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2023年及后疫情时期宏观展望|全球经济

发布日期:2022-12-27 17:23:38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ਨ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沈明高੕(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世纪疫情始于三⊗年前,进一步改变了原本就面临增长失衡∈μ的全球经济走势,其影响今年才开始显现。一是进一步透支了欧美国家的宏观政策,加大后续调整的代价。二是加快了逆全球化进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重组,发展安全提上很多国家和企业的议事日程。三是抬高全球基础性通胀水平,历时40年的“大缓和”时代结束,进入“大分化”调整期。四是确认利率长周期拐点的到来,“滞胀”是拐点的主要标志之一,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于2008~2022年间完成磨底过程,进入上行长周期。

Ψ

  后疫情时期,全球及我国经济如何重回增长轨道,是明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值得观察的重要趋势。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ℜ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宣告我国后疫情时期正式到来。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有机会开启新一轮增长浪潮,但需要有重量级新增长动能的加持。从时间上看,第三轮增长峰值之后的调整期已经远超过前两轮,为开启全球战后第四轮增长浪潮蓄积了一定的势能,挑战在于新动能的规模能否能带来足够的增量。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GDP&#263c;总量为96.1万亿美元,较全Ζ球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增长了58.1%。按现价美元计算,全球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需要近1万亿ⓞ美元的GDP增量,相当于新增一个荷兰的经济规模。

  2023年中美经济周期错位逆转,我国有条件先于美国以及其他ૣ发达经济体重回增长轨道。“滞胀”倒逼将明年全球经济推到衰退的边缘,实现可持续复苏需要更长时间。未来,全球增长新动š能很可能来自三个方面,包括足够规模的ν新动能增量(如我国消费实力的崛起)、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一代通用技术(GPT)的广泛运用,以及逆全球化逐步转向区域化、全球化2.0等。

  相对而言,我国潜在优势明显,明年经济回暖确定性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关键改革措施和制度安排前置,加快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带来不可或缺的经济增量¿。从增量规模看,从现在到2035年,我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既是我国经济重回增&#25bc;长轨道的结果,也是全球经济重回增长轨道的必要条件。

  π一、我国ࢮ经济重回增长轨道的路径

  我国经济尽快重回增长轨道,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长期目标的必然要求。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明确了基本路径,即(1)“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2)“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ζ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3)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多途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更特别强调要“统筹当前与长远”政策、“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260e;”,并将一系列改革和制度安排前置。

  (一)确定2023年及长期⊇增长❄目标

  我Η国总量目标相对清晰,重回增长&#25bc;轨道就是要从现在到2035年,实现年均5%左右的增长。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分析,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求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入门级水平2万美元左右。在给定汇率前提下,人均GDP 需要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对应复合年均增速4.7%,考虑到我国人ε口增速放缓,总量增速需实现5%左右。从日韩早期经验看,这一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在人均GDP跨过1万美元门槛之后的15年里,两国分别实现了5.7%和6.1%的年均增速。就GDP总量而言,按照上述假设路径,基于2015年美元不变价,进一步假设未来美国实际GDP年均增速为2%、我国为4.7%,我国经济总量有可能在2035年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感受最明显的是现价美元计算的名义GDP值,这需考虑包括CPI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进一步假设,中美两国年均通货膨胀水平保持在相同的3%左右,略高于过去十年的水平,名义GDP的比较主要取决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假设两种可能情景,即:(1)从现在到2035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均升值1%;(2)年均贬值1%。由此可以推算,我国名义GDP超过美国的时间可能会提前至2028年和2032年,如果人民币能够保持一个相对强势的地位,超过美国的时间可能会提ê前。如上述情景分析中的任一情形能够落地,中美两国经济形成的增量,将完ો全有可能推动全球经济进入战后第四轮增长浪潮。

Ã

  (二)培ä育♤增长新动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增长,需要进一步明确增长增量的来源。总体看,在外需放慢、房地产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增量将主要来自消费与制造业部઴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在最近公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中,更直陈“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至此,我国增长的战略思路已经基本形成,那就是要扩大内需,以消费驱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积极应对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挑战。

  基础作用和关键作用ࣻ之分,也明确了在未来增长中,消费增量的重要性将大于投资。从国际经验看,按2015年美元不变价计算,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时,日本、韩国和葡萄牙的人均消费支出相对显著高于制造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日韩当时平均制造业增加值是我国2020年的1.6倍,平均人均消费支出是我国的2.6倍,高出1倍,显示我国提升消费的潜力巨大。需要指出的是,受货币化程度影响,我国消费支出可能有低估的成分,特别是在服务业(教育、医疗)、住房&#25d3;等非贸易领域,低估的成分较高。

  进一步而言,未来我国消费实力的提升,要超越当初日韩人均GDP过万美元之后的水平。2020年,按2015年美元不变价计算,我国人均GDP过万美元,与1966年日本和1991年的韩国水平相当,此后的15年里,日韩人均消费支出年增长分别为4.5%和4.4%。如按这一趋势增长,我国人Δ均消费支出到2035年仅为美国的14%左右,这里假设美国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按每年2%增长。按同样的假设,从现在到2035年,如果我国人均消费支出要î达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则需要年化增速8.3%;再到2050年达௄到美国的50%,需要年化增速7.6%。

  因此,从૪长期增长目标看,4.5%左右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速应该是我们的基准,8%左右的增速(隐含适度的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应该是我们争取的目标。作为对照,2009~20↑19年疫情前的10年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复合增速为9%。

  在投资方面,未来将更加偏重于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所需的高端制造业投资、新兴基础设施投资,以及与消费相关的服务业投资,包括教育、健◐康和养老等。《扩大内需战略ࢮ规划纲要(2022~2035)》中,进一步明确了扩大内需的方向。消费主要管੩量,制造业管质。纲要提出,要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纲要指出,推动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是扩大内需的远景目标。这表明:

  其一,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૩力。其二,在投资方面,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增加制造业投资,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Ν,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投资规模合理ઍ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增强投资增长后劲。

  ≠←(三)关¶键政策和制度安排前置

 ÷ 目前,我国长期增长目标和新增长动能的方向已经明确,但要实现增长目标、Ò培育新动力,关键政策和制度安排需前−置,唯此才能显著改善市场预期,以政策和制度增量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

  从内外大环境来看,明年及未来若干年,全球与中国通胀水平将保持明显的落差,即&#263d;外部通胀压力大于内部。这¼为更加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果能抓住这一关键机&#25bd;遇期,及时加大政策力度,可推动我国经济加快重回增长轨道。

  1.Φ短期“¨增量ⓐ”政策加快落地

  受全球经济放慢影响,明年出口“减量”是大概率事件,短期“增量”较“提质”更具ξ紧迫性。影响明年增长预期的关键存量政ø策调整已陆续出台,对明年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力度还嫌不足。

  其一,稳地产。相对于供给侧政策调整,我国房地产更需要需求侧改革,建立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目È前,房地产政策放松三箭已发,政策底已现。下一步,市场的关注点在于需求侧长效机制安排,实质性改善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包括加快城市化政策落地,放松新市民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建立分层房地产市场等。

  其二,优化疫情防控。最近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有助于投资者改善对明∋年૧经济和市场的预期。在过渡期,需出台系列消费支持和企业纾困政策。

ü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明年经济增੢量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扩大内需。具≡体包括增强消费能力,增ℑ加居民收入,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š基础设施联通。

  第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包括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Υ环节,提升资源生产和供给能力ê,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与竞争力,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发展数字经济,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第三,推动国企改革,保护民企。具体包括深化国企改革,ਖ਼ઞ坚持Ε分类改革方向,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第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体包括吸&#266b;引外资,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加ι入高标准经贸协议。

  为将上述增量落地,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为此,要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推动财力下沉。这或意味着,未来中央财政与产业政策的配合度将更加密切,信用等级最高的中央政府将加大融资规模,不排除在现有基础上,将赤字率提高至4%或以上。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将更“精准有力”,૧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现在到明年初,降准、降息措施出台可能性大。

  2ø.“提质”政策和制ૣ度安排前置ε

  培育新动能是一个慢变量,需要á将相应政策、制度安排和结构性改革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特别强调一系列政策和制度Î的前置,改善Ì市场预期,主要包括:

  首先,∂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经济与政策的关系,即短期稳增ਜ਼长ω政策需兼顾长期高质量发展目标,有可能会出台长短政策组合拳。

 ⓘ 其次,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第三,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Υ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

  第四,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第五,推⊕动形成“γ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Ø。

  总结而言,政策„和制度安排重在实现五大关键平衡,即增长与安全、ਠ੖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科技与民生、内循环与外循环。特别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建立基于真实价格信号的定价机制;政策更加注重“先立后破”,预先设置红绿灯,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配套政策支持;推动高信用等级政府加杠杆,将中央与省级财政、国有资产纳入整个国家的资产负债表中统一考虑等。

¾

 ⓐ 二、内需驱动઴资产重估

  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重回增长轨道,需要中美两国经济形成合力,这在去全球化仍是进行时的大背景下,在时间上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未来,相对确定的是:其一,2023年中美经济周期错位发生逆转,我国经济在今年的基础上低位反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进入下行周期,欧美经济衰退不是小概率事件。其二,高息、⋅强美元环节或持续,区域ü分化有可能进一步深化,除日韩之外的亚洲经济增长或优于欧美;其三,在扩内需战略之下,我国消费与制造业逐步成为增长的主动力,重点关注消费经济与科创经济,政策和制度Ì安排前置仍是关键所在。

π  (一Ο)汇&#25a0;率波动或持续

  未来,人民币汇率之锚有可能将从过去的出口为主,逐步转向制造业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逐步缩小并逆转目前中美负利差的基础,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双碳”战略有可能催生Þ这一代人最大的Λ产业,即可再生能ࣻ源,我国在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先发优势,随着可再生能源比重的逐步上升,有潜力成为人民币之锚,以区别于传统的石油美元。

  (二)资产"重ૢ估进行时

  低利Ξ率时期形成的全球资产高估值不可持续,部分资产价&#263f;格在寻找新均衡的过程中将出现激烈波<动。全球利率进入上行长周期,将驱使高PE市场估值中枢下行。

≡  (ਖ਼三)消费经济:兼具广度与ζ深度

  我国地域广,经济发展区域差距大,消费实力的地域梯次非常明显,表明我国消费市场兼具广度和深度。疫情前,北京和上海人均GDP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经济实力仍处在中低收入国家੤行列。尽管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过去十年各省居民消费支出仍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2000~2019年,沿海地区的浙江、江苏和广东年均增速分别为11.7%、1അ1.3%和10.੣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出,要支持新能源汽ણ车¡和养老服务等消费。未来,我国消费升á级的几个关键赛道值得关注。

  第一,传统消费与消费升级并举,必选消费与可选消费相得益彰,特别是消费者分布广的赛道,更容易培育消费品牌、分享品牌红利。第二,关注美好ú生活相关的中高品质消费产θ业发展潜力。第三,新改革措施出台,有利于服务业市场扩容。第四,关注新消费,包括养老和新能源汽车ä。

  (四)科创经济:布局GPT爆&#25bd;发赛道

  科创经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航道最宽的制造业板块。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一批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综合来看,驱动这样产业赛道的♥一个共同因素就是数字化,目前阶段科创经济实质上就是数字经à济,只是前者更加强调技术发现和创造过程,而后者更关注技术本身。

  2023年及可见的未来,科创经济的核心就是要关注无形资产投资驱动的GPT爆发赛ટ道。数字技术就是现阶段最具张力的通用技术(GPT),数字技术本身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人工智能的þ基础,也是部分新材料的下游,同样可以为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和绿色环保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工具和技术支撑,大幅提升这些产业创新和技术迭代的速度Κ。

◈  ࢮ风险提Á示:

  (1)发达国家滞胀反复ⓤ,治理难度大;(2)高息、ਰ强美元增加全球经济超预期ਜ਼深度衰退的风险;(3)贸易摩擦、供求格局剧变增加石油价格暴涨暴跌的风险;(4)新的区域增长动能不明确,全球经济陷入长时期低增长;(5)地缘冲突存在恶化、失控风险。

  免责声明:本资料的来源及观点,内容仅供参考,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资料的内容而引致的È损失承担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ઍ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应以本资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资料做出决♨策。

  广发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资料所载信息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ય的报告。本资料反映该首席经济学家的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证券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Κ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Ǝ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Α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ઍ(sin☺afinance)

Ψ

新ç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ÃΚ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Π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 财经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