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国都风云
(董明等著,大连出版社,23万字)
★这本书以北京紫禁城(天安门)的历史变迁为主线,系统叙述从元朝大都时期到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发生在首都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歌颂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是一部溶战争、政治、历史、风尚、建筑为一炉的近、当代中国社会画卷,是一曲中国民族由衰到盛的正气歌。这本书史料丰富、气势宏伟,场景壮观,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作者主意不错,放得开,收得拢。)(其笔调基本是深沉的,具有思想性。)
★天安门,桥南东西两侧各有华表一柱。华表顶部饰着蹲兽,名叫“望天犼”。相传:望天犼高居华表顶上,时刻注视帝王外出的行动。它劝戒帝王,不要在外荒淫游乐。每当帝王久久不归时,“犼”就托梦给帝王:“国君呀,你回来断理国事吧,‘犼’盼望你回来,眼睛都快望穿了”。因此,“望天犼”又有个名字,叫“望君归”。后来,人们就叫华柱为“望柱”。这对高10米左右的白玉柱子,刻满了云朵和盘龙。
★据说,同治皇帝时,其皇后与婆婆——西太后不和,当时西太后权势很大,有人劝皇后要小心,以免受她之害。皇后回答说,我是从大清门(中华门)进来的,不比她是从神武门进来的,我这个地位是不会轻易动摇的。
★天安门建造的目的在于突出皇权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
★明朝皇权专制发展到了极端。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
★北京城的计划营建始于永乐四年,到永乐十八年才基本竣工,延续15年(1406年-1420年),上百万民夫、23万工匠和大量士兵投入。
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萌祥(苏州人)他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并且能将两条龙画得完全一样。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须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工程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不差分毫。明宪宗称他为“萌鲁班”。
★中国封建社会是亚细亚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的国家,儒家思想是封建政治的代表。“发乎情、止乎礼”,“非礼勿言,非礼勿行,非礼勿听”,“礼”是儒学理论的精髓,“礼”代表着制度、规范。中国关于典章制度的专著就有好几大类,象《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就将儒家思想贯穿到各种制度中。
中国古代都城,虽然具有经贸文化、外交等多种功能,但强调王权威仪,讲求礼治秩序是都城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西方古代的人生观是“天”、“人”各一的,天是天,人是人,天是人认识的对象,人有时不得不匍匐在天的脚下,天人之间是有严格界限的。于是,便有浓烈的悲剧观念、崇拜观念,有日神与酒神精神,作为历史性的反驳,有人对天“格物致知”的古代自然科学的昌明,有以后18世纪“浮士德式”对人生的苦苦追求,有近代尼采式的“唯意志”,这都是天人分立观在哲学上的表现。
中国古代特殊的哲学观、人生观则是“天人合一”。
★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界的力量无法抗拒,也不能认识和作出科学的解释,只能求助于天地、祖先、诸神的保佑。这天地、祖先、诸神合一的文化心理,可以说深入到民族的灵魂骨髓。谈宇宙,往往从人的心理角度加以附会,“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说人生,又要到天、自然那里去寻找根源,“人之身,首贫而贞,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呼吸,象风气;胸中达和,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颈以上者,精神尊严明,天类之状也;颈而下者,丰厚卑辱,土壤之比也;足布四方,地形之象也”。真可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所以,除了天地、祖先崇拜外,还对日、月、雷雨、山川、农作物等进行崇拜,而且这些崇拜的主祭权一直掌握在天子人君手中,作为天授神权的象征。
★紫禁城里住过明清两代24个皇帝,明代14个,清代10个。
★法国巴黎的卢浮宫,15世纪本来是一座城堡,自1541年建成皇宫,历经路易十四,拿破化,200多年中经过四次改建,一度成为欧洲政治,文化中心,但建筑面筑不及紫禁城的1/4。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虽称欧洲最大的宫城,但面积不足紫禁城的一半。
东京的皇宫只相当于紫禁城的1/3 。
在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中,巴比伦的宫殿早已无存,所谓七大奇观的“空中花园”宫殿,也只是在文学记载中曾有所描述。古希腊·罗马的宫殿已剩下废墟,埃及·印度中世纪前的宫殿也已无原貌了。但北京紫禁城却在近六个世纪中延续不断地保存下来了。紫禁城在世界著名皇宫中,是历史最悠久、建筑面积最大,体现中国传统价值最充分,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封建王朝皇宫。
★《易·朝·彖》曰:“保合太和乃利员”。保合天和,意思是要保持宇宙间和谐、协调的关系,万事万物各其利,引伸为天子人君与人臣要保持礼仪和谐的关系,一家天下才能稳固,人臣才能永保富贵。
“中和”则出自《礼记·中庸》。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则是通达的道理。
★三、五、六、九之数。
“三”,《说文》讲:“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三”被喻为天地人相连一体的通道,实际上也体现着天地人和相通,是个很吉祥的字。《老子·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周语》云:“人三为众”,把“三”喻为“众”多,是哺生万物的基础,这与数学上三点成面很相似。
“五”,即《尚书》中讲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以此来说明各种事物的构成。“龙正九五”是人君帝王。
“六”通“陆”象征地。
“九”,即个位数中最大的数,被古人喻为天。
★大一统,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渊源很早。《礼记·孙希旦集解》曰:“大者,极至之名;一者,不贰之意。大一者,上天之载,纯一不贰,而为礼之至极者也”。
★清代毛奇龄曾赋诗天安门颁诏:“双阙平明烟雾开,九重颁诏出层台,幡悬木凤衔书舞,仗立金鸡下敕来。”…
★御门听政时,官员如若迟误,则即遭皇帝的申斥,有的还给处罚。乾隆十四年(1749年12月17日)御门听政时,工部尚书三和未到,后来被降为侍郎;道光26年(1846年12月10日)共发现20名官员迟到误班,道光帝非常生气,下令分别罚俸2至4年不等。
中国古代既崇天,也祀地;既拜祖先,也怕鬼神;既祭圣人,入仕进取,又无为逍遥,追求长生不老。兼容并包,中庸至上,没有一种宗教主宰过中国政治。
佛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等都有各自的偶像或信条,而在这古老中国的文化土壤也能找到联结(系)点。外来宗教要在中国生根,也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适应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和统治思想。佛教、伊斯兰教成功了,犹太教消声匿迹了。基督教却在失败,成功、失败,1840年后才在武力后盾下返回中国。
★天地人和,天人合一,诸神崇拜,体现它极大的兼容性,大一统、文化优越感观念,又显示它有排斥性。
★关于犹太人。关于以色列。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公无前13世纪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来语文。公元前11世纪创立犹太教,建立以色列王国,实行政教合一。公元一至二世纪,被罗马帝国征服,受到残酷镇压,逐渐散居到世界各地。散居世纪各地的犹太人在历史上除中国外都受到当地政府和民族的种种歧视和迫害,他们以顽强的精神,精明的经济意识,以犹太教为纽带,生存下来了。现在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有一千多万,多改用所在地语言,并取得定居国国籍,但仍保持了犹太人习俗。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后,以色列是第一批承认我国的国家之一。19世纪来,散居世界各国的犹太人兴起复国运动,犹太人不断回到巴勒斯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7年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4日重新成立了以色列国。1990年11月,中、以正式建交。
★利玛窦的变通。意大利人,1578年,耶稣会传教士。他穿着和尚服到澳门,发现佛教并不是中国人所崇尚的文化,他穿着儒生服到肇庆,格外受欢迎,才意识到要在中国传教,不适应中国的文化礼仪习俗不行。1601年他穿儒服进入北京,受到明神宗热情款待。
★宁静的中华帝国。
毕业从事中国古代科技研究的英国教授李约瑟也承认,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但那是15世纪以前的事。
四大发明均是北宋南宋及以前朝代出现的,15世纪以后的数百年中,中国再也没有过任何一项能与四大发明相扛鼎的发明。
纸的发明,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到了东汉,宦官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制成轻薄,价廉耐用的优质纸。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人毕升在公元11世纪中期发明的。
指南针的发明更早。早在公元前的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员就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特性,制造出辨别方向的仪器——司南。北宋时期,又创新出比司南更先进的指南鱼。不久,科学家沈括(1031年-1095年)利用人工磁化法制成更加实用的指南针。
火药发明的时间,应在唐代以前。发明是中国古代的炼丹家。
除此之外,很多发明也是明朝以前出现的。测天器——简仪,元代郭守敬发明;水运仪象台,北宋苏颂发明;地震仪,东汉张衡发明。
尽管明清时代出现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科学著作,也有《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艺术杰作,但能与日月同辉的实用发明一项都没有出现。科学技术的光芒仿佛不再照耀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中国科学技术的脚步到了15世纪的门坎上突然停止了。
不仅在科技方面,而且在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方面,明清两朝均显现出停滞的态势。如在冶铁方面,1263年铁产量为2922吨,明永乐年间1404年,增至9700吨,但之后数百年间,中国的铁产量再也没有超过这一数字。粮食也如此,宋代全盛时期全国粮食总产估计为464亿斤,人均在500斤左右,这一数字明清两代均没有超过。而欧洲则在这个时期中大踏步前进,时而腾飞,时而跳跃。英国铁产量从15世纪的不足千吨猛增至19世纪的90万吨;欧洲各国粮食总产从11世纪的210亿斤增至19世纪的上千亿斤。
★1751年,乾隆满面春风开始第一次南巡,之后在1757年、1762年、1765年、1780年、1784年共计六次南巡。他南巡的重要目的是想显示大清王朝的太平盛世与繁荣。他在第一次南巡时写了一首诗来描绘清朝的歌舞升平。
诗曰:才入江南半日程,温暾暖气面前迎;丝鞭不袅东风软,檐帽轻掀晓日明;千里征人忘栗烈,一时景物报芳荣。
此诗大意是:进入江南刚刚半日,朝阳送暖,东风无力。朕轻推头顶上的帽子,但见春日明媚。南国融融春光使朕忘记了北门酷烈的寒气,而御道周围花草繁茂,欣欣向荣,更令陶醉。
★市场经济理论的鼻祖——亚当·斯密。在1776年(乾隆第四次南巡后11年)发表了名著《国富论》,指中国停滞了。
★孟德斯鸠(法国政治学家)则从专制主义对经济危害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停滞性。
★黑格尔,被称为德国思想界的“公鸡”,他屡屡为德国的奋起而报晓鸣叫。对于中国社会的停滞,他用“黄昏时才起飞的猫头鹰”般的哲学思维,给予了感伤的分析。
他认为,世界历史从“东方”到西方,亚洲是起点。世界的历史有一个东方,就是亚细亚(古闪米特语,太阳升起的地方)。
★中国的闭关锁国开始了两件大事,一是天安门建成之后,一是郑和七下“西洋”之后。
★1860年英法联军在火烧圆明园后,还嫌不过瘾,野蛮地捣碎了天安门城楼上的菱花窗门,在城楼上恣意破坏。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将天安门广场变成了侵略军牧马屯兵,耀武扬威的场所,侵略者打坏了天安门前面的华表。1937年满口“王道乐土”的日本帝义者,侵占北平后,把“建设东亚新秩序”的罪恶招牌钉在天安门上。
★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工人体育馆、北京火车站、中国美术馆。
★张百发绑扎钢筋施工队,200多人奋战9昼夜,完成了过去一个半月工作时;李瑞环青年突击队铺设大会堂宴会厅的拼花地板。(原需45天,只有38天半时间完成。)
★历史三个颇有名气的论断:
①中国,那是个沉睡的巨人,让它沉睡吧,它醒来时会震惊世界——拿破仑。②我相信,假如中国人对于西方文明能够自由地吸收其优点,而扬弃其缺点的话,我们一定能从自己的传统中获得蓬勃的生长,一定能产生一种揉合中西文明之长的辉煌的业绩来——罗素。③……将来能统治全球的国家一定是中国——汤因比。
★历史表明,任何一个走向盛世或处于盛世的朝代都是具有开放性和兼容并蓄的,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系统自身生命力的退化。
★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美丽画卷,大体:
①高扬改革的大旗,后退是没有出路的;②创造宽松的环境;③扫除政治上的困扰;④解除思想上的顾虑;⑤引进竞争的机制;⑥推上世界的舞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醒来后的巨狮发出的怒吼,将创造一个新时代,一个奇妙的新时代!
(1994年12月21日阅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