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军事谋略 正文

《海权论》的作者对于海权有着怎样的观点?《海权论》的基本战略理论

扫码手机浏览

海权认识论

在马汉看来,“海权的历史,从其广义来说,涉及了有益于使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者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但是海权的历史主要是一部军事史”。尽管海军武器由于科技的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研究过去的海战史,可以使人们从中学到一些正确的学说和普遍适用的原则。马汉特别指出:“在包括整个战场的这些大规模作战中,和可能涉及地球大部分的海上竞争中,历史的教训具有比较明显和比较经久的作用,因为许多条件在较长时期内是不变的。战区的大小可能不同,其困难可能明显或不明显,敌对两军可能强弱不一,必要调动的难易可能各异,但是所有这些只是规模和程度的不同,不是本质上的不同。随着野蛮被现代文明取代,随着通信手段倍增,道路畅通,河流上架起了桥梁和食物来源不断增加,作战活动也随之变得更容易、迅速、广泛,但是作战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仍然没有变。”

马汉认为濒海国家的历史不是由政府的精明和深谋远虑决定的,他将影响各国海权的主要条件概括为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民族特点和政府的性质六个方面,这就是著名的海权“六要素”论。

从地理位置来看,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理想的地理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岛屿,并靠近主要的贸易通道,有良好的港口和海军基地。这样的位置,进可攻退可守,足以获得对抗外敌入侵的相当安全的保障,同时又便于打击敌人。马汉举英法两国为例,英国以英吉利海峡和欧洲大陆相隔,不仅有水为屏障,而且距欧洲大陆近,因此不须维持大陆军,可集中国力发展海权,以优势的海军来封锁欧洲大陆港口、控制出入欧洲北部的航线。法国则由于地理原因,不仅要维持大陆军,其海军也必须分驶大西洋与地中海,因此在海权竞争中,法国相对于英国而言便居于劣势。

一个国家领土的自然结构是影响海权发展的第二个因素。海岸线长度和港湾的优劣状况决定着国家向海洋发展的难易程度和先天潜力的大小,陆上土地的肥沃程度则影响着对海洋加以利用的意愿和需求。如土地贫瘠、海岸无险可守的荷兰被迫走向海洋,荷兰人的探险精神从此以后也写就了一段辉煌的海上历史。岛国及半岛国家受限于地形方面的因素,若欲发奋图强,则必须重视海权的发展。

领土范围在海权发展中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国家的总面积、海岸线的长度和港口的特点。马汉认为,一定面积的领土是国家发展海上力量的基础,同时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人口、资源等。美国领土面积虽然不如俄国大,但美国拥有面向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漫长海岸线和众多良港,从领土结构来看明显优于俄国。拥有广大又富饶的海外殖民地及优良海港,有利于舰队补给、维修,对延伸海军战斗能力有很大帮助。18世纪英国在地中海南岸拥有众多海外基地,因此得以封锁法国海岸,拥有地中海制海权。

海权国家的人口数量,“并非仅仅指全国人口总数,而是指从事于海洋事业的人口数量,或者至少能够迅速为航海业所使用且从事海洋物质生产的人口数量”,这些无疑为储备海军后备力量提供了基础条件。海权国家不仅应有相当数量的从事航海事业的人口,而其中直接参加海洋生活的人数更应占相当高的比例。从某种程度而言,一国包括航运、贸易等在内的航海业也决定着其海军在战争中的持久力。在这方面,英国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海权国家的民族特点很鲜明。马汉认为:“发展海权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民族特点是喜欢贸易,包括必须生产某些用来交换的产品”。作为国家持久力的海权不仅是一种军事建制,而且应是建立在民族特点和追求之上的。如果国内民众以向海洋寻求财富为荣,重视商业与海外贸易,该国的航海事业自然发达。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权建立在对海外财富的掠夺之上,而非以海外贸易为支撑,因此当面临荷兰与英国强大的海上贸易竞争时,便处于弱势。海洋商业与海军的结合,再加上殖民地的开拓,终使英国成为海权霸主。

海权国家的政府特征是指政府的特点和采取的政策对海权影响的价值取向。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国家会明智地把发展海权作为关系国家兴衰的大事来看待,并颁行政策发展各项海洋事业,支持本国海上军事力量的建设与壮大。英国在颁布了著名的《航海条例》后,国家政策即一直以追求海外殖民地、海上贸易和海军优势为目的,其海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此后的海外扩张奠定了现实基础。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原创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1.117.224.231:1009/junshi/2020065752.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