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是清代满族的军事社会组织。它源于女真人外出打猎时建立的“牛录额真”制(牛录、额真为满语,意为佐领和都统)。1601年,努尔哈赤把所属建州部的壮丁组织起来,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四个固山(以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统7500人)。四个固山分别以黄、红、蓝、白色的旗帜为标志,一个固山即为一旗。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努尔哈赤的兵力日渐发展,1615年又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黄、白、蓝旗用红缘镶边,红旗用白缘镶边)。它们与原本的纯色正四旗合称“八旗”。皇太极(清太宗)时又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各旗的首领是旗主。八旗兼有军事、生产、行政的职能,各旗成员平时从事生产,战时从征,即“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此后,在八旗建制中,其生产的意义日益缩小,军事的职能日渐突出。
1644年清兵入关之后,八旗制度有了重要的变化和发展。顺治七年(1650),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开始亲政。他为了加强皇权,对八旗的排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因为奉皇帝为旗主,所以上三旗又号称“天子自将”,实际上是皇帝亲兵,皇帝的侍从也由上三旗的子弟担任。其余的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五旗称为“下五旗”,分属诸王、贝勒、贝子,而他们每人所拥有的,只是一旗中的部分兵力,与早期的旗主大不相同。至雍正时,更是将原隶属于宗室诸王的下五旗的佐领(牛录一级的负责人),改为“公中佐领”,实际上将原归诸王统领的旗人收归中央政权管理。八旗制度至此已成为纯粹的军事制度。清朝还存在着“抬旗”的制度。这是为提高宫中皇后和妃嫔的地位,拔高其家族出身的一种制度。清兵入关后,妃嫔一般来自八旗,其中既有满族八旗,也有汉军和蒙古八旗。康熙以后,皇后和贵妃的娘家在下五旗及其他民家的,多被提升编入上三旗以提高身份。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清末慈禧太后。她的家族叶赫那拉氏原本属于下五旗中的镶蓝旗,随着她地位的提升,后来被“抬”入上三旗中的镶黄旗。
清立国之后,作为外族入主中原的清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建立和完善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此后八旗兵成为职业兵,用于驻防或征战。为了以较少的兵力实现对全国的有效控制,清政府采取了“居重驭轻”、重点配置的政策:都城北京被视为根本所在,重兵把守,这里也是八旗的大本营;将一部分旗兵派往全国各地驻防,在当地与汉人分城而居,在军事重地还设置了将军、都统等实权职位,以监察地方军政长官总督、巡抚。最初,八旗兵的战斗力很强,但天下太平日久,八旗兵武备废弛,汉人的绿营兵逐渐成为清军主力。鸦片战争后,八旗制度逐渐解体。 (董佳贝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