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
意见领袖丨李铁(独ⓞ立经济学家,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
从中国近十年的GDP数据来看,除2020年的疫情,都保持6%以上的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从2010年的两位数增❄长Å——10.3%,下滑到2019年的6.⋅3%。
从下滑趋势看,2015年-2019年的ઙ五年间,增长👽速度一直在6%-7%之间徘徊。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增长速度从之前一年疫情暴发的2.3%反弹到了8.1%。虽然从线性的数据分析看,增长的趋势并没有逆转,但☞是增长速度是否会持续,可以从过去12年的变化入手分析。
从“三驾马车☏”看ℑ12年变化
先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12年的变化。绝对值从2018年开始出现几º乎零增长,一路下滑到2020年的ö谷底。虽然2021年回升到接近2019年的水平,但下滑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可以说,国内投资增速的下滑趋势与GDP增速的下滑趋势是一致的,但前者是快于后者的。而且,2021年的回升也µ仅仅是拉到了4.9%,仍低于2019年5.4%的水平。显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滑趋势更为严峻。
从近12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情况来看,即使下滑,也是在高位区间。消费增速从2010年的18.1%下滑到2019年的8%☜,虽然在2020年疫情最<为严重期间,已经出现了3.9%的负增长,但在2021年又迅速回升到♦12.5%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区间。如果从绝对值上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处于上升过程中,这也反映出中国消费需求的基本面仍在,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对GDP增长拉动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拉动GDP增长最大动力显然是外贸。如果从数值上分析,从2010年以来,出口总额基本上处于上升的趋势,只在2015年-2016年有所下降,之后仍处于增长区间。但是从增速上看,出口增长一路下滑,20લ15年-2016年,下滑到谷底,呈现出接近2%的负增长。即使之后有所回升,在2017年达到了10.8%的两位数增长之后,又出现了波动性下滑,最低下探到4%,但相比2015年-2016年的状况还是要好得多。在经历了2020年的又一次波谷后,2021年增速达到了21.2%,是12年来仅次于2010年31.3%第二高水平,出口总额达到了21.7万亿元,也是12年来最高的હ数值。就此看来,外贸是“三驾马车”中拉动202ࣻ1年GDP增长的最大因素。
∈
੪产®业此消彼长
ô再来看三驾马Ǝ车之外的几项数据。ચ
就业形势的变化从数据上看相对👿乐观。虽然从整体上看总就业人口在下降。但是从2010年到2021年,城镇就业人口一直处于上升趋势,12年间的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2亿,平均每年新ੌ增1000多万。即使在疫情十分严重的2020年,城镇就业人口比上年仍增加了2000万人以上,而2021年比2020年又增加了500万人。农村就业人口则是呈下降态势,从2010年的4.14亿人下降到2021年的2.79亿人,共减少Ã了1.3亿人。
数据变化说明,城镇容纳就业人口的潜力仍在,农村就业人口的下降应该是长期趋势。但是从农业转移人口的数据上看,增长速度在急剧下滑,从2010年5.4%的增长下滑到2018年、2019年的0.6%和0.8%,直到2020年间跌到近几十年来的谷底,出现了1.8%÷的负增长。虽然在2021年的增速恢复到2∗.4%。同时,也要看到,农业转移人口的绝对值为2.9亿,⊕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变化与城镇就业人口的变化,在增长速度上和数值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吻合,这可能是由于举家迁徙进城的人口数量在最近几年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汽车市场的销售形◘势在低谷中徘徊之后出现了回升。从工业制成品来看,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是汽车市场。在2016年-2017年期间,中国汽车销量的绝对值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接近2900万辆。但之后开始走弱,ú汽车产业在2018年-2020年连续三年出现了负增长。
▨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销量下滑到谷底并非ৄ因为疫情,而是出现在疫情前的20ã18和2019年。而2020年发生疫情的当年虽然是负增长,但仍然是恢复性的增速走高。到了2021年,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了3.8%。虽然距销售量最高的2017年的2888万辆,还有260万辆的差距。至少从年度数据上看,增速和销售数量还都处于比较明显的回升。
房地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如a1;果看近1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增长曲线,有点像乘坐过山车——大起大落。从2010年的10.1%的增长下跌到2012年的1.8%。之后高速回升到2013年的17.5%,2014年则为9.1%的负增长。2016年继续超高速回升到22.5%,此后连续4年一路下滑到2019年的最低点0.1%的负增长。通过截取2021年到20³22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数据可以看出,仍然为同比负增长下滑趋势。
旅游业ⓔ的增长趋势被疫情所打断。从近12年的数据上看,作为消费领域的一个代表性行业,旅游业一路增长,同时与其他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房地产在2018年、2019年再次出现的巨幅下滑,汽车等其他工业制成品的销售量也呈下滑趋势,但旅游业却进入了井喷期。2018年-2019年国内旅游人口达到了55亿至60亿人次。很多人把旅游ω业看作是中国经济未来非常重要的增长点,旅游业投资也达到ળ了历史高峰。
然▣而,2020年以来的疫情导致对于出游的严格限制,使游મ客人数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出现了52.1%的负增长。虽然2021年有所回ϖ升,增速达到12.8%,旅游人数恢复到32.5亿,但也仅相当于2013年的水平。随着奥密克戎病毒加剧传播的影响,旅游业恢复增长的预期尚不确定。
互联网逆势增长。首先是中∇国互联网人口已经达到了1Σ0.3亿,占人口总数的70%-80%。城乡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也在提高,在城市已经达到了81.3%,农村已经达到了57.6%Ÿ,说明互联网这一新兴行业,在疫情中的发展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体现出巨大的活力。这也是新冠疫情以来,国内经济出现的积极性变化。
比如,仅用了五年时间,网络用户就从2017年的5.3亿,增加到2021年年底Ο的8.42亿。人们感觉到的所谓服务业萧条,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线下消费形式的变化¾。在过去两年里,人们的很多消费行为有相当大一部分转到了线上,很多经济和社会活动也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
依托互联网产业的飞速扩张。人们的办公和交流、工作、会议等活动,开始大规模地´从线下转到线上。其中,从2017年到2021年五年间,网络直播用户增加将近3亿,达到了6.38亿;在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在线教育的用户增速甚至超过100%。虽然由于政策调整,在线教育用户从2021年的Å4.Ä23亿下降到了现在的3.25亿,其实目前仍是处于一个转型调整时期;在线医疗的用户从2020年的1.15亿一直上升到2021年的2.39亿。
◐对未ઠ来中国经济的七个判Κ断
从中国经济社会近些年发展的情况看”,虽然看似各种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直接影响了GDP增速放缓,但也要看到,这种变化是结构性的。比如,投资的下滑和消费增长的放缓,同时外贸却在高速增长。再比如,房地产跌到低谷,旅游出ટ现断崖式下跌,工业制成品销量下滑,就业增长徘徊等。但仍可以看到在许多行业在积极地推动经济增长。在不同经济领域表现出有起有落,有涨有跌的态势ਮ。
≤ 从中ૣ国经济近十几年增长的变化过程中,我们大致可以做出以下几个判á断。
第一,&#ffe1;经济增长¹的速度虽然放缓,但是增长趋势尚未改变∫。是否认定中国进入了低速增长期,涉及到的因素会很多。特别要注意到,如果是因为外部因素或者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的经济严重下滑,一旦危机和风险降低,在未来的恢复增长期中,则可能会出现中位数甚至更高速的增长,也就是经济波动过程中的反弹现象。
第二,政策因素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十分巨大。á通过对近12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很多下滑的征兆其实◈在2019年以前就出现了,其实与疫情,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无关。比如,提出实现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政策目标,对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对环境和生态的重视等等,这些对于投资和消费都有直接影响。可以将之视为转型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因此带来增长速度的放缓也在意料之中。
第三,社会消费需求的基本面还在,这应该是支撑内需的信心所在。从社会商品消费零售总额、旅游消费,以及以汽车੫为代表的℘工业制成品销售的趋势看,只要外部因素、疫情,以及政策有所变化,反弹的迹象就会出现。仅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基于14亿人口的消费增长在结构转换过程中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比如,旅游消费虽然受到疫情的抑制,但是只要未来疫情有所缓解⋅,消费势头就会回升;房地产市场在严格的ąc;政策调控下,已经连续5年持续走低,但是回顾过去十几年的波动可知,政策一旦松动,就可实现快速反弹;影响汽车销量的原因,有政策因素Š,也有芯片供给短缺的因素,更要考虑到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转换的问题。而疫情对于汽车市场的影响,就是出于安全出行防止疫情感染需求,可能会增加汽车消费。
第四,互联Ąe;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是具有强大的动力。从互联网用户数量来看,几乎࠽已接近饱和,但是在应用内容上,还有极大的空间可以挖掘。疫情使得人们对互联网应用开拓了更为广泛的场景&。在可预见的潜在市场上,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比如,如何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和∼医疗,缩小区域间、城市间、城乡间公共服务的差距?如何利用海量、且仍在不断增加的规模化数据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善,推动更多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的î创新?政府如何打通传统的上报数据和市场化网络数据的通道?大型互联网企业能否把自己的海量数据廉价或者免费向市场开放,从而让更多新的互联网企业拓宽应用功能,等等。
⁄ 第五,政策调控还可以发挥巨大的潜力。当前市场需求还在,但是因各种因素导致一些政策的紧缩,使得增速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意识到,这只是阶段性的调整。调整的目标在于遏制垄断和防止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市场,避免资本以及政府的债务链不断蔓延而引发恶性后果。但是政策调整预期目标已经达成,或是结构转型已经逐步实现。政策一定会相应进Λ行调整,适ઽ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从而释放新的动力,这对于市场来说会带来更为积极的效果。
就此而∂言,判断经济 形势,需要从中长期એ的发展进程来看待经济增长和政策调整之间的关系。
第六,深化改革尚在进程中。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Α未完成,更多有利于促进市场发展的改革和政策还没有出台,有些已经出台的尚需要落实。ⓓ改革会激活经济发展的动力,这是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经验,而且还在继续探索中。
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日益恶化,应对疫情蔓延γ,应对人们尚没有完全适应的百年变局,并制定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也需▨要寻找合适的时机,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相应地推动改革步伐,逐步释放体制变革蕴含的巨大潜力。
第七,外部环境变化和疫情蔓延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但也要注意到,至少在2020年至2021年,中国由于采取了稳定的清¸零政策,确保全产业链效应得到发挥,外贸的高速增长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从特朗普时代开始,中美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中美贸易额的增长和外贸顺差反而达到š了近十几年最高的水平,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外向度和国际对中国产品的依赖也在加强。新冠疫情确实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如è果中国自己做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基本面的安全保障,即使会遭受巨大的损失,但仍可以出现预期中的增长。
总结一下Γ以上分析的结果,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并不应该得出悲观的结论,而要看到一些已经释放的和潜在的积极因素:一是市场需求的强大动力并没有消失,只是在各种因素制约下尚未释放;二是还存在着巨大的政策调整空间,只要根据需求和市场进行相应的调整,还会形成增长的推动力;三是结构调整和转换过程中,经历阵痛应该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会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好的基础;四是新兴产业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还会创造更多的需求,并会激发技术创新;五是要特别注意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今↵年以来奥密克戎病毒在几个重要城市造成的疫情,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压力。虽然现在看起来,今年前四个月的各项指标并不理想。但是如果正确应对,把疫情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就可以把风险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未来增长的趋势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α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ਫ਼
શ
λ
Β Þ新浪财ð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Χ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Ψ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૪的专业分析。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ñ改革ó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新浪Ąe;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ϒ正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ਫ਼册┊产品答疑
👽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ΘRights Reserved
”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