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底在我党初创时期参加革命,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和第一批团员之一,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曾任中共苏州独立支部书记,也是中共上虞县党组织的创建人。他不仅是我党早期政治活动家,也是二十年代较有影响的革命文艺战士。一九二八年牺牲于浙江陆军监狱。
(一)
叶天底,原名霖蔚,学名天瑞,又名天砥,一八九八年生于浙江省上虞县谢家桥。父叶翰芳,是落榜文人,曾在家乡教过书。叶天底有两兄一妹,他排行第三。
一九一五年,叶天底毕业于上虞县第一高等小学。同年秋,到上虞驿亭,在经子渊 (亨颐) 所创办的敬修小学补习。
一九一六年,叶天底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以下简称“一师”)①。“一师”是浙江新文化运动中心,校长经亨颐提倡德、智、体、美四育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叶天底在陈望道等进步教师的关心培养下,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九二○年二月,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杭州发生了著名的“一师学潮”,叶天底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三月二十八日,杭州学联理事长宣中华,发动学生四千余名,向省公署请愿,要求收回“驱逐经亨颐”的成命,与警方发生了冲突。被师生一直视为安分守纪的叶天底,这时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飞快地冲到了示威队伍的前面,厉声责骂那些为当局充当狗腿子的帮凶。警察竟用枪托向叶天底脸上打去,叶天底被打得鼻青脸肿,满面鲜血,晕倒在地。同学们见状赶快把天底抬起来,送往安全的地方。叶天底稍一苏醒,嘴角虽然仍在淌血,但还昂首大声高呼: “打倒军阀! ”①
“一师学潮”后,经亨颐校长、陈望道先生被迫离职。这使天底更感愤慨,临毕业前一个学期决意离开学校。有的同学为他可惜,劝他等毕业后再去。他坚定地回答: “读书并不是专为文凭而读。”
一九二○年暑假,叶天底去上海,由陈望道推荐,在一家印刷所校对《新青年》文稿,结识了正在上海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沈玄庐。他和沈玄庐、陈望道等一起学习,一起作画题词,相处甚好。沈玄庐曾赠叶天底一幅《竹石画》,画意是一块大石头下,一支新笋,经历艰难,还是破土而出。陈望道在这幅画上题词: “石压笋,笋斜出,搬开大石头,新竹根根笔头直。”天底把此画作为座右铭,挂在书房,勉励自己应该象新笋那样不屈不挠地与反动势力斗争。在此期间,叶天底与陈独秀、邵力子、杨明斋等交往频繁,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认为首要的问题是组织青年,发动青年,抓青年组织的创建工作。由陈独秀约集俞秀松、叶天底、袁振英、金家凤等在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密商组织办法。八月二十二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①。俞秀松、叶天底、袁振英、金家凤等八人成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和第一批团员。
一九二○年九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在新渔阳里六号办了一所外国语学社,由杨明斋负责,俞秀松任秘书,叶天底主持团务②。天底在此攻读俄语和马克思著作,思想认识大为提高。他认为中俄两国情况尽管有差异,然而中国的问题,也只能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解决,俄国人走过的革命道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
一九二一年春,叶天底获准与同乡王一飞赴苏学习,后叶天底因伤寒猝发,不能如愿。五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于俞秀松和大部分团员离沪去苏俄,留在国内的团员思想比较复杂,信仰各有不同,对待实际工作,意见往往不一致,因此,团组织奉命暂时解散,叶天底因此回家养病。但他总是思念革命事业。这年夏天,叶天底曾给在沪的好友写信,信中说:
“我要在对我 ‘情长望远’ 的好朋友面前表白: ‘堕落便是心死’ ,我身不死,我心决不先死……。我昨天已经有信给望道先生和别的友人了,问几个共产党机关中有否缺人办事,倘若接到他们的信,说缺人办事,我立即要带着药罐去……。”①这年秋天,叶天底病体稍有好转,就在上虞第一小学任教。他向进步教师推荐《新青年》、《新潮》等书刊,在校积极推行新国语运动,提倡白话文,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情况,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
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二日,上虞春晖中学正式开学,经亨颐出任校长。叶天底应聘到春晖中学教务处工作②。该校音、美教师丰子恺外出缺勤时,叶天底常去代课。叶天底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课余饭后,常在校园里与学生玩耍聊天,用自己亲身在沪杭参加革命斗争事例讲给学生听,使青年学生首次听到马克思、列宁的名字,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苏维埃。
这年冬,叶天底和同事们在校外首次办起了农人夜校,组织附近农民学习文化③。他每星期担任四课时的国语,结合农村生活的日常事例,向学生讲解谁养活谁的道理。一次,他要求学员解释《蚕妇》 (宋·张愈)诗,学员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解释得生动准确,又有特色,叶天底很是高兴,联想到农民进校后文化和思想认识的提高,颇有感慨,特地撰写了《白马湖上伴农民读书半年》,记述了在湖上伴读半年之情景。一九六一年春晖中学四十周年校庆,胡愈之同志亲写贺信,信中热情颂赞叶天底,称赞他是上虞革命运动的点火人、引路人。他说:
“三十多年来,当中国革命还十分艰难的日子里,在这个地方白马湖边上,有一位最可敬的英雄的革命青年,曾经艰苦地生活,静默地工作,散播最早的共产主义革命种子,并且为此付出他宝贵生命,这个就是上虞早期共产党员叶天底。现在他所散播的种子,早已开了灿烂的花,结了丰硕的果。”①
(三)
叶天底“最心爱绘画一门”。他在“一师”受到象经亨颐、李叔同等许多长于词赋书画的师长谆谆教导,艺术才能得到很大发展。二十年代初,天底不倦地探索新文艺,学习中外艺术家的长处,吸收各种精华,撰写了不少论著,创作了许多作品。
在“一师”读书期间,由于经亨颐校长的开明学风,学校内艺术空气十分浓厚,这对叶天底来说真是如鱼得水,他除了在上课时如饥似渴地吸收艺术营养外,还积极参加 “桐荫画会”和“乐石社”组织的艺术活动。创作了 《江干船户》、《吴山民房》和《葡萄》等优美作品。他创作的三幅西洋画,一九二四年元旦在上海画展会上展出,曾博得中外画家的赞赏②。
叶天底在文学方面素有修养,他的文学作品,笔调幽默诙谐,旗帜鲜明,发扬了五四以来的反封建精神。他在《民国日报》附刊《觉悟》和《小说日报》、《妇女评论》等报刊上发表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曾辑成《处女》出版①。后还陆续发表过《秋夜》、《日本大地震》、《黄海之夜》、《乡下》等。通过典型塑造,揭露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罪行,唤醒民众,推进反帝反封建运动。
一九二三年秋,叶天底由陈望道介绍在上海东方艺术研究会从事艺术研究。该会是上海研究画学的唯一机关,由日本东京国立美术大学毕业的周勤豪和经历欧洲各国考察美术的陈晓江主持。这个研究会在《民国日报》开辟附刊《艺术评论》,以联络海内外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共同探讨艺术和艺术教育。叶天底任《艺术评论》编辑②,为这一栏目撰写了不少艺术评论文章。他的这些艺术评论文章,对青年一代冲破思想禁锢,开拓革新,吸收西方民族文化的精华起了积极的作用。
(四)
叶天底在东方艺术研究会工作期间,经常去上海大学听课并参加一些活动。他在陈望道的帮助教育下,结识了邵力子、瞿秋白、罗亦农、恽代英等早期共产党员。在这里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懂得了更多的革命知识,树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一九二三年底,由瞿秋白和恽代英介绍,叶天底参加了中国共产党①。
一九二四年七月,叶天底去乐益女中任教,授国文、图画两科②。当时苏州还没有中共党的组织,只有个别共产党员在群众中活动。叶天底按照上级组织指示,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参加社会活动。
在学校教学中,叶天底向师生们介绍“五四”新文化运动情况,推荐《向导》、《觉悟》等进步书刊,还经常举行演讲会。叶天底在演讲会上,曾作了题为《九七与五卅》的讲话,激励青年学生为解除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而奋斗; 揭露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抵制日货。课余,他去苏州铁机厂、丝织厂,组织工人上夜校学文化,传播革命思想,号召工人们联合起来,为争取自由解放而努力奋斗。
同年冬,孙中山发表了 《北上宣言》 ,提出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各地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而苏州国民党内对此尚存观望态度。叶天底和许金元等人,联络发动苏州国民党中左派,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日,召开了苏州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大会,邀请恽代英到会作演讲,有力推动了苏州民主运动的发展③。同时,叶天底又筹建了苏州非基督教同盟支部,自任宣传委员。亲自到苏州街头巷尾散发通俗
宣言,分发传单,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①。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苏州国民会议促成会发起追悼孙中山的活动,叶天底、陆秋心等九人为筹备委员。四月四日,在苏州体育场举行孙中山追悼会,恽代英发表演说。苏州另一个进步民众团体壬戌友谊社召开孙中山追悼会,叶天底到会发表演说,深切哀悼国共两党合作的典范——孙中山先生②。
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恽代英从上海到苏州,与叶天底商议支援上海工人斗争的问题。五月三十一日,叶天底先在乐益女中召开声援上海工人斗争大会,后去苏州青年会会址召开会议,具体研究集会游行事宜。同时,他陪同恽代英等人到知名人士家中走访,发起成立“苏州各界联合会”,领导全城声援上海工人斗争。六月二日,发动了苏州各团体三千人在公共体育场集会,再次声援上海工人阶级的斗争并发动各界募捐,支援上海被害工人。会后,他发动青年学生,分批前往车站、码头、剧院宣传和募捐活动。叶天底还组织乐益女中学生募捐演出。为了保证演出的及时进行,叶天底日以继夜地赶画布景,双眼都熬出了血丝。三天募捐演出,场场暴满,尤以 《昭君出塞》、《红拂传》和张闻天辅导排演的《虬髯客传》轰动全市。上海《申报》报导: 支援上海工人,组织募捐,苏州乐益女中成绩最佳。
同年暑假,著名革命活动家侯绍裘,应聘去乐益女中任校务主任,中共上海区委鉴于苏州建立党组织的时机已经成熟,则委派侯绍裘在苏州建立党的组织。为此,侯绍裘邀请中共党员张闻天、王芝九和团员张世瑜、徐诚美以及侯绍裘的弟弟侯绍伦(砚圃) 同赴乐益女中任教。九月初,侯绍裘在乐益女中秘密主持建立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直属上海区委领导,叶天底为独支书记。这是苏州第一个中共党的组织。
中共苏州独支建立后,在叶天底主持下,组织党员和具有一定觉悟的优秀分子学习 《资本论浅说》、《共产主义ABC》等理论书籍,并讨论了乐益女中的办学方针,决定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党组织通过王芝九、沈晓云等联络各校,成立苏州学生联合会,还逐步建立和发展了青年团、学生会、工会和妇联等组织,发动各阶层的群众向黑暗势力作斗争。在实际斗争中,党支部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先后吸收了四名工人、五名教师、二名学生参加了共产党组织。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四日,在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常委侯绍裘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新的苏州市党部,由许金元任常务委员,叶天底为委员①。新党部成立后,团结各界人士,进一步推进了当地的反帝爱国运动。
苏州革命形势的发展,引起了反动势力的注意,他们指责乐益女中“赤化”。在反动势力的威迫下,乐益女中校长张冀牖极为害怕,借口学校经济困难,于一九二六年春宣布学校停办。原在乐益女中任教的外地教师侯绍裘、叶天底、张闻天、徐诚美等不得不离苏赴沪。但是以侯绍裘、叶天底建立起来的苏州党组织却在以后的斗争中,不断巩固壮大,成为领导苏州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强核心①。
(五)
一九二六年春天,叶天底由于病魔缠身,经党组织再三劝说,不得不放弃了上海繁重的工作,离沪返乡养病②。临行时,党组织交给他两项任务:一是养好病; 二是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农运。
叶天底回乡后,在写给胡愈之的信中说: “我虽在病中,而在可能范围内,不为社会做点事情也有些自愧。”于是当他身体稍有好转,便在谢家桥镇上办了一所农民夜校,自编自教,连所需的经费都是他自己出的。后应上虞县教育会聘请,主编《教育月刊》。在这本铅印的小册子上,他先后发表了《苏俄国家的教育》、《九七纪念在国民教育上的重要与青年教育者应有的新觉悟》等文章,激励青年教师团结起来,谋求现代生活问题的根本解决。
叶天底通过艰苦的工作,很快就在上虞人民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并为上虞县的建党工作打下了基础。一九二六年七月十六日,在上虞谢家桥,叶天底秘密主持召开了中共上虞县直属支部成立大会。会议通过四项决议: 1. 建立国民党上虞县临时执委会; 2. 开展农运,成立农民赤卫军; 3.改组县警队为工农纠察队; 4.争取国民党左派,发展共产党员①。从此,上虞的革命活动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开展起来。
同年秋天,叶天底到前江民强小学、春晖中学、百官小学和谢塘小学发展国民党员,建立国民党区分部。经过三个多月的工作,全县建立了十一个国民党区分部,发展国民党员一百余名。十二月十九日,在县城明伦堂召开全县国民党党员大会,成立了国民党上虞县临时执行委员会,大会选举叶天底等七人为执行委员,叶天底兼任农工部部长②。
这年冬,全县各地农会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县城西南门外西溪湖和松厦等地还发展了农民武装。叶天底的舅父俞恒山,是个恶贯满盈的土豪,当地百姓都叫他“东门老虎”。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兄弟站出来参加斗争,激发更多的入投身到农民运动中来,叶天底大义灭亲,首先在丰惠县城召开斗争俞恒山的大会。这一行动,县城东郊农民无不拍手叫好,叶天底也更加受到了农民兄弟的衷心爱戴。
一九二七年初,中共上虞支部根据国民党县党部建立后的形势,研究了加强农民武装的问题。在三月间召开的县党部执委会会议上,叶天底提出,要改组县警队,成立工农纠察队,并提出领导人选,要求派一些共产党员充实工农纠察队。叶天底的提议,遭到国民党右派和县长的反对,辩论了三天仍无结局。会后,叶天底和支部成员分头向国民党党部各执委做工作。在第二次执委会议上,终于以多数票通过了提议,并获得了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的批准。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虞局势急剧逆转,右派势力抬头,反动商会会长刘介安纠集一批地痞流氓和受蒙蔽的群众,妄图火烧县党部,进攻纠察队,杀害叶天底。叶天底不顾个人安危,召开党支部紧急会议,作出决定: 镇压暴乱,埋藏武器,分散隐蔽。当时,叶天底重病在身,农友们连夜用轿子把他抬到山里隐蔽起来。右派势力几次派兵追捕,由于农民的精心掩护,全都扑空。然而上虞的党组织被破坏了。
同年五月初,叶天底秘密前往杭州,通过统战关系,取得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新委任的上虞党务指导员郑师泉(左派)的同情和支持,与钱念先等四人先后回上虞,秘密重建党支部①。他们以上虞城里的义务小学为中心,成立了石榴社,出版《石榴报》。并秘密组织农会,取出了埋藏的武器,建立了武装队伍,上虞的农运又有所恢复,上虞的革命活动又逐步活跃起来。
八月间,叶天底接到绍兴党组织化名为“源人”的来信,通知他去绍兴参加九县联席会议。这次九县联席会议主要内容是: 积极开展“二五”减租,恢复农民武装,准备秋收暴动。叶天底回到上虞后,根据会议精神,召开党支部会议,作出相应决定: 训练农民自卫队,成立渔民友谊社,创办《星期周刊》。十月下旬,全县二千七百余农民集合在县城运动场,向县政府请愿,要求实行“二五”减租。经过一天的说理斗争,于当日下午七时,迫使县长方赞修签字,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十一月,中共浙江省委遵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决定进行浙东大暴动,叶天底负责组织和指挥占领上虞城,消灭反动武装①。叶天底带病与党支部同志研究,决定分头发动农民,组织人员,调配武装力量,制订行动路线,待命行动。但暴动计划被敌人探悉,叶天底于十一月十二日在上虞被捕,不久被押解到杭州浙江陆军监狱②。
在陆军监狱,敌人对他进行了多次审问,他毫不妥协。敌人劝他说: “只要你在自首书上签一个字,就可释放。”他说: “要我签一个字?我宁可死! ”敌人又降低要求说: “只要讲一句 ‘我以前走错路了’ ,就可放你。”他理直气壮地回答: “我天底走的是光明正大的道路! 没有错! ”敌人又利用叶天底在“一师”的一个同学来劝降,结果也被他训斥了一顿。敌人没有办法了,抛出了软化他的最后一招——“监外就医”。叶天底识破了敌人放长线钓大鱼的诡计,对亲友说: “天底相信共产党,加入共产党。现在因患病被敌人抓住。我遗憾的只是我替党做事太少了。我既然被抓,就不免一死,我早就预备好。天为棺材盖,地为棺材底,为共产主义而死是光荣的。”③敌人的最后一招也失灵了,叶天底又被关进了牢房。
一九二八年二月三日,叶天底预料敌人将要对他下毒手了,他给哥哥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我决无生路,不死于病,而死于敌人之手。大丈夫生而不力,死又何惜,先烈之血,主义之花。但我最放心不下母亲,希望你代我尽责,扶养母亲。我决不愿跪着生,情愿立着死!”①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贵品格。
二月八日拂晓,敌人用门板把病得不能动弹的叶天底抬到刑场上。一起就义的还有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秋人等共产党员②。
注释
①《杭一中校庆75周年纪念册》1983年5月。
①邵仁: 《回忆叶天瑞同学》,1983年10月14日。
①郑洸: 《关于社青团成立的史实》,载《青运史研究》1984年第2期。
②仿鲁: 《清算陈独秀》,载1933年3月出版的《陈独秀评论》,北平东亚书局印行,存上海图书馆。
①叶天底: 《处女》 (影印件),存上虞县委党史办公室。
②《春晖中学60周年校庆纪念册》,存上虞县委党史办公室。
③叶天底: 《白马湖上伴农民读书半年》,载1923年5月1日第11期《春晖》,存上虞春晖中学图书馆。
①胡愈之: 《春晖中学四十周年校庆纪念》,1961年11月14日。存上虞县委党史办公室。
②《东方艺术研究会绘画展览会记略》,载1924年1月7日上海《民国日报》。
①叶天底: 《处女》 目录,1921年5月31日(影印件) 。存上虞县委党史办公室。
②杨赓德: 《回忆叶天底同志》,1961年3月25日,存上虞县委党史办公室。
①钱念先:《忆大革命时期叶天底同志在上虞建党的情况》,1962年5月9日。
②《乐益女中之新猷》,载1924年7月15日上海《民国月报》第7版“苏州新闻”;胡山源: 《叶天底在苏州活动情况》,1983年10月4日。
③《上海国民会议促成会消息》,载1925年1月10日上海 《民国日报》。
①许金元: 《苏州的非基督教运动》,载1925年1月8日上海《民国日报》 。
②《苏州各团体发起之孙中山先生追悼会》,载1925年4月7日上海《民国日报》。
①《苏州三十年大事表》,苏州档案卷号53。
①薛晞申、肖斌如等: 《侯绍裘》,载《中共党史人物传》第8卷152页。
②《叶天底给愈之先生的信》,连载1926年10月12、15日 《上虞声》。
①钱念先: 《忆大革命时期叶天底在上虞建党活动的情况》,1962年5月9日,存上虞县委党史办公室。
②《上虞县临时县党部开成立会》,载《上虞声》,1926年12月21日,存宁波市图书馆古籍部。
①钱念先: 《忆大革命时期叶天底在上虞建党的情况》,1962年5月9日。
①《浙东暴动计划》,转载浙江《象山党史资料》1983年第1期。
②《铲共丛论》,第139页,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秘书处编印。存浙江省档案馆。
③万正:《不朽的人》 (影印件)。存上虞县委党史办公室。
①《叶天底给哥哥的信》,1928年2月3日,存上虞县委党史办公室。
②1928年2月10日《上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