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收问询函 半年报不能成“糊涂账”|预付款

发布日期:2022-09-13 07:41:55

【大咖直播】反弹ˆ一触即发,A股反攻的信号弹已经升起 !如何布局金秋∨行¬情?听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9月7日10点重磅开播,速来围观!点击观看>>

Ø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25bd;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每经热评丨ਭ多家公司收问询函 半年报不σ能成“糊◐涂账”

&#266b;  º每经特约௄评论员 曹中铭

  2022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工作结束刚过ࣻ去一周,沪深交易所在对部分上市公司半஻░年报审查时就发现了诸多疑点,并对近10家上市公司半年报发出问询函。相对于披露年度报告时的严谨,半年报未经审计同样可发布。即使如此,半年报也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

  对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半年报进行审查,已成沪深交易所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每年沪深交易所的关注点看,基本上集中于资金占用与违规担保、业绩真实性与准确性、并购重组业绩是否达标、商誉减值、会计处理合规性、◘信息披露等方面。而且,针对审查的结果,涉及年报、半年报的问询函往往会如雪片般向市场飞来。比如截至2022年5月13日,针对上市公司2021年报审查,沪深交易所就对274家上市公司下发了问询函。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于所有挂牌上市公司的比≤例,其实都不低,也凸显出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此次沪深交易所ઞ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下发10份问询函,数量其实也不少。整体而言,业绩波动、预付款流向,以及关联交易等成为其中的重点。比如业绩波动方面,多家上市公Á司业绩大幅下滑,导致持续经营能力是否面临重大不确定性成为问询的重点。像某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公司,因受子公司的影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49.62%。同时,子公司商誉价值占公司总商誉账面价值的约98.65%,其业绩波动对公司商誉价值影响较大。由于该公司自身经营状况堪忧,净资产余额持续下降。针对该公司经营业绩下降、商誉减值风险、预计负债计提情υ况等,深交所要求该公司说明净资产余额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是否存在终止上市风险。

  再如预付款方面,多家被问询公司出现预付款与营收不匹配增加的现象。正常情况下,上市公司预付款会♣与营收的增长或下滑出现同步增长或下滑的现象,但被问询的多家公司,业绩持续下滑,但预付款反而增加。而且,还有的公&#266a;司,一年以上仍未结转的预付款金额占比近40%,时间最早的可追溯至2019◯年。这些预付款是否会变成坏账,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此外,κ多家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中,不乏大股东或关联方ø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而且,少数公司也存在违规为大股东提Τ供担保的情形。资金占用与违规担保,本质上都是值得商榷的。

  无论是年报还是半年报,都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ο司的重要窗口,其披露质量如何,往&#263f;往也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不过,现实案例中,&#25bd;上市公司对于半年报披露的重视程度显然要远远低于年报,这既与上市公司对于半年报的认识有关,也与半年报的属性有关。即使如此,对于半年报的披露,上市公司同样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让半年报变成一笔“糊涂账”。

  每年半年报与年报÷都有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笔者以为需要监管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规定,上市Δ公司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对于披露年报、੎半年报而言同样如此。但为何每年仍然有那么多的上市公司被问询?原因就在于相关上市公司没有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

  尽管沪深交易所对于半年报、年报进行事后审查亦是监管的ì应有之义,但暴露出来的问题太多,既浪费了监管资源,增加了监管成本,影响信披质量,而且有时也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基δ于此,笔者以为,让上市公司真正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进一步提高其违规成本不可或缺。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ભ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ρ财经意见反š馈ϑ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Š浪公‚司 版 权所有

关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