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赧王在位多长时间?周赧王是怎么死的?周赧王是周朝最后一位君主吗?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东周·赧王 姬延

(前314—前256年)

赧王时,东西周君分治。赧王又自东周迁都西周,转而依靠西周君而生存,已是危亡在旦夕了。而这时西周武公也受到楚国的操纵,武公的共太子死了,欲另立太子时,都是按楚国大臣司马翦的意图而立庶子公子咎为太子的。自然赧王依西周君为生,亦就受楚国的约束了。

八年(前307年),秦武王攻韩之宜阳以逼周,周不得不附秦,而楚怀王因周附秦而欲伐周,苏代为周劝楚怀王不要攻周,本来周不得已附秦而更畏秦,所以称为“周秦”,周得知楚不会放过周,便愈靠拢秦,这样让秦轻而易举地併吞周。楚不如离间周秦关系,使周最后断绝和秦的来往,必然周归楚所有了。

秦国欲向东西周借路通过行军去东伐韩,西周君怕如借路给秦军必然得罪韩国,不借路的话又得罪秦国,周介于两大国之间,谁都不敢得罪。史厌向西周武君说:“不如派人向韩国宰相公叔去说:‘秦之敢横断经过周国而攻韩,是因为相信东周。韩不如给地与周,令公子及重臣为质于楚,使秦疑楚会帮助韩国,又不相信周国,就不会伐韩了。”史厌又去向秦昭襄王说:“韩国强行给地与小国的周,将以挑动秦疑周不友好,周又不敢不受韩之地,秦国又没有理由叫周不受韩之地,这样一来,周得了韩国之地而又听命于秦国。”秦王听了便不向周借路行军去攻打韩国了。

秦国又召西周君,西周武公怕到秦国这个豺狼之国去,便派人向韩襄王说:“秦召西周君,将以使攻王之南阳(今山西长治一带),王何不出兵于南阳,西周君便可籍口防止韩有准备且会进攻周,周君留守于国而不去秦国,秦国必不敢渡河去攻南阳了。”

东西周之间又发生战争,韩国出兵帮助西周君,东周人向韩王说:“西周乃周天子的故都,多名器重宝,王按兵不出攻东周,东周便会感激韩国,而西周必然出资接济韩军,则西周历代留传的宝器就会归韩国所有了。”

楚军围韩国的雍氏城,韩便向东周征调兵甲和粮食。东周君很害怕,便叫苏代商量,代去见韩相公仲侈说:“楚围雍氏,原计划三个月能攻下,现在已围了五个月仍未攻下,这是楚军的疲弱。今相国向周征调兵甲和粮食,是表示韩国亦疲弊不堪了”。公仲侈便派使者去免征兵甲和粮食。代又说:“不如把高都给周。”公仲侈大怒道:“我不向周征收兵甲和粮食,就是对周的优待,为什么还要把高都之地给周呢?”代说:“把高都给周,是周转而依附于韩,秦得知必然对周很气愤,即不与周通使,是以疲弊高都使周得以保存,为什么不给呢?”韩果然把高都给周。

赧王三十四年(前281年),楚顷襄王欲连齐、韩攻周,王派西周武公去楚向楚相昭子说:“三国以兵割周郊地以便运输,而南面以尊楚,臣以为不然。夫弑共主,臣世君,大国不亲;以众协寡,小国不附。大国不亲,小国不附,不可以致名实。名实不得,不可以伤民。夫有图周之声,非所以为号也。”昭子说:“乃图周则无之。虽然,周何故不可图也?”代对曰:“一个周朝抵上廿个晋国,韩尝以廿万军被辱于晋之城下,锐士死,中士伤,而晋不拔。楚无一百个韩国以图周,此天下之所知也。夫怨结于两周以塞邹鲁之心,交绝于齐,声失天下,其为事危矣。夫危两周以增厚三川的韩国,方城之外必为韩国所吞食。两周之地,绝长被短,不过百里。名为天下共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国,得其众不足以劲兵。虽无攻之,名为弑君。然而好事之君,喜功之臣,发号用兵,未尝不以周为终始,为什么呢?见祭器在周,欲得到祭器而忘记弑君之乱。今韩以器之在楚,臣恐天下以器仇楚也。各国便会众起而攻楚,裂楚之地,足以肥国;谤楚之名,足以尊王。今您将以欲诛残天下之共主,居三代之传器,吞三翩六翼,以高世主,非贪而何?”西周武公这段话,虽是打消楚联韩、齐攻周的图谋,但确实也道出了楚取九鼎的害处。从当时形势看,楚若侵周灭王室,必遭秦及各国的进攻,对楚是极端不利的。楚相便报告了楚顷襄王,取消了攻周的打算。

四十二年,秦攻破韩之华阳(河南新郑市北四十里华阳寨),危及周郊,周使马犯去向魏安厘王说:“赧王病重快死了,那我也得死,我把九鼎献于王,王要救援我才是。”魏安厘王便派兵为周守城。马犯又去向秦昭王说:“魏国并非为周守城,乃是欲攻周,王试出兵于境上以观望之。”秦果出兵。马犯又转去向魏安厘王说:“周赧王病已好了,待机会我把九鼎送入魏国。今王派兵到周,诸侯皆生疑心,今后做事便不能取信,不如叫守军去为周筑城以掩盖为周守城之计。”这样便无偿地利用了魏军为周筑城,加强了防守。

四十五年,秦又欲攻周,周使人说动周公子周最去向秦昭王劝他不要攻周,“攻周,实不足以利,声畏天下。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兵弊于周。合天下于齐,则秦不得王。天下诸侯欲拖垮秦国,便劝王攻周,令秦成为天下诸侯的众矢之的,使秦威信命令不能通于诸侯。”又一次劝止秦昭王之攻周。五十八年,韩、赵、魏三国有瓜分周之意图,周相又去说秦昭王起兵讨伐三国。次年,秦取韩国之阳城、负黍,包围了周境,西周武公很害怕,知道秦迟早会向周动手的,便下决心背离秦国,与诸侯合从,联军出伊阙以攻秦,截断秦通阳城之路,秦昭王大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武公逃到秦国,向秦昭王献出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西周武公才得返回西周,成为亡国之君。不久,周赧王与西周武公卒,周民皆畏秦政之残暴而逃往东周,秦尽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武公之子西周文公于狐(今河南临汝市),西周与周灭亡。

再过七年,即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东周君早知唇寒齿亡,采取孤注一掷的决死战,与诸侯谋伐秦国,秦庄襄王使相国吕不韦诛杀东周君,尽併东周的河南、洛阳、谷城、平阴、偃师、巩、缑氏七县的土地。东周亦终于灭亡。但秦不绝周祀,又以阳人(临汝市西)之地以赐周君,奉其祭祀。

赧王卒后,谥为赧,据刘伯庄的说法是:“赧是惭耻之甚,轻微危弱,寄住东西,足为惭赧,故号之曰赧。”《帝王世纪》说赧“虽居天子之位号,为诸侯之所役逼,与家人无异,名负责于民,无以得归,乃上台避之,故周人名其台曰逃责台。”

其实,东周本已衰弱到不足以自存,传到赧王时,更是由于七国火併,周夾于秦、韩、魏、楚之间,岌岌不可终日。幸赖赧王利用了各国的矛盾,采取互不得罪,互相制约的外力作用,消除了国内战祸,才得保位达六十年之久,且于亡国时尚得寿终正寝,还得保住小小的阳人封邑以奉祀祖先,这不能不说明这位亡国之君的原来是个有智谋之士。东周亡国之责不应加在他的头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