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半年成绩单出炉 青银理财净利增速超500%

发布日期:2022-09-07 09:32:43

  尽管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但今年上半年多数理财子公司取得了亮眼σ成绩。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目前,A股和港股上市银行中,共有20家银行发布了理财子公司经营情况,其中有10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青银理™财更是੫达到了537.5%。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理财Ä子开业晚、基数小,且母行不断将理财业务转移至理财子公司。“这是推动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快速上涨的核心原因,更多是一种被动的上涨,也反映了理财机构的业务重要性逐步提升。”一位股份行理财子公司财富管理部负ટ责人对记者称。

  相比业绩的增长,多家理财子公司理财规模出现收窄,尤其是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比如工银理财的理财产品余额就较2021年年末下降了近10%。中信证券Û研究部首席资管与利率债利"率分析师章立聪对第一财经表示,这或是由于现金理财整改过渡期将于2022年底结束,各大理财子公司整改进程提速,在此过程中,现金理β财收益率不断下降,导致部分资金出逃,进而造成总规模有所收缩。

  10家理财子净利润同比增速超1ਊ0ਪ0%

  伴随银行ળ半年报的发布,各大理财Κ子ã公司的经营情况也随之披露。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2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均实现了盈利。其中,招商银行理财子公司招银理ਰ财净利润最高,列已公布数据的理财子公司首位,达⌋20.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69%;实现营业收入31.86亿元,同比增长35.52%。

 ∏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招银理财ਫ਼完成增资扩股,引入外方股东摩根资»管,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加至约55.56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兴银理财和建信理财,上半年两家理财子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9.58亿元和19.13亿元;另外,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和信银理财净利润也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1૞4.56亿元、12.26亿એ元和12.09⌋亿元。

  另从净利润同比增速来看,2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有18家公布了这一数据,其中16家净利润实现正增长,10家净⊕利润同比更是增速超过100%。具体而言,增速位列前五Β的分别有青银理ਪ财、华夏理财、建信理财、杭银理财和中银理财。

  “这反映了理财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业务拓展较快,实现了明ⓠ显增长,尤其是股份行和城农商行的理财子公司,对母行的利润贡献率有–所提高。”前述股份行理财子ⓣ公司财富管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其中,青银理财以537.5%的增速高居榜首,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04亿元,而上年同期仅320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规模效益,截至6月末,青银理财产品规模已经达到170Ο7.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1.77%;资产规模达1928.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4%。在此基础上,公司非息收入持续增长,理财手续费收入达4.59亿元,同比增长10‘.55%;同时,渠道拓展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完成20余家机构准入,代销渠道募集资金占比超过20%。ó

  作为国内首家开业的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ઝ今年上半年同&#263c;样实现高速增长,不仅净利润规模高,同比增速261.63%。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到,截至6月末,建信理财管理Õ资产规模约2.05万亿元;公司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达标率达到91%。

  随着理财子公司业绩的增长,有分析称理财子公司“利润中心”的战略定位应更为明确。中金公司分析师王子瑜称,从目前理财行业发展境况来看,商业银行普遍仍将理财子公司定位É为考虑全行综合效益的“客户服务中心”­,即更强调综合业务发展空间、强调协同服务母行客户,从而一定程度限制了理财机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我们认为,尽管在现有的模式下,"短期内理财机构可以发挥‘获客抓手’与‘黏客利器’的功能特征,但这一发展模式可能和理财能力建设的中长期目标有所冲突,不利于理财机构构建强છ大的投研实力与业务护城河³。”王子瑜表示,建议银行应更重视理财业务的中长期效益。

  不过,相比其他理财子∈公司的“大赚”,上半年有两家理财子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其中,兴银理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26ⓑ%;平安理财降幅超过50%,实现净利润3.92亿元,明显低于上年同期的8.2亿元。对于理财子公司净利润的下滑,有分析称,可能与营业成本增加、理财规模下降、费率降低ⓘ以及处置存量老产品等有关。

  部分੦国有大”行理财子产品规模下降明显¹

  虽然ⓖ经营业绩亮眼,但从理财规模来看,上半૝年理财子公司规模增长呈现分化态势。一方面,由于市场波动下客群风险偏好更低、半年૦末存款冲量力度更大,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规模增长整体承压;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优势较强的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以及背靠经济活跃区域的城农商行理财公司规模上量明显。

  章立聪对记者表示,部分股份行和城农商行理财规模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存量理财产品不断从母行转移至理憨财子公司,同时,在现金理财整改过程中,μ股份行、城商行基数较少,激励力度较国有行更强,导致其੫规模逆势增长。

  具体来看,招银理财的产品存续规模居行业υ首位,ૠ截至上半年末,该公司管理理财产品余额为2.8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0%。招行在半年报中提及,招银理财上半年的工作重心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遵循监管要求,持续推进产品整改;二是按照《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શ项的通知》的要求,开展现金类产品转型。

  另从理财规模增速来看,渝农商理财增速最高,达20.01%。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渝农商理财理财产品余额达1463.32亿&#256d;元。位于渝农商理财之后的是宁波银行理财子公司宁银理财,截至报告期末,理财产品余额达3935亿元,较2021年年末增长1Ä8.45%。

  股份行中,中信银行理财子公司信银理财产品规模增长较为明显。半年报显示,该行及信银理财产品规模约为1.65万亿γ元,比上年末增加2449亿元,增幅达17%。其中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规模1.55万亿元,占比达93.92%,较上年末提升3.65个百分点,这在股债市场ੜ波动较大的上半年实属不易。另外,南银理财、杭银理财β和中邮理财的产品余额也均较2021年年末增长超10%。

  王子瑜总结称,对于股份行理财子公司而言,上半年,多家股份行持续在财富管理业务领域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实现新增拓客†、调整组织架构优化੧运作机制、注重资产૮配置提升用户黏性,从而为理财子公司实现渠道引流提供了丰富的客群资源。

  相比之下,国有大行的理财子公司产品余额则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除前述中邮૯理财与未披£露ⓡ相关数据的中银理财外,与上年末相比,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交银理财以及建信理财的产品存续规模均有所下降,合计较去年末减少近5600亿元。

  其中,工银理财降幅最大,上半年末的产品规模为1.82万亿元,较年初下降9.8%;农银理财规模为1.68万亿元,降▥幅为7.77%;交≤银、建信理财的产品余额也分别较上年末缩减6.22%和6.46%。除了这四家银行外,华夏理财产品余额也有收ⓓ窄,较年初下降3.79%。

  章立聪对ૣ记者表Λ示,今年上半年,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理财破净产品数量一度达到近2000只,导致Ζ部分风险偏好极低的理财投资者赎回资金转移到存款中,上半年存款新增规模创近几年新高。

  不过,有分析称,国有大行及其理财机构੥仍可依靠强੖大的网点渠道资源实现理财业务规模的反弹,在规模增长压力之下,部分大行渠੍道端已加大理财产品营销力度,以保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展望未来,章立聪建议称,理财子公司首先要坚持绝对收益策略,将固收资产投资作为基本盘,不断加强固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加â强权益资产憨投研体系的建设,用市场化的激励吸引更多人∩才,在过渡期可以使用FOF模式来进行权益资产投资。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੦资讯和视频બ,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5d0;)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੨所有

关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