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装甲战的富勒
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John Frederick Charles Fuller, 1878—1966年),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史学家,机械化战争论创始人之一。
富勒1878年9月1日出生于英国的奇切斯特城,父亲是英国教会的教师,父母都很有知识和教养,这对于富勒的成长很有利。富勒少年时富于幻想,对学校教育有强烈的厌学情绪,但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进入英国著名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习。在校学习期间,富勒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刻苦自学,博览群书,哲学、科学、艺术、历史、文学无不涉猎。1898年8月,富勒完成了在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学业,担任步兵营少尉见习军官。尽管身在军营,富勒并没有把精力用于战术教程和条令的学习,他广泛阅读达尔文、康德、赫胥黎、奥斯丁等人的著作,把书籍看成是“亲爱的朋友”,获取了更广博的知识。
1900年,富勒所在部队参加了布尔战争。在战争中,富勒很快展露出他的作战天赋,他在后勤保障和情报侦察等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获得上级的通电表彰并晋升为中尉。1903年,富勒随部队开往印度,驻扎在西姆拉市。在印度他阅读了大量的哲学、宗教学和历史学方面的著作,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1905年在期刊上发表了两篇文学评论,1907年出版了有关描述东方神秘主义的著作《西方之星》。富勒最初是学习和研究人文科学的,后来逐渐转向军事领域,他所具有的哲学文化素养和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让他在思考和研究军事理论与军事历史方面更具优势。在英国军事复兴的大环境影响下,富勒开始思考和研究军事问题,尤其是对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2年,富勒出版了第一本军事专著《对如何训练本土士兵的建议》。1913年,富勒进入了英国陆军最高学府坎伯利参谋学院深造。在学习期间,他系统地阅读了关于拿破仑战争的大量著作。他还写了许多论文,这些文章充分展示了他“批判”的个性和卓著的才华,让他获得了“反传统战士”的称号。这一时期,富勒开始以系统深刻的哲学思想为骨架,以从拿破仑那里演绎来的理论为砖石,开始构建自己的军事思想的大厦。
1914年,英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富勒也匆匆结束了学习生活,准备投入战争。1915年7月,在富勒的强烈要求下,他离开了负责的后勤运输岗位投身前线。1916年2月,他发表了《从1914—1915的战役看作战原则》一文,对《野战条令》进行猛烈抨击,并提出了自己的纵深突破理论以及8条作战原则。这篇文章意味着富勒已经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事务,而是开始对整个战争规律和未来陆军发展方向进行探索。在第7军参谋任上被提升为少校之后,他被任命为第37师副参谋长,并随后被第3集团军参谋长林登贝尔少将慧眼识中,到第3集团军高级军官进修学校进行教学工作。这次培训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富勒在校级军官中声誉鹊起。
1916年7月,富勒被任命为第3集团军副参谋长。在第3集团军参谋部,富勒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同僚。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他的纵深突破理论逐渐得到重视,并且意识到英军的新式武器——坦克,是一种可以胜任这种重大军事变革的武器。索姆河战役开始后,富勒闻讯赶到现场观察。坦克一开始投入战斗就取得了成功,但是由于坦克数量不足,以及使用坦克战术上的失误,英军没有保持住作战初期的优势。尽管如此,目睹了此役坦克使用的富勒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在集团军司令部全面分析坦克在战争中使用的利弊,研究坦克运用的方法。他写文章指出,坦克的使用必须贯彻集中的原则,大量地集中使用在重要地区和主要方向上。他还认为,如果能大量集中地使用坦克,英军完全能在2~3年内击败德国。富勒的主张得到军队的重视,英军新组建了坦克部队,并任命富勒担任副参谋长。到任后的富勒开始深入了解坦克的各种技术数据和性能指标,与参谋们在实地研究坦克战术。作为参谋长的富勒敏于思考、富有创见,1917年2月,他撰写和颁布了《第16号训练要则》,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坦克作战理论体系。
1917年4月,富勒被提升为中校任坦克部队的参谋长,指挥坦克部队参加了阿拉斯战役。在战役前,他建议在地形相对有利的第5集团军的正面集中使用坦克,但是没有得到认可。在战役中,分散使用的坦克几乎没有发挥作用,但是配属第5集团军的11辆坦克在富勒的指挥下推进到预定纵深。富勒总结写了《1918年坦克战术运用》一文,再次强调了集中使用大量坦克进行决定性突击的理论。英军在分散使用坦克屡战屡败之后,富勒的理论得到尝试,富勒也因此迎来了他军旅生涯的最高点——1917年11月的康布雷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英军在富勒的指挥下集中381辆坦克突然袭击,突破了德军铺设的反坦克壕,实现了战线上的重大突破。但这场胜利完全出乎英国远征军黑格元帅的意料,以至于他没有准备足够的预备队来扩大这一成果。即使这样,英军也以不到4000人的伤亡,消灭了大量德军,仅俘虏就达4000人。战役结束后,英国伦敦所有教堂钟声齐鸣以庆祝这场重大胜利,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唯一的一次。德国陆军司令兴登堡在总结中写道:“英国在康布雷战役的进攻第一次揭示了用坦克进行大规模奇袭的可能。”而富勒也因为此战奠定了坦克作战理论权威的地位。
1918年,富勒的机械化战争思想已基本确立,并于8月完成了《1919计划》。他在计划中描述了新的作战形式,即在160千米的正面上集中使用11500辆坦克,分左中右三路实施进攻。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在中路发起进攻,利用重型坦克打开缺口,吸引敌人预备力量,然后使左右两路的中型坦克迅速出击,在2~3小时内突入30~50千米的纵深,斩断敌人的神经中枢,并和中路部队配合围歼首尾不能兼顾的敌人,在敌军防御体系上撕开一个大口子;第二阶段使用保存于后方的1200辆中型坦克,穿过打开的缺口,快速向德军战略纵深发起攻击,瘫痪其指挥体系,完全破坏敌防御体系,直接冲向德国本土。同时,富勒还首次描述了坦克和飞机协同作战的构想,强调了飞机在保持制空权的同时协同打击地面目标。《1919计划》准确地预见了未来战争的特点,系统地描述了新的作战形式,标志着富勒军事思想的形成和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基本成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富勒许多著作都可以看作是对《1919计划》的丰富和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军事家一致认定《1919计划》是“一份战争史上的经典文件”。但是,英军统帅部并没有认可采纳这一计划,这一计划反倒是被富勒的学生——德国的古德里安采纳运用,在1940年将英军打得措手不及。
在1918年8月8日开始的亚眠战役中,坦克再一次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富勒在此战后认识到,没有建立以坦克、摩托化部队为核心的强大战役预备力量,就难以充分利用战役突破的效果,实现摧毁敌人防御体系的作战目标。他把攻击敌军大脑和神经,瘫痪敌人作战与运用坦克部队实施纵深突击的思想进一步结合,形成完整的“战略瘫痪”军事理论,从而更加丰富和完善了关于机械化战争的理论。
一战结束之后,富勒主动担任了总参谋部主管坦克的上校参谋,推辞掉了意味着少将军衔的旅长任命。由于战后反对大量生产和装备坦克的声音在政府与军方占据主流,坦克面临生存危机,这导致富勒的工作很不顺利。在和以黑格为首的“骑兵内阁”等势力的冲突中,富勒言辞激烈,得罪了相当多的高级官员。但是毕竟人微言轻,这只能使他自己在总参谋部的处境日益恶化。1920年,富勒结识了利德尔·哈特,并与之成为莫逆之交,这是他在总参谋部工作期间最大的收获。
1923年1月,富勒出任坎伯利参谋学院主任教官。在院长的支持下,他对参谋学院的校风进行整顿,反对机械的教育方式,提倡以扩充知识面为核心的复合型教育。无论就教学还是个人创作而言,富勒在参谋学院的工作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的思想通过学生传播到军队各个阶层,而他自己也完成并出版了7本专著,其中的《战争科学基础》一书更是被他视为自己的代表作。不过其中一些尖刻言论也让国防部大为不满,甚至拒绝批准出版,在勉强出版后也备受攻击,一时恶评如潮。
1926年2月,在其好友利德尔·哈特的推荐下,富勒出任总参谋长米尔恩上将的军事助理。但由于和国防部、总参谋部的关系紧张,以及受到军队保守势力的攻击,富勒并没能在这个可能实现其机械化战争理论的位置上待太久。1926年11月,他调任新编机械化实验部队司令。但是由于对机械化部队地位的看法和上级发生冲突,富勒提出辞职。1927年5月,富勒就任第2师参谋长。1929年7月又就任第2步兵旅旅长。1930年9月,在旅长任上被提升为少将。1933年12月,由于新任总参谋长马辛伯德上将对富勒存在偏见,55岁的富勒退出现役。这段时间里的富勒已经不再对仕途有什么指望了,他把精力更多地用于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研究。在1927年以后的6年里,他先后出版了9本著作,其中以1932年出版的《野战条令(三)讲义》最为重要,这就是著名的《装甲战》。退役后的富勒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写作,除了著述以外,他还担任《每日邮报》和《镜报》的专栏记者。也许是退出军界不再构成威胁,也许是个性更加适合记者这个职业,富勒的军事记者生涯要一帆风顺得多。富勒对英国国防政策和对军队官僚组织的抨击获得阵阵好评,影响日益扩大。
1939年9月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富勒赢得的崇高的声誉。面对德军所向披靡的坦克集群,军事学家们这时候都认识到富勒思想的正确性。已经退役的富勒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对战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预测。根据战争的不断发展和装甲部队的实际运用经验,富勒也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这使得他能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发展做出相当精确的预测,他不断发表的评论和专栏文章也被英国民众乃至军人广泛阅读,在全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战争的实践使得富勒提倡建立的新式陆军成为现实,他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对战争理论的研究。1954至1956年,富勒重新修订并再版了三卷本的《决定性会战》,更名为《西洋世界军事史》。这部书的出版标志着富勒已经进入了杰出军事历史学家的行列。《泰晤士报》评论道:“对富勒这部书,专家们可能在自己精通的领域蹙眉不满,但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与富勒在如此广泛的研究领域较量。”1959年,富勒开始了《战争指导》一书的写作,于1961年11月出版。这本书可以看作富勒毕生军事理论研究成果的精练和浓缩,富勒的好友,另一位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利德尔·哈特也认为这是富勒写得最好的书。这是一本全面研究战争问题的论著,它仔细地考察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因素对战争指导的影响。在书中富勒审慎地分析了战争的目的,指出战争的目的不是胜利而是和平,并认为克劳塞维茨并没有理解这一点。同时他对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也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指出了这个问题上三种不同的看法。此外他在总结战史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他在1923年提出的战争原则,得出以下九条原则:目标、攻击、机动、安全、突然、协同、集中、节约兵力、决定性。后来美国的九大军事原则和富勒提出的九条原则有着惊人的相似,由此可见富勒军事思想的广泛而重大的影响。1966年,富勒在给好友利德尔·哈特的信中写道:“享受人生的最好方法是做一个知识的流浪者。”同年2月10日,在完成他的第45本专著《朱列叶斯·恺撒——男人、军人、独裁者》之后,这个伟大的“流浪者”离开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