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到浪尖 增额终身寿险何去何从?

发布日期:2022-11-21 14:06:36

 &#25b2; 来源ਫ਼:北京商报ભ

  “3.5%即将淡出,成为历史ય的稀缺品”“跑的过银行利率的产品快要下架了”“XX人寿紧急通知,两款增额终身寿险所有年期全国停售”……11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随着银保监会੠的一纸通报,增额终身寿险要下架的消息在部分保险代理人的朋友圈刷了屏。∩

 ∈ 一波一波的炒停售,到底是真是假?随着监管一次又Δ一次点名,增额终身寿险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频频被Þà点名ਪ

  终身寿险是指Ô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હ条件,且保险期间为终身的人寿保险。增额终身寿险,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投保人生存期,每年保险金额都会增加的终身寿险。

  随♤着预定利率4.025%的年金险被叫停,凭借着“灵活减保”“保额稳定增长”等优势,增额终身寿险逐渐走进消费者视野,成ৄ为新晋“网红”产品。而在银行存款利率降低、基金收益欠佳、银行理财大面积“૊破净”的情况下,增额终身寿险乘势而起,逐渐撑起寿险公司保费规模的一片天。

  《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25c8;报告》显示,2021年终身寿险占人身险银保业务期缴产品年度销量前十中的七席,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产品。曾有寿险公司总经理向媒Õ体透露,今年上半年,该公司8Υ5%以上的保费收入来自增额终身寿险。

  不过,随着增额终઴身寿险销售规模的快速扩张,&#261c;风险点也由此暴露,出现了噱头营销、销售误导、利用加保规则变相突破定价等问题,也引起了行业对其快速发展的风险担忧。银保监会更是屡次在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Ã等通报中点名增额终身寿险。

  11月18日,银保监会在通੊报中表«示,随着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受到市场关注,个别公司激进经营,行业恶©性竞争现象有所抬头。

  在今年2月发布的《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2版)》中,银保监会૟指出了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递增比例超过定价利率,存在严重误导隐患;增额³终身寿ý险的减保比例设计不合理,加保设计存在变相突破定价利率风险。

  除了监管部门,近期,中国精算师协会也૤发出消费提示,指出有的保险营销员在૜销售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过程中涉嫌误导性宣传,Ú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请消费者予以警惕。

 ੬ 蕴઻藏&#222e;多重风险

  从根本上来说,保险œ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有三个—ખ—死差、利差、费差∈。

૪  简单理解,利差是保险资金实际投资收益ⓝ率和预定利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盈余或亏损,分为利差益及利差损。费差与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有关,是实际的费用率和预定费用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盈余或亏损,分为费差益和费差损。

  从银保监会近期通报来看,增额终身寿险的利差和费差是重点关☞注的问题。银保监会表示,各公司应该重点排查增额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公司近五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等。并要求保险公司于12月15日前报送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专项风દ险排查报告。

  同时,银保监会叫停了弘康人寿、中华联合人寿和小康人寿3家保险公司的4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要求立即停止销售有关产品,并进行全面排查整改。银保监会人身险部指出,弘康人寿、中华联合人寿共2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定价假设的附加费用率较实际销售费用显著ⓐ偏低。小康人‍寿2款增额终身寿险,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与经营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将矛头直指费差和利差。北京商报记者就产品下架及整改问题向上述公司发函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对于银保监会要求各公司排查报送,国君非银分析师刘琦欣、谢雨晟等在相关研℘报中表示,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为提高产品竞争优势,在销售增额终身寿险过程中存੊在提高保额复利设置、支持全额减保、费用大幅超支等问题,将受到重点监管。

  业内一位精算师则表⇔示,这是监管在预警部分保险公司增额终身寿险的利差损和费差损,由于部分中小公司依赖保费规模,如果投௄资收益水ü平难以匹配预定利率,未来偿付能力会承压。

 ⓕ 或出现利´差损ફ

  增额终身寿险»是一种重资产投入的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利率或长期处ç于低位对保险ƿ公司的投资压力是巨大的,容易带来利差损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市场上的一些热销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终身保额复利率接近3.5%,Ý保险公司在经营增额终身寿险过程⌉中,真的会面临利差损吗?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指出,大多数情况下,增额终身寿▤险的保单利益是以现金价值为基础,所以,保额按照接近3.5%复利增长,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不受其投资收益的影响。

  同时,杨泽云表示,确实有不少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号称按照接近3.5%的复利增加。但一方面,基本上保险期限都在30年以上(3.45%左右),要达到3.48%的复利收益,基本上都要到50年以上。而现实中,可能&#222e;很多人是准备在投保后10年或者20年以内就通过减保的方式获得现⊃金,此时的现金价值收益距õ离3.5%较远。

  对于增额终身寿险是否会带来利χ差损问题,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这要看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如果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较强,在经营增额终身寿险过程中还是有利可图的,如果保ਖ਼险公司投资能力比较弱,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回报,就有可能造成利差损。

  刘琦欣、谢雨晟则›在相关研报中表示,在当前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增额终身寿险作为具有保证收益且长期收益可∪达3%以上的高度稀缺产品,预计短期受到市场追捧;但同时对保险公司而言,增额终身寿险面临较大的利差损风险。

φિ

 å 理性看待“炒停”

  谈及增额终身寿险后续的发展,徐昱琛表示,从银保监会要求来看,保险公司需要自查是否触碰三条“红线”,分别是:增额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φ假设超过公司近五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产品定价的附ÿ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如果产品存在触碰上述“红线”的情况,可能需要按要求下架。

  对于未来的产品设计,徐昱琛表示,未来产品定价利率和产品的附加费用率等会有更严格的限制,对于保险公司ઐ来说ò,未来要设计高性价比产品会有“比较大的难度。

  刘琦欣、谢雨晟则认为,预计长期保险公司઺将考虑降低预定♡利率或▩降低减保权益限额等来应对利差损风险。

  从当前市场反应来看,虽然银保监会只是要求4款产品下架,却有不少保险营销人员在朋友圈制造焦虑,声称“3.5%即将淡↔出,成为历史的稀Ζ缺品”“°部分产品将要下架停售”。

  对于保险营销人员的炒℘停行为,上述精算师表示,需要消费者理性看待,增额终身寿险只是保≤障工具,重点不是产品◙稀缺性和产品好坏,而是消费者是否真的有保障需求。

&#25a1;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nbspñí;李秀梅

24Ÿ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ˆ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ς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 财经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