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名称及首领 | 起义时间 | 起义地点 | 主要过程 | 建立政权及年号 |
王薄起义 | 公元611年(隋 大业七年) | 长白山(今山东 邹平南) | 王薄以长白山为根据地,领导附近农 民起义,有众数万人,后与孙宣让等 义军会合攻打章丘。 后王薄降唐,起 义失败。 | 称“知世郎” |
孙安祖 | 同上 | 高鸡泊(今河北 故城西南) | 孙安祖为逃避兵役,刺杀县令起义, 后入高鸡泊聚众创高鸡泊义军。 后 归窦建德。 | |
张金称 | 同上 | 河北一带 | 张金称率众起义,有众几万人,攻清 河、平恩、巨鹿等县,因轻敌为隋将所 败被杀,余部归窦建德。 | |
高士达起义 | 公元611年(隋 大业七年) | 清河(今河北清 河) | 高士达率千余人在清河起义,入高鸡 泊根据地。 后为隋将杨义臣所败。 | 自称“东海公” |
刘霸道起义 | 同上 | 豆子坑(今山东 惠民县境内) | 平原农民纷纷起义,推刘霸道为首, 以豆子坑为根据地,号为“阿舅军”, 有众十余万人,后汇入隋末农民起义 大军。 |
起义名称及首领 | 起义时间 | 起义地点 | 主要过程 | 建立政权及年号 |
翟让、李密领导 的瓦岗起义 | 公元611年(隋 大业七年) | 瓦岗寨(今河南 滑县南) | 翟让等首义瓦岗寨,616年,李密亦投 瓦岗军,遂策划攻克荥阳等县,有众 几十万人,形成隋末最大的河南起义 军。不久李密杀翟让,后降唐又反 唐,被杀。 | 李密称魏公,设“魏 公府”。年号“永 平” |
窦建德起义 | 公元611年(隋 大业七年) | 河北地区 | 因助孙安祖起义,全家被杀,愤然聚 众入高士达军,高牺牲后,遂统领其 众,攻信都、清河等郡,成为河北最大 的起义军之一。后为唐军所败,被杀 于长安。 | 617年称长乐王, 年号“丁丑”;次年 称夏王,建都乐寿, 改年号“五凤”,后 迁都洛州 |
向海明起义 | 公元613年(隋 大业九年) | 三辅地区(今陕 西中部) | 向自称弥勒出世,率众数万起义。后 为隋将杨义臣镇压。 | 自称皇帝,年号“白 乌” |
白瑜娑起义 | 同上 | 灵武(今宁夏灵 武西南) | 据灵武起义后,率各族人民夺官马、 攻州县并进据平凉,众至数万。617 年投降被杀。 |
起义名称及首领 | 起义时间 | 起义地点 | 主要过程 | 建立政权及年号 |
刘元进起义 | 公元613年(隋 大业九年) | 余杭(治今浙江 杭州) | 起兵反隋后、有众数万人,后与朱燮、 管崇等进据吴郡,再转战福建江淮。 为王世充败后降唐。 | 称天子,置百官 |
苗海潮起义 | 同上 | 下邳(今江苏邳 县东) | 起义后有众数万,活动于江淮地区并 攻占永嘉(浙江温州),后人杜伏威 部。 623年降唐。 | |
杜伏威起义 | 同上 | 章丘(今山东章 丘) | 率众起义后,领军向江淮发展,汇合江 淮义军进逼江都,破高邮等地,占有江 淮大部分地区,成为隋末农民起义的 三大主力之一。后降隋,任东南道大 总管,继又降唐,任淮南安抚大使、吴 王。 后部属反唐,在长安被毒杀。 | |
格谦起义 | 同上 | 豆子坑(今山东 惠民境) | 以豆子坑为根据地,有众10余万 人。 格谦于616年牺牲后,余部活动 于黄河以北地区。 | 称“燕王” |
孙宣雅起义 | 同上 | 同上 | 起义后,部众有10万人,攻章丘失利 后,转攻黎阳仓。 后转战河北地区。 | 称“齐王” |
起义名称及首领 | 起义时间 | 起义地点 | 主要过程 | 建立政权及年号 |
朱燮起义 | 公元613年(隋 大业九年) | 吴郡(今江苏苏 州) | 以家丁兵将起兵,进据吴郡。后被隋 将镇压。 | 推刘元进为主,置 百官,任尚书仆射 |
管崇起义 | 同上 | 晋陵(治今江苏 常州) | 起兵后遣将攻隋赵六儿部夺器械武 装自己,有众10万人,并与朱燮联军 进据吴郡。后为隋将镇压,失败。 | 推刘元进为主,置 百官,任尚书仆射 |
杜彦冰、王润起 义 | 同上 | 平原郡(今山东 德州境) | 起义军攻克平原郡。后被镇压。 | |
李德逸起义 | 同上 | 同上 | 号称“阿舅军”,聚众数万,转战山东 各地。后被镇压。 | |
孟海公起义 | 同上 | 曹、戴二州(今山 东曹县、成武一 带) | 孟海公以周桥为据点,进占州县,有 众3万多人。后与窦建德部火并,败 后为唐军俘至长安杀害。 | 自称“录事” |
孟让起义 | 同上 | 山东地区 | 起义后,一度与王薄联合占据长白 山,后转战江淮,攻下盱眙,有部众10 余万。后入瓦岗军。 | |
郭方预起义 | 同上 | 北海(今山东益 都) | 郭方预又作郭方顶,有众3万人,克 北海郡城。后为隋将镇压。 | 自号“卢公” |
起义名称及首领 | 起义时间 | 起义地点 | 主要过程 | 建立政权及年号 |
郝孝德起义 | 公元613年(隋 大业九年) | 平原(今山东平 原西南) | 起义后,与王薄等组成联军攻章丘, 失利后活动于黄河以北地区。 后入 瓦岗军。 | |
高开道起义 | 同上 | 豆子坑(今山东 惠民地区) | 先入格谦义军,谦牺牲后率余众转战 山东沿海,攻克渔阳郡。 621年降唐, 次年复举义旗反唐,引突厥兵攻恒、 定等州。 后自杀。 | 613年称“燕王”;后 又立高昙晟为“齐 王”;624年复称“燕 王” |
王德仁起义 | 公元614年(隋 大业十年) | 汲郡(今河南汲 县南) | 聚众数万起义,以林虑山为根据地, 攻掠州县。 后被镇压。 | |
左孝友起义 | 同上 | 齐郡(今山东济 南) | 率众10万人起义,屯据狗山。 后失 败。 | |
唐弼起义 | 同上 | 扶风(今陕西扶 风) | 率众10万起义,攻克州县。 后被镇 压。 | 推李弘为天子自称 “唐王” |
张大彪起义 | 同上 | 彭城(今江苏徐 州) | 张大彪率众起义,有兵数万。 后被镇 压。 |
起义名称及首领 | 起义时间 | 起义地点 | 主要过程 | 建立政权及年号 |
宋世谟起义 | 公元614年(隋 大业十年) | 琅邪郡(今山东 临沂市) | 有众数万,攻克琅邪郡。后被镇压。 | |
郑文雅、林宝护 起义 | 同上 | 建安郡(今福建 建瓯) | 有义兵3万余,攻下建安郡。后被镇 压。 | |
杨公卿起义 | 同上 | 邯郸(今河北邯 郸) | 率义军8000余人,攻袭隋从高丽撤 兵之后军,得良马无数。后被镇压。 | |
刘苗王起义 | 同上 | 离石(今山西柳 林) | 胡人刘苗王有众数万,后被镇压。 | 自称天子 |
卢明月起义 | 同上 | 祝阿(今山东长 清东北) | 起义后,率众10万多人屯据祝阿为 依靠,转战河南、淮北一带。后与隋 将王世充战败后牺牲。 | 自称“无上王” |
刘迦论起义 | 同上 | 延安(今陕西延 安) | 刘迦论率众起义后,有众10万余 人。与隋将屈突通激战后牺牲。 | 称“皇王”,年号“大 世” |
王须拔起义 | 公元615年(隋 大业十一年) | 上谷(今河北易 县) | 率众起义后,有兵10余万人,转战河 北、山西一带,攻幽州时牺牲,余部归 魏刀儿。 | 称“漫天王”,国号 “燕” |
起义名称及首领 | 起义时间 | 起义地点 | 主要过程 | 建立政权及年号 |
魏刀儿起义 | 公元615年(隋 大业十一年) | 上谷(今河北易 县) | 与王须拔同时起义,王牺牲后,统领 余众10万余人,活动于冀定二州 间。后为窦建德俘杀。 | 称魏帝 |
李子通起义 | 同上 | 长白山(今山东 邹平南) | 初依左相才部,后与杜伏威联合渡淮 水,进而独领一军攻江都,占据海陵 (今泰州),转松、嘉、南五岭地区。 622年战死。 | 称“楚王”、继称帝, 国号“吴”,年号“明 政” |
操师乞起义 | 公元616年(隋 大业十二年) | 鄱阳(今江西波 阳) | 与同乡林士弘率众起义,攻豫章(今 江西南昌)。 后被隋军镇压。 | 自称“元兴王”,年 号“始兴”(一说“天 成”) |
林士弘起义 | 同上 | 同上 | 与操师乞起义后,操战死,其统领余 众大败隋军,进占虔州(今赣州),活 动于九江,广东地区。 后降唐,不久 又反,最后病死。 | 称帝,国号“楚”,年 号“太平” |
刘黑闼起义 | 公元621年(唐 武德四年) | 漳南(今山东武 城东北) | 先入瓦岗军,后又投窦建德河北义 军,窦死后他率余部再起。 后为唐军 镇压。 | 622年称“汉东王” 建都洺州,年号“天 造” |
起义名称及首领 | 起义时间 | 起义地点 | 主要过程 | 建立政权及年号 |
辅公祐起义 | 公元623年(唐 武德六年) | 丹杨(今江苏南 京) | 先从杜伏威起义,成为江淮起义军的 主要领导人,杜降唐后,他任淮南道 行台左仆射。623年旋复起兵,二年 后被俘杀。 | 称帝,国号“宋” |
陈硕真起义 | 公元653年(唐 高宗永徽四年) | 睦州(今浙江建 德) | 陈硕真与妹夫章叔胤起义后,有众万 计,攻桐庐、於潜、歙州、婺州。后在 唐婺州刺史、扬州刺史夹击下失败。 | 称“文佳皇帝”,置 百官 |
白铁余起义 | 公元683年(唐 高宗永淳二年) | 绥州(今陕西绥 德) | 白铁余系步落稽人,以铜佛佛光为号 召组织群众,攻绥州、大斌二县。后 为唐军镇压。 | 自称“光明圣皇 帝”,置百官 |
钟大臣起义 | 公元684年(唐 中宗嗣圣元年) | 宣州(今安徽宣 城) | 钟大臣领导起义后,百姓纷纷参加, 常州震动。后为唐将薛登镇压。 | |
吴令光起义 | 公元744年(唐 玄宗天宝三年) | 四明山(今浙东 四明山) | 据四明山起义后,攻沿海诸县。后被 镇压。 | |
方清起义 | 公元762年(唐 代宗宝应元年) | 歙州(今安微歙 县) | 率饥民起义后,有众数万人,连克县 邑并杀歙州刺史庞浚。后被唐将陆 渭镇压。 |
起义名称及首领 | 起义时间 | 起义地点 | 主要过程 | 建立政权及年号 |
袁晁起义 | 公元762年(唐 代宗宝应元年) | 翁山(今浙江舟 山) | 率众起义后攻台州,遂连克数州,有 众20万人,后为唐将李光弼部所 败,被俘牺牲。 历时2年。 | 建元“宝胜”,以“建 丑”为正月 |
杨昭起义 | 同上 | 舒州(今安徽舒 城) | 起义后率众杀刺史刘秋子,渡江至皖 南并向江西发展。后为江西观察使 张镐镇压。 | |
沈千载起义 | 同上 | 新安(今安徽休 宁) | 聚众起义,结“椎剽”之党,郡国不能 禁。 后为江西观察使张镐镇压。 | |
裘甫起义 | 公元859年(唐 宣宗大中十三 年) | 浙东地区 | 裘甫(仇甫)起义后,有众百人,攻象 山、剡县后,有众数千人,后又发展至 3万人并灭浙东唐军主力。 后为唐 军包围失败。 | 称“天下都知兵马 使”,年号“罗平” |
庞勋领导的桂林 戍卒起义 | 公元868年(唐 懿宗咸通九年) | 桂林(今广西桂 林) | 桂林戍兵因久戍不还,拥庞勋等为首 起义,经湖南、浙西入淮南打回徐州, 有众20万人。 后攻寿州等,被唐军 围攻失败,庞勋牺牲,余部参加黄巢 义军,历时3年。 | 称“天册将军” |
起义名称及首领 | 起义时间 | 起义地点 | 主要过程 | 建立政权及年号 |
王仙芝起义 | 公元874年(唐 僖宗乾符元年) | 长垣(今河南长 垣) | 王仙芝聚众数千人起义后,率众攻克 濮州、曹州,众至数万。后与黄巢合 兵,南下进攻蕲州,后降唐,878年为 唐军所杀,余部归黄巢。 | 称“天补平均大将 军,海内诸豪都统” |
黄巢起义 | 同上 | 冤句(今山东曹 县北) | 王仙芝起义后,黄巢随即聚众数千起 义响应并与王仙芝合兵攻克州县。 878年王仙芝降唐被杀后,独领义军 转战江淮,岭南,881年攻克长安;后 被围撤出,884年在泰山附近战败,不 屈自杀。历经10年,遍及12省区。 | 878年号“中天大 将军”,年号“王 霸”;881年即皇帝 位,国号“大齐”,年 号“金统” |
王郢起义 | 公元875年(唐 僖宗乾符四年) | 浙西狼山(今江 苏南通市境内) | 与同伍69人,反对浙西节度克扣衣 粮发动起义,攻克苏、常二州,泛舟入 浙东、福建。 后为唐军分化招降,王 死于筒箭。 历时二年。 | |
阡能起义 | 公元882年(唐 僖宗中和二年) | 邛州(今四川邛 崃) | 阡能又作千能、玕能,原为衙吏,率众 起义后,月中有众万人,转战邛、雅等 州并与川西农民义军连军。 后为唐 军各个击破,阡被俘牺牲。 |
起义名称及首领 | 起义时间 | 起义地点 | 主要过程 | 建立政权及年号 |
毌乙起义 | 公元920年(后 梁贞明六年) | 陈州(今河南淮 阳) | 初有众千人,活动于陈、颍、蔡三州, 后在梁军夹击下失败。 | 被推为天子 |
张遇贤起义 | 公元942年(南 汉光天元年) | 循州(今广东龙 川) | 初为小吏,起义后有众十余万人,攻 番禺(广州)以东大部州县。 义军着 “红衣”,称赤军子,后北伐攻虔州,被 南唐将领严恩击败。 | 称“中天大国王” (一作“中天八国 王”),年号“永乐” |
王琼起义 | 公元947年(荆 楚天运四年) | 澶州(今河南濮 阳) | 率众反抗契丹贵族,攻克州郡。 后为 辽兵所败,被杀。 | |
白甲军起义 | 公元956年(后 周显德三年) | 淮南(今安徽淮 南) | 淮南一带农民相聚山泽,建立堡壁, 反抗周军,因以纸为甲,以农具为武 器,号“白甲军”。 后为周军所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