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转经营贷陷阱重重

发布日期:2022-12-22 17:02:05

  华夏时报 记⊇者卢梦雪઒ 冉学东 北京ⓝ报道

  “不◊看经营,不看流水,空壳也能做,最新房抵贷年化3.28%。”临近年底,一些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员又ਠ开始在社交平台吆喝Ý了起来。

  《华夏时ਨ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此类人员&#260f;多为助贷机构业务员,而房贷利率能低至年化3.28%的“秘诀”在于:用经营贷的方░式办理房贷。

 ¹ “这种将房贷置换为经营贷的操作隐藏着违约违法隐患、高额收费陷阱、影响个人征信、资金链断裂、侵害信α息安全等风险。”12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称,广大消费者&#263c;要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ò极具诱惑性的∫利率

  “年关将至,储备资金要趁早,随时都可能会停止放款!”近日,助贷机构业务员小金又„活跃了起来,这一次,他不断用“银行即ટ将暂停放款”的消¿息挑动来潜在客户的神经。

  计划买房的月月(化名)和小金੉在8月份时就建立了联系。彼时,小金打来电话称,如果她有大额资金的使用需求,可以考虑通过他来办理,“房贷、车贷都可以办,在银行办Φ理车贷利率在7.8%左右,我们的渠道利率Ω能低至3.55%,房贷更合适,低至3.25%。”

  要知道੭,彼时大多城市的房贷利率都在4%以上。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截至2022年7月份,全国重点103个城市中有74个城市执行首套房贷利率低至4.25%、二套房贷利率低至5.05%的下限标准。而2022年11月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平均为4.09%,&#256e;二套平均为4.91%。对比来看,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无论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小金报出的利率都极具诱惑性。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且本身有购房的打算,月月添加了小ઐ金的微信,并将大致的资金使用需求和小金进行了沟通,并ε要求向小金提供了征信报告、社保缴ટ纳记录、公积金缴纳记录、芝麻信用分、年龄及学历等信息。

  “后续实地操作起来才发现,房 贷利率3.25%实◊际只是个噱头,很多人最终根本拿不到那么低的利≈率。”月月向《华夏时报》记者感慨。

  “每个人的资质不同,银行的评级也不一样,根据工◘作单位性质、社保、年龄、学历等情况,银行会对应评估,所以每个Ι贷款人最终到手的贷款利率也不一样。ⓩ”小金向月月解释道,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类型的工作在贷款时更有优势,利率也更低,但一客户名下信用卡数量,历史还款逾期等情况都有可能影响最终审批下来的利率。

ⓓ  但即使到手利率不是3.25%,月月最终还是动了心。“费用整体算下来还是合算的。”月月给《华夏时报》记者看了小金给她做的œ对比图:如果按照5%的房贷利率,80万元的贷款还20年的话,按照等额本息的方式计算,总利息是46.71万元上下;如果按照3.6%的等额本息计算,则只需要32⊇.34万元左右的利息,即使加上额外的手续费、服务费,也能省下10万元左右的费用。

  如何能把房贷利率做到如&#25b2;此之低?为深入调查了解,《华夏时报》记者以借款人的身份同时添加了几位助贷机构业务员,发现此类业务模式的逻辑其实也很简单,实际⋅是将房贷置换为经营贷:通过助贷机构为买房者垫资,让买房者全款购房,房本到શ手后,再把房子抵押,以经营贷的方式拿到贷款,即可将5%左右利率的房贷“转换”为低至3.25%的经营贷。

  名下没有公司的客户也不必担心,众多业务员都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他们手里有很&#256d;多空壳公司的资源,如果客户接”受∋,交1-3万元不等的手续费即可,“和银行有长期合作,审核不用担心。”

  如今,虽小金标示੥的房贷利率略高于3.25%,੘但仍极&#263f;具诱惑力。为催促顾客行动,小金表示,随着春节的临近,银行逐渐暂停放款,“再不抓紧办,你会体会到‘审批已通过,暂停放款’的难受”!

  涉嫌违法♩违规

  12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称,广大消费者要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银保监会表示,中介违规操作会给消费î者带来违约违法隐患。在“转贷”操作下,银行若发现经营贷款资金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不但可能被银行要求提前还贷,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在经营贷办理过程中,不法中介宣称可以提供办理各项证件、材料的服务,ⓐ“帮助”消费者申请贷款,其实是通过伪造流水、包装空壳公司等手段获得申请经营贷资格,此行为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消费者甚至可能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² 同时,银保监会提醒,不法中介为牟取非法利益,从中收取垫资过桥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消费者“转贷”后的综合资金成本可能高于房贷正常息费水平。且经营贷与住¨房贷款在贷款条件、利息、资金用途、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借款人若无稳定的资金来源,贷款到期后不能及时偿还本金,可ª能产生资金链断裂风险。

  此外,消费者在“转贷”过程中,往往需要将身份&#25a0;信息、账户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财产信息等相关重要信♨息提供给中介。银保监会指出,部分中介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后,为谋取非法利益可能会ચ泄露、出售相关信息,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华夏时报》♤记者调查过程中છ,多名助贷机构业务员均表示,“与银⇑行有合作,审核不严。”有助贷机构业务员表示,其与银行员工有长期合作,“银行员工有业绩考核压力,非常乐意我们给他们推荐客户。”

®  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付永生律师也向《华ਜ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从中介机构的角度分析,虽银行在和Õ中介有合作,但也不排除对个别业务快速增长的中介机构加强审查的可能性。

  “如果中介违规办理经营贷被发现,很可能失去和银行合作机会。如果银行顺藤摸瓜,从违规中介机构查出部ੇ分↵违规的申请者,申请者将承担违约责任。”付永生表示♨。

ζ  11月,银保监会官网披露多张罚单,被罚案由都涉及“个人经营贷款”。其中,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均涉及个人经营贷款挪用至房地产Û市场,建行涉及个人经营贷款“三查”不到位、个人经营贷款制度不审慎等,ી3家银行合计被罚款1220万元。

  银保监会指出,银行机构要加大金融知识普及Κ力度,向消费者充分提示风险,并进一步完善内ਲ਼部管理机制,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和贷款审核,防止房贷违规置换经♪营贷风险。

&#256d;  责ù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χ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૯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ઙ

新浪财થ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ˆ

Allη Rights Reserv″ed 新浪θ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 财经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