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勒的军事思想中,机械化战争理论是其核心与实质,而《装甲战》则是反映这一思想的代表作。在《装甲战》中,富勒分析研究了战略和战术两大层次的主要问题,内容丰富,见解独到、深刻,形成了完整的机械化部队运用理论。
机械化战争认识论
军队机械化必将引起战争的全面改变,这是富勒机械化战争认识论的核心观点。富勒认为,在军事史上,蒸汽动力的采用,明显地扩大了军队的规模,增大了武器的射程和破坏力,增强了军队后勤补给和战略机动能力。而内燃机的出现,导致飞机的发明和摩托化车辆的使用,明显地加快了军队的运动速度,大大提高了军队的运输能力,增强了部队的防护能力,使各国军队在战略战术、组织编制、军队指挥等方面,面临着陆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它“相当于或可能超过用于海战的蒸汽动力的革命”,“必然会引起战争的全面改变,以致建立新的军事体制”。
首先,引起战略战术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汽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装甲车,进而又发展了履带装甲车和坦克,这“立即开始引起战略和战术的改变”。一是把铁路铺设到战场,后勤运输的范围就显著增大,从而不仅扩大了当时的炮战规模,而且使野战工事比过去更加坚固。二是装甲车增大了侦察距离,而飞机的出现更是开辟了侦察的新领域。三是飞机、坦克的出现,改变了攻防战术。如装甲的防护能力对进攻战术带来影响;“飞机不仅根本上改变了炮兵的战术,而且由于它能超越敌方地面部队,攻击敌人后方的民用目标和军用目标。飞机为战争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而随着飞机威力的增大,即使不会使陆军和海军失去作用,“也肯定会改变陆军和海军的作用”。
其次,引起军事组织形式的改变。“因为军事组织形式直接受社会状况的影响”,因而随着主要产业由农业向机器工业的转变,“可以断定,军事组织的形式也会随之改变,军队将逐渐以机器——目前出现的民用发动机——改变军队的编制装备”。这意味着,军队将改变长期以来从农业人口中征召士兵的做法,而将平时直接接触汽车等可直接用于战争的机动工具的人作为征募兵员的主要对象;由于工业是机械化的基础,因此将来只有工业国家才能成功地进行有组织的战争,即拥有装甲装备多的国家比装甲装备少的国家会具有更强的战争实力,而缺乏工业、制造能力和机动车辆的国家将无力抵抗外国的入侵;由于组建机械化部队费用大,其规模将受到限制,因此将使国家现有军事力量发生很大的变化;为适应战争速度加快的需要,在平时保持足够的机械化部队,应组建受严格训练的职业军队,取代由短期服役的应征士兵组成的部队。
第三,改变了军队的指挥方式。“上述许多变化必然会对军队的指挥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部队的编制将缩小,会产生一种更加完整的师。其中,遂行战斗的师,需由一名行政领导者和一个组织严密的行政参谋机构进行控制;遂行占领任务的师,则需由一名具有机断行事的将军和一个小型作战参谋机构进行指挥,将军必须亲临战场指挥作战,而不是置身于战场之外。另一方面,由于军队的摩托化和机械化改变了组织战斗的程序及思想方法,游击战这种初级的作战形式可能再次被广泛采用,进行这种作战要有高度的积极主动性,这就要求组织严密的部队指挥官必须具有这种重要的素质。指挥官的作战计划必须简明扼要,并具有灵活性。计划应当有充分余地,使下属指挥官能机断行事。又由于现代作战要靠快速运动才能取胜,因而应废除制定详细作战命令的做法。“作战计划的核心是在不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军队的积极主动性,并以各种作战方案为基础实施指挥……作战计划的执行必须遵循机断行事和履行职责相结合的原则,而不是以单纯按命令行事为准则”。
不过,在富勒看来,尽管摩托化和机械化会引起军事组织形式及指挥方面发生大的变革,但节约兵力、集中、突然性、安全、进攻、机动和协调等原则总是适用的。也就是说,摩托化和机械化只是改变了战争条件,即改变了将军使用的工具,而不是他的军事原则。上述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军事原则仍是我们在研究现在和未来战争时所必须学习与遵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