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宗旨与创新思路

发布日期:2022-06-02 17:45:51

  原标题:专辑👽 | 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宗旨与创新思路É

  摘વ  &n bsp;É要

  养老理财产品以服&#25d0;务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为根本方向,以提升投资者老年生活品质为根本目标,产品特征集中表现为普惠性、稳健性、’长期性。我国已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通过全方位的结构设计,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实惠的养老投资工具,丰富了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展望未来,养老理财产品设计可不断创新,如加强对国家战略发展重点领域的资产配置、丰富产品功能、与养ⓖ老产业深入融合等。

¢

  关૟键词ⓞ

&#263e;

  Ζ养老理ó财  产品设计  人口老龄化  产品创新

  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民众©养老理财的主观意识和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储蓄养老和以房养老等传统方式,正逐步被长期财富管理所替代,养老需求层次日趋多元。2021年9月10日,银保监会正式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丰富了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对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Β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理财产品的ƿ设计宗旨与ੜ产品特性“

ⓤ☻

  (一)设થ计宗旨

 ∧ 1.服务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9亿人,占13.50%。预计到2035年,全国老年人口总量将占总人口的30%。党中央把积极应ð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Þ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 要》中已有专门部署。国务院在《“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养老理财产品设计的根本方向,是服务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尝试通过金融创新实践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力量。

  ñ2.提਩升投资者老年生活品૯质

  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心在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2022年基本养老金迎来实现18连涨,为人民群众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当前收入水平和老龄化程度均上升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退休后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上升,养老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需求层次愈加多元,基本养老难以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需要。与此同时,第二支柱职业养老保Ü险虽然逐步发展完善,但ρ人口覆盖相对有限——2020年,企业年金覆盖率仅为6.8%。 此时,探索设计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理财产品,可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打理养老钱的渠道,形成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养老需要。因此,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应以提升投资者老年生活品质为根本目标。

˜ઢ  (二)ષ产品特性

  基于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宗旨ૠ,其产品特性应集中表现为普惠性、稳健性、长期性,这些特性是养老理财产品设计理念的现实体现,也是养老理财产品具体设计的落脚点。普惠性是养老理财服务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基本要求;稳健性是投资者对养老理财产品的基本期待;长期性是养老资金积累时点和使用时点相੣分离赋予养老理财产品ૌ的基本属性。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应在符合理财产品监管规定的前提下,从产品结构、功能、投资、风控等方面进行优化,不断强化产品的普惠性、稳健型、长期性。

♤  已发¼行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要点

  截至2022年3月底,我国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机构共推出养 老¸理财产品15只。整理其公开披露的信息,总体来看在产品设计方面呈现如下特点。

»

  (一)产品期♫限均在5年以▧上,契合长期养老规划需求

  投资者购买养老理财产品的核心投资目标是保障退休后的生活品质。理财资金天然具有投资期限较长、临时性用款需求小的特点。目前,ϑ养老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均在5年以上,高度契合投资者的核心投资目标。较长的理财产品期限拓展了养老理财产品的运作空间,为养老理财产品跨越债券、股票等大类资产市场周期,降低短期市场波动影响创造了有利条件,便于养老理财产੊品聚焦长期财富保值增值⌉需求,以获取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

  (઻二)投ਨ资策略均衡,兼顾稳健性和收ο益性

 ♩ 养老理财产品的投资注重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均采用成熟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其产品收益波动风险、产品风险等级在中等及以下。œ

  一是现有养老理财产品采用均ⓢ衡稳健的投资策略,重点关注产品净值波动风险和回撤幅度,主要投资策略包括目标风险策略、目标日期策略、固定比例投资组合ળè保险(CPPI)和时间不变性投资组合保险(TIPP)策略。

  二是限制ñ产品投资范围,控制底层资产风险,不投资大宗商品、艺术品、实物资产、商品期货、权证等资产收益随市场变化程度较大હ,或资产收益不确定性较高的≡资产;不投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禁止的行业和领域。

  三是限制权益类资产的占比。当前养老理财产品主要分为固收增强类和混合类两大类别。在固收增强类产品中,权益类资Ä产投资占比ⓥ在20%以内。在混合类产品中,监管部门对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提出的上限为80%,但实践中理财公司严格限制该比例⇓。以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混合类养老理财产品为例,其权益类资产比例不超过40%,其中普通股票市值敞口不超过15%,以此来控制组合风险。

  四是强化非标资产集中度管理。在已发行的15只养老理财产品中,有12只可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ò。相关产品投资于单一债务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均不超过产品净资产的10%。严格控制非标资产投资集中度有助于降低非标资ૌ产信用水平变化对产品的影响。

  (三)强化风险管理,引入平Ä滑基金等管©੪理机制

  为保障产品的平稳运作,养老理财产品普遍设计了风险管理机制,以降低市场波动对估值水平的影响。其中,最具特色的设计当数稳定产品净值的平滑基金机制:当产品的市场价值快速上升、产品投资业绩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时,将超额收益部分按照一定比例提取至平滑基金,并进行专项管理,控制产品净值上ⓞ涨幅度;当市场环境不佳、产品净值发生回撤或投资业绩不及业绩基准时,则使用已提取的平滑基金补充产品资产,稳定产品净值。目前,每只养老理财产品均开立专门账∫户对平滑基金进◑行管理,各产品的平滑基金相互隔离。

  除平滑基金外,养老理财产品设有专项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和风险资本的计提机制。专项风险准备金按产品管理费的20%计提,并进行单独管理,主要用于弥补因操作错误或者技术故障造成的损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结合预Μ期信用损失方法,养老理财产品对金融工具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同时按投℘资资产的0.5%计算附加风险资本,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促进业务稳健运行。

  ⇓(四ઍ)以优惠费率પ为重点,突出产品普惠性设计

  普惠性是养老理财产品的核心特性。在费率结构设计上,养老理财产品的费率标⌊准极为优惠,已发行产品的固定管理费一般为年化0.1%,托管费为0.015%~0.02%,销售ú服务费普遍减免至0,并且均未设置认购费、申购费和超额业绩报š酬等其他费用。

  此外,养老&#222e;理财产品均不设购买起点限制,确保有养老理财需求的投资者均可购买;投资限额ੇ方面,按规定单一投资者购买全部养老理财产品的规ਲ਼模不超过300万元,以惠及更多投资者。

  υ(五▒)具有多种产品形态和功能,满足投资者多种需求

  2021年发行的首批四只养老理财产品均为封闭式产品,产品形态简明,易于投资者理解,相对更适合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投资者进行集中投资。2022年以来,&#256e;多家试点机构还尝试ઙ推出开放式养老理财产品,更适合仍处于财富增长初期的投资者逐步积Ù累养老资金。

 ઱ ૥除逐渐丰富的产ý品形态外,各试点机构还积极探索养老理财产品的特色功能设计。

  一是产品分红安&#263f;排,部分养老理财产品设有定期¹分红条款,在产品成立一段时间后按照每月/每季度的频率进行分红,满足投资者日常用款需要,提升投资੎体验。

  二是提前赎回安排,对于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投资者可在罹患重大疾病、购房等情况下,办理提前赎回。对于年满6⊂0岁的投资者,投资开放式产品可不受持有期限制,更χ为灵活地赎回产品。这些产品赎回安排更好地关怀了投资者。

  养老理ડ财ફ产品创新展望❄

  当前,我国已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通过全方位的结构设计,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实惠的养老投资工具,丰富了养老金融产品ß供给,充分践行了理财行业“金融为民”的理念。展望未来,养老理财产品将不断通过产品设计继续√强化普惠性、稳健性和长期性,具体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秉持长期投资理念,强化环ⓗ境、社会和公Ñ司治理(E☜SG)策略,加强对国家战略发展重点领域的资产配置

  人民群众高质量的生活与国家的战略和发展息息相关。养老理财产品作为金融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长期限资产管理产品♫,应围绕国家长期战略开展投资运作,分享国家&#263c;持久发ચ展的红利。

  一是强化E♣SG投资策略,践行社会责任。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主题寻找投资机会Ņ,挖掘细分行业龙头的投资机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立足“三新一高”1,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针对“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战略新兴行੬业,应充分发挥长期限的养老理财资金作为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重要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资产配置支持科技、绿色、新能源、新⊥基建、普惠等重点领域的发展。

 ࢮ (二)丰富产品功੓能,细化养老理财需求ⓐ

  养老理财产品的长期性既表现在投资者持有产品的⁄期限长,又表现在投资者累积资金的时间跨度和使用资金的时间跨度长。未来,养老理财产品∈可深入研究这一特性,发掘投资者⇒需求,并相应设计产品交易结构,优化产品功能。

  一是增加定期投资功能,方便投资者按计划定期购买养±老理财ਜ਼产品,℘形成长期理财习惯。

  二是优化ਲ਼产品的持续分红和自动赎回设计,投资ⓓ者可选择分红方案合理的产品或设定自动赎回计划,逐步获得理财资金,满足老年生活细水长流′的资金需要。

  三是推出零í投整取交易方式સ,针对确定性较强的远期大额用款需求,投资者>可运用养老理财产品逐步积累资金并获取投资收益。

  四是增加整投零取交易方式,面向已经积累一定મ资产但以持续性资金支出为主的投资者,助其满足退休👽后的用×款需求。

  (三Θ)发挥综合化优势ψ,‚与养老产业深入融合

  养老理财产品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养老需求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型商业银行集团理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大商业银行正积极把握银发经济发展机遇,研究打造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养老综Θ合服务平台。未来,银行理财公司可进一步借助集੍团综合Ç化经营优势,全面拓展金融和非金融相结合的养老理财服务,加大对社会民生领域的服务力度,与养老产业深入融合,通过创新支持养老产业发展。

  一是有效利用银行集团的多元化资源,为养老理财产品投资者提供产品收益之外的多种服务。例如,针对退休后的医、食、住、行、娱、用等养老需求,收集与筛选境内外优质养老产品与服务机构信息,打造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方便投资者ਪ将养老资金优惠、迅捷地转化为生活服务,提升ડ退休后的生活品质。

  二是探索“时间银行Ξ”理财模式,倡导互助养老。鼓励身体健康的养老理财产品投资者通过参与助老&#263e;服务积累时间,并转化为“时间理财积分”,在理财产品到期时积分可兑换相应的养老服务时间或老年用品折Œ扣等。

  三是积极对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等机构,为养老理财投资者提供线⊕上注册、报名、缴费等服务,助力老年群体精神•生ઞ活品质的提升。

  四是在资产配置方面,…银行理财公司可发挥业务优势,推进各类资源整合,通过引入优质养老产ⓑ业项目的非标债权和股Ο权投资,发掘投资标的,实现投资—收益—服务的良性养老联动循环。

  (º四)逐步拓宽范围,惠及μ不同年龄层客&#25d3;群

  养老资金的积累贯穿投资者工作生活的各个阶段,时઼间跨度长,在不同阶段客户的投资特点和风险承受能力有较大差异。在未来的产品研发设计中,可在坚持长期投⁄资理念的基础上,设计推出符合不同年龄层次客户需求的养老理财产品,帮助客户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提升投资回报,促进财富保值增值。例如,针对中年投资者,可考虑在限额内适当配置风险资产,提高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提高潜在回报水平上限;针对临退休投资者,进一步加强投资组合的风险控制,尽量避免产品净值回撤。

§  Β注:&#25d0;

  1.“三新”指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૧念、新发展格局,“一&#ffe0 ;高”指高质量发展。

  本文઻原载《债 券》20૤22年5月刊

  作者:中银∅‏理财产品研发部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ε࠹(sinafinance)

新浪财¹Á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ò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