ú 今年以来,欧美主要央行不断加息,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陡增。尽管如此,美联储仍将继续加息,♣这将带来哪些影响?三季度国内经济数据又有何亮点?如何防范美联储加息的风险?《全球财经连线》就上述问题专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廖群。
我♧国三季ⓓ度GDP强劲反弹¶
《全球财ੇ经连线》:本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三季度è经济数据。你认为三季度数据有哪些亮点?
廖群:总φ体来ⓗ看,三季度数据超过了近期以来的市场预期。就亮点而言,第一是GDP▨的增长录得3.9%,与二季度的0.4%相较在数值上是一个很强劲的反弹。
从三驾马车来看,投资表现不错,固定资产投资三季度录得Σ4.8%,当然可能与疫情前相比稍弱一些,但还是比较接近于它的潜在增长速度⌈。出口也不错,录得15%,还是双位数。三驾马车里比较疲软一些的就是消费。消费数据来看,三季度零售总额的数据为¥3.5%,离它应该有的,或者说疫情前的以及潜在的增速有一定的距离。
⌈ 而੧从供给端来看,工业生产也很不错,接近于它的潜在增速。
《全球财◑经连线》:é其实就像您提到的,今年整个消费需求比较疲软的,这主要是受哪些因素影响?接下来还能出台哪些政策来刺Õ激消费呢?
廖群:我认为,消费相对来说较差ી的主要原因还是受疫情影响。今后要加强消费,首Σ先还是希望疫情好转更快一点Ì,希望现在的新变种病毒不要造成又一波的威胁。
第二是从地方政ó府来说,从总体来讲我们要坚持动态清零,但在执行方面,特别是各એ个地方在执行方面,可能要更加精准、þ更加有选择性,不要比如发现了一些确诊病例就大面积限制,范围可能可以更科学地有所控制,这样对经济、对消费的影响可能会小一些。这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从政府的政策角度,已经出台了很多财政政策来定向辅助中小微企业,包括对μ个≥人进行一些补助。这方面我觉得还可以加快,这样的话可能消费能够复苏得更快一些。
▨城市群将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全球财经连线》:你曾提出Ċa;,城市群的崛起是今后我国经济中高速增⻓的重要引擎之一。能否详细解释下,城市群的崛起将如Δ何推动经济增⻓€?
廖群:以前说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个可能大家都同意,因为城镇化推动农民进城。农民进城实际上来看,第一是给城市提供了廉ੜ价的劳动力,这样我们才有竞争优势。第二是农民进城也要消费。当然,他在农村也消费,但是进城的消费和在农村的消费(有差别ℑ)。农村主要是自给性的,而进城消费是商品性的、市场性的。他的消费水平肯定也有提高,这就是推动消费。另外,他就要有房租,也推动了房地产。此外,进城虽然还不完∂全是城市居民,但是水电等城市公共设施还是要使用的,就会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
城市群实际上我觉得就是城镇化的进一步。等于是更宽泛一些的“农民进城”。城市群就是说农民,也包括一些小城镇的居民,向大城市为首的城市群流ા动,所以 效果在地理上来讲就会更加集中。而且由于城市群的流动方向总是朝着比一♤般小城镇要更发达的地方,所以前面提到的包括对于劳动力的提供、对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推动会更大。
所以具体来说Î,城市群就等同于是全国的居民在空′间上来进行一个大的调整。如此一来,人口移动就会带来所有的经济要素:包括资本、消费、商品、贸易等都随城市群来移动。这个移动的过程——移动肯定是向好的ú方面移动——会带来升级。
再来看城μ市群内部,它是由一个或几个主导城市加上卫星城市所组成。那么内部要进行融合,既然成为城市群,那不光是1+1=2,而是要思考如何去产生1+1大于2❄的效应。也就是说,城市群不管从交通还是从经济要素方面,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શ。
所以我认为这是聚集效应叠加融合效应。聚集Ê就是全国人民都向19大城市群聚集,城市Φ群内部又融合。继续融合,就是运动。而什么是GDP增长?只要你运动,只要પ大家都出来产生一些经济活动,它就会有增长,那么你有了这个集聚、有了这个融合,肯定就会推动经济增长。所以,我觉得城市群今后将是我国经济增长一个非常重大的引擎。
中国ભ财政与Ād;货币政策仍有调整空⌋间
c8;《全球财经连线》:૯城市群,可能是中长期内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引擎。那么从短期来看,比如说四季度,哪些领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
廖群:短期来讲,我们还是从三驾马车的角度来看,第一个支撑就是出口。出口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国际市场。现在全球经济都在加速放缓,但我们进一步巩固了供应链അ、产业链,这样δ一来,即使在全球经济加速放缓的情况下,我们的出口仍然可以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到四季度,出口或能够尽量保Æ持双位数,三季度是15%。通过我们再进一步增强产业链的优势。当然,四季度能不能保证达到10%以上,这还取决于全球经济的情况。
从投资来讲,可以做更多的工作。三季度મ的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上不错,但不错里面区分来看,实际上制造业投资不错,是超出意料的。另外,基础设施投资加快。这个可以理解,因为基础设施方面政府从财政政策上可以很大程度地把控。
所以投资方面,从政策角度,第一是基础设施再进一∃步加快,新基建是有动¸力、有空间的。新基建加快发力,令基础设施投资在四季度得到双位数的增长,会对整ⓔ个投资和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消费方面更重要。消费在我们国家占据“半壁江山”,也是疫情以来经▨济增长最大的一个拖累。所以,怎样能够在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把消费的增长提上来,我觉得这是目前最大的任务。当然,消费是居民的消费行为,那么政府能做的也就是创造环境、引导与创造条件。最重要的可能是在疫情没有太大恶化的前提下,在疫情防控方面,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放在更高的地位。一方面要坚持动态清零,另û一方面,我们面对疫情的挑战已经快三年了,大家打的疫苗平均都在两针以上,免疫力大大增强,使得情况跟疫情刚开始发生时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做到防控更加精准,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更小一些,这是最重要的。
消费方面,财政政策上还可以对中低收入的居民多进行一些财政方面的支持——他们可能是最困难的,且他们♦的消费ćd;倾向最高。我们的财政政策还是有空间的。财政赤字哪怕今年加大到3%以⊃上也没有关系,因为今年还是一个疫情仍然存在的阶段。
≠ 所以我觉得可以从上述这几个方面(切入)。四季度占全年∧GDP的30%φ,如果四季度发力,那对全年的经济增长是很有好处的。所以我希望四季度能够把GDP增长提高到5%以上,如果能到5.5%就更好了。
《全球财经连线》:您刚ર说到我们的财政政策还有空间,那么我们◊货币政策的空间∈还有多少呢?
廖群:货币政策也有空间。第一个就是降准(存款准备金率)。降了这么多次,大概平均还有8%左右,还是很高的。比其他国家的央行要高很多。有的国家根本没有这ા样一个指标,随便多高都接受。但我们可能还是从宏观审慎的角度来考虑,这个指标不可Ø能降太低。但是从现在8%的水ⓘ平再降四到五次,降到5%、6%左右的话,我觉得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降准有空间。
降息的话空间就不是太大,但也不是没有,特ી别是LPR。当然ૣ,银行的基准利率可能不见得会动,但是市场利率,LPR引导市场利率再微幅下调还是有空间的。因为我们毕竟跟美国的经济周期也不一样Ä。
当然还有逆回购、公开市场操作这些等等。可能要更定向地向银行来注入资金,所谓定向,就是对那χ些受影响最严重的来释 放流动性。
⊆
发达经济体或将出Æ现滞胀
《全球财经连线》:因为我们各国的ા经济周期不太一样,所以目前全球货币政策出现分Þe;化的局面。一些国家面对鹰派美联储不得不跟随加息,这将会产生哪些后果?是不是会出现全球性的债务危机?
廖群:后果当然是很严重的。因为第一,⊥ૠ美国是全球的主导货币;第二,美国前些年是超级宽松,而现在,超级宽松的“恶果”,也就是负面效果开始体现,就是高通胀。
通胀对哪个国家来讲都是致命性的。因为通胀说明居民实际收入减少,买的东西也少了。所以,美国现在把遏制通胀放在首位。虽然大家都知道美国经济在步向衰退,还没有衰退,但还是把શ控制目前接近双位数,8%、9%左右的通胀水平放在ટ首位,所以还会继续加息。这是美国的情ઞ况。
但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欧元区ϒ、日本还有英国等,情况就更差了。因为它们的经济增长动力没有美国那么强。也就是说如果加息,经济衰退会来得更快。但有些经济体又不得不加息。如果不加息,货币贬值就更多,现在也已经贬值非常多了。一方面是不得不加,但同时,为了不让ù加息导致经济衰退,一些央行又会做一些其他举措。比如英国、日本等同时还购买国债,又放松;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希望最终能平衡掉(效果)。但最终来讲”这个是困难的。最终可能的效果是滞胀。一是不得不加息,经济可能停滞或者衰退。另外,又不是完全收紧,一方面又宽松一点,这样通胀又很难很快回落。
所ࢮ以,最终的局面,可以说特别是日本、欧洲和英国经济,走向滞胀的可能性很大√。美国的经济基本面好一些,所以现在要对抗通胀,还要加息。
但最后,我觉得它加息的空间⊄也还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加。最后它也要平衡经济增长和通胀。可能最后对美国来讲,也是会发生滞胀,但美国的情况会比其他发达经济体好一些৻。
如果美联储运作得好,很可能避免经济衰退,还可以有1%到2%的增长;但通胀可能降不到2%以下,大概3%到5%。这一水平可能市场也更能接œ受一些。这是Ņ发ⓣ达国家的情况。
新ਮ兴市场国家可能发c8;生债Υ务危机
廖群: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所以它有主导性,Θ还可以自己调节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那些已经完全开放的,就很被动。所以一方面肯定必须加息,要不然货币会大幅贬值。一加息,本来就经济增长就会脆弱,完了以后经济就衰退,资金外逃可能对有些经济体来讲,会带来债৻务危机。因为货币贬值多,还债能力也就更差了。还有更差的情况,是债务还在,这样也ৄ可能违约。
综上所述,ⓣ对于全球新兴经济Î体来讲,它的危机一个是经济衰退,因为要加息。第二个是可能还会出现债务问题、债◯务危机。当然,最后如果新兴发展中国家违约,影响到发达经济体,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ઝ
外资流出À对中国影响有限
≅《全球财经连线》:那么,对于中国而言,应↔该怎么去防范美联Ù储加息的溢出影响?
廖群:我国Ð&#ffe0 ;跟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有所‹不同。
第一是我们增½长的潜力还在,疫情防控也做得很好。另外,经济增长虽然受到较ƿ大影响,但还是在一定的速度上增长。¸我们还有国内这么大的市场。另外,资金从我国也有流出,但由于它占的比例不是很大,对全国整个资金的影响我觉得是不太大的。
实际上,在美元走强的情况下,从市场的逻辑来讲ઘ,其他货币兑美元都会贬值,因为它是主导货币。ç所以,人民币对其贬值也是必然的,只不过不要贬太多。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还是小于欧元、日元和英镑的贬值幅度。
只要保持我们对于三大指数基本稳定,贬值幅度控制在小于δ美元指数·的幅度就可以了。因为美元指数也快到头了。加完息美元指数应该就会回调,人民币就也应该有所回调了。
美联储ⓐ或于明年上半年停止加息¦
્ 《全球财经连线》:你刚će;提到这轮强美元周期可能也快到头了,因为美á联储这两天释放出停止加息的信号。在你看来,美联储将在什么时候停止加息呢?
廖群:应该在明年上半年。Α11月马上要加息,这个基本上是确定的,而且会加很多。11月加息以后,÷应该来讲空间就不大了。我感觉在联邦基金利率达到5%之前就会停止。当然,现在离5%还有一定距离,11月加完以后,可能还要再加息两三次。后续的两三次大概率不会继续大幅加息75个基点,也有可能是50个基点或25个基点。我认为本轮加息的终点利率在5%到头了,那么节点应该就是在明年上半年的一季度或者Ψ二季度。
《全球财经连线》:哪些因素会让美联储停止加息呢?其实在这一轮加息潮中,非美元货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为此,多国打ૄ响Ò货币保卫战,这能不能稳住汇ćc;率呢?
ࢵ廖群:第一就是看控制通胀的效果。如果通胀≅下来了,美联储就会说没有必要加ૣ息或者没必要加那么快。
二是美国经济步向衰退的速⋅度。如果说美国经济由于加息而放缓太快,向2%、1%甚至0%衰退,可能也不会Ψ坚持下去。从目前来看,美国经济还是有一定的定力。是在步向衰退,但目前数据来看,如果在平衡通胀和经济衰退方面操作得当,也可能避免衰退。æ这样的话就还会加息。我个人认为在终点利率达到5%前就停止加息的话,避免衰退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那么所谓保卫战,就是不要让货币崩溃。比如说日元前两天都150多了,快接近崩溃,包括欧元已⊃经早就破1了,英镑1.1,这个已经是贬值很多了,比美元升值幅度要贬得更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跟着加息,如果不加息就崩得更快。你自己又没什么定力,不加Þ息的话,货 币就要崩溃,那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必须要加。
只不过就刚才说的好几个经济体,包括英国、日本央行、欧洲央行,一边加♪息又一边宽松,以防止经济衰退太快,最终的情况会如何,还有待观察ó。希¨望如果都能够操作得当的话,可以使得滞胀的程度减轻。
所谓减轻,就是说经济肯定会放缓,但是尽量不要衰退,不要变Ω成负的。通胀肯定是要让它回落,稍微降一点是肯定不行的。但也不要指望一下可以回落到2%的目标以下,到4%、5%左右就停止了。这可能属于比较好的结果了。
ν
日本、欧元区、英国发ˆ生衰退的概率较高
《全球财经连线》:目前È来看,欧元区、英国经济都不太乐观,美国也有衰退的趋势。在发达国家³经济都比较疲软的情况下,怎么看待明年的全球经济?
廖群:明年的经济,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美国也μ是步向衰退,欧元区、英国、日本,都有衰退的可能。从全球经济来看,发展Χ中国家有几个,像中国、印度,包括a0;东盟、越南这些是不会有负增长的。经济还会增长,当然可能达不到疫情前的一个水平。所以从全球经济严格来说,衰退如果按照负增长来定义,那么全球经济负增长的局面可能不会出现。
但是目前,è联合国、世界银行、IMF并不是把全球经济衰退定义为全球经济负增长。在中国、印度和一些新兴市场,仍然保持着比较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但它们认为GDP增长2.5%以下就可以定义为全球经济衰退了。那这种可能性应该是比较大的。按这个定义,√发达经济体如果有的是负的,有的是百分之零点几、百分之一点几的话,那整个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可能在1%左右。而新兴经济体,包括发展中经济体,有像中国经济、印度经济和东盟经济的支撑,但也会有一些潜在的担忧。比如中国经济,明年也很难说就能够回到5.5%这样的潜在增长速度上来。印度、东盟经济体Ó也一样。所以发展中经济体可能能够保持一个3%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想要高到10%以上也很难。
ખ 这样一来,全球很可能就是2.5%以下,甚至是ï2%以下,甚至进入1%时代。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是这样,按照国际组织的定义,全球经济就步入衰∧退了,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૦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ι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
á°
新浪财经意见领υ袖È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bc;“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ϑ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Ú话:400-052-0066 欢ય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ડ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2d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Ê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ણ&#ffe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