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亚纳群岛决战
日本在中太平洋海域建设的连锁基地,从澳大利亚北海岸的帝汶岛,沿荷属新几内亚,经菲律宾群岛往北至帕劳、马里亚纳和小笠原群岛,直至日本本土的长达4000英里的弧线上。日本拼命守卫这些岛屿,一是为了保证石油供应,一是避免美军以这些岛屿为基地轰炸日本本土。马里亚纳群岛是这个弧形防卫线上的重要环节。该群岛由大小近百个岛屿组成,其中南部的塞班岛和关岛为最大的岛屿。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其战略意义就在于切断日军在太平洋的运输线,建立轰炸日本本土的岛上基地。可以说,这次战斗的成败与日本帝国的命运休戚相关。美军为夺取这一海上基地,也已作了3年的准备工作。
1944年6月15日,美军攻击马里亚纳群岛的代号为“奇袭行动”的战役开始,共投入535艘舰只和12.7万多人,1600多架飞机。驻守群岛的日军6万多人,而岛上的防御工事体系尚没最后完成。
当天上午8时,美军开始在塞班岛登陆,登陆部队67000人,参战的军舰470艘,飞机2000架。6月14日晚,“东京玫瑰”广播电台用嘲讽的口吻说:“我们准备好了,就等着他们来进攻!”
15日凌晨,美军的炮火就恶魔般地铺天盖地落在岛上,600艘两栖车摆开方阵,拨开巨浪朝海岸冲去,像一群群甲壳虫似的爬上了8个登陆滩,不到20分钟,已有6000多名海军陆战队员登陆,当天傍晚,已有2万名士兵和各种大炮运上了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驻塞班岛的日本中太平洋舰队司令南云大将竟发现,向他开炮的正是当初在珍珠港被他击沉的美军3艘战列舰,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守岛司令斋藤义次中将决定反攻,次日凌晨,36辆轻型坦克,1000多名士兵,挥舞战刀,向美军滩头阵地冲来,结果大部被歼。日本大本营为阻止美军占领整个马里亚纳群岛,下令日本联合舰队与美国舰队进行决战。结果,日本联合舰队参战的9艘航空母舰,2艘被击沉,4艘被击伤,419架飞机被击毁。
到7月中旬,斋藤中将意识到等待增援已无任何希望,决定死守该岛。让美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沉重代价。美军以3个师的兵力从南往北稳步推进,把日军压缩到塞班岛北部1/3的地方。
7月6日。斋藤中将向东京发了最后一封电报:“我们不能做得更好。为此谨向天皇深表歉意。”他在剖腹自杀之前,向残存日军发布了最后一道命令,要每人结束美军“七条性命来报效祖国”后再死。南云大将也自杀身亡。
残余日军连夜加固工事,次日拂晓,在一片喊杀声中,一批接一批地向美军阵地扑来。挥舞着军刀的军官,全然不顾机枪的扫射,领头发起拼死的冲锋,而士兵们只凭着匕首和棍棒向前冲杀。连伤病员也拄着拐杖,一跛一瘸地参加了冲锋。这是日本帝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凶残的一次拼命的冲锋。人流狂叫着踩着堆积如山的尸体冲过了美军的前沿阵地。最后,由伙夫、打字员和基地人员匆忙拼凑的几个排也上了阵。
第二天上午,美军调来推土机,挖了一个大坑,埋下了4000多具敌人尸体。战斗结束了,屠杀还在进行。岛上还有数以千计的日本老百姓和幸存的日军,躲在山洞里不肯屈服。7月9日,骇人听闻的大规模自杀发生在莫鲁比岩。妇女和小孩从800英尺高的山崖上跳下去,士兵拉响了手中的手榴弹,母亲们怀抱婴儿从岩石上纵身跃入大海。真是惨绝人寰的自我毁灭。塞班岛战役,总死亡人数达5万多人,其中美军伤亡13000多人,是美国在太平洋付出代价最高的一次战役。
7月24日,美军在塞班岛南4英里的提尼安岛登陆。与此同时,美军于7月8日开始对关岛日军阵地进行袭击,连续轰炸和炮击两个星期,达到太平洋战争炮击时间最长的一次。
7月21日,美军登陆时仍然受到幸存日军炮火的猛烈阻击。经过5天激战,迎接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扑,美军坚守了阵地。
8月10日,守岛日本陆军第31军司令小畑中将自杀,美军占领关岛。关岛战役中日军战死17000人,美军伤亡9200人。但扫荡残敌的战斗一直到1945年还在进行,最后一名敌军士兵直到1972年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