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Κ 张明í
“‘双循环ª’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就是‘以内Ψ促外’,δ以改革带动开放。”
“只有让要素充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在‘分好蛋糕’之前±最大程度地‘做大蛋糕’。”
“2022年初至今,虽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明显贬值,但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远低于欧元、ਜ਼英镑ત、日元等国际货币兑美元贬值幅度,这意味着人民币依然是全球范围内非常稳定的货币之一。”
ય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ÿ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何深刻内涵?该如何“增强થ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如何“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专访ઞ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
记者:首先感谢您接受ય我们的专访。立足当前国情,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您觉得应该如何理解其深刻内涵?
张明: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了融入国际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具有三个要点:一是利用我国劳动力充裕的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Ο二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三是实现“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使经济运行由国内循环扩大到国际循环。国际大循环战略的核心,是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并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以Ì对外开放来促进对内改革(以外促内)。毋庸置疑,这一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全球经济陷入“长期性停滞”,特征是增长缓慢。在长期性停ੌ滞背景下,孤立主义、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抬头,例如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以及2018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摩擦。外部需求变得不太稳定、不太可靠。另一方面,作为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结果,中国经济体量Ç迅速上升,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中国GDP总量接近美国的四分之三。自身体量上升之后,再靠外需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变⌈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此背景下,2020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创建以内循环为基础、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是针对国内外环境Þ变化,对之前中国实施的“国际大循环”战略的调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是对当前世界形势作出的科学研判,有助于未来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保持ਪ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如果说“国际大循环”战略的核心ੜ是“以外促内”,以开放促进Σ改革的话,那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就是“以内促外”,以改革带动开放。
记者:Β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方面,您੦认û为未来的主要发力点何在?
િ张明:要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与可靠性,意ੜ☺味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实现消♣费扩大与消»费升级,其核心是要持续提高中þ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的ćf;中国经济增长,素来具有投资驱动与出口导向的特征。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੫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经济体量的放大,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正在由第二产业与投资,切换至第三产业与′消费。因此,如何促进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扩大以及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升级,就变得尤其重要。
从供给层面来看,这意味着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更广范围的消费选择。从需求层面来看,这意味着要努力扩大中低收入થ阶层的收入水平,因为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很高。而这恰恰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意૩。例如,如何提高居民部门收入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如何通过收入再分配纠正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失衡?如何缓解收入方面的地区差别与城乡差别?如何实现“房住不炒”与建立房地产常态化调控机制?如何促进解决了中国80◐%就业的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等。
二是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全球生产网络面临冲击,全球产业链可能会变得更加区域化和本地化。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意味着再靠“后发优势”来实现技术进步愈发困难。因此,如何实现ਰ国内主导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就变得非常重要。在此背景下,供应链的“ਫ补链强链延链”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在全球生产链变得更加区域化与本地化的前提下,如何确保中国在亚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生产≅链龙头地位就变得至关重要。这就意味³着,我们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保持各种类型企业的创新热情与积极性,要积极调整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ੜ 三是要Ξ努力促进国内各种要素的自ਊ由流动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众所周知Λ,中国是一个拥有超过14亿人口、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大型经济体,但迄今为止,中国国内大市场存在各种要素流动障碍与市场分割,从而不能充分发挥统一大市场的优势。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多个关于促进国内要素自由流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文件。这些文件如果得到充分贯彻实施,那么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环境在内的各类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的程度有望显著上升Î、各类要素市场化定价的能力有望显著增强、国内大市场面临的市场分μ割格局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只有做到这一੫点Ê,我国才能充分发挥国内超大市场的优势,吸Ņ引全球范围内各类优质要素流入,实现以内循环带动外循环的目的。
不难看出,上述三方面工作是从不同层面出发来塑造国ℜ内大循环:消费扩大与消费升级是从需求层面出发,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是从供给层面出发,促进要ⓜ素自由流૧动与国内统一大市场构建是从制度与基础设施层面出发。
事实上,在上述三个方面中,要素自由流动与国内统一大市场构建很可能是更为根本的、更具决定性的举措。一方面,只有让要素充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在“分∝好蛋糕”之前,最大程度地“做大蛋ੈ糕વ”;另一方面,只有构建起具有足够规模与深度的国内统一大市场,才能更好地支撑我国企业构建横向成团、纵向成链的产业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向全球拓展。
我认为,制约要素流动与统一大市场构建的最深层次障碍在于,地方政&#ffe0 ;府政绩考核体系过于强调GDP增长、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在这种考核体系之下,地方政府自然愿意把各类要素聚集在自己的属地之上,同时会限制本地要素流动至其他地区。因此,要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与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就必须改变地方政府面临的激励机制;ࢮ而要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就必须改变其政绩考核体系,适当淡化ÉGDP增长与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将要素市场化定价与跨区域流动等指标纳入其中。
记者: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等复杂背景之下ⓨ,“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该从哪些领域着手?
੩张明: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下,要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Ċa;平Ü,建议从以下四个领域入手:
第一,从贸易领域来看,我国应抓住全球产业链在后疫情时代可能发生调整(缩短Å与区域化)的时机,进一步强化中国在亚洲产d0;业链中的核心位置,尽可能维护中国的全球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ò。
在强化产业链核心位置的过程中,我国应注重发挥两个“雁阵模式”的优势:一是国内的“雁阵▤模式”,也即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为雁头,以中三角与西三角为第二梯队,以国内其他区域为第三梯队的次序发展模式。二是以中日韩为雁头,以东盟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对发达国家为第二梯队,以“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国家为第三梯队的持续发展模式。“双雁阵模式”的构建,既有助于强化中国在亚洲地区三链(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的核心地位,也有助于提升亚洲产业链的完善程λ度与自生能力。
第二,从金融领域来看,我国应通过“新三位一体”策略来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2010年至2015年,中国政府通过鼓励跨境ąc;贸易与直接投资的人民币结算、大力发展以香港为代表的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中国央行与其他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的“旧三位一体”策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在该时期的确进展很快,但与此同时面临以下问题:人民币计价功能的发展显著滞后于结算功能;人民币国际化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跨境套汇与套利交易的驱动,从而在汇率升值预期逆转与境内外利差收缩之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速度显著放缓;过于重视发展离岸金融中心,相对忽视了培育周边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人民币的真实需求等。从2018年起,我国开始转变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新的策略ćb;也可以概括为“三位一体”,包括大力发展人民币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计价货币地位、向外国机构投资者†加快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以及在周边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培养对于人民币的真实需求。不难看出,人民币的“新三位一体”策略有助于克服“旧三位一体”策略的固有缺陷,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更加稳定、更可持续地发展。“新三位一体”的人民币国际化策略,也可以和贸易层面“双雁阵模式”的构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贸易与金融目标的相互联动与相互促进。
第三,从开放领域来看,我国应∩夯实自贸区与自贸港内涵,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国内金融市∀场ÿ开放。
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方面下一阶段的任务,是尽快夯实各自的内涵,结合各省市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出台具有鲜明个性化与特色的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方案,并以此带动区域经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国内金融市场的加速开放,有助于引入更多高水平的参与者、更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π度,也有助ô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但在此过程中,中国央行仍有必要保留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以防止跨境资本大进大出加剧国内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第四,从机制领域来›看,我国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好现有国际多边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应继续推动由我国政府倡议或参与倡议的新多边机制建设。在后者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吸引民间力量的参与,提高市场化程度,这样既能降低特定国家对这Ð些多边机制的怀疑与抵触心理,又能够增强这些多边机制发展的‚可持续性。
记者: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上延续了恢复态势。预计,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ä措施加快落地见效,ô我国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展望2023⌉年,我国保持经济稳健发展的潜在动能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明:我们必须看到,10月份尽管宏观经济增长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不少ì隐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再度由正转负,制造业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双双下降,进出口઼同比增速双双由正转负,制造业与服务业ⓘPMI均低于50的荣枯线,PPI同比增速由正转负,M1与M2同比增速双双下降。上述指标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总需求不足,导致当前经济增速显著低于潜在增速。
2023年,我国࠹将有望出台一系列宏观或行业政策来保持经济稳健发展。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例如,将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重新提高至3%以上,发行更大规模的地方专项债,加大国♩债发行规模,继续实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二是实施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例如继续降低短中期无风险利率。三是进一步加强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四是针对房地产市场实施更为中性的监管政策。近期,我们已经看到了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放松,这有助于缓解房地产投资增速Ç的下行。五是避免出台新的具有宏观收缩性的行业监管政策。六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政策可能继续优化。
记者:今年以来,人民币Α对美元汇率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双向波动态势。11月初,人民币汇率甚&#ffe1;至一度跌至7.3下方,而11月14日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反弹,单日涨幅创17年来最高,汇率双向波动加剧引发市î场各方的广泛关注。您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您如何预判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
张明:્2022年初至今,虽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明显贬值,但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远低于欧元、英镑、日元等国际货币兑美元贬值幅度,这意味着人民币依然是全球范围内非常∪稳定的货币之×一。
2022‚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主要原因是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的美元指数出现了大幅波动。4月至11月初,由于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持续超过预期,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激进的加息缩表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美国长期利率快速攀升,美元指数急剧升值,由此造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11月初至今,美国10月份通货膨胀水平低于市场预期,导致美元指数下跌,由此造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反弹。
我认为,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率已然见顶,预计未来美联储加息节奏与幅度可能放缓,本轮加息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结束。美元指数的顶部或在115-120左右,并从2023年中开始下跌。因φ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一步贬值空间有限,未来一段时间有望维持在6.8-7.4。一旦2023年中૨美⇔元指数出现趋势性回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显著反弹。
(文章原发于: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 (本文作者介绍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ϖ投资研究室主任。)
ω
ઠ €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ò章均为î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ਯ。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ણ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¼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平安证ક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δ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400-052-006ગ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Aσbout Sinî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Copc8;yright &c❄opy;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ƒ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