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

发布日期:2022-10-31 10:04:3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ID:excel-ers),作&#263a;者:赫晋一、¶张冉冉,编辑:付晓玲、慕沐、曹宾玲,数据支持:洞见数据研究院ϒ,题图来自:何小鹏朋友圈

ૌ  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એ,又一次走到了悬崖边上。

  就在几天前,问界出台了一个“变相降⋅价”政策:自10月24日凌Œ晨起,对部分现车车型的购买用户统一赠送ਊ价值8000元的保险。

  无独有偶,特斯拉官网也显示,Model Y及Model 3全系车型下调售价›,⊥降价幅度在1.4-3.7万元不等;而其在9月,已经以保险形式补贴8000元,降Å过一次价。

Ü

  频频“降价·”背后,或与销售压力有关®。

  据乘联会发布的1↵0月销&#25b2;售预Ò测数据,新能源车零售销量预计55.0万辆,环比下降10.0%。

  而这一情况其实更早之前就出现了,今年7月,由于销量下滑,小鹏打响了“降价抢单”第一枪——ℜ线下门店开启促销活动,尾款可减免5◈000至10000元,部分车型还有3000-10000元的&选装权益。

  但∼就数据反馈看,૪降价促销并未&#25a1;将小鹏的销量拉回上升通道。

  新势力们੨²,纷纷开始为抢订单发愁。行业内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向——从供不应求、订单爆表的状况,逐渐转变为价格竞争、产能过剩的“勇敢者👽游戏”。

º

  产能集中释放,车É👽企负重前行

 ⌉ 官方数据显示,截ô至20œ22Q3,无论新能源还是传统车企,产能都大量释放。

  如下图,特斯拉2022Q3的规划产能达到190万辆/年,产能半年时间提升8⌋1%。具体到专供中લ国市场的上海工厂来看,其产能半年内从45万辆/年提升至75万辆/年,涨幅达67%&。

  比亚迪的产能释放更加明显,可以看到,2021Q4-2022Q3ਬ,产能增加了约两倍。&#263f;蔚小理的情况也类似,在2022Q2年基本实现了产能翻番ⓜ。

  ø但和产能扩充的充裕相反઩,新增产能的产能જ利用效率,普遍不高。

  可以看બ到,2022Q1开始,各家的产能利用率普遍下降。20‡22Q3,相对较ર好的特斯拉和比亚迪,产能利用率也刚超过70%;而蔚来、理想在50%左右,小鹏不到40%。

  注:产能&利用率ä=产量/产能&#25b3;。

  如此落差意味着,目前各家∀੘或许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  但各Ι家相当乐观,大有产业红ς利仍在的意思。

  蔚来CEO李斌௄在10月12日的采访中说道:“希望蔚来在2030年能成为世界前五大汽车制造商。”要知道,2021年全球销量第五名的通઩用,销量就已经达到5∨00万辆。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³也在采访中ⓞ预期ν,华为进入汽车行业,目标就是做到第一。

  然૞而,灰犀牛就在眼→前&#256f;。

  据特斯拉方面消息,上海工厂于9月投资12亿元人民币,开始产线优化,预计将于ⓡ12月↓竣工。目标是实现周产约2.2万辆的目标,也即在2023年实现年产110万辆的◊目标。

  从行业角度,综合统计来看,2022年底 ,新能源车企υ们的×产能将在Q2的基础上,增长62%。

  注:数િ据来源自官²方财务报告、电👽话会议、公开资料等。

 µ 与此同时,入场稍晚的传统车企和合资Ï车企,也已经在产χ能爬坡和部署的阶段。

૝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一下相关数据û:

  就粗略统计估算来看,新Χ能源整车行业里能叫得上名字且已经有车型交付的车企们,在2023年的规划年产能约为1000万辆——以近几年乘用车平均&#25bc;销量2000万计算,这意味着2023年底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50π%。

ñ

  巨量供给,这对com­modity businessš而言,无疑是可怕的消息。

  作为极度依赖规模效Õ应的汽车,其资本支出的沉没成本,已经砸进去了。ૡ新势力们,没有退路。

  据草根调研,☏众车™企从2021年开始,资本支出迅速攀升,同比甚至达到€2-5倍。

  而这些靠资本支出堆起的工厂和产线,又会成为企业账上的折ࣻË旧和摊👿销。

  比如,比亚迪2021年♥新能源产能扩建,资本支出与折旧摊销的比例达到历史最高。2022H1新产能投产后,折旧摊销总额大幅提升,੉环比增加超2倍(好在比亚迪牢牢占据15~2ⓘ5万电动车销售老大位置)。

  这Ι些总量“固定”的折旧摊销,只要企业在存续经营,就是“必须还的债”,会持­续侵蚀±企业利润。

  上述☻说过ÿ,各车企想要在“饥饿游戏”中生存,势Λ必要摊平单车成本。

  以特斯拉来说,其2019年上海工厂投产后,交付量快速提升并创历史新高,Model 3爬出“交付地狱”,˜单👽车折旧⊗和摊销被摊薄,企业才扭亏为盈,度过危机。

'  回到当下的新能源行业૧,价格血战,已经不期而至。谁销量惨淡,意ਜ味着出局。

  订Æ单赶不上产能释放,面临“被ƿ出清”风险

  有一个很੒直观—的角度,交车周期也Σ发生了显著变化。

  今年8月以来,部分▧热门新能源车憨型的交付周期明显缩短,ࢮ老车型甚至有现车供应。

  一般来说,产能੧释放提速、交付效率提高,带来的是销量拉升利好⇒。Β

  但就最新的销量看,蔚来9月↵销量仅同比增长2.4%;小鹏⊗连续两个月销量不过万,9月销量更是环比下▦降11.6%。

  之所以会这样在于,∇在产能端变 化的同时,市场端也已不是一年前的样ਊ子。

  2021Q2电话会议上,何小鹏定位即将交付的P5称:“P5有望将行业领先的智能辅助驾驶技θ术和智能座舱技👽术,在广大家用轿车市场上普及,加‍速智能化对燃油车和非智能汽车的颠覆。”

  而一年后的2022Q2电话会઻议上,被问及如何看待小鹏在20万区间的竞争格局时,何小鹏表示:“20万左右整车车型在∀今年甚至明年,竞争会继续♪加剧,P5的销量可能会有一些损耗。”

  ▦也就‾是Ø说,今年相比去年,市场竞争骤然激烈,且这种加剧,是全方位的。具体体现在价格带、技术路线、车型设计都异常拥挤,而一年前完全不是这样的。

  例如,大众价位的小鹏P7、P5,在比亚迪←汉、model 3、大Ö众 ID.4X之外,今年新增了不少强劲γ对手。比如,定价策略更激进的长安深蓝SL03——车型尺寸和P7相似,价格便宜约20%。

  新车型G9,也是群狼环伺。该价位区间(30-50万),前有蔚来和理想,后有长Ê安阿维塔11、上汽飞凡R7,同时,合资企૝业也在布局,比如,凯迪拉克旗下奥特能平台LYR⋅IQ也于近期上市。

  当&#260e;然,这ù不是小鹏一家的困境,而是新势力面临的共性环境。

   Ó如下图,2022年1-8月,蔚小理的市占率均有所下૎滑。与之相比,比亚迪、吉利、广汽新能源等传统车企和其他新势力,市占率有所增长。

  这和今年以来,各家都在加速转型,加快产£品推新节奏有关πⓓ。

 ú 比亚迪来જ说,相比2021年仅有秦Plus 、宋Plus 和唐Plus三款车型打头阵,2022年规划新车型ઞ达14款,完成SUV、轿车和MPV市场的全覆盖。

  去年还犹豫ૣ的吉利和长安,今年也动了起来——同时布局纯电和混动两个领域,且车型‏覆盖各个价‚位区间。

  长੡安2022年推ⓠ出36款的新车型包含8款新能源汽车,深蓝和阿维塔分别覆盖大众&#25d3;和高端市场。

  吉利在纯电领域,几何∝覆盖大众市场,极氪覆盖高端市场,在插混领域有帝豪L、星越L和领克01等。各Φ品牌放量下,公司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由2021年的6.2%快速提升至Ņ2022年前9月的22.1%。

ℜ  甚Γ至,连对新能源“反应迟钝”的合资品牌,也੊支棱起来了。

  ੨可以看到,这些品&#256d;牌产品逐渐从“油改电”切换到纯电架构,加快了α新能源产品的投放。2022H2将上市的达10款,全年总计将达15款。

  以广汽丰田来说,其10月上市了首款e-TNGAÓ纯电中型SUV b⇔Z4X,试图以更高的性价比抢占市场份额。其管ö理层表示:以bZ4X为开端,全面推动电动化产品阵容扩大,全方位提速电动化战略。

  各玩家都加速向前跑,推高了新能源汽Ü车整体的产品供给。如下图,2022年以来,每月申报的新能源新车型明显增多,目前已达Õ400辆以上,是202઺1年初的2倍。

  就发布数量来看,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前9月,国内共发布全新的新能源车型就多达67≤款,比2021年全年加起来(5γ0款)都多。

  如此一来,自然意એÎ味着各个价格带、各个技术路线、各类车型设计的产品密集度,由“月明星稀”‎,演变成了“拥挤不堪”。

  过去的种∀种&#25d3;红利,&#ffe1;已经消失了。

  在这样“拥挤”的市场上,获取∃订单的压力࠷也势必愈演愈烈。目前来看,已经出现车企订单跟不上产能释放的情况ધ。

  比如,小鹏今年肇庆–二期工&#ffe1;厂和广州工厂相继投产后,年产能达到30万辆,而2022Q3,小鹏的交付量不到3万辆,产能远超交મ付数。

­

  基于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会有上文提到的厂商降价潮——产能已经集中释放,订单数据跟不上,只৻得降价ℑ提量。

  然而,价ζ格战&#25c8;或会进一步加剧行业的竞争格局à。

  对特斯拉ળ、比亚迪等产能利用率的厂商来说,利润空间厚,拼得起价格战。如下图,特斯拉整车毛利率2022H1达27.૊8%,单车盈利也高,Σ2022Q2每卖1辆车约赚1万美元。

  但于产品线狭窄、产能♠利用 率低的车企而言,®降价保销量,会影响利润和现金流,在新能源整车行业融资窗口期已关闭的当下,不确定性太大。

  可不降价,产品卖不出去、产能·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折旧„等财务压力⊃也会增大。

  总的来看,新能源赛道产能集中释放,ધ正撞上竞争格局大变天Ι,订单规模跟不上。如此供需错位,部分企业ੇ或将面临“被出清”的危险。

  ¥小结૊

  曾经,â“不愁卖á不出Ò去,只怕造不出来”,是多数新能源车企的常态。

  而♬如今,随着入局者加速涌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业供需矛盾已出现了转换η。“产能过剩,卖不出去”,即将成为高悬在部分º车企头上的一把利刃。

  2021年,新能源车ૄ企还可以通过走“增程式解决续航焦虑”的路线大卖,也可以靠⌉“价格区ϖ间内唯一一款电动车”成为爆品。

  而2022年,产品供给加速,叠加需求增长放缓下ü,“降价抢单”,ৄ似乎已经成为了部分车企们不得不选的路。

  换言之,新能源行业进入&#256f;了“饥饿¸游੊戏”。

24&#266c;小时滚动Œ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દ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