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超募50亿

发布日期:2022-04-11 21:55:12

财联社(北京,记者 林坚)讯 即将于4月12日进行申购的科创板新股纳芯微再度以高发行价,高超募吸引了行业关注。

公告显示,纳芯微此次发行价格230元,发行价格对应的融资规模为58.11亿元,高于募投项目所需金额7.5亿元,超募约50.6亿元。若据此推算,纳芯微或将一举超过禾迈股份,成为A股史上仅次于中ⓨ芯国际,超募金额第二的“科创板新股。

图为今年以来首发超募金额超过10亿元新股一览
不难发现,随着2021年9月询价新规的实施,新股超募在A股逐渐成为趋势。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4月11日,共有92家公司成功登陆A股,合计募集资金达到1799亿元,其中,共有ડ56只新股实现IPO首发超募,占新股总数的60%,超募金额合计高达470亿元,占新股整体募集资金的26%;而在2021年同期的124只上市新股中,仅有26只出现超募,2022年超募比重同比提升50%。

财联社记者进一步梳理后发现,今年新股超募发生在科创板、创业板以及北交所,而相较于北交所新股,科创板及创业板发行新股出现超募情况更为明显。

截至4月11日,年内共有69只新股登陆科创板和创业板,合计募集资金达到1169亿元。从超募新股数量来ⓕ看,已有53只新股实现超募,占两板新股发行数量的77%,占今年A股新股总数的57%;从超募金额来看,53只新股超募金额合计高达469亿元,占两板新股总募集资金的40%,占今年A股新股总募集资金近三成。

从超募数量来看,创业板的超募情况相较于科创板更为普遍,共有31只新股出现超募,科创板则为22只。不过,从超募金额来看,科创板虽然数量少了9只,但超募金额却略高于创业板,前ζ者合计超募236亿元,后者超募233亿元。可以说,科创板“吸金”能力更为强势。

图为纳芯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公告,募资预计58.11亿元
数据统计,53家新股平均超募约9θ亿元,共有19家新股超募金额高于均值,在科创板上市的翱捷科技、晶科能源,以及在创业板上市的腾远钴业、三元ν生物、铜冠铜箔等共计5只新股超募金额均超过20亿元,分别超募42亿元、37亿元、30亿元、26亿元及2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越来越多€IPO项目超募,这将直接增厚投行的收入。截至目前,今年共有22家券商参与了超募新股的首发工作,合计承销保荐费用达到63亿元。而海通证券(7家主承销,1家联席)、国泰君安(7家主承销,1家联席)、中信建投(6家)、中信证券(5家)及中金公司(3家)等头部券商保荐的IPO项目超募偏多。

在投资者眼中,在询价新规影响下,新股发行价偏高的新股往往会实现超募,不过,在财联社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看来,“超募”与“高发行价”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讨论范畴。有业界人士分析称,企业是否出现超募,与公司股本规模大小、基本面成色、募投项目设计及实际募资时间长短均有关。

但与此同时,也有受访的业界人士告诉记者,“超募是定价产生过程中的一种估值偏好。上市公司实现超募一方面对于自身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有着极大帮助,但另一方面,是否会产生资源上的浪费,这需要警惕与预防。”

专家解析为何超募近7倍

纳芯微于4月12日开启申购,拟公开发行股票2526.6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5.00%,其中网上发行644.25万股,该公司发行市盈率为107.48倍,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0.60万股,申购数量为500股的整数倍,顶格申购需持有沪市市值6万元。

根据招股书披露,纳芯微主营产品主要应用于信息通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是一家聚焦于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的企业,产品技术覆盖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

图为纳芯微原募投项目资金额为7.5亿元
据财联社记者观察发现,纳芯微或成为近两年超募金额最多的新股,超募6.75倍。而2021年超募金额最多的是禾迈股份,超募50.2亿元,今年已发行新股里,超募最多的是翱捷科技,超募42亿元。

而关于此次超募的原因,据市场专家分析,主要与其股本规模小、业绩爆发增长、募投项目设计与实际募资时间间隔较长等原因相关。

专家指出,纳芯微股本设置较小,致使发行时每股收益偏高,每股价格偏高。资料显示,该公司近3年Φ来利润爆发式增长,报告期内2019-2021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ਪ07亿、0.4亿、2.16亿元,但本次公开发行股数仅2500万股,2021年每股收益为2.18元/股,处于较高水平。公司所处模拟芯片的行业估值水平普遍较高,与公司业务相似度较高的思瑞浦、圣邦股份2021年预计市盈率分别为116倍、113倍。公司此次发行价对应2021年预计市盈率107.48倍,低于可比公司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纳芯微数字隔离类芯片的抗共模瞬态干扰能力、抗静电能力等多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竞品。该公司主要下੍游客户包括中兴通讯、汇川技术、智芯微、阳光电源、韦尔股份等,其车规级⊂芯片已在比亚迪、上汽大通、一汽集团、宁德时代等终端厂商实现批量装车。专家分析,据市场报价机构反馈,公司作为国内隔离芯片细分行业领军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最终定期结果符合预期。

此外,纳芯微募投项目与募集资金存在周期错配,直接导致两者差异较大。根据公开披露材料,2021年1月,发行人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IPO募投方案,确定募投项目所需资金额。时隔15个月后,公司启动发行并向市场询价。而受益于芯片国产化的政策支持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20–21年公司营收利润ï均实现明显增长,投资者基于公司良好成长预期给予的中Æ长期估值对应募集资金,与21年初募投项目设计时所需资金不匹配,导致两者差异较大⇑。

专家分析称,企业编制募投项目所需资金时,会综合考虑企业目前盈利水平,并结合未来订单及采购需求等Π安排,对短中期拟投资项目进行规划。而如果企业IPO申报周期较长,就可能出现周期错配,特别是对于成长性较高的科创企业,容易出现“超募”现象。

某东部资深半导体私募人士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纳芯微车规级芯片方面较高的市占率或ˆ是该公司高估值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超募↓资金高达50多亿,着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何利用好这笔钱,考验的是公司管理层的能力以及发展理念。”

超募进一步增厚投行利润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纳芯微在科创板上市,保荐机构是光大证券,其子公司光大富尊投资有限公司参与跟投,跟投数量预计为120.87万股,目前保荐承销费用并不明晰。但今年以来,光大证券所保荐的新股诚达药业已实现超募。该公司计划募集资金5.13亿元,实际最终募集资金16.21亿元,超募11.08亿元,超募约2.16倍。于此,光大证券保荐承销费用拿到1.18亿元。

除了光大证券,今年头部券商在IPO项目超募上获得的保荐承销费用颇为丰厚。海通证券保荐的西点药业、实朴检测、迈威生物、均普智能、格灵深瞳、采纳股份、创耀科技、翱捷科技、天岳先进等项目均实现超募,公司保荐承销费用至少达到10亿元;国泰君安保荐的天岳先进、天益医疗、铭利达、泰恩康、普源精电、中复神鹰、国芯科技及铜冠铜箔等项目也均实现超募,公司保荐承销费用至少达到9亿元。

«

而针对市场争议的频频出现超募是因询价新规下发行价过高,而片面地认为是保荐投行定价能力不足导അ致的,对此,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告诉财联社记者,“定价是买卖双方共同决定的,不是卖家单Κ方面决定的。投行有动力去推销,但也得买家接受才行,所以,不能说投行去做Ö高定价,而应该说激励投行更好完☏成承销推介工作。

IPO发行定价决定募资多少,减少超募就需要在定价上面下功夫。王骥跃进一步表示,“买家会参考卖家的报价,再研究卖家挖掘的投资价值,参考市场和行业的价格报出价格。投行的定价能力,并不是定得越高越好,而是让市场充分认识到公司价值,给出公司的合理价值,不亏待公司,也不让市场吃亏。”

超募资金考验管理层水平

既然已经出现超募,那么超募资金该怎么用,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这也是投资者以及市场广泛关注的内容之一。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超募新股将多余资金用来现金管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投建新项目等等。其中,将超募资金用来现金管理是多数之选,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纬德信息、亚虹医药、佳缘科技、臻镭科技、标榜股份等超过20家公司采用此法。

就在纳芯微发布上市公告不久前的4月8日,上市首日跌幅创出今年A股新股ⓟ表现之最、创下科创板运行以来的新纪录的普源精电正式登陆科创板,超募净额达9.16亿元,超募达122%。

而4月11日,普源精电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在保证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确保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6亿元的超募资金及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投资安全性高õ、流动性好的保本型投资产品。

前文出现光大证券保荐的诚达药业也于超募后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2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Š(含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期限不超过12个月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等现金管理类产品)。

某中型券商投行保荐人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现金管理是比较符合股东利益的。此外,庞大的超募资金一时如果都投入到业务投资,产能扩张太快,并不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可能会“拔苗助长”,反噬公司的基本面。超募资金怎么用,考验Þ管理层水平高低。

另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永久补流或偿⊆还银行贷款的办法也有超过15家企业采用。不过,更多企业采用的是将超募资金闲置的方式。在王骥跃及部分受访的市场人士看来,除了企业正常经营需求以及企业应对风险的安全资金需求之外,大量闲置资金是个问题,需要解决。

过度超募拐点何时到?

眼下,随着新股破发“常态化”,超募过度的情况或有望缓解。

Wind数据显示,2022年A股共有92只新股上市,其中22只首日破发,占比23.91%。其中,仅3月份就有15只新股首日破发,占今年破发新股的68%。

截至4月11日,最新收盘价与首发价Ø相á比,∞2022年已有51只出现破发,占比达到55.43%。在目前科创板、创业板已经超募的53只新股中,已经有35只出现了破发,占比达到66%。

对此,前文出现的投行人士在受访时表示,“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新股破发已经常态化,这→也对于在市场化定价时,机构如何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定价提出了要求,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和震慑作用。”

关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