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不及4%七成收入靠广告营销 飞天云动撑得起“国内元宇宙第一股”吗?

发布日期:2022-09-29 20:31:15

财富管理“最¦后一公里”,谁是优秀的引路人?首届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重磅开启,火热报名中~~点击查看>>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φ∅:壹零â

  近日,AR/VR内容及服务供应商飞天云动通过了港交所聆讯,于今日启动招股,拟发行2.715亿股,申购价ⓔ为2.11-2.88港元/股。按照2.88港♪元来计算,飞天云动的募资上限或将达到7.82亿港元。而本次发行的基石投资者包括浙江安吉国资平台、商ⓙ汤科技以及Tradego捷利交易宝等。

  બ飞天云动的前身名为掌中飞天科技,是一家游戏发行平台,后转型成为AR/VR内容及服务供应商。掌中飞天科技曾于20£17જ年在新三板上市,于2019年回购完成私有化并摘牌。2021年12月,掌中飞天科技更名为“飞天云动”,同时宣布进入“元宇宙”领域。

  彼时,È正是元宇宙最火热的时期,尽管技术尚未成熟、前景尚未清晰,但资本仍在狂欢,大大小小的企业仍争相入局。哪怕没有技术在手,但可以改ⓗ名来凑,似乎只要是蹭上了“元宇宙”的概念,就可以给企业带来无穷的想象空®间。

  2021年底,在改名及战略转型仅仅ા一个月后,飞天云动便递表港交所,试图在“元宇宙”风Ε口之下为自身谋得“国内元宇宙第一股”的标签。首次递表因超过6个月而“失效”之后,飞天云动在2022年7月再度递表,并通过了港交所聆讯,距离上市只Γ有一步之遥。而在最新的招股书中,飞天云动提及“元宇宙”的字眼超过了300次。

  然而,除去300多次提及的“元宇宙”名称之外,飞天云动的元宇宙内੓核又真正如何?透过招股书,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飞天云动近8成业务λ为广告营销实质,流Ó量获取成本持续高企,研发费用率仅4%。况且,去年年底才宣布的“飞天元宇宙平台”尚无盈利模式,也并非此次募资建设重心。

  ¶广告营销公司碰瓷ਲ਼元宇宙?流量获&#263b;取成本占八成

  根据招股书«显示,飞天云动的主要业务包括AR/VR营销服务、AR/VR内容、AR/VR SaaS、IP等。其中,AR/VR营销服务业务是向客户提供AR/VR内容模块及开发工具,帮助客户投放广告,再根据营销效果等监测数据向&#25b2;客户收取费用,飞天云动对此的解释是“我开发且帮你用”;AR/VR内&#25a0;容是指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化开发AR/VR内容,根据产品内容向客户收取一次性的费用;AR/VR SaaS是指通过SaaS平台能够让客户自己生成、发布AR/VR相关内容,而向客户收取订阅费用;IP即为向客户出售IP权,飞天云动授权的IP主要来自于第三方采购。

  从不同业务的收入占比来看,AR/VR营销服务显然是飞天云动的最主要业务。2019-2022年上半年,来自AR/VR营销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4.6%、41.9%、Ì63.2%与72.3%,占比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2022年上半年占比最高,超过总体业务的7࠹成。而AR/VR内容在今年上半年收入占比为23.5%,AR/VR SaaS为4.2%,与AR/VR营销服务这一主业相比显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从ⓠ这一层面来理解,飞天云动更称得上是一家借ૉ助于ŒAR/VR的广告营销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几项不同业务中,占比最高的主业AR/VR营销服务的毛利率却最低。2019-2022年上半年,分ä别为21.2%、19.4%、21.7%与23.0%,均Ê在20%上下徘徊,而同期AR/VR内♡容、AR/VR SaaS的毛利率在50%左右,但由于业务占比较小,影响较为有限,因此,飞天云动的整体毛利率被拖累至30%上下。

&#260e;  为何收入最高的业务毛利率最低?究其背后原因,是飞天云动连年走高的流量获取成本。流量获取成本对于飞天云动而言是就其AR/VR营销服务而向媒体平台或其代理购买广告流量的成本。2019-2022年上半年,飞天云动的流量获取成本分别为1.15亿元、1.38亿元、3.11亿元与1.2À7亿元,特别是在Λ今年上半年,在总成本中占比高达81.5%。而分包及开发成本、使用素材成本等在总成本中占比仅为个位数左右,与流量获取成本相差悬殊。

  也就是说,在AÙR/VR营销服务方面,为了达શ成营销效果,飞▩天云动需要对于广告流量有真金白银的投入,而且随着未来AR/VR营销服务业务进一步扩大,流量获取成本或也会进一步增多。

  因此,不论是从收入端还是ⓛ从成本端来看,AR/VR更像是一种形式与载体,而飞天云×动的商业本质则是一家广告઒营销公司。

  不∋做硬件░不¥投研发 平台仍处初级阶段无法变现

  根据艾瑞咨询⇑,元宇宙目前主要处于઱1.0概念版本阶段,即体验属性阶段,未来预计将进化并经历元宇宙2.0及元宇宙3.0阶段。而元宇宙本身的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未来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多种技术的加ਗ਼成。

  实际上,在国内外已经布局元宇宙的∉公司中,在当前元宇宙基础设施建设尚未成੖熟的前提下,大部分是以底层技术搭建为主,重视元宇宙的AR/VR硬件入口,以及搭ⓤ建交互式虚拟平台。

  然而,纵观飞天云动的招股书,虽然提及了300多次的“元‌宇Ê宙”字眼,但其对AR/VR硬件的涉及程度基本为0,主要业务及&#25bc;商业模式仍停留在广告营销方面。在招股书中,飞天云动表示已于2021年底宣布未来将会发布飞天元宇宙平台,但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当下并无肯定的变现模式。

  此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想要发力元宇宙,飞天云动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令人堪忧。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2022上半年,飞天云动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142.5万元、1504.6万元、2170.3万元与815.2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仅为4.6%、4.4%、3.6%与3.6%。换句话说,飞天云动战略转型三年半以来,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累计仅5600万元左右,ੈ且在营收占比中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与此同时,在专利方面,飞天云动仅有9项发明专利,1项设计专利,整体数量较£少。

  与此同时,在此次IPO的募资中,飞天云动将仅用募资的10%用于未来12至36个月开发飞天元宇宙平台,而40%将用于增长研发能力及改进服务与产品,25%⊄用于提升销售及营销职能。由此来看,飞天云动此次募资或许是更以发展主业广告营销业务为主,而为元宇宙平台所倾注⇔的资金资源则较&#25b2;为有限。

  那么在当前元宇宙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发展尚无定论的前提下,对⇔于既Δ吝啬研发投入、同时也仅仅依靠广告营销创收的飞天云动而言,招股书中出现300多次的“Η元宇宙”字眼又是否是空中楼阁?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Ã扫描二ä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θ经Κ意见反ઐ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યd 新浪公૩司 版权所有

关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