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拉丁美洲地区逐渐沦为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到十八世纪末,拉丁美洲人民在殖民地统治的漫漫长夜里已度过了300年之久。1790年,英勇的海地人民首先点燃独立运动的火种。经过14个春秋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黑人独立国家——海地。
殖民统治的深刻危机
海地,印第安语即多山的地方,位于加勒比海海地岛的西部,150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西班牙被迫同法国签订莱斯维克条约,把海地岛的西部即海地割让给法国。因法国称海地岛为圣多明各岛(西班牙人称它为伊斯帕尼奥拉,意即小西班牙岛),故当时海地被称为法属圣多明各;东部仍归西班牙,被称为西属圣多明各,即今天的多米尼加共和国①。
西班牙占领圣多明各后,到十六世纪三十年代,岛上原有的25万印第安人几乎被全部杀害。法国占领圣多明各后,为解决劳动力不足,通过劫掠或收买等方式从非洲西海岸运入大批黑人,将他们变卖为奴。仅1789年一年内,法国运入圣多明各的黑人奴隶有4万名。奴隶们从事繁重劳动,开辟种植园,以汗水和鲜血浇灌了圣多明各大地,年复一年,使圣多明各逐渐繁荣起来。1791年,圣多明各有792个甘蔗种植园、2,810个咖啡种植园、705个棉花种植园、3,097个蓝靛种植园。当年,圣多明各的蔗糖产量,占世界首位。
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年)后,法国放松了对圣多明各工业的限制,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亦有所发展。1791年,圣多明各计有3个制糖厂、173个酿酒厂、313个石灰窑、61个砖场及陶器厂。圣多明各早期的工业资本家和少数白色工人,就是从这些行业中产生出来的。
圣多明各的对外贸易,尤其得到迅速的发展。1789年,法国出口贸易总值为1,700万英镑,出口到圣多明各的商品总值达1,100万英镑。1788年,圣多明各出口到法国的商品总值达800万英镑,它的出口量比整个英属西印度的出口量多1/3。圣多明各各港口船只云集,往返如梭,1789年多达1,587只,其商船数超过了当时闻名于世的法国马赛港。海地角、太子港、累凯等城市,发展成为重要的海港和经济中心。1791年,海地角的人口达5万,其规模可与当时美国的任何一个城市相媲美。
圣多明各的人口亦有急剧增加。据统计,1754年总人口为19万;1791年达54万5千人,其中黑人奴隶48万人,黑白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①约2万5千人,白种人4万人。
繁华而富饶的圣多明各被人们称之为“安的列斯群岛中的一颗明珠”。
随着经济繁荣和人口增长,圣多明各的阶级矛盾和种族矛盾日益加深,最终以民族矛盾的形式表露出来,造成法国殖民统治的深刻危机。
法国在圣多明各建立了以总督和天主教大主教为首的殖民机构,进行殖民统治。法国殖民者多高踞社会最上层,既是法国殖民统治的代表,又是殖民地所谓“白色优等民族”利益的维护者。他们把持圣多明各行政、军事和宗教大权,掌握着圣多明各的经济命脉,压迫和奴役殖民地人民。据统计,总督年薪高达10万利弗尔,地方高级行政长官年薪高达8万利弗尔。美国著名史学家杜波依斯曾这样写道:他们“拥有宫殿、镀金的大马车、数十匹马、训练良好的仆役和无边的权力。在十八世纪,大概美洲没有一个地方的白人比圣多明名的白人生活得更舒适了”。
法国殖民者对混血种人实行严厉的种族歧视政策。随着圣多明各经济的发展,混血种人的经济力量也有所加强。他们占有圣多明各地产的1/3和个人财产的1/4,但在社会上和政治上仍受到种种歧视。按照规定,他们必须参加地方警察组织,以尽执行法律、追捕逃奴之职。服役三年后,他们必须自备武器弹药,参加民兵组织,但不得领取任何工资和津贴。他们不能担任军官、律师、医生、教士以及任何可以信赖的公共职务。他们不能聚会,不能佩带刀剑和手枪,不经允许不能去法国留学,不准对白人进行报复。实际上,法国殖民者完全剥夺了圣多明各混血种人的公民权利。
殖民者对黑人奴隶更是惨无人道。他们把黑人奴隶当作私人财产,会说话的工具,任意摆布和处置。奴隶每日要从事18至19个小时的繁重劳动。殖民者可以随意买卖、鞭打和处死他们,奴隶不得进行任何反抗。法王路易十四于1685年颁布的《黑人法典》中明文规定,奴隶威胁主人者——鞭打;击中主人者——断一手;偷窃主人者——去一耳;第二次偷窃者——绞死;举行暴动者——火焚。黑人奴隶由于遭到各种虐待,一个黑奴平均只能劳动7年,不是死亡,就是丧失劳动能力。
法国殖民者的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政策,引起殖民地各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争取公民权的斗争此伏彼起,黑人奴隶争取自由权的斗争连绵不断。黑人奴隶不顾严峻的法律规定,冒着生命危险纷纷逃离种植园。1751年,逃奴达3千余名。几乎每隔5-10年要发生一次黑奴起义,其中以1671、1691和1718年的起义规模最大。逃奴组成叫“马隆”①的游击队,在深山中坚持斗争。1783年,一个名叫德·罗维拉的殖民军官在信中写道:“在殖民地(圣多明各),殖民者经常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就像坐在火药桶上一样。”正是这种经济关系、种族关系和阶级关系及其对抗趋势的发展,导致了海地革命的必然爆发。
革命的爆发
十八世纪下半叶美国独立革命的胜利,鼓舞了圣多明各人民的解放斗争。由于法国组织圣多明各混血种人队伍参加美国独立革命,在客观上为圣多明各培育了一批革命力量。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入,给圣多明各人民反对法国殖民统治提供了思想条件。当时,伏尔泰、狄德罗和雷纳尔的著作,宣传启蒙思想的刊物,在圣多明各广泛流传。法国革命前夕,法国每郡出版的刊物只有4——5种,而圣多明各却有50种之多。这些作品宣传废奴思想,颂扬人人平等,同情暴力革命,为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争取公民权,黑人奴隶争取自由权利的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人权宣言》的公布,直接点燃了海地革命的引火线。根据《人权宣言》的原则,圣多明各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立即进行争取公民权的斗争。混血种人文森特·奥热是最著名的领袖之一。奥热出生于圣多明各北部的冬冬,母亲是种植园主。法国公布《人权宣言》时,奥热正在巴黎留学,在法国革命者罗伯斯比尔等人的支持下,积极参加争取黑白混血种人公民权的斗争,因遭到法国当局的反对而失败。他气愤地说:“我们不愿意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再呆下去了……我们能招募象法国兵那样优良的士兵。我们自己的兵力将使我们受到尊敬和取得独立”。不久,他前往美国,筹措武器。后来,他到达圣多明各北部的格兰德·里维埃,建立起义军司令部。
1790年10月,奥热率领250名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起义军正式举行武装起义,揭开了海地革命的序幕。起义军打击法国殖民者,烧毁种植园,并打败法国上校马杜特率领的600名殖民军。马杜特受挫后,法国殖民当局增派1,500名殖民军前往镇压。起义军终于失败,奥热及其余部逃往西属圣多明各。1791年初,西班牙殖民当局将他们引渡到海地角。奥热被车裂而死,其余起义者有的被处以死刑,有的被流放。奥热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提出废除奴隶制度的口号,因而起义军没有得到广大黑人奴隶的支持。
1791年8月14日,在黑人布克曼的领导下,海地角附近200余名奴隶秘密集中到盖门森林,筹划起事。8月22日,黑人奴隶在“争取自由”、“宁死不当奴隶”的口号下起义。起义军冲击殖民机构,惩办殖民官吏,打击种殖园主,分掉种植园主的粮食和食物,并放火烧毁种植园。在起义头两个月里,起义军杀死殖民者和种植园主2千余人,烧毁180个甘蔗种植园和900个咖啡和蓝靛种植园。
1791年10月,杜桑·卢维杜尔(1743-1803年)烧毁海地角北部的布雷达种植园,带领1千余名奴隶,加入起义军队伍。杜桑原是布雷达种植园主的奴隶,后提升为马车夫,曾研读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杜桑参加起义军,把起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奴隶起义的烈火迅即燃遍整个圣多明各北部,殖民者和种植园主纷纷逃往海地角等大城市,请求殖民军的保护。
与此同时,圣多明各西部的混血种人在太子港附近举行起义,并公推里戈为领袖。里戈是混血种人,家庭富裕,曾留学法国,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里戈在起义中提出“争取圣多明各独立”的口号,吸引了大批混血种人。他还吸取奥热起义失败的教训,对奴隶起义一度抱欢迎态度,吸收一部分奴隶参加起义队伍。起义军接连取胜,一度攻克西部重镇太子港,逐渐将起义烈火引向圣多明各南部。起义军人数增加到5千余人。
反对西班牙和英国的武装干涉
1793年春天,西班牙和英国结成第一次反法联盟,决定联合夺取圣多明各。3月,西班牙殖民军从西属圣多明各侵入圣多明各东部地区。杜桑领导的起义军一时没有认清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面目,轻信了他们将给黑人奴隶以“自由”和“公民权”的诺言,于5月间加入西班牙军,被编入西班牙“补充军”。西班牙军共1万5千余人,分兵两路,向圣多明各北部地区进攻。
为发动奴隶起义,杜桑动员说:“我正从事报仇雪耻的事业。我要让圣多明各实现自由和平等。我们都是骨肉兄弟,让我们团结在一起,为共同的事业奋斗吧。”奴隶们纷纷投入杜桑的队伍。杜桑所部接连攻克冬冬、戈纳伊夫和阿卡哈耶夫等重镇,法军降者达2千余人。到1794年,西班牙军和杜桑的部队已占领除海地角等城以外的整个圣多明各北部地区。杜桑部队的人数增至4千余人。
西班牙殖民地当局竟违背前约,拒绝在其占领区废除奴隶制度,并积极从事奴隶贩卖活动。正在这时候,法国驻圣多明各特派员桑托纳克为挽救殖民统治危机,于1793年8月29日宣布:他“将逐步地、毫无保留地、毫不动摇地解放奴隶”。1794年2月4日,法国国民公会根据桑托纳克的请求,正式通过法令,宣布废除包括圣多明各在内的殖民地的奴隶制度。这一法令立即在圣多明各的北部和西部地区执行,受到黑人奴隶的拥护。黑人奴隶纷纷宣布效忠桑托纳克。
5月6日,杜桑正式与西班牙当局决裂,发兵进攻西班牙驻军,然后到达马尔梅拉特镇与法军将领阿尔蒙那斯会合,向西班牙军发动全面进攻。几个月内,几乎收复了被西班牙军占领的所有领土。1795年,西班牙与法国签订巴塞尔和约,规定西班牙从圣多明各撤出全部军队,西属圣多明各割让给法国。接着,黑人起义军挥戈西进,反对英国武装干涉军。
英国对圣多明各的侵略野心由来已久。英国首相皮特毫不掩饰地说,他完全赞同牙买加一个匿名记者的话:英国失去13州后,圣多明各将成为“一个良好的补偿”。1792年12月24日,詹姆斯·查默斯中校在写给皮特的信里说:“圣多明各对英帝国的利益是无可估量的,它能使英帝国对蔗糖、蓝靛、棉花和咖啡实行垄断。这个岛屿会世世代代地给工业巨大的支援和力量”。他建议英国同西班牙结成同盟,以便“永远阻止法国和美国侵入新世界,(使英国)有效地获得西班牙的无法估计的财产”。1793年9月,英国派兵侵入圣多明各。至1795年,英国先后派遣两批远征军共8千人,占领圣多明各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并占领了莱奥甘纳、太子港和马尔·圣尼古拉港等重要城镇。英国殖民者在这些占领区继续维护奴隶制度。
在反对英国武装干涉中,里戈等人领导的混血种人起义军起了重要作用。1794年10月6日,这支起义军攻占南部重镇莱奥甘纳,击溃英军1千余名,迫使英军残部退守太子港。12月5日,里戈率领的起义军2千余人,在太子港遭到顽强抵抗,伤亡惨重,被迫撤退。12月26日,里戈率军进攻南部重镇蒂布隆,迫使守将布雷福德弃城突围,英军1千余人被歼。1796年3月,里戈起义军在莱奥甘纳保卫战中,击败英军4艘战列舰和6艘快速舰的进攻,并击退3,200名英军的侵犯。里戈被誉为“莱奥甘纳的英雄”。
杜桑起义军西进,加强了西部地区的反英力量。1795年2月,杜桑为分化敌人,争取投靠英国的圣多明各西部种植园主,向他们宣布:“法国人,警钟敲响了,从致命的错误中惊醒吧!是你们脱离英国,重新取得法国公民尊严的最后时刻了!”杜桑在圣多明各中部的米留拔拉斯等地多次挫败英军,并协助法军镇压海地角的叛乱,救出了法国总督拉沃。为此,杜桑被任命为圣多明各的副总督。
1794年6月,法国将领休格率领法军从英国手里夺回加勒比海的属地瓜德罗普,宣布解放该岛奴隶,推动了加勒比地区英属殖民地奴隶的解放斗争。1795年,英属殖民地牙买加爆发一系列逃奴起义,打乱了英军在圣多明各的作战计划。同年7月22日,西班牙殖民军根据巴塞尔和约规定,从圣多明各撤退,英军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加之,圣多明各黄热病流行,给英军造成了较大伤亡。此外,战争费用逐年增加:1794年为30万英镑,1795年为80万英镑,1796年为260万英镑。正是在这种困境下,英国政府于1796年作出了从圣多明各撤军的决定。
1798年2月,杜桑分兵两路,一路进攻圣多明各西南部的热雷米,另一路进攻中部的米留拔拉斯。这次战役的胜利,打开了起义军通向太子港的大门,使英军处于被动挨打地位。4月初,杜桑起义军开始包围太子港。英军新任司令官梅特兰根据英国政府的旨意,于4月22日与杜桑的代表在太子港海面的英舰“阿勃尔文纳”号上举行和谈。30日,双方正式签订协定。协定规定,英军在停战后立即撤出太子港和圣马克等重镇,毫无保留地放弃一切军事设施;起义军则同意保证圣多明各西部种植园主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所有权。
1798年杜桑要求英国军官离开海地
9月初,杜桑和梅特兰签订一项秘密条约,规定英国与圣多明各继续通商,支持圣多明各与美国的贸易往来,保证不再侵犯圣多明各和以任何方式干涉圣多明各的内部事务。
10月1日,英军正式向杜桑投降。在6年的武装干涉中,英军伤亡达10万余人,其中死亡4万5千余人,耗费1亿多美元。英国军事史专家福蒂斯丘指出:“英国的士兵牺牲了,它的财政空虚了,它在欧洲的影响削弱了,它的手臂在这致命性的年代里被束缚了、冻僵了、瘫痪了……战争最初6年英国虚弱的原因可以说就是在圣多明各这个地方倒了霉。”
推翻法国的殖民统治
1794年7月,法国雅各宾派政权被推翻,建立了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这个政府企图继续维持法国在圣多明各的殖民统治,恢复圣多明各的奴隶制度。杜桑十分担忧,他写信警告法国政府,如果“在圣多明各重新建立奴隶制,那么我向你们声明,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已经懂得如何应付危难以获得自由,我们将会懂得如何不顾生命去保卫自由。执政的长官们,这就是圣多明各人民的决心,这些就是他们让我传达给你们的原则”。
1796年底,法国同意圣多明各选派代表参加法国五百人院。起义军利用这个机会,推选掌握军权的总督拉沃为圣多明各的代表,迫使拉沃离开了圣多明各。从这时起,杜桑实际上成了圣多明各的总督。1797年,杜桑指责法国特派员桑托纳克管理经济不善,勒令他回国。桑托纳克离开后,杜桑控制了圣多明各的行政和军事大权。
接着,杜桑派出代表去法国,奉劝法国政府不要再派代表到圣多明各,但被拒绝。1798年4月,法国委派埃杜维尔担任驻圣多明各的特派员。埃杜维尔诱劝杜桑到法国去过荣华富贵的生活。杜桑识破了他的阴谋,坚决拒绝。1798年10月,埃杜维尔带领1千余人,分乘3只大船,灰溜溜地离开圣多明各。圣多明各实际上成了一个独立国家。
1799年,代表圣多明各混血种人种植园主利益的一些起义军军官为反对黑人起义军掌握政权,举行叛乱。杜桑亲率起义军镇压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叛乱活动。德萨林和克里斯托夫平定了南部地区的骚动。德萨林原系圣多明各北部科尔梅斯种植园的奴隶;克里斯托夫原系英国属地格林纳达岛的奴隶, 7岁时逃至圣多明各,当旅店的侍员。1800年8月,杜桑率军抵达南部重镇累凯城。里戈等混血种人起义军军官纷纷逃往法国。这时,黑人起义军已发展到5万5千人。
1801年1月,杜桑在穆瓦兹的配合下,率领起义军从圣多明各南部攻入西属圣多明各,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攻占圣多明各城,原西属圣多明各总督逃往古巴。至此,起义军统一了整个海地岛。
建设新圣多明各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圣多明各遭到严重破坏。据统计,1801年白种人仅有1万人,比1789年少2/3;黑白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有3万人,比1789年减少1/4;黑种人有22万人,比1789年减少1/3。圣多明各的种植园几乎全部停止了生产,建设新圣多明各成为各族人民所面临的一项最迫切的任务。
杜桑首先选拔任命大批黑人和混血种人担任各级政府官员,建立起以他为首的新政府。他着手拟订各种政治和经济方案,并建立最高法院和军事法院,制订法令,以保证这些方案的实施。
杜桑认为,“耕作是政府的支柱,因为它能促进商业的交往,工业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政府抽调部分起义军,由德萨林率领,负责督促全国农业生产,将大片法国逃亡种植园主的土地分配给起义军官兵以及部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圣多明各的小农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拉丁美洲地区小农最多的国家;在分配土地中,大片土地落到起义军军官手里,出现了一批新的种植园主。德萨林占有30余个种植园;克里斯托夫的家产,包括种植园在内,价值达25万美元;杜桑在圣多明各西部亦有规模很大的种植园,新兴种植园主的土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
政府先后颁布《关于种植园警务条例与产业主、农民或耕作者共同义务》等法令,严格确立了军事管理人员、产业主(种植园地主)和耕作者之间的关系。法令规定,永远废除奴隶制度;耕作者可以自由选择产业主,但应与产业主订立为期三年的合同;合同期间耕作者离开种植园需得到产业主或军事管理人员的批准;产业主不能任意买卖和鞭打耕作者;产业主不能让耕作者进行过长或过重的劳动;耕作者工资一般应占总收获物的2/3,但亦可由耕作者与产业主协商决定。法令确立了圣多明各种植园地主与农民的生产关系,废除了法国种植园奴隶主对奴隶的那种超经济剥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耕作者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圣多明各资本主义因素的滋长和发展。
为使大批游民回到种植园,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政府发布命令,要求“凡是逃避劳动的人”立即回到其住所,由军事管理人员“组织他们从事耕作”,否则就送交给军事长官“惩罚”。杜桑向人民反复说明:“没有劳动,自由就不能存在下去”。
政府还制定区别对待种植园主的政策。除对不法种植园主采取镇压政策外,对于那些“比较善良”和“同情革命”的种植园主,政府采取团结政策,保障他们的财产所有权和生命安全,号召他们返回圣多明各。在新政府的感召下,有数以百计的种植园主和种植园总管回到了自己的种植园。政府聘请他们当“教师”,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
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它统一了货币,扩大货币流通;规定商品的固定税率,一切输入和输出商品、居民固定资产和手工业产品税率为20%,后来将固定资产和进口税率降到10%;废除苛捐杂税,政府将居民生活必需品税率降到6%;政府组织巡逻队,保护正常贸易;严肃法纪,惩办税吏贪污活动;发展交通运输业,修筑从圣多明各城到拉克萨马公路,长达200公里,并第一次推广使用马车。政府还同英、美签订贸易协定,扩大对外贸易。仅1805年,圣多明各咖啡出口量达300万英镑以上。出口商品总额很快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1801年7月1日,政府正式公布圣多明各的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圣多明各仍为法国的殖民地;圣多明各永远废除奴隶制度;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提倡自由贸易;杜桑为终身总督,有权选择继承人,等等。宪法基本上反映了圣多明各各族人民的基本要求,但从保护私人财产和发展自由贸易等条文来看,它主要反映了新兴种植园主和商人的利益。
在新政府的治理下,圣多明各岛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开始繁荣。耕作者有较好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工资,妇女有产假,青少年可以得到上学机会。许多非洲人慕名而来,把圣多明各看作他们的“第二故乡”。
打败拿破仑远征军
1799年11月9日,法国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解散督政府。拿破仑上台后,对内实行军事统治,对外实行侵略扩张,企图在美洲地区重建法兰西殖民帝国。1801年,他在其妻约瑟芬、将领罗尚博和圣多明各种植园主的要求下,决定利用与英国签订亚眠和约预备性条约而取得暂时休战的机会,派兵征服圣多明各。拿破仑任命他的妹夫勒克莱尔为远征军司令,罗尚博为副司令,还有迪加、布代和布瓦耶等一批高级将领,于12月14日率领55艘战舰和3万名装备精良的法军从布勒斯特港出发,远征圣多明各。
杜桑从英国得到这个消息后,召开军事会议,拟定防御计划。他把圣多明各分为四个防区:圣多明各北部、西部、南部和原西属圣多明各,分别由克里斯托夫、德萨林、拉普吕梅和保尔·卢维杜尔防守。杜桑坐镇北部的海地角,负责指挥全国的抗法斗争,并协助克里斯托夫防守海地角。
1802年1月29日,法国远征军抵达圣多明各岛东部的萨马纳湾。正在这里视察阵地的杜桑立即向起义军发出号召;“朋友们,我们要作好牺牲的准备。整个法兰西向圣多明各袭来了,要对我们进行报复,要使我们重新沦为奴隶。我们至少要以行动来表明,我们不愧为为自由而战的战士。”
勒克莱尔在萨马纳湾分兵四路,进犯各重要城市。2月2日,勒克莱尔率领5千法军,到达海地角附近,并派使者去会见克里斯托夫,要求他让法军进入海地角,法军将“保证黑人自由”、“维护圣多明各和平”。克里斯托夫严辞拒绝,他说,“只有当海地角变为灰烬后,你们才能进城;即使变为灰烬,我仍要进行斗争”。法军在罗尚博的指挥下,经过激烈战斗,攻占了海地角外围的几个重要据点。杜桑见海地角将被攻陷,下令烧毁海地角,将起义军撤回内地山区。
2月12日,勒克莱尔委派远征军军官、原杜桑的儿子在留法时的教师柯斯诺,带领杜桑的两个儿子到海地角西部的卢维杜尔种植园会见杜桑①。柯斯诺以法国任命杜桑为圣多明各副总督和放还杜桑的儿子为条件,诱使杜桑就范,遭到杜桑的拒绝。此后,杜桑又针对拿破仑来信中反对圣多明各独立的谬论,复信批驳道:“为什么圣多明各不能独立呢?美国就独立了!而且美国是在君主制法国的援助下取得独立的。”他还揭露拿破仑企图以荣誉和金钱诱使他投降的卑劣手法,他说:“你问我是否期求报酬、荣誉和财富。当然如此,但不期求从你那里取得。我的同胞对我的尊敬就是我的报酬,他们对我的爱戴就是我的荣誉,他们对我的无限忠诚就是我的财富。”他表示:“我握有的权力,同你自己的一样,是合法的,除了圣多明各人民表达的愿望外,谁也不能迫使我把它放弃。”
起义军在同勒克莱尔的和谈中坚持寸步不让的原则,勒克莱尔便宣布杜桑和克里斯托夫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他命令驻守在太子港、普莱桑斯、冬冬和圣拉菲尔的法军,合围西部的起义军司令部驻地戈纳伊夫。杜桑率领起义军4千人,埋伏在形势险要的拉佛纳·阿·郭鲁维尔峡谷中,伺机袭击来犯法军。2月24日,罗尚博率领5千余名法军进入起义军的伏击圈。两军激战,双方共死亡数千人。后因法国重兵压境,起义军烧毁戈纳伊夫,撤退到里特·阿·皮罗特。
与此同时,在南部战场,司令拉普吕梅节节败退,投降了法军;在东部战场,法军以制造杜桑假信的手法,欺骗起义军司令保尔·卢维杜尔投降。4月初,杜桑派克里斯托夫与法军和谈。勒克莱尔向克里斯托夫保证:法国将给黑人自由权利;允许起义军将领投降后统率原有起义军,并保留其原有职位。克里斯托夫接受了这些条件,率领1,200名起义军投降法军。法军便集中力量攻击杜桑起义军的战略要地克雷塔皮埃洛。杜桑失败后,亦投降了法军,并进入海地角。勒克莱尔以杜桑“过度疲劳”、“需要休息”为借口,强迫他回到圣多明各西部的埃纳里种植园,实际上剥夺了他的一切权力。
1802年5月16日,勒克莱尔接到拿破仑的指令:“务必恪守指示,在解决了杜桑、克里斯托夫、德萨林以及其他匪首,并在大部分黑人解除武装后,将所有参加内乱的黑人和混血种人一律送到欧洲大陆。”他于是策划逮捕杜桑的阴谋。
6月初,杜桑接到法军将领布代邀请他去戈纳伊夫谈判的来信。6月7日,杜桑到达军营时,被布代逮捕,解往法国。杜桑怒斥法国军官道:“你们毁灭我,只能使圣多明各的黑人自由之树得到浇灌。这棵树会重新成长起来的,因为它已根深蒂固。”杜桑被解往法国后,关在阿尔卑斯山的茹乌城堡。因遭到残酷折磨,于1803年4月7日死于狱中。
在逮捕杜桑的同时,法国政府决定在西印度群岛恢复奴隶制度,并首先在属地爪德罗普实行。
法国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圣多明各人民的愤慨。1802年8月,原混血种人领袖佩蒂翁在海地角附近首先率军起义。克里斯托夫等黑人将领亦积极举旗响应。法军顿时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加之瘟疫流行,法军死亡人数与日俱增。11月2日,勒克莱尔患黄热病死亡。拿破仑闻讯后,破口大骂:“该死的糖!该死的咖啡!该死的殖民地!”
1803年10月,起义军攻克太子港。11月16日,起义军在总司令德萨林指挥下进攻海地角。19日,法军总司令罗尚博眼看难以挽回败局,下令投降。
在整个远征中,法国共派遣6万名军队侵入圣多明各,其中死亡者达3万5千人,不少人被关进了监狱。只有8千名官兵逃生,他们乘坐法国舰船回国,途中全被英国海军俘去。法国远征军全军覆没。
11月29日,圣多明各正式公布由德萨林等签署的《独立宣言》,庄严地宣告:“圣多明各宣布独立了。我们恢复了我们原有的尊严,维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宣誓:永远不把我们的权利委弃给任何强国。”
1804年1月1日,为追念杜桑,德萨林在杜桑被捕的戈纳伊夫召集全体高级将领会议,向全世界人民宣告圣多明各独立,并将圣多明各改为印第安人的传统名称——海地。德萨林担任终身制督军。9月,德萨林宣布自己为皇帝,号称加克奎斯一世。
海地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有以杜桑为首的一批革命者的领导。杜桑不仅具有比较丰富的军事知识和杰出的指挥才能,而且善于吸收一些先进的欧美资产阶级思想,武装广大群众,使革命有了无穷的力量源泉;第二,海地各族人民有着高度的献身精神。他们为废除奴隶制度,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不措赴汤蹈火;第三,殖民者有各种不可克服的不利因素。法国、西班牙和英国殖民者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不可能齐心协力镇压海地革命;拿破仑野心虽大,但因忙于在欧洲大陆同反法联盟诸国作战,对镇压海地革命亦力不从心。加之,这些殖民军离后方太远,战线太长,战争中又流行黄热病,更使他们陷于不能自拔的境地。
革命前,海地种植园经济具有以奴隶制为主要经济形态的多种经济成分。种植园的土地是封建占有制关系,种植园主与劳动者之间是奴隶制占有制关系,而种植园的产品主要是为了出卖,故具有资本主义的因素。这就是以这种多种经济成分为基础的种植园奴隶制度与古代奴隶制度的根本差别。海地革命摧毁了奴隶制度,使土地从法国种植园主手里转移到了以海地革命领袖为代表的新兴种植园主的手里,但解放了的奴隶即农民仍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受种植园主的剥削和奴役。这就是说,海地革命改变了以法国种植园奴隶主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和以奴隶为主体的被统治阶级的阶级关系,而确立了以海地种植园地主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和以农民为主体的被统治阶级的阶级关系。但由于海地革命发生在欧美资本主义日益兴盛,封建主义日益衰落的时代,发生在海地开始孕育民族资本主义因素的时代,并在革命中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强烈影响,海地革命亦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海地革命的领导权最初掌握在以奥热为首的混血种植园主的手里。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动,革命领导权亦发生了变化。由于某些混血种人领导者为着自己的阶级私利,对废除奴隶制度抱着动摇和反对态度,加之法国殖民者的挑唆离间,他们逐渐脱离革命轨道,以致与法国殖民者站在一起,反对以杜桑为首的黑人起义军。直到最后,由于法国殖民军继续压迫和奴役混血种人时,他们才重新投入反对殖民主义的革命队伍。所以,从海地革命的整个进程来看,革命的领导权主要是掌握在种植园黑人奴隶起义军手里。杜桑就是他们的代表。他不仅是美洲、而且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出身奴隶、领导奴隶起来闹革命,并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创建第一个黑人独立国家的杰出领导人。
在我国史学界中,有的同志认为海地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资产阶级化的种植园奴隶手里”。海地种植园奴隶,特别是那些革命的领袖们是否“资产阶级化”了呢?没有。第一,从实行的革命政策来看,他们废除了奴隶制度,却加强了海地种植园的封建地主经济,仅是以海地新兴种植园地主代替了法国种植园奴隶主的地位;第二,从革命后果来看,他们并没有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领袖,而是成了封建国家的“皇帝”和“国王”,即海地种植园地主的最高代表。
海地革命的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奴隶起义取得胜利的革命。它的胜利鼓舞了美洲各国奴隶的解放斗争,使“全世界奴隶主听到可爱的海地所发生的事便战栗起来”(福斯特语),从而推动了美洲各国奴隶制度的废除。海地革命创造了依靠自己力量打败殖民主义者的新经验,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树立了榜样,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注释
① 多米尼加共和国于1844年宣布独立。
① 指赎了身的黑人奴隶,他们表面上“自由”,实际上地位与奴隶差不多。
① 马隆是法文Marron的音译,意为逃入森林的黑人。
① 法军远征圣多明各前,杜桑的两个儿子正在法国留学。拿破仑为迫使杜桑投降,将他们作为人质,随同法军一起带往圣多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