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家思想 正文

庄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扫码手机浏览

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提出的学说。道家学说的重要理论之一,主旨在讲同一、自然。

(1)立于大道观人间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观点,认为大道是宇宙的源头。大道是什么样子?恍恍惚惚,朦朦胧胧,好像什么也没有,又好像什么都存有,所以称为“混沌”。因为天地万物从它那里产生出来,最终又都回到它那里去,它就像是供天地万物来来往往的道路,所以称为“道”或“大道”。

庄子认为,宇宙原本是同一的,没有差别,没有界限,浑然一体,后来产生了差别,出现了天地万物。天地万物虽然表面上不一样,但是实质上是一样的,关键的问题是站在什么角度观察它们。站在人世之间观察它们,它们各自不同,千差万别;立于大道观察它们,它们没有分别,归于同一。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立于人世,离天地万物很近,所以会把天地万物看得很大,会将天地万物的区别看得很大;立于大道,离天地万物很远,所以会将天地万物看得很小,会将天地万物的区别看得很小。大道无边无际、无终无始,立于大道观察天地万物,就会发现天地万物在空间上只是宇宙的一个小小的角落,在时间上只是宇宙的一个小小瞬间,可以忽略不计;大道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立于大道观察天地万物,就会用大道的本性去体会天地万物的本性,透过天地万物外表的不同性能、不同形态,看到它们都在遵循大道的本性,都在自然而然地存在、自然而然地变化,就此而言,它们没有区别,完全同一。

庄子通过“蜗角之国”的故事表述了这一思想。故事说:

魏惠王因为齐威王失约而生气,想要派人去刺杀齐威王。有人劝他派兵去攻打,有人说派兵攻打会造成混乱,有人说不派兵攻打会造成混乱,有人说劝人攻打和劝人不攻打都会造成混乱。说得魏惠王没了主意。这时惠施推荐了一人来出主意,他的名字叫戴晋人。戴晋人说:在蜗牛的左角上有一个融氏国家,在蜗牛的右角上有一个蛮氏国家,为了争夺地盘两国打了起来,结果伏尸数万,胜国追杀败国军队,一直追了15天,才算收兵。魏惠王听后笑了,说这纯粹是胡言乱语,在一个小小的蜗牛角上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地盘和如此多的军队。戴晋人说:“如果不信就请回答我的问题。大王您看这四方上下有没有止境?”魏惠王说:“没有。”戴晋人说:“设想您翱翔在这无边无际的太空,回过头来再看大地上的国家,是不是若有若无?”魏惠王说:“是的。”戴晋人说:“既然地上的国家若有若无,而魏国只是诸多国家的一个,是不是就更说不上了?”魏惠王说:“是的。”戴晋人说:“既然连魏国都说不上是有还是没有,那魏国的都城、都城中的大王您自己,不也就像蜗角上的国家和国王一样,若有若无吗?为什么还要为这若有若无的东西发愁呢?”魏惠王听后恍然大悟,体会到自己所要争夺的东西都是那样渺小,争来争去,实在没有价值。戴晋人用的方法就是立于大道观人间的方法,也就是庄子观察事物的方法。

(2)游于方外无生死

生死问题是人生的大问题。庄子格外注意,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立于方外无生死。

所谓“方外”,就是天地和尘世之外,也就是人世之外的宇宙,也就是道。中国古人以上为天,以下为地,以天地四方构成的空间为“方”。换句话说,“方”也就是人类借以居住、生息的空间,亦即天地与尘世。天地与尘世之外就是方外。

方外如何?方外什么也没有。既然方外一无所有,那么游于方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到那里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得不到。可是庄子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游于方外不但有意义,而且对人来说,这是一次升华。因为方外虽然什么也没有,但却有方内一切事物的根,有方内一切形象的本。只有来到这里,只有站在这里,才能看清方内人世的本来面目,才能洞彻方内人世的来龙去脉,才能跳出人世的纷扰,才能回归人的本性。

事物的根是什么?形象的本是什么?在庄子看来,是什么也没有。天地人物都是从方外来的,原本什么也没有,后来才有了;天地人物都会返回方外去,现在有形有象,将来就会一无所有。不信你就想想看:你现在活在人世上,有眉有眼,有身有形,有知有觉,有好有恶,可是500年前你在哪里?有眉有眼吗?有身有形吗?没有,一无所有。500年后你在哪里?有知有觉吗?有好有恶吗?没有,一无所有。也就是说,人存在于世界上是暂时的。说到暂时,到底有多长?在庄子看来,别说人生在世只不过几十年、上百年,就以人类在世几百万年而言,相对于宇宙的寿命,也只眨眼之间。所以他说,人生之短,就像是飞马跃过一条小小的缝隙一样,可以忽略不计。

《庄子》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子桑户、孟子反与子张琴三个人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之所以能结为好友,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志向。没过多久,子桑户死了,孔子派自己的弟子子贡去帮助料理丧事。子贡到了子桑户家,看不到一点办丧事的样子。只见孟子反和子张琴,一个在那里编曲,一个在那里弹琴,二人相和而歌:“哎哟哟,我们的桑户呀!哎哟哟,我们的桑户呀!你倒是干净利落地恢复了自己的本来样子,可我们还在这里充当着人哩!”子贡回去向孔子汇报,孔子说:“他们是游于方外的人,我们是游于方内的人,所以很难理解他们的心境。他们把生死看成一样,认为人生不过是借助不同的形体来展现同为一体的大气,人死不过是又恢复了大气本来的样子,二者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这些浅薄之人是体会不到如此高妙的思想的。”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生人死,都是大自然循环往复过程的展现。知道这个道理的人,随着大自然的流转而自在地飘荡,所以不趋生,不避死,生不喜而死不悲;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人认为生是福、死是祸,所以趋生避死,为生而喜,为死而悲,结果不但不能改变死人的命运,而且枉费活人的精神。

(3)贪图钱财自引灾

财富,谁也离不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为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不过如何看待财富却是一个哲学问题。庄子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庄子认为,人要活着没有衣食是不行的,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自由和自在;自由和自在是人格尊严,是人的根本。财富,只要够用也就可以了,不要追求和贪图,追求和贪图就会损害自由和自在,等于自找祸害。

在庄子看来,财富的来源特别值得注意,用人格换取财富最不值得。他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宋国人,名叫曹商。曹商为宋王出使秦国。在他去的时候宋王给了他几辆车子,到了秦国,正逢秦王高兴,把他的车子补足到一百辆。回到宋国后他非常得意,在庄子面前炫耀说:“像你这样住在穷街陋巷,以编织草鞋为生,活得如此困窘,饿得面黄肌瘦,是我做不到的。一见万乘之主,就得百乘之车,这是我的长处。”庄子说:“有一次秦王得病要召医生,说是能破疮挤脓的赏给一辆车,能接瘘舐痔的赏给五辆车,越是做下贱之事的就赏给越多的车子。先生大概不只是为秦王接瘘舐痔了吧,否则的话怎么会得到这么多的车呢?先生还是快快离开这里吧,免得臭气熏着我!”在庄子看来,一个人之所以能立于人世,最起码的条件是自食其力,否则的话就不配为人。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这是做人的起码人格,这是做人的基本价值。与此相照应,凡是不劳而能获者,那一定是做了人所不应该做的事情,那一定是出卖了自己的人格。更可悲的是,一些人出卖了自己的人格还自以为美,像曹商这样的人就是如此。

庄子认为,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不但有损于自己的人格,而且最后一定会引火烧身。虽然祸患一时半时表现不出来,会给人一种求利无患的感觉,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现象,这就叫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皆报”。

在庄子看来,需要什么就取什么,所取的东西与所需的东西相适应,这就是福;不需要的东西也去追求,求得的东西大大超过了自己的需要,这就是害。不管是什么东西,多余了都是有害的,财富多余了更是这样。当今的富人,追求财富而无止息,追求利益而无足时,就像是碰到了墙壁而不知躲避,肚中已饱而不舍得离席,这真是在自找麻烦。积累的财富没有用处,腹中的积食不能消散,这本身已经是很大的烦恼了,可是还在不停地追求,这真是自找忧愁!有了财富不知道如何处置,放在家里怕遭贼抢,带着外出怕遭盗劫,在家严加把守紧锁门窗,出外结伙同往不敢独行,这真叫自找惊恐!所以,追求财富、贪图财富是天下最害人的,可是人们往往把这些危害抛在脑后,到灾祸临头的时候,才乞求保佑。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把财富全部抛掉,想要换取一天的平安,也是难以办到的。

立足于上述观点,庄子宁肯过那一斗粗米、一身布衣的生活,而不要身外之利、分外之财。

(4)在朝在野顺其道

中国古代,等级观念特重,以官为贵,以民为贱,不少人将做官升迁视为一生追求的目标。而庄子则认为,人生最可贵的是自由自在。至于做不做官,那要看是不是会损害自由自在。天下有道,君王做事顺随自然,做官也未尝不可;天下无道,君王做事背离自然,官是万万不可做的,否则的话,就会失去自由自在,违背大道。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有一段记述,反映了庄子对做官的看法。其文曰:楚威王听说庄子很有才气,便派人去请,给庄子带去很多银珠宝,想请庄子当国相。庄子见了使者笑笑说:“给我这么多财宝,可以说很珍贵的了;让我当国相,可以说很尊贵的了。不过先生您没有看见那郊外祭祀用的牺牛吗?人们养了它好几年,最后还给它披上锦绣,把它拉入太庙。在这临死之时,它即使不再想如此荣光、只想当一个小猪,也是不可能的了。你们要我去做国相,不是把我与牺牛一样对待吗?快快走开吧,不要拿什么相位来玷污我!我宁愿做一个泥鳅,摇着尾巴在污泥之中自由自在地游玩,也不去当什么国相。”

庄子讲了一个“三为令尹不荣华”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表述了自己的思想。故事说:孙叔敖被解职了,可是他的心情很平静。肩吾问他:“先生三次被任命为令尹,没有见您为此而显示荣耀;三次被解职,也没有见您为此而稍有懊恼。开始我对您的这种心态还抱有怀疑,可现在看您鼻子之间的表情,的确是坦坦然然的。先生您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孙叔敖说:“我有什么超人的地方呢?我不过是把那任命的事当成一件不可推却的事来办罢了,我不过是把那解职的事当成一件不可阻止的事来对待罢了。我把它们都看成是由不得我的事情,所以就任它去了,所以才能无有忧愁。我有什么超人的地方呢?不过是弄不清楚所谓的荣耀和所谓的懊恼到底是归于谁而已,是归于我呢还是归于令尹呢?如果归于令尹,那就与我没有关系。既然与我没有关系,那么我有什么荣耀和懊恼可言呢?如果归于我,那就与令尹没有关系。既然与令尹没有关系,那么我为什么还为担任不担任令尹而感到荣耀和懊恼呢?我正要去散心呢,我正要去游览呢,哪里有时间考虑什么贵贱,哪里有时间为所谓的贵贱而乐悲呢?”

庄子认为,在得道的人看来,有爵位与无爵位,授爵位和免爵位,都是自然的事情,既不是人应该追求的,也不是人应该回避的,既不是人能够求得的,也不是人能够逃避的。人所应该做的,人所能够做的,就是顺其自然。既然如此,对他们来说,来去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可以动心的。来之也不表明尊贵,去之也不表明卑贱;来之也不必推却,去之也不必忧伤。不过后来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得道之人对于爵位和王位开始躲避了。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人的智能越来越高,而私心也越来越重,为王的妄用个人的意志,违背自然的趋势,将王位转化成了一种个人的专权,将手下的官吏变成了个人的奴仆。到这个时候,在人们的心目中,爵位贵了,王位尊了;可是从实而论,爵位贱了,王位卑了。爵位之所以贱,那是因为它沦落到了君王奴婢的地位,做官不仅失去人身自由,而且成了君王祭祀所用的牺牛;王位之所以卑,那是因为它成了一个熏染私心的位置,为王不仅妄施妄为,以己之心裁天下,而且以天下为私有,卑鄙到让人感到可耻的地步。正因为这样,所以庄子蔑视做官而渺视为王。

庄子学说存在着片面性,强调事物的同一方面,否定事物的差异方面,多于被动顺随,少于主动进取,但却揭示了宇宙和人生的一面真理,且用矫枉过正的手法,将其强调的方面深深印在了人们的心中,具有启发智慧、开阔眼界、调适心理、修养精神的作用,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原创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1.117.224.231:1009/sixiang/2020054087.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