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智:债基、银行理财跌上热搜

发布日期:2022-11-20 10:57:57

  ⊆文/意π见领袖专栏作家ਫ 黄大智

Ú

  近期,包括债基、银行理财等઩产品的大面积亏损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继今年3月份银行理财大面积破净后,一向被看作是稳定、波动小的债券基金也跌上了热搜,甚至此前大火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以及个别爆款短债基金、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也受到波及。

  为何ⓜ近期债基∏、银行理财š等主要投资于债券的固收类产品大幅下跌?投资者又应该如何应对?

  ˆ1″

  如&#263e;果是低风险偏好ਯ的投资者,对近期固收类产品的大跌可能更深有体会。憨

  根据方正证券的不完全统计,从10←月末至11月15日,短短十余个交易日,市场中近8000只固收类理财产品中,超过2600只是净值下跌的,其中,有22只产品净值跌幅超-1.00%,跌幅超-2.00%共计4只产品,下跌产品数量占比超过1/3。如果仅看银行理财,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在3万多只理财产品当中,最近一周出现负收益的理财产品超过1万▩只,净值下跌产品数量占比同样较大。

  不仅如此,受到债基、固收理财等产品净值快速下跌和产品大额È赎回的影响,其它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也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出现了净ਫ਼赎回。甚至有多只短债基金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触发了“巨额赎Λ回”。

é≠

  2

  对于债š基、银行固收类理财的投资者而言,今年产品持有的体验并不算好。就在今年的三月份,银行理财同样出现了大面积的破净亏损的情况,也一样引起了投资者的高度&#263b;关注。不过就如股票一样,同样是“跌”,原因也是不一样的,今年3月份理财的“破净潮”主要在于股票市场的大幅度亏♤损带来的冲击,而眼下则主要是近期债券市场的大幅度调整而造成的。

  憨由于债基和银行理财主要投资的是债券,近期这些产品的大面积亏损也主要是由于债券½市场的走熊而导致的。原因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管理,这一点主要针对的是银行஻理财产品,不包括债基。很多银行理财的投资者抱怨,为什么«前几年就没有出现过这么多的亏损情况。“资†管新规”落地之前,银行理财类产品普遍以“摊余成本法”估值,在2020年6月“资管新规”落地之后,估值方法从“摊余成本法”改用“市价法”计算产品净值。

"  摊余成本法下,债券以买入的成本列示,Ö按照票面利率在剩余期限摊销,χ每日计提收益。

  但市价法下,所持有债券要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进行估值,每日要结合票息以及买入成本与当前市价的盈亏情况੡,综合计算当日ઽ损益。

  举个例子,假ࢮ设某产品买入票面价值为100元的一年期国૎债,票面利率3¿.6%。

  在摊余成本法下,其收益¡为每日计提票息收益0.01元,持有≡至到期收到本息后,收益为3.6元。体ૉ现在净值曲线上为一条斜向上的直线。

  在市价法下€,同样每日计提票息收益0.01元,但债券价格参考一年ਠ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进行估值。假设当日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债券价格下跌至99.9元,则当日体现在净值的变动上,为亏损0.09(=99.9-100+0.01)元,当日净值亏损幅度0.09%。(注:为便于理解,此为简易算法,不代表实际行情)ð

  可以看到,即便同样为持有至到期,摊余成本◐法和市价法同样到期收到3.Ì6元的收益,前者无需考虑市价波动,每日0.01元的稳定收益。但市价法受ਫ到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收益上下波动,体现在净值曲线上就如下图。

  ◑所以ઢ,即便是过去出现过债券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但在⊆摊余成本法的估值方法下,并不体现在净值上。

  第二,ρ近期市场的资金面偏紧,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导致债券价格普≅遍大跌,主要投资于债券的债基和银Μ行理财产品出现净值的快速下跌。

  今年以来,在内外因素共≤振下,一直是财政支出的大年和货币宽松的大年,年内三次下调五年期LPR,两次下调一年期LPR,但近期货币最宽松的窗口期已过,资金面偏向于边际收紧,÷市场长短端利率快速上行。对于债券而言,价格与市场利率成ਫ਼反比,近期市场利率的短期快速上行,演绎了一场小型“债灾”。

  第三,近期市场出现了显著ⓥ的风险偏好变化。近期“疫情防控20条”与”地产纾困16条”政策的出台,大大的提੫升了市场对于未来经济的预期,风险资产(股市)得到了极大的提振,沪深300指数从10月末至今反弹近8%。股市长期向好的预期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上的资金产生了虹吸效应,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推高市场利率。

  第四,经济预期的修复可能带੠来中期内利率中枢上移。从近期出台的疫情防控政策、地产纾困政策等,较大程度上修复了前期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在未来经济增长重回正常水平的预期下,市场对资金的ચ需求上升,再加上落实地产政策对于宽信用的传导,资金需求的上涨可能在中期还会一∏定程度上推高市场利率,使得债券价格进一步承压。

  所以,近期无论是政策面、基本面以及资金,都对债市形成了一定ર的利空,这种利空传导到机构和投资者,引发短期内的大量赎回甚至触发⇓ભ产品的巨额赎回,赎回潮的压力又进一步反馈市场中,形成了债市的负反馈,也引起了投资者极大的反应。

  3⌊ù

  权益类的产品经૟常会大涨大跌,波动较大,因此即便是亏损较大,如果遇到一波行情也能很快回本。但与权益类的产品不同,债券类产品在遇到较€大幅度亏损深套◑时,回本之路往往漫长。

  Û对于那些风险偏好非常低,无法接受理财或债基净值如此大幅度波动的投资者而言,及时止损出局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下,这些产品净值的大幅度波动不会是最后一次,β甚至未来发生更大幅度的波动也会是大概率事件。无法接受、无法承担这种风险,回归到银行存款、大额­存单、保险等保本类的产品或许是更适合自己的投资选择。

  ੍而对于那些风险偏好较低,但能够承受一定波动的投资者而言,保持持有不动,跌多了就适当补仓,并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无论是经济修复的预期,还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可能并不支持债市快速的企ਫ稳回升。同时,本就打算长期持有的投资者也无需担忧,债类产品适合做“时»间的朋友”。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而言,目前股票相对于债券的风险溢价已经较高,股债♦平衡的投资者逐步减债加股更加合理。当然,调仓的过程也不必一步完成,毕竟当前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仍在,经济的ƒ复苏也不会一蹴而就,震荡的市场可以让我们有充分的反应时间。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固收类Δ产品相对于权益类产品波动小,交易成本相差却不大,并不适合做波段操作,想要在现在下跌时买入,等待◘反↑弹后卖出,可能得不偿失。

  (本文作者介绍: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辽宁κ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ࢮ)¤

Τ ⓥ

ν  ρ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Š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ffe1;研究员,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

新浪财经意见Æ反馈留言板 电话:400-052-00ડ66 ૪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ࢵ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æ Reserved

新浪„公憨司 版权所有

关于 财经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