,病好了后就躲得远远地,永远别让我碰到。”那个仇人羞愧难当,病好了之后,马上请人把自己反绑起来,去找赵熹,声称愿意以死谢罪。赵熹决定放仇人一条生路,总躲着不见他。谁知那人也是个血性汉子,想方设法找到赵熹,要他成全自己,事已至此,赵熹就杀死了仇人。这件事一时成为那一带的美谈,赵熹的声名大扬。

这个时候,天下已经大乱。绿林、赤眉两支起义军纵横黄淮一带。绿林军拥立汉朝宗室刘玄为皇帝,年号为“更始”。更始皇帝登基不久,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大姓李氏占据一城,久攻不下,于是更始派赫赫有名的杜天将军李宝去降服他。李宝怕自己担当不了这个重任,就极力向更始皇帝推荐赵熹,他说: “就目前情况看,很难用武力攻下这座城, 听说赵熹这个人很有威望, 他也许能让守城的人归降。”更始皇帝接受了李宝的建议,叫人去请赵熹。当时赵熹还不到20岁,英姿勃发,首次见面就给更始皇帝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更始皇帝立即任命他为郎中,让他以偏将军的身份,去舞阴游说那个姓李的人。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欣然受命,连夜赶往舞阳,说服了姓李的人,完成了使命。接着,他领兵开进颍川,一路势如破竹,连连得胜。大军凯旋,更始皇帝大喜过望,对他称赞不已。

不久,王莽垂死挣扎,派心腹王寻、王邑率领40万大军,号称“虎牙五威兵”,向绿林军扑来,妄图在河南一带歼灭绿林军,更始皇帝命大将王凤、刘秀率军北上迎战。赵熹以五威偏将军的身份,随同刘秀行动。刘秀率部从南阳北上,攻克昆阳(今河南叶县)。王寻、王邑指挥大军猛扑过来,双方在昆阳展开决战。结果,二王的官兵大败。在这场激战中,赵熹麾兵冲杀,不避锋矢,身受重伤。战后论功行赏,赵熹被任命为中郎将,封勇功侯。

消灭王莽主力后,绿林军挥师西进,直趋关中,杀死王莽,推翻了新朝的黑暗统治。当共同的敌人被消灭后,绿林、赤眉两支大军火并,绿林军败北,赤眉军拥入长安,赵熹也陷入赤眉军的围困之中。情况非常危急,赵熹只好翻墙逃走,和好友韩仲伯等几十个人扶老携幼,翻山越岭,径直奔出武关。韩仲伯的妻子长得花容月貌,这在战乱年代却成了麻烦。韩仲伯担心妻子遭到乱军强暴而连累自己,就打算抛弃她。赵熹听说后非常愤怒,痛斥韩仲伯不仁不义,坚持一起逃生。他想了个办法,用泥巴涂了韩仲伯的妻子一脸,然后把她安置在一辆小车里,亲自推着她。每逢碰到贼兵想搔扰她,赵熹就谎称她重病在身、丑陋不堪,竟然躲了过去,安全地来到丹水(今河南淅川西南),正好碰到更始皇帝的亲属。他们也在逃难,满脸灰尘,光着脚板,看上去疲惫不堪。想到不久前还披绫穿缎的人如今连逃难的老百姓都不如,赵熹悲感交集,把剩下的布匹衣物和粮食赠送给他们,冒着危险亲自将他们送回乡里,更始的家属老老少少无不对赵熹感恩戴德。

这时,刘秀已经登基称帝,宣布重建汉家王朝。赵熹的好友邓奉在南阳起兵反叛,赵熹多次写信劝说邓奉不要误入歧途,他摆事实讲道理,言辞恳切,邓奉最终也没有听他的劝告。有人密报刘秀,说赵熹与邓奉是一丘之貉,合谋造反,刘秀自然起了疑心,派人察访,最终也没有什么结果。不久,邓奉被击败,从他那里找到赵熹原先寄去的书信,哪里有什么不轨的意图,恰相反,字字句句都充满正气。于是,刘秀立即召见赵熹,赐给他鞍马财物。那时候江南还未被平定,道路不通,光武帝就派他去担当简阳侯的相国。赵熹没带一兵一卒,只身乘车赶到简阳(今属四川),简阳城内的守兵不准他进城,他就在城外呼告城里的首领,向他讲明大义,终于使他幡然醒悟,于是打开城门迎接赵熹,当着他的面让人把自己绑起来请罪,这么一来,各个营垒也都跟着归降了。荆州牧上奏刘秀,盛赞赵熹才华出众、功绩卓越,刘秀遂任命赵熹为平林侯相。他走马上任后,率军攻打乱兵,安抚已经降服的军队,不久各县乡就平定下来了。

后来,赵熹又被任命为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县令。当时怀地有个大户叫李子春,他先前曾做过琅邪相国,回到怀地后横行霸道,为非作歹,闹得乌烟瘴气,他的两个孙子杀了人也没人敢管。赵熹刚刚上任就听说了这件事,立即着手调查,不久水落石出,赵熹毅然拘捕了李子春,他的两个孙子知道逃不脱一死,双双自杀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子春的亲友纷纷向赵熹求情,礼物送去几十筐,好话说了几百箩,赵熹就是软硬不吃,一心要为民除害。赵王刘良是李子春的好朋友,那时他重病在身,生命垂危,刘秀亲自去看望他,问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事要办,赵王说: “皇上,臣和李子春交情深厚,听说他犯下了罪,怀令赵熹要杀他,皇上能不能给臣个面子,放他一条生路?”刘秀很为难,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只好向他讲明: “朕很想答应你,可是朕不能自己打自己嘴巴子,赵熹是依法办事,朕很难让你安心。”赵王无话可说,不几天就死了,刘秀追怀赵王,最后还是下令赦免了李子春。

当年,赵熹转任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太守。平原境内小偷特别多,赵熹一上任就忙开了,很快就抓到了他们的头目并处以死刑,与这个头目有牵连的人达几千个,很难处理,赵熹向刘秀建议只惩罚首犯,把那些没什么大错的人迁到京城附近严加管理,刘秀采纳了他的意见。此后,赵熹表彰仁人,惩除奸恶,平原境内政清民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据说后来青州(今山东临淄北)发生蝗灾,而一到平原蝗虫就死了,老百姓都传说这全仗有赵熹在,是托了他的福才能连年都有好收成。于是百姓编了民歌来歌颂他。

建武二十六年(50),刘秀召集皇亲国戚举行宴会,在宴会上一些达官贵人的夫人纷纷告诉皇上: “赵熹真是我们的恩人,当年我们被赤眉军围追而逃出长安,全靠他救济护送才得以活命。”刘秀听后对赵熹更加器重,对他说: “不但有英雄人物保荐你,连妇人也感激你的恩德,极力褒奖你呢!”随即赐给他许多财物,任命他为太仆,负责管理皇帝的车马。

建武二十七年,赵熹升任太尉,封关内侯。当时,北方大漠上的匈奴已经臣服,乌桓、鲜卑族也成为汉家臣民。刘秀便让赵熹主管边境诸事,谋划制定长治久安的策略。

建武三十年,赵熹向皇帝建议举行封禅大典。所谓封禅,就是帝王功成业就之后向上天报喜的礼仪。中元元年(56),刘秀启程东巡,到达泰山,举行声势浩大的封禅仪式。担任太尉之职的赵熹一路上鞍前马后,尽心尽力,使得皇帝十分满意。第二年二月,刘秀驾崩,他的丧礼就由赵熹主管,这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然而赵熹做得非常得体,深得新天子汉明帝的赞许。从王莽代汉以来,原先的典章制度遭到极大破坏,皇太子竟然和其它王兄交相坐在一席中,分不出尊卑秩序。赵熹作为国家元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整饬朝纲的责任。他当即手握宝剑站到门前台阶上,让诸王退下,严明尊卑秩序。当时各诸侯国的国王都在京城,他们的官员常常出入宫廷,和朝廷命官没有区别。赵熹认为这也不合乎典章制度,于是向明帝建议,禁止藩国官员出入宫廷,让诸王回到各自的宫邸,只允许他们早晚两次入宫祭奠刘秀,同时严格礼仪制度,加强门卫管理,改变了原来的混乱局面。宫内宫外井然有序。

永平元年(58),赵熹被封为节乡侯,虽然他为官多年一直比较顺利,但马前失蹄总有个大意的时候。三年后,因为调查中山相薛修一事不实,被免了职。但他有才有德,明帝实在离不了他,当年冬天又重新起用他,让他代窦融担当卫尉。从此以后,赵熹行事更加小心谨慎,兢兢业业为皇帝效劳。永平八年(65),他又代替虞延行使太尉职权。赵熹经验丰富,处理政事得心应手,不幸老母去世,赵熹安葬了母亲后,打算在家服丧三年。然而明帝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他这个好帮手,就没有答应他的请求,派人去他老家,命他脱去孝服,回京复职。赵熹不但掌管皇帝的禁卫军,还行使太尉职权,权势显赫,贵倾公卿。

永平十八年,明帝病死,太子刘炟即位,是为章帝。赵熹进位为太傅,负责尚书台事务。尚书台是东汉处理国家日常事务的衙门。赵熹的权势依然不减当年。

建初五年(80),赵熹年已84岁,偶感风寒,竟一病不起,章帝亲自去看望他,问寒问暖,非常关切。文武官员也为他求医问药,最终也没留住他的生命。章帝亲自去吊唁。因为赵熹一心为国为民,一身正气,所以谥号为“正侯”。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

http://1.117.224.231:1009/hanchao/2020078223.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