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今年4月的平成天皇退位及改元“令和”在中国引发的那场热闹,很难想到竟有这么多国人对日本天皇如此感兴趣,虽然这种兴趣更多在于皇室八卦。比如,美智子皇后(现在是皇太后了)是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后,是在网球场和明仁认识的;雅子皇妃(皇后)是外交官出身,婚后长期“抑郁”,没生出皇子,只生了爱子小公主,也因此,德仁天皇的弟弟、有儿子的秋筱宫亲王对皇位的继承权“虎视眈眈”。
而历史爱好者们呢,受以历史为背景的“大河剧”和“光荣游戏”的影响,他们谈起织田信长、武田信玄、毛利元就、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明智光秀这些人如同谈论三国人物一样得心应手,但是如果具体到天皇制,特别是日本近代以前那些天皇,就几乎一无所知了。随便问一个问题:织田信长或德川家康时代的天皇是谁?正亲町天皇和后阳成天皇。是不是听起来极其陌生?在读姜建强先生这本《皇宫日落:平成退位与天皇家秘辛》之前,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两位天皇的大名。
正亲町天皇在历史上也不是一点存在感没有。他1557年即位,因为皇室实在穷困潦倒,连即位典礼都没钱搞,一直到毛利元就等人捐款,才在1560年“补办”了即位仪式。这样看,是不是比汉献帝混得还要惨?汉献帝至少还有“挟天子而令诸侯”的被利用价值。
自然,日本历史的主线是“武家”(幕府)执政,偶尔出了几个“有大志”的天皇,最终也是无力扭转历史大势。但如果你读了《皇宫日落》,你会发现,在这条“主线”之外,天皇这条“支线”仍然有被阅读、被了解的价值。
正如姜建强所说,天皇史可以看作一部日本文化史:“历史和文化与死去的天皇纠缠在一起,死去的天皇与再生的历史和文化糅合在一起。”虽然天皇没有政治权力,但他们身上附带了太多宗教乃至神话的色彩,以至于你读书时经常会在恍惚间觉得,这是一本神话或者有鬼怪色彩的书。然后,你可能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印象:哦,原来天皇的万世一系并不是一种政治现象,而是一种长期大型灵异现象。
《皇宫日落》一书的结构似乎也在有意无意地营造这种神秘感。全书分成十四个谜,甚至有一个谜就叫“天皇家与三大异怪之谜”,还有一个让我看了想即刻买机票出发探秘的谜:伊势神宫东面朝圣之谜。如书中所说:“神宫的四周被耸入云霄的浓密森林包围……它们在阴森中诉说着古朴、天然、静谧、纯粹与灵性。”
不过,在姜建强看来,日本天皇制最大的一个谜并不是超自然的,而是日本人为什么需要天皇制。
这个问题在一个我和作者共同参与的沙龙中被讨论了很久。我将这个问题修改为:日本为何只有曹操,没有曹丕?是啊,为什么那么多权势熏天的幕府将军没有想到取天皇而代之,而是一直安心做“曹操”呢?
对此,《皇宫日落》一书的答案是开放性的,提供了很多近现代日本学者的观点。其中一种是:因为日本天皇手中没有权力,甚至如司马辽太郎所说的,“比谁都无力”。因此,也就少了很多觊觎者。
书中有一处细节我印象很深。天皇在京都的御所里待了600年以上,没有城堡和警卫设施,甚至没有任何像样的护卫士兵,但天皇就是没有发生任何不测,盗贼也好,落魄的武士也好,都没有想到去御所行凶抢劫。
但我觉得,更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天皇头上的光环太神圣,而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财富又太小,使得“夺取”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就像有多少人会去抢劫一座香火稀少的寺庙的捐款箱呢?即使你并没有那么敬畏佛祖,账总是会算的吧。
当然,日本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更厚黑的阴谋论。比如导致织田信长身亡的“本能寺之变”,有一种小众的说法就是,明智光秀发现织田信长有推翻天皇另立新朝的意思,因此“为国锄奸”。但我总怀疑,这种说法是在日本近现代天皇制重光的背景下而逐步造势甚至被制造出来的一种保皇派言论。
在《皇宫日落》的新书分享会中,有读者提问:“随着平成天皇的退位,天皇的政治影响力会不会逐渐削减,直至走向自然消亡?”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发现,如果长时段看历史的话,天皇现在的影响力可能要远远超出历史上的平均水平。毕竟,古代时多数日本民众甚至都不清楚天皇的存在,天皇制不也延续下来了吗?也因此,要理解天皇制的“万世一系”,可能更需要诉诸文化,甚至诉诸一些神秘主义,而不是简单用政治理论的“常理”去揣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