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Ô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í罗志恒
ⓣ ઼摘要Ì
当前全球多国面临粮食短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同四十年一遇的通胀周期交织,粮价飙ਫ਼升成为推高全球通胀的新力量,不断加剧全球经济的风险。本轮粮食危机有何独特之处?产生的原因有哪ࢮ些?会有Ó哪些影响?未来谁将挨饿?
થ一、当前全球粮食危机有何征兆‚?⌉
当前全球新一轮粮食ⓘ危机正在临近,具体体现在:一是全球粮价飙升,主要粮食品种价Æ格普遍大涨、小麦期货价格3月创出历史新高; 二是全球粮食产量和库存下行,美≤国、欧洲等粮食产地有减产预期,叠加粮食库存下行,粮食供给短缺; 三是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激增,多国颁布出口禁令或许可证限制; 四是面临饥饿威胁的国家和人数扩大,全球对粮食危机的担忧快速升温。
Ņ
░二、本轮全球粮食危机的原因几何?੨
࠷ 1、俄乌冲突冲击粮食生产和贸易。俄罗斯、乌克兰都是全球主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俄罗斯面临欧美实施贸易制裁的约束,粮食出口量将减少。乌克兰受到战争影响,农业生产和贸易中断。一是乌克兰国内20%的耕地难以进行播种、收获,今年玉米春ⓞ播面积同比减少21%,多种粮食作物面临减产。二是乌克兰港口遭遇军事封锁ⓑ,运输受阻,粮食出口或将大幅下降。
2、油‹价上涨通过两大机制与粮价共振。一是成本效应,原油价格上涨沿Ë着∑产业链传导,造成化肥等农资、农机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抬升;二是替代效应,能源价格上涨刺激生物燃料需求增长,加重玉米等粮食短缺。
3、气候变化导致粮食减产。全球连续两年遭遇拉尼娜现象,极端天气频发扰乱粮食生产周期。一是暴雨导致洪涝灾害减产。二是持续重♩度干旱同时多发。今年全球多地粮食生产遭遇旱涝极端天气冲击, 全球Å小麦种植地区的干旱指数创近二十年同期新高。
4će;、金融市场投Ú机推高粮价。粮食类大宗商品具有金融属性,金融市场投机增加,抬高资产价格。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小麦非商业持仓由净空头转向净多头,推Ρ高商品期货价格。
三、哪些粮食品种首当其冲?哪些国家和地ણΟ区面临危机?<
1、整体而言,由于全球粮•食贸易逆全球化、油价对农产品的传导、严重干旱造成大范围减产三大因素还在发酵,出口管制冲击的粮食贸易份Í额达17%,预计未来⇔国际粮价还将震荡攀升。
2、从品种来看,小麦、玉米受到直接供给冲击程Ψ度大,其价格上涨弹性更大,预&计今年小麦、ν玉米产量将同比下滑-0.6%、-2.8%,地缘政治和出口限制还将加剧供应短缺。大米、大豆等受到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能源价格传导,本身供需变化相对平稳,涨幅相对有限。
3、从地区来看,粮食对外依赖ô度高的经济体,特别是中东和北非地区国家出现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大。对于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而言,可以通过收紧粮食出口,保障国内供应,防范出现粮食危机。对于粮食进口国而言,粮食进口成本大增影响国际收支,加剧输入性通胀和货币贬值压力,或将引发更大范围的经济金融危机。预计☺埃及、土耳其等国面临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大。
ª四、粮食危机或引发哪些次સ生灾害"?
全球粮食危机愈演愈烈,将Āe;冲击全球政治经济格ˆ局,ÿ或引发四大次生灾害。
1、加剧全球政局不稳定,中东地区ⓨ社→会动荡风险提升。粮食危机导致政府支持率降低,或∧将成为中东地区国家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2、加μ剧全球贫富分化,非ਖ਼洲贫困人口面临饥荒。北非和东非国家对俄乌进口粮食的依赖度高,如果短期难以找到合适的进口来源,将发生੧大面积的饥荒。
3、加剧全球通胀压力,欧美高通胀将持续更长∀时间。高粮价拉动食品CP∫I,抬升全球通胀中枢,延缓欧美通胀回落的步伐。
♣ 4、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高粮价高通胀压制消费者信心,威胁经济增长前景,货♫币政策面临抗∝通胀和防衰退之间的选择。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影响超预↔期;逆全球化浪ૌ潮持续;极端气候加剧િ
ચ ⇐ ä正文
一、当前全球粮食危机的થ四个征兆Å
今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连续飙升、全球粮食产量预期下降Ñ、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粮食危机影响范围š不断扩大,种种迹象显示全球新一轮粮食危机正在临近Ǝ。
表现一:全球粮食价格普遍大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大涨。3月国际粮食市场多品种价格创历史新高。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价格在3月7日创出历史新高,两周内涨幅μ超60%;CBOT玉米、CBOT大豆期货价格也连续上涨,接近2012年的历史高点。
表Ê现二:全球粮食产量和库存下降。今年,乌克兰受到战争限制,预计小麦减产。印度小麦主产区受到高温影响,政府预计产量同比下降10%。美国、法国也担心天气因素而下调了产量预期。根据美国农业部5月发布的报告,估计2022年全ર球小麦、玉米的库存消费比仍æ将处于下行趋势中,更低的库存放大了供需矛盾和粮价涨幅。
表现三:全球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多国宣布出口进口或Á者限制粮食出口。5月印度颁布小麦出口禁૩令∇,引发国际粮食市场剧烈波动。未来出口禁令可能扩大至大米等更多粮食品种,引发国际社会普遍担忧。
表现四:全球面临饥饿威胁的国家和人数增加。去年全球࠽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粮食危机,创历૧史新高。今年联合国粮食计划署(WFP)多次警告称“人类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粮食危机”一词的全球关注度冲上近一年以来的顶点ο。
二、当前全球粮食危ਗ਼♤机成因几何?地缘冲突、粮≡油共振、气候变化、投机炒作
历史上全球粮食危机的起因不同,各有侧重,往往是多种供给冲击因素的组合结果。包括战争影响粮食供应、油价上☞涨抬升农业成本、极端天气导致减产Ζ、货币宽松推高资产价格等。2022年全球粮食供需更加ϖ失衡,粮价波动更大,究其原因,地缘冲突、粮油共振、气候变化、投机交易四重因素同时叠加,或引发历史性的粮食危机。
1、俄乌冲突:战争冲击粮ફ食生产、割ચ裂粮食贸易体系
俄罗斯、乌克兰是全球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全球小麦产地集中在北美、欧洲、亚洲。俄罗斯、乌克兰小麦依靠低价优势,在全球出口份额占25%,在中东、非洲、东ô南亚等地区市场份额更高。全球玉米产地分布较为分散,乌克兰是全球第六大玉米出口国。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乌克兰玉米、小麦出口的国际份额12%、9%,分列全球第四、第五。此外,乌克兰油料作物出口全球领先,葵花籽油出口份额接近全球50%,位列全球第一。俄罗斯还是农业肥料出口大国,钾肥、氮肥出口份额均超过10%。
俄罗斯受地缘冲突影响,体现ਯ为粮食出口受贸易制裁制约。欧美出台一系列贸易制裁措施,👽制裁俄罗斯出口,而俄罗斯也对等反制推出ઠ不友好国家贸易名单,俄自身提高了小麦、大麦、玉米出口关税,这将减少全年粮食出口量。
乌ৄ克兰受地缘冲突影响,体现为农业生产和贸易中断。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乌克兰国内20%的耕地将ⓗ难以进行播种或者收获。
一是战争影响乌克兰地区的农业播种,中断农业人力和机械生产,进而导致全年小麦和油料作物减产。乌克兰春播时期从每年a0;3月延续到5月≠,主要以玉米、大麦、葵花为主,目前已经基本结束。截至5月19日,乌克兰2022年春耕主要粮食作σ物播种面积仅相当于上年的75%,低于乌克兰官方预测的84%。
分品种来看,乌克兰小麦生产不确定性在于秋收。乌克兰主要û种植冬小麦,春小麦产量占比仅3%。冬小麦当前仍≈处于季中快લ速生长期,如果在7月至8月的关键收获期,战争局势仍无法缓和,冬小麦的收成将会减少。
乌克兰玉米春季播种面积已大幅缩水。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乌克兰尽量优先完成小麦、大麦重要粮食作物的播ℑ种,但本年度&#ffe0 ;乌克兰玉米春播面积417万公顷,面积较去年减少21%。由于乌克兰玉米产区与俄乌军事冲突区域高度重合,一半以上的玉米产区都位于乌东南部,今年玉米生ê产各环节受冲击。据乌克兰农业部预计,2022年度乌克兰玉米产量将由上年的4190万吨下降至1900万吨,降幅或达55%。
二是战争导致黑海出海港口封锁,冲击全球粮食贸易。乌克兰约90%的粮食出口依赖于黑海港口运输,粮食通过陆路运输远远不及港口航运。通往欧洲的陆运运力有限,并且途径多瑙河港口的驳船运输成本Õ高。目前俄乌和平谈判仍未取得实质进展,俄罗斯仍保持黑海地区的航运封锁。据乌克兰农业部,3月/4月∝乌克兰粮食出口仅80万吨/109万吨,远低于历史同期。5月19日,乌克兰农业部表示,自 5 月初以来,乌克兰已出口 64.3万吨粮食,远低于去年同期出口的18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计2022年度乌克兰小麦、玉米出口量将达1000万吨、900万吨,分别同比下滑47%、61%。
2、粮¡油共振:成本效应é、Κ替代效应加剧粮食供不应求
本轮粮价走势与♣油价走势的相关性较高,油价对粮价的影响,体现为成本ï效应与î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高油价使得生物燃料替代需求增加,扩大了粮食需求。粮Õ食作物可以加工提炼出生物燃料,如豆油、棕榈油,还有通过玉Āf;米和甘蔗发酵制成燃料乙醇。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陆续颁布各种法案促进国内燃料乙醇发展,还出台税收抵免政策鼓励国内乙醇产业发展。目前美国玉米消费第一大用途就是提炼燃料乙醇,占比接近50%。今年4月,美国拜登政府宣布开放使用含有更高比例乙醇的混合汽油(E1ਜ5),意图缓和油价上涨压力,但会增加玉米的需求。
ઐ3、气候变化:旱涝极端天气扰શ乱粮食生产预期
拉尼Û娜现象是指≡冬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持续下降,致使冬ο季气温明显偏低,降水更加不平衡,旱涝灾害可能连发重发。历史上,2007-2008年,2010-2011年秋冬季的拉尼娜现象,旱涝极端天气导致部分地区粮食减产。而 2020-2021年、2021-2022年秋冬季连续两个年度出现拉尼娜,由此引发极端天气频发,不断扰乱粮食生产预期。
一是暴雨导致洪涝灾害减产。我国河南等粮食大省2021年接连出现特大暴雨,“超级暴力Ąe;梅”对小麦种植不利,田地内涝容易造成烂根。二是持续重度干旱同时多发。持续干旱会破坏粮食生产和河流运输。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报告, 2021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约高出了1.11(±0.13)°C,已经是连续七年气温偏高κ超过1°C,创下了有纪录 ½以来最暖的七年。
ª
2022年全球多地粮食生产遭遇旱涝极端天气冲击。Gro Intelligence机构监测的全球干旱指数显示,2022年全球小麦种植地区的干旱指数创近二十年同期新高。3月中旬以来,印度遭遇高温,气温达到1901年以来的同期极值。印度气象局预计高温仍将持续,而当前印度小麦处于关键生长期,面临减产风险。印度农民协会称,ઙ气候因素导致此次收获季印度小麦单产或将下降至少10%。美国小麦则面临南北天气差异的影响,今年美国南部平原天气炎热,68%以上的冬小麦处于严重干旱状态,美国北部平原过度降雨,导致春小麦播种推迟。此外,作为欧盟最重要的小麦主产国,法国农业同时遭遇干旱缺水、能源成本上升的冲击。°
Ν4、投机交易: 期货市场投机推ƒ高粮价
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期货市场投机情绪高涨,做多头寸激增推高商品价格。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统计,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小麦非商业持仓由净空头转向净થ多头,5月做多头寸连્续三周净增加,显示金融市场做多情绪还˜在升温。其他品种相对平稳,玉米、大豆非商业持仓的净多头处于高位震荡。
国际四大粮商参与期货市场投机从暴涨中牟利。欧美大粮商不仅寡头垄断粮食贸易,掌握信息优势,还设立金融部门同时从事商品期货对冲和投机交易,导致粮价走势剧烈波动。2021年财年,è国际四大粮商美国ADM、美国邦吉(BungΡe)、美国嘉吉(Cargill)以及法国路易达孚(LDC)营收和净利润双双高增长,2022年度业绩可能续创历史新高。据ADM预测,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格局还将持续到2024年。
ⓤ 三、全球粮食危机冲击的重点品种˜和脆弱地ચ区
今年,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创出历史新高,粮食市场波动剧烈。未来粮价走势该如何ࢵ看待?哪Ó些્粮食品种受影响更大?哪些脆弱地区受冲击更加严重?
1、Χ国际粮价易涨难跌,ι小麦¬、玉米价格上涨弹性大
整体而言,由于全球粮食贸易冲击持续,油价对农产品的传导尚未结束,严重干旱等极端天气可能造成大范围减产,预计未来国际粮价还将震荡攀升。首先,逆全球化重塑粮食贸易格局,全球粮食供应链成本上升,加剧全球粮食上涨压力。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统计,202ਮ2年全球已经有20多个国家开始限制部分粮食的出口,品类包括小麦、玉米、面粉、豆类、植物油等,出口管制影响的粮食贸易份额持续扩大,不断加剧全球粮食短缺。∠其次,能源价格继续向农产品价格传导。能源供给偏紧,欧盟能源制裁事件悬而未决,仍有推高油价的可liang能性。最后,极端天气不断,减产预期还将进一步发酵,粮价易涨难跌。
分品种来看:小麦、玉米受直接供给冲击大,价格上涨弹性将更大。美国农业部5月最新发布的全球农产品供需报告预计,2022年度,全球小麦总产量为7.7亿吨,比上一年度减产450万吨,同比下滑-0.6%,系近四ࢵ年以来首次下降。全球玉米总产量11.8↵亿吨,比上一年度减产3500万吨,同比下滑2.8%,系近三年以来首次下降。在供应紧缺的环境ô中,后续小麦、玉米价格受到地缘政治和出口限制等因素影响导致的波动更大。
大米、大豆等受到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能源价格传导,本身供需变化相对平੪稳,涨幅相对有限。俄乌不是大米、大豆的主要产地,二者价格受到地缘冲击影响小。国际大米市场供需较为充裕,粮农组织预测本年度大米产量和消费量基本持平,库存也处于高位。大豆市场供给格局调整,主要是因为南美大豆生产尚处于旱ੜ灾后恢复期,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处于扩张期,今年大豆价格会随着供需缺口修复而逐渐平稳。后续受到粮食品种间波动传导、种粮肥料成本上升影响,大米、大豆等品种价格也会出现一定程度波动。
2λ、进口依赖度高的中东地区出现Æ粮食á危机可能性大
分地区来看γ,国内粮食对外依赖度高的经济体,特别是中东地区国家出现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大。对于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而言,可以通过收紧粮食出口,保ષ障国内供应,防范出现粮食危机俄乌冲突后,俄罗斯第一时间提高粮食出口关税,乌克兰管制关键农产品出口。全球粮食安全重要性上升的大背景下,各国抢购储备推动粮食涨价。对于粮食进口国而言,全球粮食贸易供应链受阻,进口成本大增影响国际收支,加剧输入性通胀和货币ô贬值压力,或将引发更大范围的经济金融危机。预计埃及、土耳其、利比亚等严重依赖俄乌小麦的国家受到的直接冲击更大,国际采购来源不足,国内粮食储备告急,面临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大。例如黎巴嫩国内CPI同比突破200%,土耳其CPI同比突破70%,国内物价和国际汇率剧烈波动,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都面临巨大挑战。
四、全球粮食危机或引发á四大Ï次生Ì灾害
“人类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将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影响,或引发四大次生灾害¹:加剧全球政局不稳定性、加剧全球贫富分化、ੇ加剧全球通胀风险、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一是加剧全球政局不稳定,中东地区社会动荡风险提升。▧本轮粮食危机叠加美联储加息,中东地区国家面临粮食进口成本上升和货币贬值的双重压力。并且埃及、¡摩洛哥、突尼斯、伊拉克和约旦国内社会局势也很紧张,粮价暴涨会直接加重民众不满情绪,粮食危机导致政府支持率降低,增加政权被颠覆的风险,或ã将引发饥饿暴动。2010年全球粮价飙升,是导致中东地区多国上演“阿拉伯之春”的重要原因。
二是加剧全球贫富分化,非洲贫困∑地区面临饥荒。北非和东非国家对俄乌进口粮食的依赖度高,如果短期难以找到合适的进口来源,将产生大面积的饥荒。4月28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称,气候冲击、地缘冲突、新冠疫情影响下,粮食价格不断攀升,可能导致81个国家至少4700万人濒临ƿ饥荒。
Õ 三是抬高全球通ćc;胀中枢,欧美高通胀将持续更长时间。今年全球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遭遇粮食短缺,粮价大涨加剧了通胀压力。食品价格上涨对通胀的拉动在增加,接力油价成为通胀韧性的新力量。高粮价直接拉动食ો品CPI,延缓欧美整体通胀回落的步伐。
四是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高粮价高通胀压制消费者信心,抑制居民消费需求,威胁经济增长前景。2021下半年开始,OECD经济体CPI同比从4%一路攀升至8.8%,消费者信心指数从高点拐头向下。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通胀并行,对新兴经济体冲击更大。粮食进口价格上升ઐ导致进口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增大贸易逆差,加剧本币贬值,可能引发金融风险。高通胀与经济金融风险加大了货币政策选择的难度。
–>
(本文作者介绍: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注册会计师,中η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博士。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宏观经济第三名(团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财政理论与政策。)
⊇b3;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ਫ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Δ究员,注册会计师,中国财政科ઝ学研究院财政学博士。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宏观d3;经济第三名(团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财政理论与政策。
ૄ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400-052-00ì66 欢迎批评指正
ä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Υ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Copyró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૮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