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 嬴政
始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因正月出生于赵国,初名赵正,后自赵归秦,始改名嬴政。史称秦始皇。他是秦王朝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称“皇帝”的皇帝。公元前247—前210年在位,其中在王位25年(前247—前222),称皇帝12年(前221—前210),共37年。病死,终年50岁,葬于骊山(今陕西临潼县东5公里处)。
嬴政是秦孝公的第六世孙,秦庄襄王嬴异人的儿子,但他的真正父亲则是秦国大臣吕不韦。当年嬴异人作为人质居留在赵国,娶富商吕不韦的宠妾赵氏为妻。而当时赵氏已怀有身孕。这个儿子便是嬴政。嬴政在赵国出生,后随父回秦国。父即王位,他成为王子。
公元前247年农历五月,秦庄襄王嬴异人去世,年仅13岁的嬴政子承父位,成为秦国国王。当时的秦国,已据有今陕、甘、宁、川、贵、湘、豫、晋等省大部分,为战国七强之首。但嬴政年少继位,不能理政,秦国大权遂落在丞相吕不韦之手。吕不韦身居相国,号称“仲父”。嬴政母亲赵氏当时已封太后,但仍与吕不韦继续私通。后吕不韦怕丑事暴露,便以舍人嫪毐(涝矮 lao ai)假充宦官进献给赵太后,太后宠幸嫪毐,并与他私通生了两个私生子。嫪毐被封为长信侯,嫪毐恃宠专权,朝中政事皆决于毐。
公元前238年,嬴政弱冠成年,开始亲政。嫪毐与太后密谋发动兵变,企图刺杀嬴政,另立他们的私生子为秦王,嬴政闻信后联络大臣、举兵镇压了嫪毐的叛乱。将嫪毐车裂、灭族、又将太后幽禁,将吕不韦免职。太后、嫪毐,吕不韦的党羽势力被彻底清除。吕不韦不久也畏罪自杀。嬴政至此完成了秦国内部的统一。控制了秦国朝政。
秦王嬴政亲政掌权后,就开始进行消灭东方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伟大斗争。在完成这一空前伟业时,秦王嬴政采李斯之谋,远交近攻。根据各国不同情况,先暗派敢言善辩之士,携金玉游说六国,收买权臣、名士。能收买者收买之,不能收买者暗杀之。等其君臣有隙,上下离心,朝中无将,国中无人之时,或招降或武力一举解决问题。从前230—前221年,秦王嬴政用了10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魏、楚、赵、燕、齐关东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不止的状态,完成了中国统一。
消灭六国后,嬴政进一步拓土开疆,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威震四方。中国成了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自以为自己的功绩是历史上帝王无法比拟的。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为了显示他的尊贵,他从上古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中取“皇”字,从五帝(黄帝、颛顼帝、帝喾、尧帝、舜帝)中取“帝”字,称为“皇帝”。他是第一位称“皇帝”的,又欲传之万世,“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故又加一个“始”字,叫“始皇帝”。自我称呼曰“联”,命曰“制”,令曰“诏”。
嬴政改称皇帝后,为了巩固政权,采取各种措施,对国家建设和政权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第一,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的,通行全国的政权机构。皇帝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由皇帝直接任免。三公之下又设九卿,具体负责掌管各种政务。三公九卿制,开创了封建国家实行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新局面。后来,“汉承秦制”,对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
秦始皇另一项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度。他将全国划分为郡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郡县机构的组织是全国分为36郡。每郡设郡守、郡尉、监察史。分别是郡的行政、军事、监察长官。每郡下分为若干县,万户以上设县令,不满万户的设县长,管理全县政务,受郡直接管辖。县下又分为若干乡,一乡约设十亭,一亭约设十里。里设里正,是最下层的管理居民的小吏。这种行政区划制度,一级管辖一级,组织十分严密。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这就构成了集大权于皇帝一身的从上自下的一部完整的统治机器。
第二,颁布统一制度: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车轨。
战国时,各国使用的法律、货币、度量衡、文字各不相同,十分混乱。这既不利于专制国家统一管理,也不利于全国交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立即对此进行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法律、货币、度量衡、文字。
秦始皇把秦法在全国颁布实行,统一了全国法律。秦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律,后来为汉朝所继承。《秦律》现已失传,1976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现一批秦简,内有部分秦律条文。另外,秦始皇又用法令规定全国只流通两种货币:黄金是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钱是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度量衡的统一,则以前344年制造的商鞅方升为标准量器。
秦始皇还下决心实行统一道路和车轨的改革。他下令拆除原各国的塞堡,统一计划,按标准规格修筑大道。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驰道,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东、南延伸。一条向东通齐燕地区,一条向南达吴楚地区。道的质量有统一要求,路基要高,路面巩固,宽50步,道路两侧每3丈植青松一棵。前212年,秦始皇又命令蒙恬为将军,修筑向北延伸的直道,直达九原郡。又命令常頞在南方今云贵地区修筑“五尺道”。此外又下令修筑了穿过五岭的“新道”,将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联接地来。
秦始皇另一次重大改革是“书同文”。“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使全国文字规范化。以小象为标准文字,以隶书作为常用文字在全国推广,规定各级政权上下行文,官员交往,都以秦文小篆文字为准,以废除异体,简化字形。秦始皇还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分别编篆《仑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三部儿童识字课本,既是启蒙教材,又是推行小篆的方法。秦始皇的文字改革,实行书同文,使汉字进一步整齐化、定形化,不但有利于社会交往,也便于保存和流传文化古籍。
为了发展农业产生,秦始皇颁布了“令黔首自实田”的法令。确立土地私有。黔首即秦时对农民的称谓。同时,提倡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将人多地少地区的一部分人口迁到人少地多和荒凉地方去开垦。并采取免徭役和租税的优惠政策。前219年,秦始皇迁山东胶南沿海一带3万户到琅玡台,免除12年赋役。前212年,迁3万户到丽邑,五万户到云阳,免除10年赋役。次年又迁了3万户到北河、愉中地区,赐一级位。。
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中央集权的秦帝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秦始皇对“四夷”诸民族,基本上采取了争取团结和帮助的政策。并采取由内地移民帮助少数民族提高生产和文化水平的方针。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各民族杂处其间,基本相安无事。匈奴族是唯一例外。地广、人多、不断南下侵扰抢掠。为了巩固秦帝国,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统率30万大军北伐,收复河套地区。但之后,再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攻伐战,而是采取了防御战略,将战国时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筑起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近万里防御线,史称“万里长城”。
秦始皇一生功绩是伟大的。但错误也是有名。秦始皇一生好大苦功,统一全国后,五次出巡,先后到过今陕、甘、豫、晋、冀、鲁、苏、浙、皖、鄂湘等地。沿途刻石,歌颂自己。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至湘山祠,遇大风,几不得渡,认为舜妻作怪,即令刑徒三千,砍光湘山树。同时兴师动众,修筑阿房宫、骊山墓。因此秦始皇时农民的赋税、徭役之苦十分突出。农民被迫把收获物的2/3上交赋税。同时被征去修阿房宫、骊山墓、筑长城达200余万人,加上戍边近100万人。总数达300万。秦代人口约2000万人左右,平均6人就有一人服役。
前213年,博士淳于越主张师古,分封子弟。丞相李斯认为这是“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建议除《秦纪》、医药、卜巫、种树等书外,焚民间所藏《诗》、《书》和百家语,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秦始皇采取李斯建议实行“焚书”“坑儒”。前212年,秦始皇活埋儒生460人。今陕西临潼县城西南洪庆村的“坑儒谷”即是活埋儒生的遗址。
前210年10月,秦始皇出游南方。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少子胡亥相随。他们渡过钱塘江,一直到达会稽的吴中,返回途中在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境)病发。7月,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