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最紧要的是改善预期提振信心|王一鸣

发布日期:2022-12-31 12:08:16

  意见领袖丨王一&#25bd;鸣(国务院发展研υ究中心原副主任Ν)

  今年以来,઒受疫情多发频发、乌克兰危机、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运行波动起伏,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过去三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4.5%,低于潜在增长水平。加力促进੨经济恢复,推动经济增长回归正常轨道,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不仅十分紧迫,而且对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也尤为重要。Ý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针对当前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加快恢复的重要思想,强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把实践作为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标准;强调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μ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强调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并在稳增长ℑ、扩内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稳定房地产市场等方面,释放出一系列明确积极的政策信号,增强了市场对经济回稳向好的预期和信心。

  2023年,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中国૮经济有望明显回升,但经济整体好转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应该看到,长达三年的疫情反复冲击对经济ૌ运行影响深远,大量中小企业面临困境,企业和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受损,债务持续堆积、杠杆率继续攀升,企业投ò资风险偏好下降,家庭消费更趋谨慎,各类潜在风险逐步暴露。我们既要增强信心,也要对经济修复的复杂性有足够估计,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经济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是“纲”,“纲”举才能“目”张。无论是扩大国内需求、还是优化供给结构,都有以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为前提。需求端,恢复和扩大居民消费,需要改善消费者预期,保持投资稳定增长,需要提振市场主体投资热情;供给端,培育经济新增长点,需要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动力。只有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扩张性宏观政策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要紧紧抓住当前改善预期、提振信心的窗口期◊,提振企业家信心,提振消费者信心,采取对增强市场信心有关键性作用的务实行动,让过去三年积蓄的发展动力迸发出来,让社会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 一、改善预期提振信心关键是提振企业&#25d3;્和企业家信心

  经济增长动力来源于企业,源自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改善预期、提振信心,首先要对症下药,消除市场顾虑,让企业和企业家吃定心丸,让国企敢干、民ࢵ企敢闯,而最紧迫的是要调动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奇迹,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激活民间投资热情,把蕴藏在民间的资源充分调动起来。2012年和2013年,我国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4.8%和23.1%,但近年来,民间投资增速大幅回落,2020年增长1%,2021年增长7%,今年前11个月增长1.1%,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15年曾达到64.2%,目前仅占约55%。民间投资增速下降、占比收缩,疫情反复冲击和外部环境变化是重要诱因,但最根本的还是预期转弱,影响预期的主要因素是政策是否稳定,营商环境是否有利于民营企业公平竞争,民营企业家财产权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ð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可ࢮ谓是切中要害。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健全以公平为核੠心的产权制度,保障各类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受到法律同等保护,才能„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以恒心办恒业,义无反顾地扩大投资,心无旁骛地创新创业,民营企业才会焕发生机和活力。提振市场信心,还要营造市场友好型环境,站在企业的角度换位思考,从服务企业和企业家出发,优化市场经济制度,构建对市场友好的规则规制,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政策法规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推进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贸易等经济活动便利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二、改善预期੨提振信心需要提振消费者૊信੪心

  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近几个月价格走势反映了总需求不足的态势。明年全球主要经济体衰退风险上升,外部需求持续走弱,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将明显下降,或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经济恢复将更多依靠内需驱动。居民消费低迷是总需求不足的矛盾主要方面。受疫情反复和收入预期转弱等因素影响,今年前11个月社会消Ì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1%,11月当月同比下降5.9%。因此,需要૧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从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200θ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这次应对疫情冲击,已经形成了一套扩大投资的有效办法,但在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政策力度和手段都较为有限。随着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逐步收窄,过多依靠财政投入和信贷投放扩大投资,不仅投资的边际效率趋于下降,还会增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潜在风险。因此,扩大Ì内需要改变重投资和“重物不重人”的状况,更加注重扩大居民消费,财税એ政策要给居民减税降费,金融政策要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即使扩大投资,也要更加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金融的杠杆作用,撬动民间资本扩大投资。

  明ઙ年疫情防控放松后,被压抑的消费动能会聚集释放,特别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旅游、餐饮、交通、住宿等服务消费或将出现补偿性反弹,但消费的持续复苏仍有待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修复。要通过扩大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松绑♤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降低按揭贷款利率;积极恢复旅游等服务消费,释放出行消费潜力。消费是经济循环的终点也是新起点,只有亿万消费者消费热情被激发出来,愿消费、能消费、敢消费,国民经济才会形成良性循环,经济才会˜充满活力。

  三、改善¶预期提&#263b;振信心需要ξ采取务实行动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市场的预期和信心,往往来自于对具体问题的回应。我们应当以实际行动੦来亮明态度,给市场以明确预期,给社会以明确信号↑,聚焦市场主体的关切和痛点,抓住关键性症结性问题,以激发市场活力为导向,在切实解决问题中回应市场关切,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比如,针对平台经济增势减弱问题,出台支持平台经济ω发展的举措。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主要形态,也是影响各国竞争力消长的重要力量。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平台企业发展势头明显放缓,信心受挫,投资预期不稳,与国外头部企业差距拉大。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释放了鼓励平台经济发੧展的明确信号。要抓紧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支持平台经济发展,还要把握好监管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加强监管是为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创新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目的还是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不是缓发展,更不是不发展。要从有利于企业规范健康发展的角度,完善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注重时度效,为企业大显身手营造良好环境。

  又如,针对房地产业持续下滑,采取更大力度的政策举措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就业、财税、居民财富、金融稳定都“有重要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房૦地产市场明显走弱,近几个月来出现加速下滑。近期,中央和地方已陆续采取压实责任保交楼、向优质房企融资纾困、适度放宽限购限贷政策等举措,出台了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政策组合,但11月房地产数据进一步回落,政策力度仍需加大。要研究出台改善房企资产负债状况,以及放宽住房消费限ⓣ制、促进市场销售回升等新的政策举措。本轮房地产调整涉及到房地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重建等深层次因素,还需研究出台治本之策,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又如,针对外商♠投资企业对营商环境的顾虑,采取措施更大力度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外资准入,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帮助解决外资企业的诉求和关切,为其提供Τ最大程度的便⇐利。

  总之,Μ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采取务实行动,让市场增强信心,让企业焕发生机和活力,就能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迎来≠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新局面。

  本文为♩作者Õ在中国财富管理5੫0人论坛2022年会上的发言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ς长、国&#263f;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ફⓢ
ó

  新浪੨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ફ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ß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È究中心原副主任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400☎-052ਮ-0066ਲ਼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Ζ答疑

Cop½yright &coÍpy;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ફ权所有

关于 财经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