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军事谋略 正文

《三略》是一本怎样的兵书?《三略》有哪些军事思想主张?

扫码手机浏览

三略》的军事思想

《三略》简介

《三略》亦称《黄石公三略》,著名的古代军事著作,《武经七书》之一。相传作者为汉初道家隐士黄石公。最早提及此书的是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张良刺杀秦始皇未成,遭追捕,被迫隐姓埋名藏匿于下邳(今江苏邳州市),在下邳遇见自称谷城山下黄石的老者,授其一部《太公兵法》(也有说是《黄石公三略》),其后此公便不见于史载。张良得书,潜心研究,后帮助刘邦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政权。但据考证,《黄石公三略》的成书当不早于西汉中期,它是后人在吸收先秦优秀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总结秦汉初统治和治军用兵的经验,假托前人名义编纂而成。

《三略》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时期编入《武经七书》,成为当时武学必读书。《三略》分为《上略》《中略》《下略》三个部分,全书约三千八百余字。《上略》是论述全国全军的总体战略,《中略》是论述君主的统治策略,《下略》主要阐明德治思想。

《三略》的影响与运用

(一)《三略》的影响

《三略》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专著。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等兵书相比,《三略》有其自己的不同特点。首先,《孙子兵法》等兵书侧重于军事战略的论述,主要从制胜破敌的角度出发,探讨作战的手段,而《三略》则侧重于政治战略的论述,主要从治国强国的角度出发,探讨取胜的政治谋略。正如《中略》所说的那样:“《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其次,《孙子兵法》等兵书多以作者自己的作战经验进行总结,表达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认识,具有创造性的价值。《三略》则较多采用古代军事谚语和兵书中的语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尤以征引的《军谶》和《军势》中的语句较多。但《三略》的理论观点却有许多精到之处,《三略》从哲学和战略的高度来论政、言兵,显示出了高超的思想智慧,许多论述弥补了其他兵书的不足。另外,“《三略》的兵学理论,带有较强的实用精神”,所谓“人主深晓《上略》,则能任贤擒敌;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人臣深晓《中略》,则能全功保身”,所以它曾备受后人的关注。宋代戴少望在《将鉴论断》中说:“兵法传于今世者七家,惟《三略》最通于道,而适于用,可以立功而保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之评论说:“其大旨出于黄老,务在审机观变,先立于不败,以求敌之可胜,操术颇巧,兵家或往往用之。”与《三略》的成书年代相比,虽然当今的战争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用于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并未改变。研究《三略》的兵学思想,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和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为国家发展提供良好的战略环境,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三略》的运用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战例

陆逊三国时吴国的著名将领,他一生多次领兵“以柔制刚,以弱制强”,战胜蜀汉和曹魏军队。陆逊本名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东汉光和六年(183年),出身江南士族,历任东西曹会史、海昌(今浙江海宁西南)屯田都尉、定域尉。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220年1月)与吕蒙谋袭江陵(今属湖北),擒杀蜀汉名将关羽,夺得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升右护军、镇西将军。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伐吴,气势汹汹,誓为关羽报仇。陆逊以大都督率兵5万相拒,于次年以火攻大破兵力十倍于己的蜀军于虢亭(今湖北宜都北)。吴黄武七年(228年),魏大司马曹休率军10万攻吴,势在吞吴,志在必得。陆逊率军采取“以柔制刚”之策,大破曹军于石亭(今安徽潜山东北),歼敌万余人。吴嘉禾五年(236年),奉命攻取襄阳(今属湖北),因军机在战前泄漏,又遇汉水骤减,进军失利,便示柔以刚,佯装进攻,暗取安陆(今属湖北)等地,乘魏军犹疑不定时安然还师。后久镇武昌(今湖北鄂州),官至丞相兼上大将军。陆逊治军严明,善待士卒,用兵审慎,变化多端,是三国时期长于谋略的名将。

《三略》的主要思想

《三略》兵学内涵十分丰富,军事思想十分深刻。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深刻的战争观念、系统的战争指导理论、全面的选将用将原则、精辟的治军思想等部分。

(一)战争观

《三略》强调“不得已而用之”和“以义诛不义”的战争观念。在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问题上,《三略》深受道家和儒家的影响,形成了强调慎战与义战的战争观念。《三略》认为,战争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会给社会政治秩序和民众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是“不得已而用之”,而不能随意发动战争:“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即使是进行战争,也必须以“恬淡”处之,尽量减少战争对人力物力的破坏,将战争的破坏性减至最低,否则就是“失道”。《三略》又认识到战争毕竟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是不会因为人的好恶而自行消灭的,所以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运用战争的手段,法天道,兴义师,以“诛暴讨乱”,“扶天下之危”,“除天下之忧”。在《三略》看来,这种“以义诛不义”的正义战争,是合乎天道的,因而一定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夫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坠,其克必矣。”

《三略》吸收了儒家的民本思想,认为义战必胜的关键,在于义战是能够得到民众支持的,而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因此《三略》强调,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一定要修明政治,争取民心,为战争创造坚实的政治前提:“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所适如支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除了政治因素之外,还要积极在经济上创造战胜的条件,在《三略》看来,只有民富才有国富,只能国富才能取胜,“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因此统治者一定要实行恤民、富民政策,“务耕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造就“国富而家娭”的理想局面,在具备雄厚经济实力的基础上从事军事行动,这样才会战无不胜。

(二)战争指导理论

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三略》吸收并发展了孙子的“知彼知己”与老子的“贵柔”、“守弱”思想,主张用兵要知彼知己、因敌转化,能柔能刚、能弱能强。

第一,知彼知己,因敌转化。《三略》认为,是否采取军事行动,不能单纯考虑己方的有利条件,还必须了解敌人的各种情况,才能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因此,先察明敌情,是用兵之要,切不可盲目兴师。《三略》提出:“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色者,穷也。千里馈粮,民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千里,无二年之食;三千里,无三年之食,是谓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要从敌人的军事、后勤、地域、国力、民情等各个方面去察知、审明敌情,并以此为基础而制定攻伐之策,然后兴师出兵才能具备较大的取胜把握,方可顺利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所谓“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

第二,柔弱刚强,兼而制宜。《三略》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贵柔”、“守弱”、“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一方面,它主张守微、守柔,反对贪强、保刚,“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圣人存亡。动应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敌国服。”在对敌作战中,一方面,它主张要守柔、守微,隐藏自己,发展自己,等待时机,以求胜敌;另一方面,它还进一步指出,刚柔、强弱,四者都不可或缺和偏废,它们是对立统一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四者要相兼而制其宜。它明确指出:“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也就是说,既能用柔,又能用刚,国家的前途就充满光明;既能用弱,又能用强,国家的形势就更加昌盛。单纯用柔或单纯用弱,国家就必然遭到削弱;单纯用刚或单纯用强,国家就注定走向灭亡。所以在决策、指挥战争时,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的转化性。“能柔能刚”、“能弱能强”,“柔能胜刚”、“弱能胜强”,以此治国和治军则国强兵胜。如果一味地强调“纯柔纯弱”,“纯刚纯强”,则国亡兵败。

(三)选将用将原则

《三略》也极为重视将帅在国家和军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三略》说:“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将帅是国家命运之所在,良将能团结军心,指挥兵力,统御士卒,获得全胜。所以,《三略》对选拔任用将帅提出了具体的条件,并做了明确论述。首先,将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三略》中指出:“将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故曰,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其次,将帅应当智勇双全、深谋远虑。“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吏士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有智、有谋、有勇、有力,智勇双全的将帅,才能有力地指挥军队抗击敌人,不轻举妄动,不畏敌怕死,才能抓住战机,适时出击,战之可胜。此外,将帅应当爱兵如子,与士卒同甘共苦。

(四)治军思想

《三略》非常注重道德、法律对于治军的作用,主张崇礼重禄,严明赏罚。认为礼义道德与爵禄财物并重,方可得到勇敢不怕死的义士。《三略》指出:“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故禄贤不爱财,赏功不逾时,则下力并而敌国削。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进而论述到“《军谶》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军谶》曰: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故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所求者至。故礼而后悔者,士不止;赏而后悔者,士不使;礼赏不倦,则士争死。”另外,只靠奖赏不行,还要惩罚,只有赏罚分明,赏信罚必,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威震敌人。所谓“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卒服。所任贤,则敌国震”。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就可以使得一支军队具有无比强大的战斗力,“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其兵为天下雄”。总之,重礼义、明赏罚,便可以广招天下勇士、死夫,以此治军,便可威震天下。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原创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1.117.224.231:1009/junshi/2020065733.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