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利率长期高于GDP增速 今后谁来承接美债?

发布日期:2022-07-15 08:17:39

下载新浪财经↵APP,了解全球Ð实时汇¼率

Ë  Ο周艾琳ϑ

  美国通胀与利率大幅快速上行,未来美国政府偿债压力加大。中国作为è主要债权人,也将无法避免地受到影&#25d0;੭响。

  7月13日晚,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C੓PI超预期飙升至9.1%,创逾40年新高,这导致7月美联储加息100个基点的预期升Δ温。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从2020年3月0.49%的最低点升至3%左右。根据中金公司测算,在૊低增长、高通胀、高利率的极端情形下,美国利息支出占GDP比例或从2022年的2%升至2032年的7%。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近日对第一财经表示,长期以来,美国经济的“外部可持续性”(external sustainability),即经常项目逆差以及巨额净外债能否持续,一直是国际金融界争论不Ò休的问题。200¾6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达到GDP的5.8%,2021年仍有Ð3.6%,同时,其净外债达到惊人的18万亿美元,占GDP的78%。尽管外界一度预期由此可能引发的国际收支危机、美元危机并未出现,但美联储加速紧缩,加之对俄制裁导致美国信誉受损,或影响投资者对美债的兴趣,从中期来看,谁为美国政府提供融资将成为一个问题。

  美઒国政府偿债压力有૙多大

  “不可否认,美元拥有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美国政府违约风险比一般国家小,但在通胀高企、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也不能忽视这方面风险。预计未来6~12个月或有越来越多关于政府债ડ务的讨论甚至担忧。”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观分析师刘政宁表示。

ⓠ  美国和 全球经济面临多大的危险?余永定对记者表示,外部可持续性所依赖的四个变量分别是私人储蓄૤和私人投资之间的差距、预算赤字规模、投资收入水平与GDP增速。上述指标主要代表了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收支平衡。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推出的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QE)推高ਜ਼了资产价格,那些拥有股票和房产的富人获得更高回报。这个群体比低收入家庭有更高的储蓄倾向。不过,余永定提及,过剩的储蓄可能会下降。2022年一季度,美国私人储蓄和私人投资总额分别比2020年同期增长7.2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储蓄和投资之差&#ffe0 ;有所缩小。

  更受关注的是公°共债务问题。理论上੓,当利率小于GDP增速时,政府债务就可实现长期平稳。但显然这种假设在利率上升、经♨济却面临衰退风险的环境下很难成立。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计,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长期中枢为2.5%,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中枢为3.8%,CPI通胀中枢为2.3%,⋅GDP增速中枢为1.7%。由此计算得出,2022~2032年,美国联邦政府利息支出占GDP઼比例将从当前的1.6%上升至3.3%。

ù

  ì但中金认为,如果通胀抬升,利率中枢也将抬升,这意味着CBO的测算存在低估利率和利息负担的风险。目前,衰退的担忧不断升温,且未来美国可能很难回到过去十年的低利率、低通胀环境。刘政宁表示,一是因为人口趋势加速逆转,推高人力成本;二是“碳中和”推高能源成本,传统能源价格上涨,加剧通胀;三是全球供应链▒重构,推高制造成本。

  鉴于此,有必要重新假设未来的通胀和利率,并对利息支出负担进行新的估计。中金测算的结ϒ果显示,在低增长、高通胀、高利率的极端情形下,利息支出占GDP比例或从2022年的2%上升至20૥32年的7%,显著高于CBOÊ预测的3.3%;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也将从2022年的99%上升至2032年的111%。

  ÇÖ紧缩下谁来承接美债਩

  ૥关键的问题在于,如果美国政府偿债压力上升,未ⓚ来风险谁来承担?Î

  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国债大部分由其国内投资者持有,实际的债务风险有限。20ÿ21年底,在公共持有的美⇑国国债中,美联储持有比例最高,达24%,其次是美国国⇔内的共同基金(13%)和金融机构(9%),接着是州和地方政府(6%)以及养老金(5%)。海外投资者方面,日本(6%)和中国(5%)是主要持有者,其他国家加总持有24%。

  除了加息,美联储³已于6月1日起开始缩表,每月缩减上限为475亿美元(其中300亿美元为国债),3个月之后上限提高至95੭ⓙ0亿美元(其中600亿美元为国债)。机构预计到2025年底,美联储持有的美债占公共持有的份额比例将降至12%左右。

  20”05年时任美&#25d0;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提到,外国购买美国国库券,使其收益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但俄乌冲突后,海外投资者尤其是主权投资者对美债的需求将下降,若情况持续,或引发收益率上升,加重美↵国政府偿债压力,降低债务可持续性。为避免这一情况,美国政府要么采取财政紧缩,要么使得其国内私人投资者来购买美债。

  中金认为,一个可能的办法是采取“金融压抑”,手段既包括对金融产થ品价格的干预,也包括对数量的干预。最近一次金融压抑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促使金融机构持有更多美债。例如,更严格的流动性覆盖比例使得金融机构持有更多流动性资产,其中就包括美⊃国国债;更高的一级资本比率也是一种金融压抑。

 ÿÀ 美国可能陷恶性循环

 Î 接&#261c;受记者采访的多数国际资管机构人士认为,美国破产仍是极小概率事件¹,但并不排除可能陷入一个不断放水、恶性通胀的不良循环。

  “作为一个发行美元的主权国家,美国基本上不会出现任何债务危机,即美国政府永远不可能破产,因为钞票是自己印的。”美国大型资管机构联博资深市场策略师黄森玮对记者表示,特别是目前美国企业的债务融资相对较低,资产负债表状况的强健程度史无前例,与2008年金融危机前、2000年互联૯网泡沫前企业债务过高的状况઻截然不同,φ因此并不需要过度担心。

  ‌但他表示,唯一风险是,如果美国需要为更&#266a;多债务融资ⓨ,美联储可能需要更多印钞,这或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更严重的通胀。

  摩ૉ根资管亚洲策略师朱超平则对记者表示,加息推高美元,可能导致美国的外贸逆差上升,但美国国内需求受到压制ઘ,有可能抵消部分进口需求。财政赤字今年大幅削减,中期选举共和党取得优势的话,未来&#25c8;财政赤字可能也会有所控制。

  中国仍应ફ未Μ—雨绸缪

 &#263c; ੖尽管如此,学界仍认Ν为,中国需要未雨绸缪,避免“殃及池鱼”。

  余永定对记者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夫把通胀定义为间接违约。(不断੐放水为债务融资 的)后果是美元贬值和通胀,这其实无异ૉ于实质违约。问题发酵往往需要不短的一段时间,可能现在不会发生,但等大家都担心了,就晚了,且容易发生踩踏。”

  因而他认为,´中国必须加紧调↓整海外资产负债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提高海外净资产的收益,降低外汇储备在海外资产中的ઝ占比。

  “中国应该趁着美元没有贬值的时候快点花钱,通过购买美国商品和劳务来减少外汇储备,这也符合Ý美国希望减少自身贸易逆差的初衷。”余永定称,“中国继续维持对美大量贸易顺差,是不符合长远利益的。当前的确可顺势增加对美农产品઻和能源的购买,多建点粮ૄ库、油库,把美元借据尽可能换成美国产品和服务,加强中国经济安全,增强抗御风险能力。”

  无独有偶,植信投资研究院秘书长邓志超对记者称,美元的国际货币地░á位导致了各界对美元的超额需求,而中长期美元可能是存在高估的。因而比起购买金融资产,中国可以购买更⊃多海外资源。

  当然,这并非一蹴而就。余永定还建议,中国必须加紧实施“双循环”的战略方针,ý真正使内需而不是出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通过灵活的汇率制度、必要的资本跨境流动管理、中性૯的外贸政策和竞争政策、同市场密切协调的产业Ù政策,改善资源的跨境、跨时配置。

24Î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Â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ਜ਼新τ浪财经意见反馈留Ä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