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少数派投资ધ
近两个月以来,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以及中证1000指数的涨跌幅分别为11.62%和19.04%,而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为5.05%。中小盘股æ表现优于大盘股。从年初至今的情况来看,中小盘股的跌幅也远小于大盘指数੦。
从风格上来看,国证成长指数年初至今跌幅-15.98%,国证价ò值指数为ખ-12☻.75%,价值股波动小于成长股。
过去5年的ΛA股市场体现出不同风格具有大小年之&#ffe1;分。
˜以国证价∏值和国证成长为例:
2017年,大盘Η价值表现强势,银行、地产等传统大蓝筹行业涨幅较高;
Λ
Ã
2018年,受监管去杠杆政策及中美í贸易战影⊂响,市场普跌,Ąe;大盘价值表现出更优的抗风险能力;
Ąe;Ï
2019年,市场估ⓠ值从Û–历史低位强劲反弹,A股普涨,进入大盘成长股大年;
±ૡ
2020年,π疫情爆发,医药、消费、新能源等τ大盘成长赛道受到热捧,大盘价值弱势小年。
∩
2021年,大盘整体ઽ表现进入风格θ平衡周期。市场分化同时体现出大小盘股的区分。
੫ 从ⓝ更长的历史阶段研究发现,A股过去十余年的时间至少经历了5轮典型风格转换。
叠加成长/价值及大/小盘股的指数区分,分ੌ别从大盘价值、大盘成Õ长、小盘价值、小盘成长来进行回溯。
2009-20Η11年,经济Τ危机之后,政策刺激经济预期及企业盈利增速,小盘成长/价值股👿占领市场风格;
2011-2013年,货币政策收紧,外部环境影响,经济收☼缩状态下,δ熊市中体现出了大盘价值风格;
20Ú13-2016年,市场经历牛熊转换,国内市场经济改革,全球ઙ经济升温,小盘成¾长股强势上涨;
↔ 201Û6-2018年,中小企业并购政策收紧,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传统行业受益于投资周期及供给侧改革,同时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大盘价值☞风格占优;
2018-2020年,经济下行,大盘价值在北上资金的逆势ੈ买入中风થ格占优,而从19年开始,消费科技及医药龙头为代‘表的行业反弹较快,形成大盘成长风格。
过去任意一种风格ૢ∀的强势周期基本可以归结为2-3年,而后截至2022年,大盘成长的风格经历了由升转落的阶段,基本也维持在3Τ年以内的周期。
成长价值风格▤分化持续喇叭口之后,中»小盘股也再次表现出超越大盘股的੨趋势。
无论从哪个维度区分,似乎每一轮周期过后都会进入一个风格再平衡的阶段,例如16-17年的价ੜ值蓝筹风格,“实际上是对前两年炒作中小盘成长股的再平衡”,19年的大盘成长š强势可以说是“对‡17-18年价值风格的再平衡。”
市场风格不会一成不ર变,也不Ζ会保持极端。
ⓟ霍华德·马克斯曾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中用“钟摆效应”总结:“当投资的钟摆因为惯性冲向极限的时候,也会由于引力迎来均值回归。”
从回溯的角度出发,风格的周期♠转变似乎有迹可循,但是如果身处变化之中,很难察觉和预测。踩中Ψ周期的人存在着“幸存Ąe;者偏差”,历史是相似但却截然不同的。
最近几年我们经历的如疫情、战争、行业的衰落与兴起、经济结构的转变,落实到个体上似乎影响的是投资收益等微观层面,但放入历史的长Ò河中,可能是宏Ã观发展必经的过程,是载入史册的调整。
Ø
历史是螺旋式前进的,所有的问题终将得到解决。ૢA股风ⓟ格没有“哪家”恒强,也没有“哪家”恒弱,不确定性带来的既是风险也是机会。
在当前结构化行情下,保持成长c8;/价值均衡,中小盘及大盘˜配置,形成攻守兼备的打法,或许可以应对短期内不同的市场变化,获取收益与风险的相对平衡。
24小时滚动¼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
新Η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ળ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