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魏晋 正文

康帝司马岳皇后褚蒜子

扫码手机浏览

康帝司马岳皇后褚蒜子

东晋历史上有一位三度听政、前后历40年的帝后,听政次数之多,历时之久,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位帝后就是东晋康帝之后褚蒜子。

褚皇后早在康帝为瑯琊王时就入为王妃。咸康八年(342)六月,康帝即位,褚后被立为皇后。康帝只做了两年皇帝,便命归黄泉,褚皇后早早地成了未亡人。从此,开始了她几度听政的历史。

康帝病重时关于嗣立问题,朝中争论激烈,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何充建议立康帝子聃,江州刺史庾冰、荆州刺史庾翼主张立元帝少子会稽王司马昱,理由是康帝子年幼,值此动荡年代,应立长君。何充、庾冰、庾翼都握有兵权,二庾势力自然重于何充。若二庾建议为康帝接受,则褚后的听政便不会成为现实。但当时东晋,除二庾、何充外,还有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这就是以左将军都督兖州、徐州之瑯琊诸军事的兖州刺史褚裒。褚裒为褚皇后之父,在这场争执中虽然不发一言,但朝中及康帝自然要将他划到何充一边。在这种情况下,康帝于建元二年(344)九月,下诏立聃为太子。这就奠定了褚皇后的母后地位。

司马聃被立为太子的第三天,父皇死去,何充奉其即位,是为穆帝。尊褚皇后为皇太后。此时穆帝年仅2岁,褚太后临朝听政。

褚太后听政之初,即任何充为中书监、录尚书事。何充上表称左将军褚裒即太后之父,宜总朝政,为录尚书事。但褚裒自以近戚应避嫌,不肯接受。何充遂建议授其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二郡诸军事及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镇京口。至次年,朝中又召褚裒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裒仍不就。也正因为褚裒不肯入居京城,在外掌有兵权,褚太后才能在京中稳稳地临朝听政。

说是听政,此时的东晋大政褚太后一人也难以决断。庾冰此时已死,庾翼为荆州刺史居兵上游,何充领扬州刺史居重朝中,庾、何二人水火不容,政令难以推行。

为缓和这种局面,褚裒向褚太后推荐会稽王司马昱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渐夺何充之权。永和元年(345)八月,庾翼卒,徐州刺史桓温被任命为荆州刺史,褚裒又向司马昱推荐名士殷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实际上既增加了抗衡桓温的力量,又分了司马昱之权。这样,桓温据上游,殷浩据下游,褚裒据江北,三足鼎立,司马昱仍居中辅政。东晋政局相对稳定了多年。

自此,直到升平元年(357)元旦,一直是褚太后临朝听政,未见有大的作为。只是掌握兵权的桓温、殷浩、褚裒三人争相北伐,以争名位。桓温先平蜀中成汉,又克洛阳,战绩赫然,殷、褚二人战况不佳。尤其是殷浩,连连失败,劳民伤财,被桓温弹劾罢免。桓温被任命为招讨大都督,势力迅速扩张,个人野心也随之增长,很想步司马氏篡曹的后尘,登基为帝。因此,东晋王室到了一个危险关口。

升平元年(357)元旦,穆帝已15岁,褚太后下诏归政,将国政全部移交穆帝,自己移居崇德宫,司马昱依然处于宰辅地位。

穆帝亲政共4年多的时间,升平五年(361)五月病卒。穆帝无子,褚太后只得按群臣意见,立成帝长子司马丕继位,是为哀帝。司马昱仍居中辅政。不过,这位哀帝是位扶不起的天子。即位以后,听信方士们胡言乱语,服丹药求长生,药发病重,不能亲政,褚太后再次临朝听政。

不过,这一次临朝却比不得上次,这几年间,桓温势力继续发展,已加官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假黄钺,位极人臣。所以,褚太后听政之初,便加桓温扬州牧,召其入朝参政,但被桓温推辞。

兴宁三年(365),哀帝死去,因无子嗣,褚太后立哀帝之弟瑯琊王司马奕为帝。褚太后继续听政。

此时桓温已近60岁,于太和四年(369)第三次北伐,想先建大功,再谋帝位。但遭到失败。桓温见此着不成,又接受僚臣建议,准备废司马奕,改立新帝,借以树立自己的威权。他先令人散布流言,称司马奕早有痿疾,身边嬖臣相龙、计好等人浊乱内宫,与美人田氏、孟氏生有三男,准备建储立王。既然这样,司马奕也就必须被废掉了。

咸安元年(371)十一月,桓温亲自赶赴建康,暗示褚太后,废司马奕改立丞相司马昱,并代褚太后拟下诏令呈其过目。虽然桓温握有朝中大权,但废立之事在表面上必须由褚太后作主。因此,桓温将诏令传入内宫后,也是心中惴惴,惟恐受阻。此时褚太后正在佛屋烧香,内侍报告 “外有急奏” 褚太后走至屋门,靠在门上浏览诏令草文,边看边说: “我早就料到会如此。” 看到一半,索性交给侍从,取笔答道 “未亡人遭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 实际上是对诏令表示认可。

桓温立即召集百官,宣布此诏,废司马奕为东海王,立司马昱为帝(即简文帝)。褚太后自然也就无须临朝听政了,被尊为崇德太后,移居崇德宫。

简文帝虽被立为帝,但国政大事皆委桓温,自己战战兢兢,惟恐被废,即位的第二年六月,简文帝病重,立10岁的司马昌明为皇太子,并下遗诏 “大司马桓温依周公居摄故事” 。“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 。这正合桓温心意。不过,诏书尚未发出,便被侍中王坦之所谏止,改为“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 。既然要像诸葛亮、王导那样辅佐君主,也就等于断了桓温废主自立的口实。七月,简文帝卒,群臣立太子昌明为帝。昌明年幼,又请出褚太后听政。

桓温本以为简文帝感激自己对他的拥立之功,临终一定会将帝位禅于自己,没想到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心中十分恼怒。宁康二年(374)二月,亲自率军入建康。三月,患病还姑熟。临行,要朝中为他加九锡,准备篡位,但未能等到那一天。七月,桓温病卒,东晋王室躲过了一场危机。

朝中虽又是褚太后临朝听政,但几十年过去,内外大臣已非故人,朝政基本上由尚书令王彪之、尚书仆射谢安共掌。太元元年(376)元旦,褚太后下诏归政,孝武帝开始亲政,褚太后又被称为崇德太后,移居显阳殿。至此,褚太后的听政生涯正式结束。太元九年(384)卒于显阳殿,终年61岁,葬于崇平陵。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

http://1.117.224.231:1009/sanguoweijin/2020066532.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