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孙子兵法 正文

孙子兵法《九变篇》讲解

扫码手机浏览

战场上的态势是千变万化的,胜败除了要看双方兵力的强弱,还要看指挥员应变的能力。孙子用“九变”来形容这种变化,可见变化之多。毫无变化一味地墨守成规,只会被灵活多变的对手打败。从古至今,许多著名的将领,都是靠多变来取胜的。

战场上的态势是千变万化的,胜败除了要看双方兵力的强弱,还要看指挥员应变的能力。所以孙子说:“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主将领受国君的命令,征集人马组建军队,在难于通行之地不要驻扎,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要与四邻结交,在难以生存的地区不要停留,要赶快通过,在四周有险阻容易被包围的地区要精于谋划,误入死地则须坚决作战。有的道路不要走,有些敌军不要攻,有些城池不要占,有些地域不要争,君主的某些不适合当时情况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

所以,将帅能够精通以上各种机变的运用,就是真懂得用兵了。将帅不能通晓以上各种机变的运用,虽然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挥军队不知道各种机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聪明的将帅考虑问题时,必定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在不利的情况下充分考虑有利的因素,战事就可以顺利进行;在有利的情况下充分考虑不利的因素,各种可能发生的祸患便可以预先排除。所以,要使各国诸侯屈服,就用诸侯最害怕的事情去威胁他;要使各国诸侯忙于应付,就用他不得不做的事去驱使他;要使各国诸侯归附,就用小利去引诱他。

所以,用兵的原则是:不抱敌人不会来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我方已做好的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不抱敌人不会攻击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我方坚不可摧的防御,不会被战胜。

所以说,将帅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坚持死拼硬打,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临阵畏缩,贪生怕死,则可能被俘;性情暴躁易怒,可能受敌轻侮而失去理智;过分洁身自好,珍惜声名,可能会被羞辱引发冲动;由于爱护民众,受不了敌方的扰民行动而不能采取相应的对敌行动。所有这五种情况,都是将帅最容易犯的过失,是用兵的灾难。军队覆没,将帅牺牲,必定是因为这五种危害。对此,不能不予以充分的重视。

阐释

战场上的态势是千变万化的,胜败除了要看双方兵力的强弱,还要看指挥员应变的能力。孙子用“九变”来形容这种变化,可见变化之多。毫无变化一味地墨守成规,只会被灵活多变的对手打败。从古至今,许多著名的将领,都是靠多变来取胜的。

在本篇中,孙子提出了“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的用兵之法,是认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将利与害一并考虑,如此,祸害才不会出现,事情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接着,孙子又一次提出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即“有备无患”的战略思想。在战争中,将帅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敌人不来、不攻之上,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而应该把胜利奠定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

最后,孙子提出了“将有五危”的著名言论。在战场上将帅有五个致命的弱点:死拼硬打,贪生怕死,暴躁易怒,廉洁好名,一味“爱民”。这五种情况,都是将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用兵的灾难。真正的将才应该有大将之风,沉着冷静,善于应变,如《九地篇》中所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聪明的将帅,总是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在有利的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在不利的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祸患就可以消除。

活学活用

《九变篇》之一——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智者之虑,

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

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

http://1.117.224.231:1009/sunzibingfa/2020079513.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