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的影响与运用
一、《战争论》的影响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西方军事思想史上的一部巅峰之作。然而最初的时候,这部书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自《战争论》在1832年问世以后,它的销售量并不令人乐观。第一版共计1500册,用了足足20多年时间才销售完毕。直至19世纪末德国著名军事家毛奇晚年接受访谈时特别提到《战争论》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战争,以及这部书对他的军事生涯的重大影响,《战争论》这部书才逐渐引起重视,真正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此后,《战争论》开始在欧洲和全世界迅速传播,并不断再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与反响,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作品,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克劳塞维茨在书中阐发的众多关于战争的观点与论断十分深刻。他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这些理论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参考价值。《战争论》这部著作也是在军事思想史上自觉运用辩证法系统总结战争经验的战争理论经典。克劳塞维茨用哲学的思维总结当时战争发展新的经验,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初期在军事上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
美国人将克劳塞维茨称为第一位伟大的战略学家,现代战略学研究的鼻祖,将《战争论》喻为战略学的“圣经”。欧美众多军事历史研究者、军事思想家一致认为,《战争论》的著述深度和创造性把战争研究引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对于研究战争的学者来说,克劳塞维茨的理论是无法取代的,其大部分内容都可成功地应用于解决现代问题。美国著名军校都把《战争论》列为必读书目。英国军事历史学家迈克尔·霍华德指出,克劳塞维茨的这部作品可能在许多年里都将成为一切认真从事战争与和平问题研究的人的基本典籍,他的著述把战争研究引向了一个全新的天地,成为日后战争新理论的生长基础。《战争论》在日本也备受推崇,被视为最重要的古典军事著作。德国军事思想家们也视克劳塞维茨的理论为经典,并认为正是这部作品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德国指挥官。德国总参谋长施利芬说:“克劳塞维茨播下的种子,在1866年以及1870—1871年的战场,已经结出累累硕果。从根本上说,我们的指挥在那里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完全渊源于《战争论》这部作品,通过它造就了整整一代杰出的军人。”德国战史大师罗辛斯基认为,《战争论》是迄今为止最深入、最渊博、最系统的战争研究,而且极具现实意义。
《战争论》不仅为西方军事学、战略学奠定了基础,成为人类历史上公认的体系完整的军事战略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认为,克劳塞维茨具有近乎机智的健全推断能力。恩格斯称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学术界的第一流人物,“在军事方面同若米尼一样,是全世界公认的权威人士”。列宁曾高度评价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论断。
1910年《战争论》由日本传入中国,1911年《战争论》中译本在中国保定陆军学堂问世。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也曾多次研读克劳塞维茨的这部著作,他的军事作品中就批判地吸收了《战争论》中的“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等观点与理论。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曾在延安组织过一个“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在延安学术界掀起过学习和讨论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的热潮。1960年,毛泽东在接见到访的英国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时曾专门提到自己学过克劳塞维茨的理论。
二、《战争论》的运用
(一)战争背景
19世纪末20年代初,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不甘心失去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德国则为提防法国着力扩军,俄国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日趋尖锐,英德矛盾也因殖民地问题而加剧。1879年,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签署了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同盟条约”,意大利也加入这一阵营,1882年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德国成为同盟的核心。1892年,为对付“三国同盟”,法俄也达成军事协议形成同盟,协议规定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德国支持的意大利的进攻,俄国将全力进攻德国;反之,一旦俄国遭到德国或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的进攻,法国也以全力进攻德国。自此,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此后,随着英德矛盾的激化,英国于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俄签署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二)战争概况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此刺杀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正式宣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他们的支持者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它们的支持者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的关系,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的作战中。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英、法、比等国军队同德军对抗的西线,俄国军队同奥匈帝国、德国军队对抗的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的战线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次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德军根据战前制订的施里芬计划,在西线首先发动大规模进攻,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军队的奋力抵抗和俄国在东线的进攻,使德军的速战计划破产。西线作战的双方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1915年到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三次大型的陆地战役都发生在1916年。日德兰海战后,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1917年到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此后,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战争。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三)策略点评
1.消灭敌人是战争的真正目的
在波澜壮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克劳塞维茨的众多战争观点都得到了现实的印证。一次次惊心动魄的会战与战役完美地诠释了克劳塞维茨所推崇的战争理论——“在战争中手段只有一种,那就是战斗。”“用流血方式解决危机,即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是战争的长子。”“只有在大规模的会战中才能决定重大的胜负。”“关于那些不经流血而获得胜利的统帅的一切,是我们不想听的。”克劳塞维茨把战斗看成是用来达到战争目的的手段,“战争才是结束战争的唯一手段”、“一切军事活动都必然直接地或间接地同战斗有关”。
克劳塞维茨认为,“……在其他一切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我们越想要消灭敌人军队,自己军队的消耗也必然会越大。”采取这一手段的危险在于:正是因为我们企图取得较大的效果,所以在做不到的情况下,反过来我们也会遭到较大的不利。在这里,克劳塞维茨自己说出了他的预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次得到了验证。
克劳塞维茨始终强调着“数量”优势的决定性作用,“一切行动都是或多或少以出敌不意为基础的,因为没有它,要在决定性的地点上取得优势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克劳塞维茨在开始阐述自己的学说时指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他认为,如果给战争哲学中引进一种限制与缓和的因素,那是大错而特错了,因为“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如果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那么在进行战争的时候,也就必须考虑到战后的利益。一个国家如果真的把自己的力量消耗干净,那么它本身的政治也就会随之而破产。
克劳塞维茨本人对于他那条“无限制地使用兵力”的原则,反倒是有所限制的。他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作为战争最初动机的政治目的,在给武装力量确定目标和用兵分量时,都应该有一个标准。由于无限战争理论被普遍采用,竟使文明世界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对他的理论缺乏深刻了解,致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特点,受他理论的影响非常之大。从逻辑发展的角度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仍然可以看到这一理论的后果。
2.精神力量的运用
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理论的最大贡献,是他特别强调了心理因素的作用。他大声疾呼,反对那个时代中最时髦的几何学派战略。他明确指出,人类的精神要比那些作战线和作战角的观念重要得多。他分析了战争中“危险”和“劳累”对于军事行动的影响,“勇敢”和“决断”的价值。这些足以表明,他对此是有深刻认识的。克劳塞维认为:“战争的目的并不始终都是为了消灭参加战斗的军队,不必经过实际的战斗,只要部署了战斗并通过由此形成的态势,就往往可以达到战斗的目的。”
在为军事目标下定义的时候,克劳塞维茨曾使自己的战略趋向于纯粹的形式逻辑。他认为,“使敌人无力抵抗是战争行为的目标”,“至少在理论上必须这样”。他接着说:“要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就必须使敌人的处境比按我们的要求做出牺牲更为不利,这种不利至少从表面上看应该不是暂时的,否则,敌人就会等待较有利的时机而不屈服了。因此,继续进行的军事活动所引起的处境上的任何变化,都必须对敌人更加不利,至少在理论上必须这样。作战一方可能陷入的最不利的处境是完全无力抵抗。因此,如果要以战争行为迫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那么就必须使敌人或者真正无力抵抗,或者陷入势将无力抵抗的地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解除敌人武装或打垮敌人,不论说法如何,必然始终是战争行为的目标。”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协约国与同盟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已经从以往的战争经验中直观地感到,为了动摇敌方的军心和士气,应当在军事会战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宣传。20世纪初,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印刷机等现代交通和传播工具的发明与应用,恰好为实施传单心理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手段。伴着战场硝烟的升腾,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一场以打垮对方精神因素和士气为主要目标的攻心战也你来我往地展开。
3.进攻与防御的问题
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与防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没有防御的进攻,就失去了缓冲与自我防护。进攻的目标一旦达成,便应转入防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尼韦勒战役是一个能很好说明克劳塞维茨进攻防御理论的战例注脚。1917年四五月间,英法联军为彻底扭转西线战场的局势,计划由联军择强攻击,通过突击突破德军防御。英、法军队重兵集结、着力推进,法军第5、第6集团军(为第一梯队),第10、第1集团军在兰斯和苏丹瓦松之间(正面宽40千米)向伊尔松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英军第3集团军、第1和第5集团军各一部由阿拉斯地域(地段宽20千米)向瓦朗谢讷实施辅助突击;法军第4和第3集团军负责战役保障;俄军2个旅(1916年赴法)在主要方向参加第一梯队作战。主帅尼韦勒自信握有优势兵力(步兵师100余个、火炮1.1万门、坦克约300辆、飞机近1500架)并实施突然进攻,所以对战役胜利确信无疑。在主要突击方向上,法军投入进攻的兵力为59个步兵师和7个骑兵师,5000余门火炮,1000架飞机,约200辆坦克。法军当面为德军第1、第3(4月中旬前)和第7集团军,共有步兵师27个、火炮2431门、飞机640架。英法联军在辅助方向上的兵力兵器也比德军多1倍。英法联军预定突破敌人“齐格菲防线”的坚固防御,于4月9日在辅助方向、4月12日在保障方向转入进攻,在取得有限战果后战斗即陷入相持状态。4月16日,主要方向上的战役开始。德军指挥部获悉对方战役计划后,当即调动预备队加强第一线军队。法军步兵在徐进弹幕射击支援下,最初攻占第一阵地和部分第二阵地,尔后遭到有组织的火炮和机枪射击,伤亡很大,被迫后撤。第一梯队的128辆坦克中有57辆被击毁。英法军虽于4月17日及尔后数日(直至5月5日前)多次试图突破敌人防御,但均未达到目的。法军损失18万人,英军损失16万人,俄军士兵(2万)阵亡5183人。德军在兰斯附近损失16.3万人,在阿拉斯附近损失7.5万人。
克劳塞维茨的防御理论认为防御是一种较强的作战形式,进攻和防御是相互配合与转换的,他还特别强调要注重防御中的出敌不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中,协约国军队使用“单点突破,逐步攻击”的方法攻克敌方防御阵地。然而,密集的散兵群进攻战术在由混凝土、铁丝网、交通壕和交叉火力点组成的德国三层纵深梯次防御体系面前遭受重创,而为保持部队进攻顺序而不惜牺牲进攻速度的做法,使得德国方面从容调集部队到突破地段封闭缺口。在同盟国方面,由于缺乏快速机动手段及后勤保障困难,德军未能实现向敌纵深扩张,突破分割和歼灭协约国军主力的战役目的并未达成。之后,随着坦克在战场上大量运用,步坦协同进攻战术出现。在1917年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第3集团军在12千米长的突破地段上集中了1000门火炮,324辆坦克和一些飞机,在飞机噪音的掩护下,坦克开进至步兵进攻线,短暂猛烈的炮火准备后,单行步兵纵队跟随坦克发起冲击,10个小时就成功实现战术突破,深入敌纵深1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