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翊武,又名保勷,字伯夔,湖南澧州(今澧县)人,1885年生。1904年考入常德湖南西路师范学堂。学习期间与刘尧澂结识, “革命思想,溢于言表”。①是年秋,华兴会策动长沙起义,宋教仁回湘西发动,蒋翊武曾参与密谋。不久,长沙起义事败,他因涉嫌被学校除名,此后,即与刘尧澂“奔走于沅、湘间,招纳会党”,②开始了职业革命生涯。
1905年8月,蒋翊武与刘尧澂一起转道上海,准备赴日本留学。在上海时,恰逢留日学生为抗议日本政府歧视,限制中国学生而纷纷回国,他遂入上海中国公学。在中国公学就读时,他与革命党人积极联络,与杨卓林一起创办《竞业旬报》”,以通俗体鼓吹民族主义”,③并由刘尧澂介绍加入同盟会。1907年初,杨卓林被捕,他在上海难以存身,便与刘尧澂一起退学, “奔走沪、宁、赣、湘间,运动革命”。①
1909年10月,蒋翊武与刘尧澂相约赴武汉。来到武汉后,他得知新军中有一革命团体群治学社,便“亟欲参加,以贯彻其主张。”②这时群治学社的负责人物扬王鹏正随其所在的新军出防襄河,蒋翊武与刘尧澂便前往探访,得以加入。归途中,他“以学界中人只能以文字鼓动革命,无大宗武器不能举事,遂决志投笔从戎”,③入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一标三营左队。加入群治学社后,蒋翊武以其才干为同志所推重, “主社事”。④不久,群治学社改名振武学社,他们是社务的实际主持者。
1910年11月,因振武学社的活动被反动队官察知,社长杨王鹏等人或被除名,或被撤差。一时人心不稳。蒋翊武毅然负起组织之责,告诫同志: “望各同志忍耐,不可轻燥,否则徒坏大事。”⑤为了继续在新军中组织与发动革命,1911年1月,蒋翊武约集刘尧澂等人武昌阅马场集贤酒楼, “讨论名称及进行策略。”⑥决议改为文学社,以“联合同志研究文学”名义, “籍掩官方身目”,⑦重振旗鼓。而其真正宗旨仍为“反清救国”。⑧1月30日,文学社在风度楼召开成立大会,由蒋翊武报告了组织经过与章程。各标营代表一致推举蒋翊武为社长。会议还决议“进行方针,以扩大范围为要”,蒋翊武在会上“号召同志尽力介绍新同志入社”。⑨
文学社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武汉革命的发展。此前群治、振武学社等革命团体,不过是局于一标一队的组织,而文学社则以整个湖北新军为发动对象,影响大大增强。在蒋翊武的领导下,文学社进一步严密了组织,不仅继承了振武学社时在各标营队设置代表的得力措施,还在代表之下配备了辅助人员。为了适应组织迅速扩大的形势,又专门设置了秘密联络员,并在小朝街设立了总机关。在革命发动中,蒋翊武多亲身参与,每周一次的士兵碰头会,他必亲临,又数次赴武汉附近各县鼓动宣传。他还十分重视文学社的机关报《大江报》的作用,要求《大江报》尽量刊载“社员采访之新闻及其言论”,“并往各营队送义务报一份,以供同志阅览。”①这些行动促进了文学社组织的迅速发展,五个月的时间内,即由初期的八百余人发展到五千余人”,声势几达湖北全军。”②至武昌起义前夕,已有会员一万一千余人。
1911年4月,同盟会发动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但“革命空气由震荡而日渐高涨,文学社尤勇气倍增。”③蒋翊武认为武汉必为全国中心,更抓紧了起义的发动。当时除文学社外,武汉尚有另一较大的革命团体共进会,负责人为孙武、刘公等人,也以新军为发展重点。文学社与共进会因门户之见,各自为政,对起义发动颇为不利。时逢同盟会谭人凤来武汉组织湖北同盟会中部分会员,劝两派和衷共济,文学社中刘尧澂、彭楚藩等人也建议两个团体合作,蒋翊武虽然对共进会领导人有意见,但他认为不能党同伐异,而应殊途同归,他“以革命利益为重,慨然应允。”④在他的主持下,文学社于6月1日开会,正式确定了与共进会联合的计划。”此实为团结湖北革命力量之重要关键也。”⑤9月24日,两团体举行了联席会议,决定联合行动,推举蒋翊武为革命军总指挥,共进会的刘公为军政府总理,孙武为参谋长,在统一机关的指挥下,起义工作加紧进行。
1911年10月9日,共进会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俄巡捕闻声而至,抄去了党人名册、旗号,事机危急。蒋翊武接受刘尧澂等人的建议,决定立即发动起义,并手订十条,作为起义的行动准则。但起义命令未收送达,总机关就被清兵包围。刘尧澂、彭楚藩等人被捕死难,蒋翊武机智逃脱,乘小舟渡汉水西上。
10月10日,武昌起义在下层革命党人的发动下打响。蒋翊武于途中得知消息,就迅速赶回武汉。这时湖北军政府已经成立,黎元洪被举为都督。蒋翊武即与詹大悲等人于汉口组织了军政分府,参加保卫武汉的战斗。汉口、汉阳失守后,黄兴离鄂赴沪,他又代理战时总司令之职,独支大局,守卫武昌。12月初,湖北军政府与清军达成停战协议,他辞去战时总司令之职,改任军政府高级顾问,旋又调任北军招抚使。1912年2月,南北和议告成,又改任军务部副部长。
随着革命的发展,文学社与共进会原有的矛盾又显现出来,并不断激化。共进会领导人孙武武昌起义后投靠黎元洪,伙同一批政客组织了民社,以“拥黎、联袁、拒孙”为方针,并对文学社成员排斥打击。黎元洪利用两派矛盾,镇压革命力量,扩大自己的势力。蒋翊武对革命后出现的黎、孙为首的官僚政客集团的行为不满,他曾与扬王鹏一起创办《民心报》, “拥孙黄而斥袁黎。”①不久即被封禁。他“本有再度革命之意”,但文学社在黎元洪、孙武的镇压迫害下,力量损失严重,本身组织也已经涣散, “乃势力不得集中,意志不能统一”,②而无可奈何。
1912年6月,黎元洪与袁世凯串通一气,委任蒋翊武为总统府高等军事顾问,召其进京。临行前,蒋翊武最后一次召集文学社会议, “提议文学社会后趋向应加入一大团结,共同努力,以收全国统一之效”。①会议决议全体加入同盟会。进京后,适逢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蒋翊武支持宋教仁从事政党政治,以与袁世凯的独裁专制斗争。他认为“政权在党,当可控制治权”。②国民党成立后,他被推举为总部参议。
1913年3月,宋教仁被袁世凯指使人暗杀,蒋翊武愤然离京返湘“运动湘军,监视潭延闿,”③以配合国民党人于武汉地区发动的讨袁斗争。二次革命爆发,潭延闿被迫宣布湖南独立,任命蒋翊武为鄂豫招讨使,赴岳阳布置军队。但潭延闿并无真心反袁,粮饷军械一无筹算,蒋翊武的招讨使也是有名而无权。但他们组织布署,制定了作战计划。不久,九江方面讨袁失败,潭延闿也随即取消独立,投靠了袁世凯。蒋翊武只好与其它革命党人一道出逃。他计划潜去广西,以图再起。行至全州时被捕,随即被押往桂林。9月9日,被袁世凯、黎元洪下令杀害。时年二十八岁。
注释
①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645页
②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0页
③ 《辛亥革命》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20页
①②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 中卷,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645页
③ 章裕昆 《文学礼武昌首义纪实》 三联书店 1952年版11页
④ 《辛亥革命》 五,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年版 20页
⑤⑥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起义纪实》 三联书店 1952年版 17、18页
⑦ 张国淦 《辛亥革命史料》 龙门联合书局 1958年版 32页
⑧ 《辛亥首义回忆录》 第三辑,湖北人民出版社 1958年版 54页
⑨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起义纪实》 三联出店 1952年版21页
①② 章裕昆《文学社武昌起义纪实》三联书店 1952年版第22页。
③《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三辑,湖北人民出版社 1958年版第54页。
④ 贺党常《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下册,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356页。
⑤ 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三联书店 1952年版第26页。
① 贺觉非 《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 下册,中华书局 1982年版 358页
② 《辛亥首义回忆录》 第三辑湖北人民出版社 1958年版 4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