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药崔文亮:创新药政策放松

发布日期:2022-12-29 13:40:3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ઠ੘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老龄化及政策驱动等因素,我国医药行业进હ入快速发展阶段。医药行业是人类的刚੠需,也是一条长期的黄金赛道。盼望已久的“全面放开”真的来了,新冠“松绑”,医药行业又将迎来哪些机会?本期嘉宾邀请到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大消费组组长、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崔文亮,分析医药行业未来有何新机会。

  本期嘉宾:崔文亮 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大消费组组长、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2015~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五、三、六名,并获得水晶球、金牛奖、最ⓨ受欢迎卖方分析师IAMAC奖等,13年证券从业经验,先后就职于大成基金、中信建投证券、Μ中信证券、安信证券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硕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理学学士。

  崔文亮13年证券从业经验,他认为当前医药板块估值仍为近十年来新低,且机构配置比例也处于低位。但近期国内政策利好频现,针对医院设备更新的专项贴息贷款进一步落地,及骨科脊柱集采结果好于预期,引发医药板块关注度明显回暖。随着对医药板块中创新药政策逐步放松,疫情对医药生产、消费医疗等影响的消退,业绩端逐步恢复,当前估值位于历史底部位置的医药板块或将实现逆转,从十月以来医药板块已开展大反攻。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医药行业现在应该是处在政策底、基本面底和资金底的多重底ⓛ部,伴随着政策和基ⓚ本面∝的持续改善,我们觉得医药整体的确定性是越来越高的。

  医药上中下游各自有不同的投资机会,多数上游细分赛道国产化率较低,国产替代成长空间大;上游受到政策扰动较低,政策免疫性较强,但受到疫情影响上游项目放量周期较长,且目前估值水平较高。中游的细分子行业和公司较多,创新药、特色制剂、创新器械κ均是∉我们长期看好的方向。下游医疗服务短期受到疫情影响,业绩承压且估值水平较高,但随着疫情放开,人民生活回到正常轨道,长期还是具有ϖ投资价值。

  针对创新药,他认为医药研发具有资金投入大、耗时长、风险高等特点,作为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社会化分工下的产物,CX⇒O行业的诞生提升了医药研发效率,使得药企能够以更短的时间,更低的花费推动新药研发进展。全球范围来看CXO行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根据Frost & Sullivan, July 2022的报告,2021年全球CXO市场规模为1164亿美元,预期到2030年市场规模为3299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2.3%,整体CXO产业继续呈现稳健增长。而中国区域CXO产业则同时享受国外产业转移及国内医药创新热潮,其增&#263d;速显著快于全球行业增速。同时基于中外药企维度和中外CXO企业平均人工成本差异,2021年国内人工成本相对海外药企和CXO的人工成本依然具有较大的差距,展望未来5年维度,我们判断国内的工程师红利优势依然存在、相对来看国内产业优势依然存在。中长期看好CXO板块,继续推荐药明康德(维权)、美迪西昭衍新药九洲药业阳光诺和百诚医药博腾股份(维权)、凯莱英和元生物等。

&#263d;  自2015我国药政改革开始,国内ξ创新药的竞争环境更加开放、竞争方式也由以往后端的商业化推广往前端的靶点选择、临床开发等环节转移,创新药的竞ધ争更加激烈和全方位。

  1)  针对不同分类的新药,其开发策略也有差异。First-in-class新药更加注重靶点机制的验证,尤其是临床前研究的夯实。而Best-in-class、Me-better和Me-too产品更多寻求的是分子结构的差异,也更加适合当下绝大部分药企的研发策略。因此Fast-follow-on是当下企业寻求价值最大化的突破口之一,应充分利用好国内创新药系列药政,尤其是肿瘤૟药和罕见病用药的附条件上市等加速上市策略。2)  美国创新&#25d0;药市场规模占全球一半以上,创新药价格约为中国的十倍,本土创新药出海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创新药出海的主要模式为产品授权,截至2022年上半年,有接近70款国产创新药以license out形式出海,其中不乏数十亿美金的重磅交易,包括百济神州TIGIT抗体近29亿美元、荣昌生物▦RC48近26亿美元等重磅交易。

 ੌ 【全文】Η£

  Q:今年以来,医药指数跌超2੭0%,部分龙头企业股价和੧市值腰斩。市场一般વ认为,医药板块是典型的防御性板块,为什么跌跌不休?

  A:前两年受到疫情影响及部分子板块景气度较高驱动,医药板块涨幅较大,叠加集采、D⊄RG等政策加码,今年前三季度出现较大幅度调整。随着估值到底部、政策预期回暖等⊗多因素促进,医药板块∪四季度迎来反转。

  Q:û医药板块何时企稳 回升?后市反弹修▩复需要哪些积极因素支撑?

  A:当前医药板块估值仍为近十年来新低,且机构配置比例也处于低位。但近期国内政ⓥ策利好频现,针对医院设备更新的专Ï项贴息贷款进一步落地,及骨科脊柱集采结果好于预期,引发医药板块关注度明显回暖。随着对医药板块中创新药政策逐步放松,疫情对医药生产、消费医疗等影响的消退,业绩端逐步恢复,当前估值位于历史底部位置的医药板块或将实现逆转,从十月以来医药板块已开展大反攻。从另一个角Η度来讲,医药行业现在应该是处在政策底、基本面底和资金底的多重底部,伴随着政策和基本面的持续改善,我们觉得医药整体的确定性是越来越高的。

  Q&#266a;:Ê医药઴的上中下游,哪些更有投资机会?

  A:医药上中下游各自有不同的投资机会,多数上游细分赛道国产化率较低,国产替代成长空间大;上游受到政策扰动较低,政策免疫性较强π,但受到疫情影响上游项目放量周期较长,且目前估值水平较高。中游的细分子行业和公⊥司较多,创新药、特色制剂、创新器械均是我们长期看好的方向。下游医疗服务短期受到疫情影响,业绩承压且估值水平较高,但随着疫情放开,人民生活回到正常轨道,长期还是具有投资੥价值。

  Q:医药板块什么࠽样的公司股价更具韧â性?哪些比较有弹૟性?

  A:医药板块经过前期调整,目前已经进入中长期的布局区间,我们认为一些本身经营稳健,受到疫情影响较小,前期有较大调整的公司股价更具韧性。对于一些有明显变ਠ化,新业务新产品表现比较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目前估值较低的公司弹ß性比较明显。

∝  Q:近期,医药集采再度引起业内热੍烈讨论,您如何看待?જ

  A:短期及长期影响:在集采重压之下,企业的利润将会受到挤压。但是企▥业想在集采模式下不被淘汰,找到ࢮ更大的利润Σ空间,必然要去搞原研创新。所以站在这个层面去看,虽然短期医药板块存在着利润侵袭的利空,但是长期来看,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起到一个良性的促进作用,促进企业进一步创新。

  Q:医药板块的“洋名儿”,CXO、CRO、CMO,最近几年发展迅猛,这种趋势未来是否可持续?前景如何,投资者如&#25b3;何把握? 我્国的创੨新药企在哪些方面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哪类公司更具竞争优势?

  A: 医药研发具有资金投入大、耗时长、风险高等特点,作为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社会化分ਫ工下的产物,CXO行业的诞生提升了医药研发效率,使得药企能够以更短的时间,更低的花费推动新药研发进展。全球范围来看CXO行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根据Frost & Sullýivan, July 2022的报告,2021年全球CXO市场规模为1164亿美元,预期到2030年市场规模为3299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2.3%,整体CXO产业继续呈现稳健增长。而中国区域CXO产业则同时享受国外产业转移及国内医药创新热潮,其增速显著快于全球行业增速。同时基于中外药企维度和中外CXO企业平均人工成本差异,2021年国内人工成本相对海外药企和CXO的人工成本依然具有较大的差距,展望未来5年维度,我们判断国内的工程师红利优势依然存在、相对来看国内产业优势依然存在。中长期看好CXO板块,继续推荐药明康德、美迪西、昭衍新药、九洲药业、阳光诺和Α、百诚医药、博腾股份、凯莱英、和元生物等。

  自2015我国药政改革开始,国内创新药的竞争环境更加开放、竞争方式也由以往后端的商ƿ业化Α推广往前端的છ靶点选择、临床开发等环节转移,创新药的竞争更加激烈和全方位。

  1)  针对不同分类的新药,其开发策略也有差异。First-in-class新药更加注重靶点机制的验证,尤其是临床前研究的夯实。而Best-in-class、Me-better和Me-too产品更多寻求的是分子结构的差异,也更加适合当下绝大部分药企的研发策略。因此Fast-follow-on是当下企业寻求价值最大化的突破口之一,应充分利用好国内创新药系列药政,尤其是肿瘤药和罕见病用药的附条件上市等加速上市策略。2)  美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占全球一半以上,创新药价格约为中国的十倍,本土创新药出海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创新药出海的主要模式为产∼品授权,截至2022年上半年,有接近70款国产创新药以licⓓense out形式出海,其中不乏数十亿美金的重磅交易,包括百济神州TIGIT抗体近29亿美元、荣昌生物RC48近26亿美元等重磅交易。

  Q:我国创新药企的估值动辄上百倍,而国际头部药企í估值只有十几倍,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

  A:从2015年中国药审改革算起,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不过就是几年时间。国内创新药整体市场占有率低,增速快,未来前景广阔,同时½创新药整体行业具备长期成长+周期波动的特点,在行业出现技术突破或重磅品种等催化事件时,市场热度将吸引较多资金进入板块,而由于创新药整体兑现周期较长,业绩或研发表现跟不上热度时进而催生估值泡沫,板块将迎来回调。美国作为全球创新药最前沿的市场,最顶尖的生物制药公司大多来自于此。大家如今看到了美国生物制药公司的强大,但却没有看到这份强大实则也是建立在两次重大周期交替之上的。上世纪90年代,刚兴起不久的生物制药行业发生第一次产业泡沫,其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半数生物制药公司破产,并购重组成为当时最常见的事情,产业结构得到全面重构。同样的,在2010年左右的第二次产业泡沫中,巨额并购频繁出现,全球十大药企并购案中,一半发生在那个时期。以美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为模板,我们不难发现,生物制药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极▣为正常的现象,虽然在这其中会出现很多公司破产的情况,但同时也诞生出不少历史级别η的公司,如安进、吉利德都是借助周期变动并购了关键的标的,从而实现突破。

  Q:目前,创新药领域有两大“派系”,仿制↔药企ਲ਼转型和直接做创新药的公司,它਩们的竞争优劣分别是怎样的?

  A: 相较于Biotech,传统药企下注创新药研发,有着独特的优势,从研发投入来看,Ω仿制药提供的现金流保证企业研发投入的可持Ô续性,使其创新的安全边际更高拥有更多“试错”机会。而Biotech的核心优势在于包袱轻,没有退休职工的安排,没有上市药物∫的安全性监测和再注册,没有GMP工厂的运维管理,能够快速将先进靶点投放到实验室,进而走向clinical test。

◙  Q:在集采背景ਫ਼下,ℑ在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过程中,哪类药企具有相对更强的竞争优势?

  A:高水平仿制药研发与创新药物研发是现阶段促使药企前行的双腿,两者缺一不可。尽管药企存在资金缺口、技术人才缺口等问题,但坚♤定不移的投入复杂仿制药和创新药是保持企业增长、维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尤其在“带量采购”的大环境下,仿制药能否产生利润、企业能否发展,取决于药品的质量、企业的技术,以此形成的行业共识:保持仿制药的基本盘,投入资金完成技术壁垒高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并布局新药(包括新化合物、改良型新药)研发,形成仿制药为基础、创新药物为驱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仿制药∋、尤其是高水平的仿制药研发与创新药物研发并不冲突,而是一种互相促进、互为基础的关系。

ñ ▦ Q:中医药板♦块如何投资?

  A:2019年后中医药行业重磅支持政策不断,医保对中药态度转变ৄ积极,随着中医药发∈χ展列入国家战略层面,体现出相较于其他赛道更高的政策支持。在中药子板块中,我们更看好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创新药,配方颗粒国标切换加速,行业库存清理接近尾声;配方颗粒对饮片将持续替代,催生市场规模扩张;短期看中药集采降价幅度有限,未来配方颗粒集采预计较乐观。中药创新药支付端受政策优待,医保医保谈判成功率高,价格调整幅度温和;临床认可度持续提升,申报上市与临床数量提升显著。

  Q:医疗服务机构、░医院、牙科、眼科、植发等∅,如何把握机会∀?

 ੧ A:医疗服务机构受到近两年疫情影响,经营业绩表现不理想。随着疫情放开,我们认为诊疗量可能先出现一定波动,¹随后逐渐恢复。我们认为刚需医疗机构及科室可能会优先恢复,疫情缓和后,消费医疗科室预计反弹更快。眼科疾病覆盖全生命周期,患者基数大、治疗渗透率低,治疗需求越发旺盛,长期看好眼科赛道;牙科短期受到疫情及种植牙集采政策影响,后续有望恢复。全科医院、肿瘤医院œ等刚需机构预计会优先恢复。

  Q▒:医疗Ê器械板块面临哪些ਬ挑战和机遇?

  A:医疗器械板块可以大致分为低值耗材、高值耗材、体外诊断૪、医疗设备四大类。目前医疗器械行业主要机遇有创新产品的快速国产替代,国产自主化将持续加速推进;疫情过后,院内常规诊σ疗逐步恢复,诊疗用耗材使用量将逐步恢复常态化水平;新冠疫情过后,国家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明显增加,医疗基建持续推进。主要挑战有未来集采和DRG政策对部分ગ细分行业带来一定扰动。

  Q:互联મ网医Ì疗板块有哪˜些新趋势?

  A:互联网医疗自2013年兴起,疫情以来被人们广泛熟知,在在政策的支持下,已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目前互联网医疗还多数集中在互੉联网药品器械销售和在线问诊领域,对于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培训、AI影像、AI辅诊੣等多领域还઎有更多探索的空间。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å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૩&#256e;浪Þ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δ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 财经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