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孙子兵法 正文

孙子兵法《作战篇》讲解

扫码手机浏览

本篇名为“作战”。“作”,《广雅·释诂》云:“作,始也。”故“作战”乃是指战争之始也,即战争前的各种准备。《作战篇》主要论述了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战略思想。

善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

那么,如何补充兵员和粮草呢?

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这样一切就都充足了。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胃矢弩,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

孙子说:用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费用,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盔甲的支出等,每天都要耗费数目庞大的资金,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因此,军队作战就要速胜,如果拖得太久则军队必然疲惫,丧失锐气。一旦攻城,则兵力将耗尽,大部队长期在外作战必然导致国家财物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军事实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这样,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无良策来挽救国家的危亡了。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将领缺少计谋难以速胜,却没有见过指挥高明巧于持久作战的。战争持久对国家有利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不利方面的人,也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临近军队驻地的地区,物价必然高涨。国家财政枯竭,则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战场上军力耗尽,国内财政枯竭,物价飞涨就会使百姓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国家的财产也会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

所以,明智的将帅,务求在敌国补给粮食,从敌国得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运送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石。

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要激励部队的士气;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奖赏士卒。所以,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十辆以上,要奖赏最先夺取战车的人,并更换战车上的旗帜,把缴获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这就是所谓的战胜敌人而使自己强大的方法。

所以,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持久作战。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帅,掌握着民众的生死,主宰着国家的安危。

阐释

孙子在此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战略思想。他首先分析了在出兵前应做的各项准备工作。他认为对敌用兵,不宜打持久战,应当速战速决。因为,任何一场战争都不止是交战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还依赖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必然造成国家财力枯竭,长期消耗,战争必败无疑。

其次,孙子还注意到了运输的问题。在外作战,补给必不可少,可是从本国运输粮草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因此,他又提出了“因粮于敌”的主张,即利用敌国的粮草满足己方的需求,不但削弱了敌方的力量,也大大减轻了本国人民的负担。将“智将务食于敌”的道理推而广之,又得出“以战养战”、“就地取材”的计谋。

孙子云:“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而“因粮于敌”,不但可以免去长途运输粮食的辛劳和耗费,还可以削弱敌方的粮食供给,动摇敌人的军心,为最后战胜敌人创造有利条件。

活学活用

《作战篇》之一——善用兵者,因粮于敌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故智将务食于敌。

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

http://1.117.224.231:1009/sunzibingfa/2020079520.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